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二单元
病 因

病因,即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又称为致病因素。如六气异常、疠气传染、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及虫兽所伤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某些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医、药失当及先天因素等,也可成为病因。

《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如《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内经》还提出了病因的“三部”分类,如《灵枢·百病始生》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宋·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病因分为外所因、内所因和不内外因三类,即六淫邪气侵犯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

中医探求病因,主要是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 “辨症求因”,又称“审症求因” 是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之一

细目一 六淫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

1.六淫的概念 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 。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和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称为“六气”。当自然界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下降,不能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而导致发病时,六气则成为六淫,又称为“六邪”。

[常考考点]六淫与六气的区别。

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1)外感性:六淫致病,其侵犯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如风寒湿邪易犯人肌表,温热燥邪易自口鼻而入等。由于六淫邪气均是自外界侵犯人体,故称其为外感致病因素,所致疾病即称为“外感病”。

(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六淫致病与时令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故其所致病变又称之为“时令病”。由于气候异常变化的特殊性,因此夏季也可见寒病,冬季也可有热病。

(3)地域性: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多燥病、东北多寒病、江南多湿热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长期高温环境作业者,多燥热或火邪为病等。

(4)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伤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为病。如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如《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常考考点]六淫共同的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和相兼性。

3.六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 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具轻扬、向上、向外的特性。开泄,指风邪伤人易使腠理不固而汗出,故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和肌表,易出现头痛、汗出、恶风、咽痒、咳嗽等症。

2) 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走不定,故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走、行无定处的特点。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即是风邪偏盛的表现,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如风疹块(中医称瘾疹,西医称荨麻疹)常表现为皮肤瘙痒时作,疹块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时隐时现等。而且,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一般发病急,传变也较快。

3) 风性主动 :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风邪伤人,常见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

4) 风为百病之长 :一指风邪常兼他邪而伤人致病,故凡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从而形成外感风寒、风湿、风热、风燥等证。二指风邪伤人致病最多,风邪终岁常在;且风邪伤人,无孔不入,表里内外均可伤及,易发生多种病证。古人习惯将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

(2)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即阴气盛的表现,故称其为阴邪。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即“阴盛则阳病”。寒邪袭于肌表,卫阳被遏,可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等症。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于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症。

2) 寒性凝滞 :指寒邪伤人,易致所伤部位之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寒邪伤人,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是最易导致疼痛的外邪,如寒客肌表经络,气血凝滞不通,则头身肢体关节疼痛。痹证中若以关节冷痛为主者,称为“寒痹”或“痛痹”;寒邪直中脾胃,则脘腹剧痛;寒客肝脉,可见少腹或外阴部冷痛等。

3) 寒性收引 :指寒邪伤人,可致气机收敛,腠理、筋脉挛急收缩。如寒邪伤及肌表,卫阳被郁遏不得宣泄,可见无汗等。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等。《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

(3)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故暑邪为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

2) 暑性升散,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 :暑为阳邪,易升发上犯,故易上扰心神、头目,出现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目眩、面赤等。暑邪伤人,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且汗出过多,不仅伤津,而且气随津泄则易耗气,故临床除常见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津伤之症外,往往可见气短、乏力,甚则耗伤太过,清窍失养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素问·举痛论》说:“炅则气泄。”

3) 暑多夹湿 :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雨潮湿,热蒸湿动,故暑邪致病,多夹湿邪为患。临床表现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可见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四肢困重、倦怠乏力、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滞症状。

(4)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湿与水同类,故属阴邪。阴邪侵人,机体阳气与之抗争,故湿邪侵人,易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发为泄泻、水肿、痰饮等,所以说湿易损伤脾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清·叶桂《温热论》说:“湿胜则阳微。”

2) 湿性重浊 :湿邪致病,常出现以沉重感及附着难移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并且附着难移等。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如束布帛,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湿邪阻滞经络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或屈伸不利等,病位多固定且附着难移,称之为“湿痹”或“着痹”。湿邪为患,易出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的特征。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浊下注,则小便混浊或滞涩不利、妇女白带过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下痢脓血;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浸淫流水等。

3) 湿性黏滞,易阻气机 :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湿邪为患,易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黏滞不爽的特征,如湿热痢疾的大便排泄不爽,淋证的小便滞涩不畅,以及汗出而黏、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腻等。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胶着难解。故湿邪为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湿疹、湿痹(着痹)等,皆因其湿邪难除而不易速愈,或反复发作。三是易阻气机。因湿为重浊之邪,故伤人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膈满闷;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则脘痞腹胀、食欲减退;湿停下焦,肾与膀胱气机不利,则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等。

4)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脚气等病以下肢较为多见。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小便混浊、泄泻、下痢、妇女带下等,多由湿邪下注所致。但易伤人体下部的病邪尚有寒邪,如《灵枢·百病始生》说:“清(寒)湿袭虚,病起于下。”

(5)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为多发于秋季的干燥涩滞之病邪,侵犯人体,最易损耗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燥咽干,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2) 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司呼吸,开窍于鼻,燥邪易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从而影响肺气之宣降;或燥伤肺络,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咳,或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等。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耗伤,大肠失润,传导失司,可现大便干涩不畅等症。

(6)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 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 :火热之性燔灼、升腾,故为阳邪。阳邪伤人,发为实热性病证,临床多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火性炎上,火热之邪易侵害人体上部,故火热病证,多发生在人体上部,尤以头面部为多见,如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糜烂、口苦咽干、牙龈肿痛、头痛眩晕、耳内肿痛或流脓等。

2) 火热易扰心神 :火性炎上躁扰,故火邪伤人尤易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可扰乱心神,出现狂躁不安,或神昏、谵语等症。

3) 火热易伤津耗气 :火热之邪伤人,因其性燔灼急迫,一是可迫津外泄,使气随津泄而致津亏气耗;二是直接消灼津液,耗伤人体的阴气。故火热之邪致病,临床表现除热象外,往往伴有口渴喜冷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阴亏的征象。若阳热过盛,大量伤津耗气,还可兼见体倦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症状;重者可致全身津气脱失的虚脱证。

4) 火热易生风动血 :“生风”,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燔灼津液,劫伤肝阴,筋脉失养失润,易引起肝风内动的病证,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等。“动血”,指火热邪气入于血脉,迫血妄行和损伤血络,轻则血行加速而脉数;甚则可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5) 火邪易致疮痈 :火邪入于血分,结聚于局部,燔灼腐肉,易发为痈肿疮疡,以局部红肿热痛为临床特征。

[常考考点]六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知识纵横比较】

暑邪和火热之邪的比较

寒邪和湿邪的比较

细目二 疠气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

1.疠气的概念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病邪的统称,又称为“疫毒”“疫气”“异气”“戾气”“毒气”“乖戾之气”等。 明·吴又可《温疫论·原序》说:“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疠气可通过空气传染,多从口鼻侵犯人体而致病,也可随饮食污染、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性接触、血液传播等途径感染而发病。

疠气种类繁多,其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疫疠,又称疫病、瘟病,或瘟疫病。如时行感冒、痄腮(腮腺炎)、烂喉丹痧(猩红热)、白喉、天花、疫毒痢(中毒性痢疾)、肠伤寒、霍乱、鼠疫、疫黄(急性传染性肝炎)以及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AID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都属感染疠气引起的疫病,实际上包括了现代临床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

[常考考点]疠气的概念以及疠气与六淫的区别。

2.疠气的致病特点

(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疠气之邪,其性暴戾,其伤人致病大多具有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多端、病情险恶的特点,病程中常出现发热、扰神、动血、生风、剧烈吐泻等危重病状。所以说疠气致病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疠气可通过空气、食物、接触等多种途径伤人致病。无论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凡触之者,多可发病,且疠气发病,传染性强,可致疫病流行。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种类不同,所致之病各异,不同的疠气可专门侵犯某脏腑、经络或某一部位而发病。每一种疠气所致之疫病,均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传变规律,所谓“一气致一病”,且大都症状相似。例如,痄腮无论男女,大都表现为耳下腮部肿胀等。

[常考考点]疠气的致病特点。

【知识纵横比较】

六淫与疠气的鉴别

细目三 七情内伤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

1.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 ,是人体脏腑生理和精神活动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情志反应,一般不会导致或诱发疾病。

七情内伤,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引发和诱发疾病的情志活动,过于突然、强烈或持久不解的七情反应,超越了人体生理和心理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导致脏腑精气损伤,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低下,引发或诱发疾病时,七情则成为病因。因病从内发而称之为“七情内伤”。

[常考考点]内伤七情的概念。

2.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情志活动与脏腑精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和保持正常的物质基础。外界的各种刺激只有作用于相应的内脏,五脏精气应答,才能表现出不同的情志反应。《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即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如果五脏精气发生病变,就会影响人的情志活动,出现异常的情志反应,如《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另一方面,外在环境的变化过于强烈,情志过激或持续不解,又可导致五脏精气的失常,气血运行失调,如大喜大惊伤心,大怒郁怒伤肝,过度思虚伤脾,过度悲忧伤肺,过度恐惧伤肾等。

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七情过激致病,大都直接损伤内脏而导致内伤疾病的发生。《灵枢·百病始生》说:“喜怒不节则伤脏。”

1) 损伤相应之脏 :七情过激损伤相应之脏。即 心在志为喜,过喜则伤心。肝在志为怒,过怒则伤肝。脾在志为思,过度思虑则伤脾。肺在志为悲为忧,悲忧过度则伤肺。肾在志为恐,过恐则伤肾

2) 影响心神 :心主神志,七情皆从心而发,故七情内伤均可作用于心神,导致心神不宁,甚至精神失常。如《灵枢·本神》说:“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素问·举痛论》也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说明不仅喜乐过度可伤心,致使精神涣散,神志失常,而且怵惕思虑、盛怒、恐惧、大惊等情志太过都可伤及心神。七情发于心而应于五脏,无论何种情志致病,均可影响心神和损伤相应的脏腑。对此,《类经·疾病类·情志九气》解释说:“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又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灵枢·口问》也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3) 数情交织,易伤心肝脾 :七情伤脏,既可单一情志伤人,又可两种以上情志交织伤人。由于心、肝、脾三脏在人体生理和情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情志内伤,最易损伤心、肝、脾三脏。

4) 易损伤潜病之脏腑 :潜病,是指已经存在但无明显临床表现的病证。潜病之脏腑是指潜病所在的脏腑。潜病之脏腑因其正气已虚,即是情志易伤之所,故七情内伤易于损伤潜病之脏腑。例如,曾患胸痹、飧泄、头痛等病证的患者,若遭遇情志刺激,最易导致潜病发作或反复发作。

(2)影响脏腑气机:情志内伤影响脏腑之气的运行,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故《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1) 怒则气上 :指大怒致使肝气上逆,甚则血随气逆的病机变化。临床主要表现为: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血随气逆则呕血,甚则昏厥猝倒。若肝气横逆犯脾,可兼见腹痛、腹泻等症。《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2) 喜则气缓 :指过度喜乐,致使心气涣散或心神惮散的病机变化。轻者可见心悸失眠、少气无力、精神不集中等;重者神志失常、狂乱,或见心气暴脱而大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暴喜伤阳。”《灵枢·本神》又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3) 悲则气消 :指过度悲忧,导致肺气耗伤或宣降失常的病机变化。临床常见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气短胸闷、乏力懒言等症。《素问·举痛论》说:“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4) 恐则气下 :指过度恐惧,致使肾气失固,气陷于下的病机变化。临床可见二便失禁、遗精、滑精、骨痿等症。《灵枢·本神》说:“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5) 惊则气乱 :指猝然受惊,导致心神不定,气机逆乱的病机变化。临床可见惊悸不安、慌乱失措,甚则神志错乱。《素问·举痛论》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6) 思则气结 :指过度思虑,导致心脾气机郁滞,运化失职的病机变化。临床可见心悸、失眠、多梦、精神萎靡及倦怠乏力、食少、腹胀、便溏等症状。《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3)多发为情志病:情志病,系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或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包括:①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②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胃脘疼痛等。③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大都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并且其病情也随其情绪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

(4)影响病情变化:七情变化对病情具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有利于疾病康复。良性的或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乃至痊愈。二是诱发疾病发作或加重病情。消极悲观的情绪,或七情强烈波动,可诱发疾病发作或使病情加重、恶化。

[常考考点]内伤七情的致病特点。

细目四 饮食失宜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

1.饮食不节 即饮食失于节制,如过饥过饱,或饥饱无常,均可影响健康,导致疾病发生。

(1)过饥:指摄食不足,如饥而不得食,或有意识限制饮食,或因脾胃功能虚弱而纳少,或因七情强烈波动而不思饮食,或不能按时饮食等。过饥,一方面因气血亏虚而脏腑组织失养,功能衰退,全身虚弱;另一方面因正气不足,抗病力弱,易感邪而发病。

(2)过饱:即饮食过量,或暴饮暴食,或中气虚弱而强食,以致脾胃难以运化而致病。轻则饮食积滞不化,以致“宿食”内停,可见脘腹胀满疼痛、嗳腐泛酸、呕吐、泄泻、厌食等。重则食滞日久,可至脾胃大伤,或可聚湿、化热、生痰而变生他病。

2.饮食偏嗜 指过于喜食某种性味的食物或专食某些食物,包括 饮食偏寒偏热、偏嗜五味,或食类偏嗜 等。

(1)寒热偏嗜: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求寒温适中。若过于偏嗜寒热饮食,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而发生某些病变。如偏食生冷寒凉之品日久,则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如偏嗜辛温燥热,饮食日久,则易致肠胃积热等。

(2)五味偏嗜:指长期嗜食酸、苦、甘、辛、咸不同味道的饮食物。五味各入五脏,如果长期嗜好某种性味的食物,就会导致该脏的脏气偏盛、功能失调而发生多种病变。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日久,夭之由也。”

(3)食类偏嗜:指偏食某种或某类食品,或厌恶某类食物而不食等,久之也可成为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如过食肥甘厚味,可聚湿生痰、化热,易致肥胖、眩晕、中风、胸痹、消渴等病变。若嗜酒成癖,久易聚湿、生痰、化热而致病,甚至变生癥积。

3.饮食不洁 指因食用不清洁、不卫生或陈腐变质或有毒的食物而成为致病因素。饮食不洁所致病变以胃肠病为主。如进食腐败变质食物,则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等。如进食或误食被毒物污染或有毒性的食物,则会发生食物中毒,轻则脘腹疼痛、呕吐腹泻;重则毒气攻心,神志昏迷,危及生命。

[常考考点]饮食失宜的分类。

细目五 劳逸失度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

1.过度劳累 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

(1)劳力过度:即过度劳伤形体而积劳成疾,或是病后体虚,勉强劳作而致病。其病变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过度劳力而耗气 ,出现少气懒言、体倦神疲、喘息汗出等。《素问·举痛论》说:“ 劳则气耗 。” 二是劳伤筋骨 。长时间用力太过,则致形体组织损伤,久而积劳成疾。《素问·宣明五气》说:“ 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

(2)劳神过度: 即长期思虑劳神而积劳成疾,长思久虑,暗耗心血,损伤脾气,以致心神失养而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和脾失健运而纳少、腹胀、便溏、消瘦等

(3)房劳过度: 即房事太过,或手淫恶习,或妇女早孕多育等,以致耗伤肾精肾气而致病 。常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功能减退、早衰等。

[常考考点]过劳的分类: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

2.过度安逸 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 。其致病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安逸少动,气机不畅 。若长期运动减少,则人体气机失于畅达,可致脾胃等脏腑功能活动呆滞不振,出现食少、胸闷、腹胀、肌肉软弱或发胖臃肿等,久则进一步影响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导致气滞血瘀、水湿痰饮内生等。 二是阳气不振,正气虚弱。 过度安逸,或长期卧床则阳气失于振奋,以致脏腑经络功能减退,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抗病力下降等,常见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等,或易感外邪致病。《素问·宣明五气》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三是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可致神气衰弱,常见精神萎靡、健忘、反应迟钝等

细目六 痰饮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

1.痰饮的概念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者称为痰,清稀者称为饮 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的痰液,如咳嗽吐痰、喉中痰鸣等,或指触之有形的痰核等。无形之痰,是指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但从痰治疗有效,从而推测其病因为痰。如眩晕、癫狂等,是无形之痰在作祟。饮则流动性较大,可留积于人体脏器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的“ 痰饮”“悬饮”“溢饮”“支饮” 等。

[常考考点]痰饮的概念及鉴别。

2.痰饮的形成 多因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以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津液停聚而形成。由于肺、脾、肾、肝及三焦等对水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故痰饮的形成,多与肺、脾、肾、肝及三焦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

[常考考点]痰饮的形成多与肺、脾、肾、肝及三焦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

3.痰饮的致病特点 痰饮一旦产生,可随气流行,外而经络、肌肤、筋骨,内而脏腑,无处不到,易导致各种不同的病变。

(1)阻滞气血运行:痰饮通常称为有形实邪,其随气流行,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若流注经络,可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半身不遂等。若结于局部,可形成瘰疬痰核、阴疽流注等。若留滞于脏腑,可致脏腑气机失常,如肺失宣降而胸闷气喘、咳嗽吐痰等;胃失和降而恶心呕吐等;痹阻心脉而胸闷、心痛等;痰结咽喉形成“梅核气”等。

(2)影响水液代谢:痰饮本为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但痰饮形成之后又可作为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活动而加重水液代谢失常。如痰湿困脾,脾气不升,可致水湿不运;痰饮阻肺,肺失宣降,可致水液不布;痰饮停滞下焦,影响肾气的蒸化,可致水液停蓄。

(3)易于蒙蔽心神:痰饮致病,随气上逆,易于蒙蔽清窍,扰乱心神,致使心神活动失常,出现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或痰浊上犯,与风、火相合,尤易扰乱神明,出现神昏谵妄,甚或引起癫、狂、痫等疾病。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由于痰饮随气流行,内可五脏六腑,外可四肢百骸、肌肤腠理,故其致病面广,发病部位不一。且又易于兼邪致病,因而痰饮所形成的病证繁多,症状表现十分复杂,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且痰饮停滞体内,还可夹风、夹热,化寒、化火、化燥,既可上犯清窍,也可下注足膝,且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常考考点]痰饮的致病特点。

细目七 瘀血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

1.瘀血的概念 瘀血是指体内因血行滞缓或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又称“恶血”“衃血”“蓄血”“败血”“污血”等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具有致病作用的“死血”“瘀血”与“血瘀”的概念不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概念。瘀血是指具有致病性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念。

2.瘀血的形成 凡是影响血液正常运行,引起血液运行不畅,或致血离经脉而瘀积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

(1)血出致瘀:各种外伤,如跌打损伤、金刃所伤、手术创伤等,致血脉损伤而出血,或其他原因,如脾不统血、肝不藏血、热灼脉络而致出血以及妇女经行不畅、流产等。其所出之血未能排出或及时消散,留积于体内则成瘀血。

(2)血行不畅致瘀:凡是影响血液正常运行,使血液运行不畅的各种因素,均可致瘀血。如 气滞致瘀、因虚致瘀 气虚 而推动无力、 阳虚 而脉道失于温通、 阴虚 而脉道失于柔润、 津液亏虚 而无以充养血脉等)、 血寒致瘀 (寒邪入于血脉则血液凝涩而运行不畅)、 血热致瘀 (火热邪气入舍于血,血热互结,煎灼血中津液,血液黏稠而不畅)等。

[常考考点]瘀血的形成原因。

3.瘀血的致病特点

(1)易于阻滞气机:瘀血一旦形成,必然影响和加重气机郁滞,即所谓“血瘀则气滞”。且气机郁滞,又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不畅,出现局部青紫、肿胀、疼痛等症。

(2)影响血脉运行:瘀血形成之后,无论其瘀滞于脉内,还是留积于脉外,均可导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失常。如瘀血阻滞于心,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可致胸痹心痛。瘀血阻滞于脉道,损伤脉络,血逸脉外,可致出血,血色紫黯有块等。

(3)影响新血生成:瘀血为病理性产物,不仅已失去其对机体的濡养滋润作用,且因其阻滞于体内,尤其是瘀血日久不散,还可严重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常,生机受阻,影响新血的生成,因而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说。故久瘀之人,常可表现出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等失于濡养的临床特征。

(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瘀血一旦停滞于某脏腑组织,多难于及时消散,故其致病又具有病位相对固定的特征,如局部刺痛、固定不移,或肿块形成等。而且,因瘀血阻滞的部位不同、形成原因各异、兼邪不同,其病理表现也就不同。如瘀阻于心,血行不畅则胸闷心痛。瘀阻于肺,则宣降失调,或致脉络破损,可见胸痛、气促、咯血。瘀阻胞宫,经行不畅,可见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有块。瘀阻于肢体肌肤,可见局部肿痛青紫,所以说瘀血致病,病证繁多。

[常考考点]瘀血的致病特点。

4.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 瘀血致病,症状错综繁多,其主要病症特点如下: ①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②肿块:瘀血积于皮下或体内则可见肿块,肿块部位固定。③出血:因瘀血阻滞,损伤血络,血逸脉外而见出血色紫黯,或夹有瘀血块。④色紫黯:一是面色紫黯,口唇、爪甲青紫等。二是舌质紫黯,或舌有瘀斑、瘀点等。⑤可出现肌肤甲错,脉涩或脉结代等

[常考考点]瘀血所致病证的症状特点。

【例题实战模拟】

A1型题

1.最易导致身体疼痛部位游走不定的外邪是

A.燥

B.暑

C.湿

D.风

E.寒

2.患者关节疼痛重着,四肢困重,头重如裹,其病因是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痰饮

3.《素问·五脏生成》说:多食辛,则

A.肉胝皱而唇揭

B.脉急而爪枯

C.骨痛而发落

D.脉凝泣而变色

E.皮槁而毛拔

4.症见肠鸣沥沥有声,其病机为

A.饮在胸胁

B.饮在胸膈

C.饮在肠间

D.饮在肌肤

E.饮在体内

5.下列各项,属于瘀血内阻临床表现的是

A.面色黧黑

B.面黑干焦

C.面黑浅淡

D.眼周发黑

E.耳轮焦黑

B1型题

A.小腹胀痛

B.下肢水肿

C.大便黏滞不爽

D.头身困重

E.脘痞腹胀

6.由于湿性重浊,其致病可出现的症状是

7.由于湿性黏滞,其致病可出现的症状是

A.气上

B.气下

C.气结

D.气消

E.气乱

8.过度思虑可导致的是

9.过度恐惧可导致的是

【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A 6.D 7.C 8.C 9.B GRuaxJR9X2XZCqbXH6pzA7VNl60u7MQYiaFZdaYTwAj4Nb1MHokNhLcgDaTjjPw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