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培养古人的思维

每当我说一定要读经典的时候,很多人立刻会问:有没有什么注解类的书来辅助一下?或者说以我们的水平能读得懂经典吗?如果用逻辑的思维来学习经典,经典就会变得非常复杂,为了解释《内经》的一个概念需要再创造一堆概念。我读过不少医书整本书都只是为了解释经典的一句话。其实用这种思维来解释经典,说真的有很多时候是在睁着眼说瞎话,就是当你用逻辑思维来推理经典的时候,很多是经不起推敲的,我们从逻辑上甚至不能把木与肝建立联系,更不用说什么五行生克理论、母子补泻理论,这些理论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很多受过逻辑思维训练的科学主义者经常拿经典的逻辑漏洞来诋毁中医。

我们随便举一个经典的逻辑例子来看一看,《难经》第四十一难问了一个问题,问肝为什么由两叶组成?虽然现在解剖的肝有五叶而不是两个叶,但是我们不管那么多,或许是因为分叶的方式不同,反正古人的认识里认为肝有两叶,因此就要对这个为什么有两叶提出疑问。我们看看经典的回答:“肝者,东方木也,木者,春也。万物始生,其尚幼小,意无所亲,去太阴尚近,离太阳不远,犹有两心,故有两叶,亦应木叶也。”大概的意思是肝是人体内比较幼小的一个脏器,属于象征一切新生的木,这个小脏器离着脾土与肾水都很近,小脏器很小,想法左右摇摆不固定,既想去依靠脾土,又想去依靠肾水,又想左又想右,因此不朝一个方向生长,而是朝向肾水与脾土两个方向生长,因此肝就有了两个叶。从逻辑上看这个理由太牵强了,哄三岁孩子还行,成年人怎么会相信这种解释,而且以此无赖似的逻辑任何的结论都可以推得合理,那这个理论就成了事后诸葛亮,除了对既成事实大吹特吹的解释,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学习经典不仅要获取知识,还要通过反复阅读经典回归经典思维,只有形成中医经典的思维才能在临床中灵活运用经典。经典的思维其实并不复杂,恰恰相反是极其简单的,经典之所以难懂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太复杂了。回到恬淡虚无的心的状态,就是全身放松的状态,既不紧绷着神经,也不让自己的神经昏昏沉沉的慵懒,这是放松的原始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去观察、去思考、去干预人体,这是经典的出发点,总结起来就是要学会放松下来的专注,不用力的努力。保持这种状态,不要感觉到头脑紧张,同时还要思考,在感觉不到任何紧张状态下的清醒的思考便是古人思维的状态。静静地享受一下放松,感觉一下这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没办法进行任何推理,也没办法去逻辑计算,因为这些推理和计算都要求大脑紧张起来。

放松下来的思维是一种体会式的思维,感同身受的体会,把体会到的事物之间互相类比,这便是古人的思维,即取象比类的思维。我们静静地感受人体的各种状态,然后跟天地间存在的现象类比。比如我们将感受到的人体越来越实的阳的状态与天地间类比,就会有与天地间春夏带给我们的一模一样的感觉;把人体的脏器跟国家的各个部门相类比,会感觉肝脏的象与将军一模一样;把脏器与天地万物相类比,感觉肝藏的象与春天、木、风等一模一样。甚至可以把阴阳类比成水火、天地,等等。这是真实的放松下来的观察,任何人只要放松下来都可以进行共同的类比,而且这种类比不是天方夜谭般的胡乱联想,而是真实的内心感受,放松下来的人会自然而然地观察到这些外象各异的事物内里的气是一样的,这不是推理所能看到的。

中医的思维就是取象比类,我们必须用这种方式来思考,用这种方式思考会特别放松,而且不容易被世俗所困住,以这种思维生活每个人都可以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都可以过古代人描述的幸福生活。任何人只要没经过强化训练大脑,保持童真般的心去观察世界,思维自然就是这样子的,简单、真实、直接。

中国教育的目的也是恢复这种遗失的思维方式,“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孔子以《诗经》来育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是说整本《诗经》都在教人回归到无邪的思维,我们反复吟诵《诗经》,用心体会《诗经》所描述的场景与心的景象的相应。整本《诗经》大部分都是先描述一个景象,然后与人心的景象相类比,比如描述一个关关雎鸠的场景,这个场景会给我们心的启发,即一个男人要去追求窈窕淑女的景象;描述一个特别肥大的老鼠的场景,我们心的启发是贪官;描述牡丹,代表富贵;描述江河东去,代表时间流逝,等等不胜枚举。只要描述的场景固定而且读者的内心清净,自然会呈现出同样的意境,不会一个人看到落日想到人的衰老,而另一个人看到日落想起兴奋的事来。如果读到古人诗中的场景内心的感触不同于古人或者没有感触,说明这个人不处于恬淡虚无的放松状态。如果用逻辑来推理,很难建立落日与人生衰老之间的联系,但是只要用心体会一下落日的场景,自然会有衰老之感觉。所以为什么东方、青色、春天、木之间会建立联系,逻辑上的推理总是难以尽如人意,可是如果静下心来用心体会一下这几个场景,我们就知道这些是同一种气的感觉,这就是人在放松状态下最自然的思维方式,这就是取象比类。除了《诗经》,反复吟诵任何古代的经典都有利于我们回归这种古人的思维状态,就实用性而言取象比类是最实用的思维方式,就难度上来看是最简单的,就效率上看是最省力最高效的。不过一定要注意,取象比类是放松下来真实的感受,是用心的观察,这时候大脑稍微一紧张,这种思维就可能陷入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些臆想是不真实的,一定要及时觉察。

如果读经典,觉得非常累,觉得脑子疼,那就先停一下,不要再以任何理由强迫自己往下读了,因为方向错了。此时需要放松,静静地用心去感受。《内经》说肝者将军之官,不要去想为啥肝是将军之官,也不要去推理这句话的深层含义,静静地感受这句话,然后看看经典对肝的描述,感觉是不是如将军一样。《内经》上说肝病的脉象其气如弦,用心感受一下肝病的状态,感受一下这种气的状态在脉管上会有的表现,是不是与手指按压到琴弦上的感觉一样。

回到前文提到的肝有两个叶的问题,用回归恬淡虚无的心,用取象比类的思维重新看待这个问题。肝的象就是万物刚刚发芽的象,与四季中春天的象一致,就像一个刚刚发芽的种子一样,所有种子刚发芽都是先长出两片叶片,然后再继续生长出多个叶片。感受一下春天温和的感觉、小嫩芽柔软稚嫩的感觉,这就是人体肝脏的气的感觉,只要你能找到这种感觉,你就会相信这种感觉的肝脏就会像刚发芽的植物一样有两个叶。 0cvMEmjO8QQdoghkAMbbsy7Qu+9XbfOMRdhWcyE93b1hk4a4W1sfSibRzZexEr1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