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PREFACE
作者序

无用之学,方为大学

2019年,本本教育科技公司根据《高三志愿填报测评系统》中近80万高考学生的大学志愿填报数据,发布了《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与60后、70后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工类选择,以及80后、90后的“谈股论金,经邦济世”的经济金融类取向不同的是,00后最感兴趣的专业是心理学。

在大学招生咨询台前,满脸困惑、焦虑的家长都在问我同一个问题:“心理学到底有啥用?孩子学完了到社会上能找到工作吗?”

我不由得想起30年前我上大学时,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招生简章对心理学专业就业前景的介绍:(1)在科研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在精神病院从事心理咨询工作;(3)在特殊教育学校帮助患有智力低下、自闭症等疾病的特殊儿童。的确,从就业情况来看,心理学的用处有限,属于“无用之学”。

在人类文明史上,还有一门学问曾经也是“无用之学”,那就是“科学”。

亚里士多德把知识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经验,会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是对的;

第二类是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技术,它来源于经验,是通过对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所形成的一般化理论;

第三类是没有用的、自己为自己而存在的知识。

亚里士多德将第三类知识称为科学。

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发展出了第一类和第二类知识,因为它们有用;而无用的知识只在古希腊文明中产生,而后被西欧各国所继承。

虽然牛顿、伽利略、哥白尼等众多科学家群星闪耀,但是科学一直都不是生产力,只是无用之学。直到进入19世纪,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引发了技术大革命——从蒸汽时代到电力时代,再到自动化时代,最后到现在的智能时代,科学开始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 “无用之学,方为大学。”

为什么古希腊人要发展“既不提供快乐,也不以满足必需为目的”,而是“为知识自身而求取知识”的科学呢?(《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

显然古希腊人并没有意识到在几千年之后,科学会如此大放异彩,会变得如此“有用”。他们只是意识到人类在出生的时候与动物有极大的不同:动物的胎儿在生下来时,就基本上拥有了成年体的所有秉性和能力——站立、奔跑、觅食等;而婴儿在生下时,则基本上不具备人类的基本特征——直立行走、语言等。

柏拉图说,知识是人内在所固有的,只是我们忘记了,所以学习不过是把内在固有的东西回忆起来而已。苏格拉底更是把他的启发式教学称为“产婆术”,为知识“接生”。由此,古希腊诞生了以演绎推理为基本逻辑的科学,在本质上区别于产生第一类和第二类知识的归纳推理。

如果说科学的诞生来自于对人类起点的洞察,而心理学则来自于对人类终点的思考:死亡。 人是唯一有死亡意识的动物。大多数动物对死亡是没有认知的,它们只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少部分高等动物只有在快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要死了。而人,在年幼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终将一死。

为什么已知自己必死的我们不仅要活着,而且还要活得很努力、很认真、很坚忍不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就必须发明一种生活模式,让我们觉得生活是值得过的,即便最终一切将化为尘土。

心理学,就是这么一套让人幸福生活的理论和方法。

而本书的目的,就是系统、全面地讲述这套理论和方法,让我们认识自己、掌控自己、超越自己;找到自己的使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残酷冰冷的世界感到温暖与幸福。

本书分为三章,每一章及其章内的小节相对独立,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阅读。

在第一章“认识自我”中,我们从人性的阴影出发,在被理性、文明遮蔽和压抑的潜意识中,看到“我”陌生的另外一面——一个充满欲望、追求快乐但不被接纳的“我”。

在人类历史上,意识与潜意识的战争、理性与感性的冲突、文明与兽性的对抗从未停止过,于是抑郁、焦虑等各种精神疾病由此而生——可以说,这是导致几乎所有精神障碍最根本的心理原因。但在另一方面,正是欲望与压制、冲动与困扰,才构成了我们真正的人性。

在这一章,我们从潜意识与意识的冲突、感性、意识和自我的成长,这四个关于自我的最基本的支柱入手,去探索在平静的人性之下的暗流涌动,瞬息万变;然后直面感性的需求,认识理性的局限,让两者水乳交融,握手言和,从而获得成长,重返我们精神世界的中心。

自从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宣称 “人是万物的尺度”之后,人类中心主义就成为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但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不仅用日心学说取代了地心学说,更是把人的位置从宇宙的中心移到了宇宙的一隅。300年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将人类在肉体上等同于动物。自此,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人类跌下了神坛。 在第二章“掌控自我”中,我们将通过“活在当下”,重返我们精神世界的中心。

只有当明白“心理的当下”并非“物理的现在”,而衰老只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时,我们才能真正地掌控思维,看到在理所当然的规范之外的另外一种可能,以及另外一种存在模式。

由此,让心灵从未来回到现在,通过身心合一和塑造合理信念来寻找当下的存在与真实,消除焦虑;为未来而等待,利用对未来的期望来指引当下的行为,破解拖延症。虽然我们无法控制这个物理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物理世界总是以不完美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在第三章“超越自我”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以富裕的心理资本对抗贫穷的物质资本。

在生活中,强大而又无处不在的社会力量和文化压力,让我们不仅对失败,而且对成功充满紧张与恐惧;于是我们妥协,变得温顺、服从、谦恭,放弃让“我”成长为更好的“我”的机会。

的确,我们是环境的产物;但是,我们更是环境的营造者。自尊把荆棘变成沃土,自信把失败变成机会,而理性平和把工作变成使命。最后,我们在爱过的人、走过的路、追逐过的梦想以及获得过的成就等一点一滴的故事中,追求幸福并定义自己。

希腊半岛没有像孕育巴比伦文明的幼发拉底河,或孕育埃及文明的尼罗河这样的大河流域带来的肥沃土壤,但是这里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所以古希腊人以航海商贸立国。

于是,埃及的宗教、巴比伦的天文、波斯的哲学、腓尼基的文字等等,各式各样的远古文明通过商贸传入伯罗奔尼撒的丘陵、阿提卡的果园,以及比阿提亚的山岭。

商贸的根基在于契约,而契约的签署需要能承担责任的“自由人”。于是,古希腊人便通过学习自由的、无功利的科学来培养“自由人”。由此,“无用之学”的科学便在古希腊产生。

今天,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我们摆脱寒冷的侵袭、饥饿的噩梦;让我们的梦想挣脱地球的束缚,走向无尽的宇宙。

但是,我们却不幸福。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无用之学”的心理学作为他们的大学专业—— 通过科学,我们获得了自由;而通过心理学,我们将获得幸福。

所以,人人都需要学点心理学。 oOk5VxG9H+LqA+R3YxTa82ZzGNLpe5uloU6AJKO14mDS4dx/PR25kIf7fT1tHx9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