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INTRODUCTION
推荐序

罗振宇

得到APP创始人、《罗辑思维》主讲人

一起来玩一场“密室逃脱”?

你第一次对“心理学”感兴趣,是为什么?

我自己,是以为学了心理学就可以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

那个时候岁数小,对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充满了好奇,对于“会看人”“看透人”这类本事充满了魔法般的期待。

后来岁数大了才明白:别人是怎么想的,其实一点也不难懂。“将心比心”四个字,就足以知人论世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八个字,就足以闯荡江湖了。

反倒是岁数越大就越不明白:我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在刘嘉老师的这本书里,你会看到,自己当下的想法,有可能是对某种隐藏欲望的“压制”;有可能是对真正想干的事的“取代”;有可能是物极必反的“反向形成”;也有可能是把对自己的厌恶“投射”到了别人身上;甚至有可能,我此刻的想法不过是对某种失败的“合理化”。

总之,我们在点赞、欢呼、吐槽、犹疑、倾慕、怒喝的时候,无论在表达什么样的“想法”,也无论表达得有多真诚,它都未必是我们真实的想法。冰山脚下还是冰山,深渊底部仍有深渊,“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你看,我们真正迷路的地方,就是那个天天挂在嘴边的“我”。

有人告诉我们:按自己的想法活,天高地广;有人告诉我们:改变自己的想法,就能改变人生。可是,“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呢?这个情境,是不是有点像“密室逃脱”游戏?出口和钥匙分明就在此地,但是触目所及,全是假象的丛林。

感谢刘嘉老师写的这本书。

他是学院派的心理学家。但是在这本书里,你看到的不是概念和逻辑的堆砌,而是只看到一个人,在这个“密室逃脱”游戏中,走在你的旁边。

你在探索自我的秘境。而他指点给你看——前人立好但是被风沙掩埋了的路标,以及转过这道弯之后可能看到的风景。

三年前,我们有幸请到刘嘉老师来得到APP做一门《心理学基础30讲》的课,算是这本书的雏形吧。当时,我们就聊到了中国外科医学的泰斗裘法祖留下的一句话——医生做的事,就是“背病人过河”。这也是得到APP制作任何一门课程的底层心法。

“背病人过河”,短短五个字里面,其实有很多层意思。

首先,病人要过河,是要完成他自己的生命目标。而医生作为拥有知识的人——我只是在帮他、成就他。医生本人在这个过程中,别无所求。

其次,病人一旦到了我的背上,面对滔滔河水,我和他同样面临风险。此时,我们是命运共同体。

还有,病人要过河,不仅恐惧脚下的河水,还恐惧命运被操于人手的被动处境。所以,医生的职责不仅在于治病,还要不断安抚肩上病人的恐惧。

背人过河——这才是现实世界中,知识分子和他服务的公众之间的真实关系。

在刘嘉老师的这本书里,你也能感知到那个背着你的肩膀的力量。

谨为序。 JZOlRfiT/+/XECs2zo4mJoPwEkXQzFKyqTUXC16MHCW+QM6uEwW3zydHXino5Os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