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一般人群的营养状况评价

营养评价是指通过膳食调查、人体测量、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多项综合营养评价方法等手段,判定人体营养状况,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及程度,估计营养不良后果的危险性,并监测营养治疗的疗效。其中既有主观检查,也有客观检查,但没有任何单一的检查指标能准确反映患者的整体营养状况。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营养状况的改变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到目前为止,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价还没有金标准,临床上一般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营养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判断营养不良的程度。

一、膳食调查

1.调查内容 饮食习惯(包括地域特点、餐次、食物禁忌、软烂、口味、烹制方法)、饮食结构、食物频率、膳食摄入量(包括每日三餐及加餐的食物品种和摄入量)和计算出的每天能量和所需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以及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关系等。

2.调查方法 通常采用称重法、记账法、24小时膳食回顾法、化学分析法和频率法等。常用五种膳食调查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见表4-6。

表4-6 常用五种膳食调查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3.调查结果与评价 对膳食调查所的资料进行整理,将所得结果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进行比较,做出评价。评价的主要项目如下:①食物是否多样,营养素种类是否齐全,能量及各种营养素摄入数量是否满足需要。②三大供能营养素能量分配比例是否恰当,三餐能量分配是否合理。③蛋白质、脂肪食物来源是否合理,如蛋白质质量及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发挥情况等。

二、人体测量

人体测量数据能较好地反映营养状况,通过人体测量可对机体营养状态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价。人体测量内容包括体重、皮襞厚度、维度等。

1.体重 体重测量工具为体重计。婴幼儿体重测量时注意读数时不能手扶婴幼儿,避免称量时婴幼儿身体剧烈扭动。

常用体重的评价指标如下。

(1)标准体重

1)Broca改良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2)平田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2)体重比 实际体重占标准体重的百分比(%)=实际体重/标准体重×100%,主要反映肌蛋白消耗的情况,见表4-7。

表4-7 实际体重占标准体重百分比结果评价

(3)体重改变 体重的营养评价还应将体重变化的幅度与速度结合起来考虑。

体重改变(%)=(平时体重-实测体重)/平时体重×100%

评价标准见表4-8。

表4-8 体重改变的评价标准

2.体质指数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目前评价肥胖和消瘦最常用的指标。它是反映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以及肥胖症的可靠指标。

公式:BMI=体重(kg)/[身高(m)] 2

评价标准:BMI的评价标准有多种,见表4-9。

表4-9 WHO、亚洲和中国BMI的评价标准(kg/m 2

3.皮襞厚度的测量

(1)肱三头肌的皮襞厚度 测量方法:被测者上臂自然下垂,取左(或右)臂自然下垂,取左(或右)上臂背侧、肩峰与尺骨鹰嘴中点上1~2cm处,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提皮肤和皮下组织,在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襞计测量其厚度。

1)正常值:男性为8.3mm,女性为15.3mm。

2)评价标准:实测值占正常值90%以上为正常,80%~90%为轻度营养不良,60%~80%为中度营养不良,低于60%为重度营养不良,超过120%为肥胖。若皮襞厚度小于5mm,则表示无脂肪,体脂肪消耗殆尽。

(2)肩胛下角的皮襞厚度 测量方法:被测者上臂自然下垂,在左肩胛骨下角下方2cm处,顺自然皮襞方向(皮襞走向与脊柱呈45°),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用皮襞计进行测量。

评价标准:男性10~40mm、女性20~50mm者为正常;男性>40mm、女性>50mm者为肥胖;男性<10mm、女性<20mm者为消瘦。

4.身长、顶臀长(坐高)的测量 使用婴幼儿量床。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左手握住其双膝使腿伸直,右手移动滑动板使其接触婴幼儿双侧足跟。具体方法:测量者左手提起婴幼儿下肢,使膝关节屈曲,大腿与底板垂直,右手移动滑动板使其接触婴幼儿臀部。坐高的测量:被测者端坐在身高坐高计的底板上,头正,躯干挺直紧靠立柱。将水平压板沿立柱下滑至受试者头顶,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进行读数。

5.头围、胸围的测量 头围的测量:从双侧眉弓上缘经后脑勺枕骨粗隆(后脑勺最突出的一点)绕头一周的长度。胸围的测量:从两乳头线到后面两肩胛骨下角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

6.上臂围、上臂肌围

(1)上臂围 一般量取上臂自肩峰至鹰嘴连线中点的臂围长。正常值男性为27.5cm,女性为25.8cm。测量值大于正常值的90%为营养正常,介于80%~90%之间的为轻度营养不良,介于60%~80%之间的为中度营养不良,低于60%的为严重营养不良。

(2)上臂肌围 上臂肌围(cm)=上臂围(cm)-3.14×三头肌皮襞厚度(cm)。正常值男性为25.3cm,女性为23.2cm。

7.腰围和腰臀比的测量 经脐部中心的水平围长,用软尺测量,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WHO建议:男性在94cm以内,女性在80cm以内。中国(肥胖)男性>85cm,女性>80cm;腰臀比=腰围(cm)/臀围(cm),正常值男性<0.8,女性 <0.7;评价标准:(中央型肥胖)男性>0.9,女性>0.8。

三、临床检查

临床检查是通过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来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病史采集包括采集膳食史、影响营养状况的病史、用药史、治疗手段、对食物的过敏及不耐受性。体格检查的重点发现是否存在下属情况并判定其程度,WHO专家委员会建议特别注意以下13个方面,见表4-10。

表4-10 营养素缺乏的表现及可能因素

四、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提供客观的营养评价结果,并且可确定营养缺乏或过量的种类及程度。营养不良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人体中营养素及其代谢衍生物的含量下降、组织功能降低、营养素依赖酶活性降低等均先于临床或亚临床症状的出现,因此实验室检查对早期发现营养素的缺乏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样、尿液和粪便的收集、保存与评价。 GllCwuIKsGVrsfs1gUsfCJIuuWZoeU4zCfK8lGGt/u2js9wuIchTiQP0rEHXvId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