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老北京人的礼俗例举

礼仪渗透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最简单的称呼、问候、行礼,到待人接物的言谈举止,都体现着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礼仪素养。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把约定俗成的礼仪加以固化和规范,形成了现在的社交礼仪准则。北京因其独特的京韵文化,深受宫廷和贵族礼仪的影响,北京人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的社交礼仪传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坐立行走,还是在与人相处和参与社会活动中的言行举止,都有一套谦谦有礼、落落大方的礼节。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好多北京的“老规矩”,并没有因为时代发展而被社会所淘汰,而是作为人们习成的一种社交礼仪通用准则,在新的时代彰显着北京人的礼仪风范。

一、言行举止上的“老规矩”

1.吃饭不能吧唧嘴

所谓吧唧嘴,就是人吃饭的时候有意识地用上嘴唇去碰下嘴唇,舌头在嘴里乱动,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老北京人对吃相很在意,在他们看来,吃饭吧唧嘴是一副穷酸相。因此,老北京人立下了“吃饭不能吧唧嘴”的规矩,并且吃饭不能出声儿,也不能狼吞虎咽,更不能边吃边聊天。

2.不倚门、不踩门槛

旧时北京人大多住在胡同里的四合院或大杂院,这里说的门指的就是家门和院门。不倚门就是不能歪着身子靠在门框上,或倚在门板上。北京传统礼俗忌讳倚门,不仅是因为那样的站姿难看,更是因为在老北京,倚门是妓院妓女特有的招揽客人的姿势。因此,老北京人就立下了“不倚门”的规矩。门槛就是门框下边挨着地面的横木,迈过了门槛,才能算出门或进门。北京人认为,门槛的“槛”字和“坎”字同音,故此门槛有着特殊的寓意,就如同一道坎,所以踩门槛就如同踩到坎儿上,是很不吉利的。

3.说话要对脸儿

说话时眼睛注视着对方是对对方最基本的尊重。所谓说话对着脸儿,就是指说话的时候,要相互看着对方,不要求目不转睛,但也不能目光涣散或目光飘忽不定。北京传统社交礼仪中,与人说话讲究“视不移”,说话时不能魂不守舍,不能一边说话一边看别的地方甚至做别的事情,那都是对对方很不礼貌的。

4.不当着外人数落孩子

“数落”带有教训和斥责的意思,而且要比一般的训斥多几分絮叨的氛围。北京人护自己的孩子,孩子犯了错,父母在家里想怎么批评都行,但是绝不会在外人面前数落自己的孩子,也更加不会让外人对自己的孩子指手画脚。这既是维护孩子的面子,也是维护自己的面子,更是维护整个家庭的家风。

5.不当着人“咬耳朵”

“咬耳朵”是北京的土话,即“交头接耳”的意思。不当着人咬耳朵就是说不能在众人面前耳语,趴着耳朵说悄悄话。北京人的社交礼仪中有这一礼仪要点,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在北京人眼里咬耳朵不光明磊落,是小人之举;二是这种举动容易让人起疑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三是在公共场所中,这种窃窃私语的失敬行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6.说话不能打岔

说话打岔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形:一是插话打断别人的谈话;二是接下茬儿搅和别人的谈话;三是搭话敲边鼓,替他人搭腔儿。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都犯了言谈礼仪中“不随意打断他人谈话”的大忌。老北京人从小就教育孩子,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能插话、搭话,更不能抢话,一定要等别人把话说完了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7.有里有面儿

北京人说话办事讲究“有里有面儿”,简单地说就是内外有别。“有里有面儿”是北京传统社交礼仪的一个鲜明特点,这里的“面儿”是指面子、尊严、体面,北京人就是自己再为难、再辛苦,也绝对不会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示给外人。当然,有“面儿”还得有“里子”,“里子”就是内心的活动,是含而不露的,出于这样的礼节,北京人通常不会当面戳穿他人。可以说,这种“有里有面儿”的礼数一方面是维护自己的面子,另一方面也是给对方留面子。

8.不乱拍肩膀

在人的肢体语言中,拍肩膀是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表示关爱、赞赏和鼓励的一个动作。拍肩膀不适用于平辈、同级之间,因为会显得居高临下、轻视或蔑视别人;同理,晚辈或下级也不能去拍长辈或上级的肩膀,那样会显得没大没小,不懂事理。

9.说话不能大嗓门

语音和语调是言谈礼仪中的重要组成元素,说话的音量大小和调门高低,都影响着谈话的氛围。北京传统社交礼仪中认为男人说话要慢条斯理、不急不缓、有板有眼;女人说话要柔声细语、平心静气、和缓轻慢。特别是在去别人家串门儿的时候,或是在陌生人面前,都得控制好自己的嗓门儿和调门儿,切忌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或在人前背后一惊一乍。

10.进趋退迟

“进趋退迟”是北京传统社交礼仪中待人接物的一个鲜明特征。“进趋”是指主人在接待客人的时候,一定要走在客人前面,大约两三个身位,以便为客人引路、开门、安排座位等;“退迟”是指在客人离席告辞时,主人一定要比客人慢半拍,让客人先行,主人跟在客人身后,大约一两个身位,以表示对客人的挽留和尊重。

11.一坐到底

北京传统社交礼仪中讲究在饭桌上“一坐到底”,意思就是吃饭的时候只要坐在位子上就不再挪换地方了,要一直坐到散席。这样的礼仪讲究一是出于旧时北京对“位子”的重视,老北京人认为用餐时的座位是按《易经》八卦定位的,如果随意挪动位子,就会乱了运势;二是从社交礼仪而言,在饭桌上随意挪座,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不礼貌,还会影响周围其他人的就餐氛围。

12.饭桌上忌说晦气话

晦气话就是那些让人听起来不舒服的话,例如不吉利或不干净的人或事。在饭桌上大家聊天只能聊高兴的、助兴的事,绝不能说什么生病、车祸、破财等给大家伙儿添堵的事。北京传统社交礼仪讲究礼貌、周全,通常拉屎撒尿的“脏事”都用雅语表达,如解手、方便一下、去卫生间等。老北京人在饭桌上说话还讲究表达方式。例如,碗里饭吃完了,不能直接说“我吃完了”“我吃没了”“吃完饭了”,而要说“我吃好了”。如果还想再吃点饭,不能说“再要一碗饭”,而要说“加点饭”“添点饭”。

13.吃鱼讲规矩

除了“饭桌上忌说晦气话”,北京传统社交礼仪在餐饮方面还有诸多讲究。例如,饭桌上吃鱼,首先要请德高望重的人先动筷子,当然第一筷子是象征性的,不能破坏整条鱼的造型。其次,吃鱼的时候不能用筷子来回翻动,也不能连吃两筷子。

14.用筷“十二忌”

北京传统社交礼仪对筷子的使用也是有礼仪要求的,可以用“十二忌”来概括,包括:一忌“竖筷”,二忌“敲筷”,三忌“跳马筷”,四忌“半途筷”,五忌“游动筷”,六忌“抬轿筷”,七忌“窥筷”,八忌“碎筷”,九忌“刺筷”,十忌“泪筷”,十一忌“签筷”,十二忌“吮筷”。

用筷忌讳

二、传统问候礼节

1.请安

“请安”这一礼节来自我国的少数民族满族,这个“安”如何去“请”,即用什么样的姿势行礼,是有规可依的。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男子行此礼才叫“请安”,而女子请安并不同于男子的“请安”礼,而是行“万福”礼,通常称之为“蹲安”。在反映清朝时期的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类似于男子双腿跪地或单腿跪地、女子下蹲行礼的镜头,那就是请安的礼节。辛亥革命后,这种半跪半蹲的姿势逐渐消失,但请安作为一种礼仪形式和家庭规矩,在老北京家庭中传承下来,不再需要摆什么姿势,简化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问候礼节。同时“请安”这个词作为问候的同义语,也纳入老北京人见面打招呼的土话。在家庭生活中通常是晚辈对长辈而言,在官场上通常是下级对上级而言。“请安”大致包含三层意思:一是问好,带有祝愿的意味;二是报平安,告诉对方自己挺好,请对方不必惦念自己;三是讨请,就是请求对方的指示,看对方有什么要吩咐的事,或者有什么要交代的话。

2.喝早茶

用“早起一壶茶,饭后一袋烟”这句话来形容老北京人的生活乐事十分贴切,早晨起来喝一杯茶,给肠胃补补水,也就是喝早茶,已成为老北京人生活中的乐趣之一。北京人的喝早茶不同于广东人的吃早茶,广东人吃早茶就是吃早餐,而北京人喝早茶就是单纯地喝茶。北京人喝茶重茶香,最爱茉莉花茶。讲究的人拿紫砂壶直接对嘴喝,不是很讲究的就用大茶壶沏好后倒入盖碗儿茶杯中,或者用陶瓷缸子抓把茶叶直接沏。不管用什么茶具,老北京人喝茶像喝酒一样讲究大口喝,喝得要过瘾。

3.见面礼

所谓见面礼就是第一次见面所带的礼物,包括晚辈看望长辈、下级拜访上级、谈恋爱的青年男女拜见对方父母等场合,都需要像样的、合适的见面礼。可以说,带什么礼是一种面儿,从礼品上能看出一个人的家庭背景、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按北京的民俗,有些东西是不能作见面礼的,主要忌讳与不吉利的字眼儿同音的东西,例如不能送梨(离);不能送鸡蛋、鸭蛋,北京人平时说话都忌讳说“蛋”,把鸡蛋叫“白果”,炒鸡蛋叫“摊黄菜”;忌送碗、钟、鞋、镜子、床单、床罩等。

4.报喜与道喜

老北京人特别看重和讲究人情味儿,报喜与道喜就是生活中人情味儿的体现。报喜就是自己和家人有什么好事儿,赶紧告诉大家,一方面表示没把亲朋好友当外人,另一方面是让大家一起分享喜悦。道喜就是得知亲朋好友家里有好事以后,登门表示祝贺。

三、待宾礼仪

1.待宾基本礼节

迎宾通行的一般礼节是,当客人走近时,主人要赶紧走向前迎接,并说一些简单的欢迎词,例如“欢迎来访”“欢迎光临”;如果来不及亲迎客人,就要说些表示歉意的话,例如“有失远迎”“失迎失迎”等;如果来客是很久没见面的朋友,要说“好久不见了”“久违久违”;如果和来客是初次见面,就要说“久仰久仰”“闻名不如见面”等。客人如果手提物品,主人这边的晚辈要赶紧接过来,并真诚道谢。客人进屋后,要把最好的座位让给客人就座,客人若是初次来访,还要向客人介绍家人。然后给客人沏茶倒水,端上水果和点心等。主人一方要表现出热情和真诚,切不可流露出不耐烦的样子或怠慢之意。总之,待宾礼节的核心就是“客人至上”,一切以客人为先。

2.邀请与提拉

在北京传统社交礼仪中,请客或拜访讲究提前告知,让前去约访的人或邀请过来的人有个准备,这是一种会客礼数。按北京的老规矩,三天为邀,两天为请,当天为“提拉”。老北京人最忌讳当天请客,大多会提前三天告知。

3.请客要送请柬

老北京人请客,必须要送请柬。送请柬有两种方式,一是让人代送,二是本人亲自送,特别是对尊贵的客人,必须主人本人亲自送请柬。请柬亲自送,不仅是一种礼节,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而且还可以现场确认客人能否参加。

4.说话得体

北京人在待人接物上从不怠慢,因此,“看人下菜碟儿,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是北京传统社交礼仪的一种礼数要求。这个规矩的意思就是在待人接物上,要察言观色,弄明白对方的身份和喜恶,要投其所好,不可不知深浅随意说话。

5.话到礼到

“话到礼到”是北京传统社交礼仪的一项礼数要求。北京人认为有些话没跟上或没说到位,就意味着“礼”没到。北京人认为有些客套话是一种体贴和温暖,该说的一定要说到,做到有礼有节。

6.正事儿要坐下说

“正事儿要坐下说”也是北京传统社交礼仪的一项礼数要求。老北京人认为,站着说话是寒暄,坐着说话才是郑重其事地谈事情。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坐着说话是彼此互相尊重的礼节;二是北京人办事认真;三是坐着说话沉稳踏实且能心平气和,有利于坦然沟通。

7.主座儿

北京传统社交礼仪在餐饮方面还有诸多讲究,除了前文提到的饭桌上说话、用餐的礼数,还要懂得确认饭桌上的“主座儿”。中餐圆桌聚餐制,讲究面门为上、局中为上,一般面门的位子、正中的位子是主座儿。不管是主人还是客人,主座儿一定是年长者或身份尊贵者就座,且主座儿的人一定是先坐先起的,其他人都要根据主座儿来选择自己的座位。

8.边儿站

北京传统礼仪文化向来注重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这种礼仪规则在社交待客方面也有充分体现。“边儿站”是指在长辈们谈话的时候,或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晚辈不能与长辈或客人坐在一起聊天,更不能在一旁随意插话。晚辈最好在一边站着,帮着长辈招待客人。

9.敬茶

在北京人的社交待客中必不可少的是敬茶和敬烟,这也是有礼数要求的。老北京人的敬茶规矩:要当着客人的面烫一下茶杯,然后问客人喜欢喝什么茶;茶壶的壶嘴不能冲着客人,倒茶的时候要把茶杯拿起来再倒,且不能倒得太满,七分满最佳;要根据客人喝茶的情况,主动为客人添茶续水。

10.打招呼要用尊称

称谓是社交礼仪中的基础要素,如何称呼别人也是待人接物首先要学习的礼仪要点。北京传统社交礼仪要求,不管见的是谁,见面一定要打招呼,北京人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要学会“叫人儿”。见面打招呼的称谓要根据人物、环境而定,通常使用的都是尊称或泛尊称。例如,常用的“先生”“女士”等泛尊称;依据对方的年龄、身份,通常可称叔叔阿姨、大哥大姐,或是以对方的学衔、职业、职位、职称等作为称呼。

11.待客与会客的忌讳

日常待客与会客中,除了遵循待宾基本礼节和礼仪,在迎来送往上做到礼数周全,还要注重言谈举止等细节上的规矩。特别要忌讳一些不好的小动作,例如,剔牙、抖腿、晃头、抠鼻子、掏耳朵、剪指甲、挠痒痒等。

12.送客礼节

送别客人是待宾礼仪的最后一个程序,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待宾客一定要有始有终,热情有度。当客人告辞时,主人一定要真诚挽留,但也要尊重客人的意愿,若客人有其他安排,也不能强留。主人要等客人起身后,再站起来相送。尽量把客人送到大门口或交通工具上,道别后还要目送客人远去。切不可刚和客人告别,就转身而回,甚至立即关门。

四、家庭礼仪中的“老规矩”

1.有大有小

大,指的是长辈,小,自然指的是晚辈。有大有小,意思就是在家里,长辈要有长辈的尊严和示范,晚辈要有晚辈的规矩和礼貌。北京人特别重视家里晚辈与长辈之间的礼数,长者先幼者后的规矩,体现在老北京人居家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长辈发话晚辈才能坐,长辈发表意见后晚辈才能表态,长辈用完餐晚辈才能上桌等。当然,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许多老规矩自然就被淘汰了,但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敬重长辈的传统美德和长幼有序的生活准则。

2.拘面儿

老北京人十分重视“德性”,“拘面儿”就属于“德性”的范畴,这种规矩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了一种规避隐私、讲究礼义廉耻等行为规范。所谓“拘面儿”就是指长辈在晚辈面前要拘着点,要注意生活小节,不能放纵自己,不能过于随意,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威信。

3.出门要言语,回家要打照面

长辈在晚辈面前要“拘面儿”,晚辈对长辈的敬重则体现在日常的请安和汇报方面,简单地说就是“出门要言语”和“回家要打照面”。“出门要言语”意思是晚辈要出门的时候,不管干什么,都要和长辈说一声,这是最起码的尊重。同样,“回家要打照面”就是晚辈回家后,要和长辈当面问个好,报个平安。

4.礼让长者

北京传统家庭礼仪中的核心思想就是长幼有序,而长幼有序的直接体现就是礼让长者的生活准则。晚辈和长辈一起,出门进门、落座起来,一定是让长辈先行。打照面时,晚辈一定要侧立到一边,等长辈走过去,自己才能离开;如果是和长辈同一个方向行走,要在后边跟着,切勿超过长辈,若有事需要先行,也要和长辈打招呼、说明情况后方可离开。

礼让长者

五、婚姻礼俗

婚姻礼俗作为一种民俗现象,自古以来就伴随着人类的繁衍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向认为“家”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男女结婚后组成家庭才能传宗接代生儿育女。因此,男女婚嫁成为人生大事,婚姻礼仪自然也被视为人生大礼。在旧时社会,婚姻讲究“门当户对”,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制。老北京作为封建社会的都城,其婚姻礼仪受到王宫贵族的影响。王宫贵族所遵循的是始于我国周代的婚姻礼仪“六礼”,包括六个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后来“六礼”传至民间并得以延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有所从简,但是基本上仍然遵照一些约定俗成的仪式和程序。老北京民间办婚礼讲究的是“礼数”和“场面”。需要说明的是,各民族的婚姻礼仪有着显著的差异性特色,这里主要介绍较具普适性的老北京汉族的婚姻礼俗。

1.婚礼前仪程

(1)提亲。

提亲是第一个程序,也称“保亲”,是“六礼”中的“纳采”。提亲者就是媒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介绍人。旧时北京家庭子女二十岁左右,就有媒人上门来介绍对象即提亲,也有亲友提亲的,称为“说媒”。经媒人介绍,男女双方家长同意后,要先“过帖”。“过帖”就是男女双方两家各自用红纸折子写上双方家族的籍贯、三代官职。双方交换帖子并认为门当户对后,再过“八字帖”。旧时在进行提亲礼时,年轻男女都不能见面。直到民国初期,北京才有了相姑爷之说,就是在媒人的陪伴下,约好时间、地点,在庙会上借游览之际,男女相看,但并不介绍双方认识。

(2)合婚。

合婚,就是看看双方属相和命运是否相匹配。旧时北京人认为,属相相合是合婚的首要问题,只有双方属相相合才可成婚,否则,婚后就会出现相克、妨碍家运等问题。合婚,也是“六礼”中的“纳吉”。这种礼俗是要看“天神之兆”。因此,合婚是双方能否缔结为夫妇的关键环节,如果其他各方面都相符,但八字不合、属相相克,有情人也无法终成眷属。

(3)放定。

放定俗称下彩礼、过礼,是婚姻礼仪中的一项重要程序,以此来确定双方的婚姻关系,类似于如今的订婚仪式。放定是合婚通过后的第一项仪式,其主要内容是男方送给女方礼品,分为放小定和放大定。例如,男方送女方戒指,就是放小定,女方戴在手上则表示“有夫”之意。放小定后,男女双方就要开始做准备了,男方布置新房,女方准备嫁妆。然后再过一段时间,就要放大定了,标志着婚事已成定局。一般由男方提出婚期与女方商议,双方共同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举行“大定礼”。同时,女方向男方索要彩礼,一般也是在放大定的时候提出。

(4)送嫁妆。

置办嫁妆是女方结婚前的头等大事,因为嫁妆的数量、规格、档次直接体现着女方的家境和品位。送嫁妆这一礼俗至今也是婚礼过程中的重头戏。在女方出嫁的前一天下午,娘家人要把提前置办好的礼物陪送过去,亦称之为陪嫁。旧时北京,嫁妆多少以“抬”计算。“抬”又分为“高抬”和“矮抬”,“高抬”摆放如意、钟表、盆景等摆件物品,“矮抬”则是柳条筐,筐里放置脚盆、痰桶等生活用品。送嫁妆的队伍要在街上绕行一圈,以显示女方家的经济实力和嫁姑娘的喜庆。嫁妆送到男方家门前,男方要出来四至八人迎接送嫁妆的队伍。女方嫁妆送到后,第二天男方就可以迎娶女方,举办正式婚礼。

送嫁妆

2.婚礼典礼仪程

(1)迎亲。

旧时北京都在男方家里办喜事,因此首要的就是在自家院子里搭酒棚,也就是喜棚,即为亲朋好友设座以招待酒饭。搭喜棚是举办婚礼前必须准备好的,就像现在要提前订好酒店一样,是迎亲的一项重要内容。旧时北京有专门搭棚铺的,称为“棚行”,主要集中在东四、西单、鼓楼等地,因此这些地段也有“棚铺窝”之称。搭喜棚是有讲究的,在喜棚的棚口和门前,要用红色、黄色和绿色的彩绸结成彩球;在大门两旁要贴上红纸,在红纸上用毛笔写上大喜字。喜字是我国民间的吉祥字,单喜字用于嫁女,男方娶亲要贴双喜,即“囍”字。办喜事的人家还会在喜房倒贴喜字,寓意“喜到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满、汉两个民族对喜字的认识并不一致,汉族人认为双喜是喜庆、婚娶的吉祥福瑞,而满族人办喜事,无论嫁娶,用的都是单喜字。

(2)喜房。

男方长辈通常选择家里正房中的东套间作为晚辈的喜房,即新婚夫妇跪拜天地、坐帐的屋子。喜房的布置颇为讲究,房中的玻璃窗要用红布帘遮起来,屋中要摆设“天地桌”,桌布选用绣有鸾凤和鸣的大红缎子,桌上供奉天地爷和诸神像,还要摆放新娘进门时用的马鞍、桃木弓、柳木剑等仪式用品。

(3)娶亲。

除了搭建喜棚、布置喜房以外,男方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要办,就是按照规矩,选请一位年长妇人作为“娶亲太太”。选取条件是这位娶亲太太必须是个“全福之人”,即有丈夫、儿子、女儿,并且她的属相不能和新郎、新娘相克;她还要懂得迎亲的礼节,善于应酬,因为娶亲太太要作为总主持人,组织整个迎娶仪式。

(4)坐轿。

北京地区一直流行着“大闺女坐轿——头一回”的谚语,以此来形容第一次做某件事情。这里的“坐轿”就是指女方出嫁乘坐轿子。传说出嫁坐轿的礼俗,是因为清朝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时曾经亲赐大轿将新娘送到了婆家,人们就认为女子出嫁的时候坐轿子,有吉祥如意的好彩头,因此这一礼俗受人遵从并流传至今。同时,为增添喜庆气氛,男方会在迎亲的前一天,先将迎娶新娘的花轿放在自家门前,供街坊四邻观看,旧时也将此种做法称为“亮轿”。

(5)仪仗。

北京传统婚俗中,男方的迎娶队伍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发轿。娶亲仪仗的配置一般是开道锣一对、弯脖号一对、大红龙凤伞一对,接着后面是吹笛、吹笙、吹唢呐等的乐队各一对,乐队后面就是喜轿,一般是八抬大轿。抬轿讲究四平八稳,尤其考验轿夫的脚步功夫。迎娶队伍中的吹鼓手、打执事的一般都穿着绿色号衣,轿夫则穿着红边的蓝色大褂。整个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前面鸣锣开道,后面鼓声咚咚响。

(6)拜堂。

婚礼的最后一道典礼仪式就是拜堂了,拜堂也俗称“拜天地”。北京地区的拜天地,行的是“三叩首”礼,具体流程是要先给天地爷神位上香拜祭,然后拜叩父母,最后夫妻对拜,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行完“三叩首”礼后,娶亲太太说“送神”,这时候把香根、神纸和钱粮等一起放在院里的钱粮盆里焚烧。最后,鼓手们奏起清音,大礼告成。

3.洞房礼俗

(1)坐帐、撤帐、露脸。

坐帐是指拜堂后新郎和新娘进入洞房,按男左女右的位置挨着坐在炕上,新郎的右衣襟压在新娘的左衣襟之上,表明已同床。坐帐后,将幔帐拉上,在里面待一会儿,再把帐子拉开,表示已共宿。撤帐的同时要往炕上撒如桂圆、枣、栗子、荔枝、花生等喜果,寓意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吉祥之意。撤帐以后,新郎可用秤杆或者双手把新娘头上所盖的盖头揭下来,俗称“揭盖头”“露脸”。

(2)交杯酒、饺子、长寿面。

揭完盖头,新郎和新娘要共饮交杯酒。饮交杯酒的礼俗和形式取意于“千里姻缘一线牵”的典故,用红绳相连的两个酒杯,新婚夫妇各饮半杯再相互交换。除了共饮交杯酒以外,新郎和新娘还要一起吃饺子和面条。这时的饺子被寓意为“子孙饺”,吃子孙饺的婚俗在旧时北京地区流传甚广,而且讲究是由女方包好饺子带过来,由男方煮熟,同时男方还要煮一碗长寿面,然后新郎和新娘一起吃,寓意新婚夫妇共盼天长地久、子孙福绵。

交杯酒

(3)闹洞房。

闹洞房是洞房礼俗中最热闹的环节,在花烛之喜的夜晚,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围着新婚夫妇说有趣的事,或做游戏,民间有“闹喜闹喜,越闹越喜”之说。闹洞房除了增加新婚的欢乐气氛,还有期盼新婚家庭把日子过得热闹红火的祝福之意。但是闹洞房一定要讲究度,切不可做庸俗游戏。

六、生育礼俗

结婚生子是人类繁衍的必经之路,人们往往通过求子、妊娠、产前、产后等一系列礼俗,来表达家庭对新成员到来的期盼和对新生命成长的重视,伴随着这一过程而形成了一种普世的生育礼仪。生育礼仪是个体人生的第一乐章,其最早来源于人们求子、保佑孩子长命百岁、期盼孩子成人后有所作为等心理诉求,后来在生育、抚养和教育中逐渐演变为一系列的固定礼俗。虽然这些流传下来的旧时礼俗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封建迷信思想,以及重男轻女等意识,但不可否认的是,生育礼仪是培养个体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起点,其作用是激发和指引一个新生儿,从刚开始的一种生物意义上的存在,逐步养成人的“社会性”。因此,生育礼仪作为社会礼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华文化自古就重视子嗣,北京人也把延续香火、人丁兴旺、子孙满堂作为家庭的重中之重和理想寄托。以下主要介绍的是孩子诞生前后的一些礼俗,涵盖“生”和“育”两个方面的内容。

1.求子礼俗

(1)麒麟送子。

在旧时北京的春节,家里张贴的年画里就有“麒麟送子”。画上有一个形态像鹿、头上有犄角、全身有鳞甲的动物,上边骑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孩,旁边有诸神相伴。求子嗣的家里不仅张贴麒麟送子的年画,还会贴挂寓意早生贵子的各式春联,这些习俗都反映着人们求子盼子的心态。

麒麟送子

(2)拴娃娃。

旧时民间的求子活动多与宗教有关,人们将愿望寄托于佛教、道教里的神明,婚后许久未生养的妇女会到寺庙或道观里许愿,求神仙恩赐孩子。北京地区主要的求子形式是“拴娃娃”,人们多前往蟠桃宫、白云观、妙峰山等地。那里的寺庙、观宇都设有“娘娘殿”,里面供奉着天仙圣母、碧霞元君、送子观音、催生娘娘等的神像,神座前摆放许多泥娃娃。妇女焚香磕头后,从神座上拿一个泥娃娃揣在怀里,带回家放在卧室里,以保佑自己早生贵子。

(3)摸铜骡玉马。

旧时北京朝阳门外的东岳庙内,文昌殿神位的西边有一匹玉马,东边还有一匹铜铸的骡子。传说它们是文昌君的坐骑,是神兽,人要是摸一下这“铜骡玉马”不仅能得子,还能治病。因此,有许多善男信女到文昌殿里焚香磕头,以表达求子心切之情,期盼神明保佑自己尽快有子嗣。

2.妊娠禁忌

(1)室内禁忌。

忌移动房上的砖瓦,忌钉钉子,忌挂人物画像,忌堵门窗,忌手臂上举,忌搬重东西,忌冷水洗澡等。

(2)室外禁忌。

忌夜晚不归或深夜纳凉,忌爬果木树,忌坐屋檐下,忌见月食,忌从称上跨过,忌看戏曲等。

(3)饮食禁忌。

忌食兔肉、驴肉、马肉,忌食羊肝、羊肉,忌食辣椒,忌食生冷,忌食生姜等。

3.产前习俗

(1)摸门钉。

民间传说摸了城门的门钉,就能生男孩,特别是北京各大城门中的正阳门上的门钉尤为灵验。因此,旧时北京妇女为生男孩,形成了去城门摸门钉的习俗。

(2)产前预测。

民间自古就流传着妊娠期间预测生男生女的习俗,旧时北京也有多种预测说法。例如,“酸儿辣女”之说,即孕妇喜欢吃酸的就生男孩,喜欢吃辣的则生女孩;“儿勤女懒”之说,即怀男孩的孕妇较为勤快,怀女孩的则略显慵懒;“尖男圆女”之说,即孕妇腹部呈尖形且不发胖,则怀的是男孩,孕妇腹部呈圆形且明显发胖,则怀的是女孩。此外,还有依据怀孕初期胎儿活动情况辨别的,若孕妇生理反应强烈、胎动幅度较大的生女孩,反之则生男孩。现在看来,这些预测方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3)催生。

催生之礼顾名思义,就是给孕妇催产。在孕妇产前一个月,娘家准备好新生儿的衣服、鞋帽,以及红糖、鸡蛋、小米、红漆筷子等一起送到婆家。这些礼俗一是希望减少孕妇分娩时的痛苦,顺利生产;二是准备的食物是产妇必不可少的,可以滋养产妇身体。

(4)请吉祥姥姥。

旧时北京有许多以接生为职业的中老年妇女,这些接生婆遍布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她们会在门前挂一块写有“快马轻车,吉祥收洗”字样的牌子。这些接生婆被称为“吉祥姥姥”,也称“收生姥姥”或“老娘婆”。一般在孕妇生产前的两三个星期请吉祥姥姥,先请吉祥姥姥提前认门,以免到时候因找寻地址而耽误接生。

(5)踩生。

踩生的意思就是,在孩子出生前,要提前选一个性情温和、品德纯良的人,等孩子出生后第一个进去看望。这一礼俗寄托着全家人对孩子成长的期许,目的就是希望新生儿的脾气和品行可以像“踩生”的人一样好。

4.产后习俗

(1)洗三。

旧时北京,在孩子出生三天以后为孩子洗第一次澡,称为“洗三礼”。这种礼俗由来已久,据说清朝乾隆皇帝出生后就举行过洗三礼。洗三的目的是洗去孩子从前世带来的污垢。洗三礼通常是由吉祥姥姥主持的,吉祥姥姥用槐树条煮好的水给孩子洗澡,还要唱些吉祥话,洗后再用葱叶往孩子身上轻轻拍打三下。然后将孩子放在茶盘里,把本家准备好的金银粿子等,往孩子身上撒。最后再把孩子放在筛子里待一会,至此洗三礼礼毕。

(2)坐月子。

在孩子满月之前,产妇要待在屋里不能出门,即俗称的“坐月子”。这期间产妇要吃红鸡蛋、喝红糖小米粥,以补气血,还要多吃下奶的食材,以助哺乳。产妇坐月子期间还有很多禁忌,例如忌冷风冷水,忌阳光直射,忌外人进屋等。因此,家里有产妇坐月子时,就在窗户、门口处挂上一个标志,一般生的是男孩就挂个小弓箭,生的是女孩就挂个红布条。除了防止外人进入以外,还有辟邪之意。

(3)办满月。

在孩子出生一个月时,通常会举办庆贺仪式,俗称“办满月”。孩子满月这一天,亲朋好友们都会带着写有“长命百岁”等吉利话的红包前来祝贺。在庆贺仪式中,有一项重要仪式,就是给孩子剃胎毛,即“落胎发”,要在额顶上留一撮“聪明发”,脑后留一撮“撑根发”,眉毛要全部剃光。满月后要把孩子抱到姥姥家或亲戚家,让孩子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4)百日礼。

孩子出生一百天时,家里会举办百日庆典,也称“百日礼”。孩子的父母要向亲朋邻里讨要各种颜色和图案的花布头,拼接起来做成“百家衣”,给孩子穿上,寓意孩子可以得到众神保护而茁壮成长。百日礼设宴和办满月一样,亲朋好友所赠的礼品可以是“长命锁”、虎头鞋等吉祥物件。旧时有钱人办百日礼,除设宴招待亲友以外,还要办堂会,请艺人表演,以增加喜庆氛围。

抓周

(5)抓周礼。

孩子长到一岁时,家里还会为其进行“抓周”仪式,目的是预测孩子未来的职业和前途。抓周仪式的过程是,在桌子上或地上摆放好代表士、农、工、商等行业的器具,然后将孩子抱到桌前或地上,让孩子随意抓取。如果抓的是笔,就意味着是文人;如果抓的是算盘,就意味着是商人,其他物品以此类推。

(6)命名礼。

旧时人们认为名字是决定个体人生命运的关键,因此给孩子起名字是严肃和庄重的大事。有些老北京人由于受满族文化影响,通常是由家族中最年长的人来为孩子命名,汉族老北京人一般由祖父母、父母等长辈来起名,而且命名礼必须在满月之后再举行。同时,家里的老人喜欢给孩子取个贱名,也就是现今生活中还在用的小名,寓意孩子好养活。当然,小名仅适用于在家庭中称呼,外人是不能随意称呼他人小名的。

(7)认干亲。

为让孩子健康成长,民间有“认干亲”的习俗。父母通常会在亲友中为孩子选请一对夫妇,当孩子的干爹、干妈,使孩子多人爱、好养活。认干亲是有讲究的,比如孩子五行缺金,那么就要给孩子找一个金命的干爹。认干亲通常要举行仪式,一般是父母领着孩子到干亲家拜礼。这种干亲关系将一直伴随孩子的成长。

七、寿诞礼俗

我国古代就有人生“五福”之说,即福、禄、寿、喜、财。虽然“寿”没有排在“五福”之首,但事实上其他几“福”都和“寿”有很大关系,没有“寿”作为前提,也就谈不上其他的福分了。一般来讲,五十岁以上的生日才能称为“做寿”“寿辰”,五十岁以下只能叫做“过生日”。人们在为老人庆寿中创造了许多祝寿仪式和庆贺形式,还固化了象征着长寿多福的“老寿星”这样的神仙人物,以及诸如仙鹤、青松等代表长寿的吉祥物,逐步发展形成了流传至今的寿诞礼仪。事实上,人生礼仪除了生死两极的诞生礼和丧葬礼以外,重要的就是寿礼了。通常而言,寿礼并不会像婚礼、丧礼那么隆重和正式,但是北京人对“寿辰”也是很讲究的,无论贫富,子女都会根据自己家的经济条件,尽力为长辈做寿庆祝,特别是老人的“六十大寿”“七十大寿”“八十大寿”直到“百岁寿辰”,都是要大办的,这里面也包含着中国自古以来的孝道礼仪。

1.诞辰礼俗

(1)生日与寿诞。

生日与寿诞礼仪因为人的年岁不同,举行的仪式也是有区别的。生日也好,寿诞也罢,意在祝福和庆贺。北京人一般过生日时在家里吃一碗打卤面,给老人祝寿通常要办寿礼,特别是五十岁以后每逢十都要大办寿宴。

(2)祝寿礼俗。

旧时北京祝寿的礼俗较多,例如,人们将二十三、三十三、五十五、六十六、七十三、八十四都视为寿命的关口,称之为“坎儿年”,即人们迷信认为的“险关”。因此,人们在“坎儿年”就要格外小心,并一心想要去破解这个“坎儿”。北京人还相信寿命在天、寿数有定,以及行善积德可以益寿延年等俗理,因此会做一些添寿之举,例如买鸟、鱼放生,诵经礼忏,求佛祷告,施舍斋僧等。

(3)年龄称谓和长寿象征物。

人的年岁可以用一种概括性词语来指代,将人不同年龄时期的面部、发型、牙齿等特征作为年龄的称谓。例如,少年称为“朱颜”,十三四岁的女子称为“豆蔻”;四十岁称为“不惑”,七十岁称为“古稀”。同时,还有许多长寿的象征物,诸如龟、鹤、松、泰山、南山等,还有桃子、枸杞、水仙、翠竹、灵芝等可使人长寿的物品。

2.老北京寿礼仪式

(1)寿堂与寿宴。

旧时北京的富贵人家,在给长辈庆寿时格外隆重,而寿诞仪式最首要的就是摆设寿堂,即为庆寿活动而专门准备的场所。北京人大都将寿诞仪式安排在堂屋里举行,故称之为“寿堂”。寿堂正面墙壁上挂着绘画或刺绣的“寿”字寿联,两旁设有对联,一般上联为“福如东海长流水”,下联为“寿比南山不老松”,两边墙上一般贴挂着“麻姑献寿”等吉祥画卷。八仙桌上放有香炉,寿案上摆有寿烛、寿桃和寿面。寿宴是寿礼中的重要部分,寿宴上必不可少的是寿桃和寿面。长寿面要细而长,寓意长寿;寿桃是桃形的馒头,馒头上涂上红点以示喜庆。

寿堂

(2)宾客礼俗。

亲朋好友在接到祝寿宴的请柬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准备祝寿的寿礼,一般要挑选寓意绵长的物品,例如寿联、寿匾、寿幛及福寿禄瓷像等。食品类的可以挑选面和鱼,面就是长寿面,鱼象征着富富有余、百岁有余之意。祝寿者宜穿着红、黄色服饰参加寿宴,切不可穿黑、白色衣服,还要准备一些表达庆贺和祝福的吉祥话。

(3)喜庆堂会。

旧时富贵人家办寿,除了设寿宴外,还要办堂会。堂会就是请艺人到家里表演节目,包括戏曲、杂耍等曲艺节目,以此增添寿辰的喜庆气氛。北京的堂会以“大戏”即京剧为主,同时还有河北梆子、皮影戏、八角鼓、莲花落和花样杂耍等。堂会的时间长短由主家点定,半天、一天一夜甚至三天的都有。

(4)寿礼尾声。

在旧时北京,寿礼的最后一项仪式是“送灯花儿”。灯花是用彩色灯花纸折成花形,在花盘中倒入香油,将彩捻蘸上油码在灯盘里。灯花的数目要比寿星的年龄数多两个,一个意为“本命年”,另一个意为“增寿年”。晚上由寿星亲手点燃灯花后,其子女和前来贺寿的亲朋好友每人手托一个灯盘,到大门外将灯花与神马、敬神钱等一块儿焚烧。

3.现代寿礼形式

(1)家寿。

家寿虽然规模不大,但也要吃长寿面,或者寿桃、寿糕等。大都不备寿礼,只在中午或晚上举行家宴庆寿,有的家庭在饭店里办一桌酒席。家寿要准备一些饮料、茶点和水果等,用来招待客人。同时,在寿宴上还要吃生日蛋糕,吹生日蜡烛,唱生日快乐歌,以增庆贺祝福之意。寿诞结束后,家庭成员还会准备一些即兴的小节目,最后照张全家福留念。

(2)团体庆寿。

团体庆寿是一种新型的祝寿形式,其特点是祝寿者是团体,做寿者也是团体。这种团体庆寿的仪式,通常是在一个单位里每月举行一次,同月出生的人相聚在一起,共同过生日,一起唱生日快乐歌、吃生日蛋糕。 Zxmf1bVubEGZDw4OHo5E1L951vG+Nnb8PBy0rXkW/y/119eusOy5CyRhQS/N9A8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