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引言

2007年以来,我国经历了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再到通货膨胀的快速转换过程。2007年3月我国CPI指数开始明显上升,并于2008年2月达到8.7%的峰值。此后,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逐渐深入的背景下,CPI指数不断回落,2009年2月降为-1.6%,之后在经历了连续9个月的价格下行后,CPI指数于2009年11月再次进入上行区间,并在2010年7月上升速度加快,2010年第4季度单月CPI指数分别达到4.4%、5.1%和4.6%,我国经济再次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当前我国物价水平的大幅波动,反映了本轮通货膨胀的复杂性,同时也带来了政策选择的现实困难。而对通胀成因的正确判断则成为控制通胀的关键。从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看,早期的研究大多依据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从国内通胀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出发,强调一国内部货币数量、产出缺口以及工资成本等因素对价格水平变化的冲击,认为流动性的过剩、要素价格的上涨和生产率的提高会形成一国内部的物价上涨压力(Gordon,1988;Hansen,1999;Laurence and Moffitt,2001;Mehra,1991,2004等)。而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强调外部冲击因素对一国内部通货膨胀的影响。他们认为,伴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不但外部初级产品的价格冲击会对一国通货膨胀水平产生直接影响,贸易和金融联系的加强还会改变一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性质,降低通货膨胀对产出缺口和流动性等国内因素的敏感程度,使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趋于平坦(Borio and Filardo,2007;Mumtaz and Surico,2007;Ciccarelli and Mojon,2010等)。

事实上,尽管就外部因素如何影响一国的通货膨胀水平还存在着争论,但开放背景下对通胀影响因素内外两个层面上的同时考察仍然必不可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基于中国的现实实践,在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外部冲击特征进行初步考察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国内和国外因素进行全面考察,并对不同类型冲击变量的影响和相对重要性进行了区分和比较,以更为细致地探讨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 oCaV7chcItsqzxq4VL/D4Re6zZwB48O1djhV6NA5nv8shOPQ2wlDFDaiN+wpvjl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