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如何理解“和谐”

(一)“和”的含义

在汉字中,“和”这个字,其字形采用“口”作偏旁,“禾”作声旁。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和”最初就是“相呼应”的意思。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和”字:“相应也。从口禾声。户戈切。”

“相呼应”意味着有多种多样的不同因素项并存,这些不同因素项并不是不相关的,而是互相呼应、彼此配合,构成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在中国古代,“和”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意思:首先是调和音乐中的各种音律,使之能成为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也就是说,将乐器所发出的各种音调、音色相调和,组合成完整的乐曲,或者就指各种声音的协调。

如《广韵》这部书解释“和”,认为是“声相应”;《集韵》解释“和”,认为它有“调”的意思;《尔雅·释乐》也提出:“徒吹谓之和。”而《周易·中孚·九二》的爻辞有:“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的说法;《礼记·檀弓》也有“竽、笙备而不和”的说法,《尚书·舜典》则提出“律和声”;如此等等。

其次,“和”除了有调和音律的意思外,也有调和饮食中各种味道的意思。同时,它也指那些非常适合众人口味的美食,如古代典籍中,就有“和味”的说法,“和味”指的就是适合人们口味的美食。

如《礼记·礼运》说:“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这里的“六和”指的是什么呢?因为春天之味多酸,夏天之味多苦,秋天之味多辛,冬天之味多咸,酸、苦、辛、咸四味,如果再加上“甜”味,就是“五味”。甜味的作用是调和,有“滑”、“甘”之效;酸、苦、辛、咸,再加上滑、甘,这就是“六和”。

《礼记·礼器》说:“甘受和”;《周礼·天官》说:“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

《礼记·王制》:“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

在中国古代,“和”还可以指人性情修养的理想状态。如《礼记·中庸》所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有七情六欲,在生活中,人们总会感受到喜欢、愤怒、哀伤、快乐、害怕、厌恶、欲求得到等种种情感,这些情感的产生和表达,能否当于其理而合其度,是人们所关切的。如果人们的种种情感在发出时总是合理而适度的,则可以称之为“发而皆中节”,如此则可以说是“和”。

在汉语中,从“和”字又可以引申出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多种含义,如人身体阴阳协调,可以称为“和适”;身体不健康,调治、调适身体,叫“调和”;为人处世性情好、脾气好,可以称为“平和”;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则是“和睦”;激烈冲突的双方不去争战,称为“和解”;弈棋或赛球等体育比赛结局不分胜负,称为“和局”;依照相近的题材和体裁作诗词,以诗赋相酬答,称“酬和”;乃至气候温暖,也叫气候“温和”;如此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在汉语中,虽然“和”的意思很广泛,但一般都有不同因素相应、配合得当之意。

(二)“谐”的含义

《说文解字》解“谐”,说:“詥也。从言皆声。户皆切。”认为“谐”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皆”作声旁,就其字义来说,“谐”有融洽、协调的意思。

《说文解文》以“谐”有“詥”之意。中国古代另外一部书《广雅》提出“谐”有“耦”之意,耦则为双,引申为多。《玉篇》则认为,“谐”谓:“合也,调也。”从这个角度来说,“谐”有多而融洽之意。

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典籍关于“谐”,更多地从“和合”、“协调”的角度来予以解释,如:

《尚书·尧典》说:“克谐以孝。”

《尚书·舜典》说:“八音克谐。”

《礼记·礼器》:“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

《淮南子·缪称训》:“阴谐知雨。”

另外,《说文解字》中,与“谐”意思相近的还有“燮”,“燮”不仅与“谐”音同,而且它本身就有“和”之意,《说文解字》解“燮”为:“和也。从言从又炎。”古代有“燮和”之说,“燮和”即“协和”,有调和、治理的意思,如:

《尚书·顾命》有:“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

《新唐书·苏瓌传》:“宰相燮和阴阳,代天治物。”

在《说文解字》中,“谐”与“协”的意思也有相通之处。《说文解字》解“协”:“众之同和也。从劦、从十。”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协”之意,认为:“各本作众之和同,非是,今正。同众之和,一如同力。”还有人认为“协,众人同声应和”,引申开来,则还有“同心之和”的意思。

关于“谐”字的词组,中国古代有“谐声”“谐韵”等,“谐声”指汉字六种构字法中的一种,这六种构字法分别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其中,“谐声”也就是“形声”,指的是意符(即形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法。有时候,“谐声”也指声韵谐和。

如唐李绅《皋桥》诗:“鸿鹄羽毛终有志,素丝琴瑟自谐声。”

所谓“谐韵”,指的是“押韵”。

如清代学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下》:“《渔父》之辞,未尝谐韵而入于赋。”

近代学者章炳麟《与杨树达书》:“《诗》三百篇之谐韵,盖与今之南北曲同,以平上错杂相谐,不得谓古无上声也。”

此外,中国古代有“谐比”之说,其意指和谐亲近,或者文章、诗词按韵排比成句;也有“谐从”之说,指和顺之意;其他诸如“谐畅”,亦作“谐鬯”,指和谐流畅,其中的“鬯”通“畅”;“谐度”指合于音律、法度的标准;如此等等。

(三)“和谐”的含义

“和”与“谐”对应并组成词组,在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典籍中即已出现,如:

《周礼·地官·调人》:“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

《左传·襄公十一年》:“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中国道教史上号称“万古丹经之王”的《周易参同契》较早地将“和谐”作为一词使用。相传此书为东汉时期的隐士魏伯阳所著,根据五代著名道士、道号“真一子”彭晓的分章,在《周易参同契》“二土全功章第十一”阐明丹道药物交媾之道时,有如下说法:“子午数合三,戊己号称五。三五既和谐,八石正纲纪。”

丹经向来以难懂著称,因为其中有很多所谓的“隐语”,道士们常常以某些隐晦的言语来说明炼丹的方法与原理。在这里,《周易参同契》所提到的“三五和谐”,大概的意思是指炼丹时,水、火、土之间阴阳配合得当,五行相为夫妇、互作君臣,朱砂、雄黄、雌黄、硫黄、空青、云母、硝石、戎盐(青盐)八石之间互相配伍、相为制约,共成神丹。

因此,句中所提到的“和谐”,强调了炼丹中“和顺”药物阴阳之理的重要性,它所依据的道理,就是《周易·系辞》当中提到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此书认为,人们若能得《周易》阴阳配合之妙,不仅炼丹有成;依此治理政事,亦简易而不繁难、复杂;依此修身、养性,可以合于黄、老自然之法则,故此书得名为《周易参同契》。

此外,东汉时期,还有一些学者在文章中将“和谐”作为一词来用:

唐如《诗经·周南·关雎》有“关关雎GF8A1”,东汉大儒郑玄笺注说:“后妃悦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

纵观历史,“和谐”一词主要表达的是“和睦”“协调”的意思。

宋代司马光在《瞽叟杀人》中说:“所贵于舜者,为其能以孝和谐其亲。”

当然,“和谐”也有配合得匀称、适当的意思。

如《晋书·挚虞传》:“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

清代赵翼著《瓯北诗话·黄山谷诗》:“自中唐以后,律诗盛行,竞讲声病,故多音节和谐,风调圆美。”

此外,“和谐”还有“和解”“和好相处”“和顺”“协调”等意。 gfzY9H5nfhADG0euz0iJ/g9si/WDXqOTsFZOh3XSRBLVOADXAlRTzVKX9YHiZG+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