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立和发展本土期货市场时,要遵守本国的法律法规,接受相关机构的监督。首先要考虑本国的利益,适应本国人民的习惯、价值观,制定的规则制度通常也要最大限度地符合本国的市场情况。本土期货市场的发展过程是建立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定价中心的过程,也是将成熟经验和理念不断向外推广的过程,期货市场所在国将掌握制定规则的主动权,为国际社会贡献智慧,在制定国际规则的过程中形成影响力。
这种对规则的影响力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期货市场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0世纪初,伦敦金属交易所开始公开发布铜期货的成交价格,这一价格后来成了全球铜贸易的定价基准,世界上大多数铜矿企业、铜生产商,商业和投资银行,以及许多与铜贸易相关的公司和生产商都是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会员,全球铜产量的70%都是按照伦敦金属交易所公布的正式牌价为基准进行交易的,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库存对世界范围内铜的生产和销售有着重要影响。作为铜的全球定价中心之一,伦敦金属交易所凭借其在铜期货市场上的影响力,出台了交易、交割、监管等制度,为全球铜期货市场上的主要交易者设定了标准与规则,并被广泛接受。伦敦金属交易所顺利将英国的理念通过市场交易规则和管理制度推广到世界各地,英国的影响力也随之广泛传播。
应当看到的是,尽管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交易所)于2012年年底收购了伦敦金属交易所,但由于后者仍然位于英国本土,香港交易所的收购更多是财务意义上的,定价话语权和规则的制定权仍然属于英国。英国仍然可以通过本土监管当局制定的规则影响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交易,影响全球交易者的行为,规则的制定权和影响力并没有因为被香港交易所收购而失去。可见,建立本土期货市场并制定规则、推广理念对于形成一国之影响力至关重要。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欧盟制定的规则对美国的影响。欧盟于2018年1月3日正式推出了《欧洲金融工具市场指令II》(以下简称MiFID II),MiFID II是欧盟地区规范金融投资公司行为的法律框架文件,它规定,所有提供投资服务的公司,只要位于欧盟成员国的境内,就将受MiFID II的约束,即便它们的客户在欧盟之外。
长期以来,欧美证券市场一直以美国金融机构为主导,证券监管则以美国的监管理念和做法为主导。但欧盟不甘人后,为争取欧洲市场的监管权,欧盟推出了MiFID II。MiFID II既包括由欧盟委员会制定的指令,也包括由欧洲议会制定的法律。不仅成员国需要遵守欧盟的法律,而且欧盟执法机构可以直接执法。尽管欧盟称推出MiFID II是为保护投资者,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但监管权是理念之争,更是地盘之争。例如,MiFID II规定,只有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认定为欧盟交易所“同等机构”的美国交易所,欧洲金融机构才能在那里进行交易,否则只能在欧盟辖区的交易所进行交易,即便在美国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成本更低。不过,MiFID II的最终效果不仅取决于欧盟,也取决于美国,是双方的监管部门相互妥协的结果。 欧美在全球证券期货市场上通过制定规则和推广理念增强了软实力,进而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