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六经与人体经络的关系

人因为阴阳的偏倾形成六经病,而人体有十二条经脉。在古人的思维里,人体是按天地的法度而构建的,天地之气有十二个月,因此天地间有十二条大的河流,人体同样也有十二条经络。天地间的河流有潮涨潮落,人体经脉中的气血也会因为气的不同各经气血盛衰亦会发生改变,我们需要搞清楚人体的气处于不同的六经病时这十二条经脉中的气血变化。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踈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踈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踈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踈而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踈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踈而取之上,气和乃止。”《灵枢·终始第九》

通过这一段经文,我们可以知道人迎一盛时,也就是人处于少阳病时,少阳经气血是最为亢盛的,而相对的厥阴经气血是最为衰少的,因此治疗方案是补人体最虚的厥阴经,泻人体最实的少阳经,其他以此类推。(表1)

表1 六经病气血变化表

有诸内则形诸外,有什么样的内在阴阳气血偏倾,则必然会导致相应经脉的气血亢盛,即当人体处于某一个六经病的状态时,经脉实体表现上该经的经脉处于亢盛的状态,同时与该经相表里的经脉处于虚弱的状态,这样该经脉所过之处往往会表现出实性的症状,与其相对应的表里经所过之处会表现出虚性的症状。

当病人描述自己某一个最痛苦的部位时,我们不要用头脑来分析,而是静下心来感受病人所描述的痛苦,看这个痛苦是哪一条经脉的所过之处,看这个痛苦是邪气盛的实性疼痛还是精气夺的虚性疼痛。如果是实性的不适就可以初步判断为所过之经脉的病,如果是虚性不适就可以初步判断为所过经脉对应的表里经的病,这时候再找一个最客观的脉诊来验证一下是否正确。

另外还要多感受一下:这个痛苦是较浅的经脉痛,还是很深层次的脏腑痛反映在了“表浅经脉处疼痛”。如果疼痛位置很深,手按之不得,这些往往是体内有癥瘕积聚或病入五脏。当下的主要矛盾不是气血相倾引起的,这个时候脉诊上会有某一部脉明显与其他几部脉不同。这种脏病按六经病治疗只会缓解但不能根治。

下面以颈肩痛为例。如果颈肩疼痛剧烈,我们要仔细看疼痛最剧烈的核心位置属于哪一条经脉的走行。假设位于太阳经,我们就初步判断为太阳病,绝大多数的情况用脉诊验证这个病人的脉象,往往都是人迎二盛的太阳脉,脉证合参就可以确定为太阳病。假设疼痛的核心位置仍处于太阳经走行所过之处,而疼痛隐隐作痛,喜温喜按,则说明当下这个病人太阳经气较虚,这时候人迎气口脉法往往都是气口二盛,脉证合参确定为少阴病。即使是肩背痛,由于疼痛部位的微小差异和疼痛性质的不同,病变也不同,甚至可以说六经病皆有可能出现肩背痛,观其脉证,随证治之才是取得稳定的高疗效的关键。

我们通过病人最不适的症状来判断最有可能的六经病,这种诊断方法有个前提:病人的不适症状与整体气血失调有关且未病及脏腑。这种情况下脉与证相符,仅适用于当病人表现出特别明显的某一部位不适,或者特别明显的某几个部位不适,而这几个部位又同位于一条经脉的走行部位或表里两经的走行部位。

有的时候因外伤等因素仅损伤络脉未及经脉,或者疼痛位置非常深病及脏腑,这些时候病人的症状表现会与人迎气口脉不符,脉不应证必有原因,需仔细分析,以免误诊。 n8/WWY6kI56S36QoI9/vrIjw4Sx3d9b8AXZ71xSKZnMM0J7SAlgOwZDj1Fm9pFS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