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是好书。毫不意外,本书出了第3版。
看到好书,作为一名教师,仍然是想着将其精髓分享给一届届的学子,以帮助他们在貌似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迷局中,能够透过现象识得本质。
交易的扩大,使贸易跨越了国界。
贸易的国际化,则要求金融的国际化。
于是货币制度问题再也不是一国内部的问题,而是超越国界成为国际货币制度或者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
这是我们在大学课堂上讲述国际货币体系内容时常用的开场白。
埃森格林教授的这本《资本全球化》在参考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简洁扼要又不失生动地描绘了国际货币体系的过去、发展过程与未来愿景。在我看来,这是一本难得的教学参考书,很完整地呈现了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历史脉络。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并非孤立的,它深受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变幻的影响,如果要深刻理解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路径的成因,就一定得基于当时的具体情境,而这正是本书的特色所在。国际货币体系每一步变革背后的缘由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从金本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以浮动汇率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到如今对货币主权的挑战,让读者豁然明了每个阶段国际货币体系背后的故事。金本位制设立的时点,正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当时的经济与政治状况都支持金本位制。人们确信政府会优先维护金本位,同时,工会力量尚未形成,工党在议会中没有席位,人们并不认为政府会为了解决失业问题而放弃金本位,因此国际资本流动并没有动摇金本位制。
实行可调整钉住汇率之后,金本位制赖以存在的条件逐步丧失。工会力量的壮大以及工党影响力的增强,使就业、解决通胀等目标变得更加迫切。为了实现汇率稳定及其他目标,资本管制成为可调整钉住汇率的有机组成部分,资本管制隔离了国内与国外金融环境的联系,为政府实现就业等目标、改变国内金融环境提供了空间。但自由贸易与金融管制在动态上是不稳定的,预示着这只是权宜之计。
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国际资本管制的作用事实上也逐渐递减、失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约有15%的国家转向浮动汇率制,发达国家中放弃可调整钉住汇率的更多一些。接着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到了2006年,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浮动汇率制,欧洲则创立了货币联盟。
令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作者对国际货币体系未来愿景的阐述。
其一是消除汇率。灵感应来自欧洲的实践,欧元代替成员国的国别货币后,至少在欧元区内消除了汇率。打破资本流动、政治民主与可调整钉住汇率之间僵局的方法不是实行浮动汇率制,而是消除汇率。
其二就是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欧洲可行的方法在其他地方不一定行得通,因为很难让国家对主权做出让步。随着政治制度和金融市场的更加开放,政治民主与资本流动会摧毁可调整钉住汇率制,于是浮动汇率制虽然并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但至少是可行的。
我们再一次领会到了下面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一些看似不成问题的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条件的变化,也会走向自我否定。循着作者娓娓道来的章节,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逻辑逐渐明晰,本书第3版增加的2007~2018年的事件,再次生动地印证了这一道理。
对我而言,翻译的过程是一个难得的学习过程,我把书中的若干观点同步介绍给我可爱的学生,相信他们也着实获益匪浅。特别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杨熙越编辑邀我继续翻译本书第3版,让我有缘再次细细品味这部优秀的著作。最后,我必须感谢家人一如既往地支持我的翻译工作。当然,囿于学识,翻译文稿中一定还有错漏之处,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麻勇爱
2019年11月于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