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巧配法则

一、虚证补法六要

下面要讲的是虚证的补法六要,就是巧配。

1.健脾不如补肾

这是一个提高疗效的关键。古人对补法有两大派:第一派主张健脾,代表人物是李东垣,著有《脾胃论》;第二派主张补肾,代表人物是赵献可,著有《医贯》。从我的临床体会来看,健脾不如补肾,为什么呢?健脾实质就是调补气血,补气养血。补气养血容易滞,虽然在讲补而不滞,但结果还是会影响脾胃,临床上非常多见,所以古人告诉我们要醒脾,来克服补药影响胃口的弊端。另外,脾为后天之本,脾胃的功能全靠先天肾阳的温养、蒸化,脾胃离不开肾。因此,健脾的办法会有弊端,不全面。而肾是先天之本,人生命的原动力,健脾离不开肾。补肾的办法没有副作用,只要加点泽泻就不会碍胃。人体成对的脏腑有2对:一对是肺,左肺右肺一样,为华盖,司呼吸,通调水道;第二对就是肾,左肾右肾是水和火,张景岳反复讲,补肾要从阳求阴,从阴求阳。中医提高疗效的一个手段就是调肾的阴阳。肾强壮了,益火生土,脾胃也自然健康了,所以补法尽量不用健脾的办法,而是要用补肾的办法。

2.补肾实为调肾

补肾用什么办法呢?补肾实际上是调肾的阴阳。调肾的方子主要是杞菊地黄汤,既包含了六味地黄汤,又加了枸杞子和白菊花,所以枸杞子、白菊花、生地黄、黄精、泽泻、牡丹皮这6味药是主要的。还可以加减:第一,既然调肾,就应该加几味温阳的药,常用的是淫羊藿和蛇床子,以阳中求阴;第二,如果是更年期、月经病,就改用二仙汤调肾。二仙汤里面不要用仙茅,因其温燥,而用淫羊藿、当归、补骨脂、蛇床子、知母和黄柏,再加上滋阴的药,以阴中求阳,多选用生杜仲、桑寄生、枸杞子。调肾,如果用了杞菊地黄汤效果不好,别丧失信心,可以改成二仙汤来调肾。相反,如果用了二仙汤效果不好,再倒回来用杞菊地黄汤。大家会发现,一个有效的方剂,在临床最多用3周,3周以后就没效了。怎么办?中医有个法则叫守法,守着法则,法则不变,还是调肾,把杞菊地黄汤换成二仙汤,方剂在换,用药在换,分量在换,始终有效。

3.宜用温润,慎用温燥,滋阴防腻

应当用温润,慎用温燥。肾阳不足就要温阳,但是温阳药有两类:一类温而燥,一类温而润。因为讲了肾为阴阳之脏,温燥的药对阳有好处,对阴可是有损害,所以一定要掌握用温润的药,慎用温燥的药。滋阴的时候要防腻,要少佐清养清降的药。蛇床子、菟丝子、补骨脂、肉苁蓉、巴戟肉、川续断这些都是温润药,调肾时可以大胆用,不伤阴,当然不要一次都用上,这次组方挑这味温阳药,下一次组方又换另一味温阳药,这不就是守法易药吗?就能不断提高疗效。

温燥的药有哪些呢?就是附片类、附子类,包括乌头、草乌、附子、肉桂、仙茅、阳起石、鹿茸、所有的鞭类。治疗男子的不育,不能只想到壮阳,现在临床大多数患有不育、性功能障碍,是湿热下注。第一,苔是腻的,第二,阴囊是潮湿的,所以不是阳虚。如果壮阳,吃鞭、吃阳起石,非但无效,反而有害。湿热应该用四妙丸,再加利湿的药。利湿药里最好的就是生薏苡仁,可以将四妙丸加减以后,把药煎出来,头煎、二煎放在一起,用这个药汁加生薏苡仁90g煮成薏苡仁粥,如果水不够再加水,煮好分2或3次喝,这样薏苡仁的用量可以加大,当然一定要用生薏苡仁,炒薏苡仁作用不好,生薏苡仁可以降血压、降血糖、利湿。这是湿热下注的不育,用四妙丸。还有一种,是肾亏,舌苔不腻,腰酸背痛,无精打采,这时也不用壮阳的药,更不用温燥的药,用家传的“十二子”,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补骨脂、蛇床子、覆盆子、茺蔚子、五味子、川楝子、炒橘核、金樱子,最后一味药是车前子。这个方子是我1963年毕业的时候,父亲给了我46个祖传特效方子的其中一则。其道理是如果什么办法都不行了,用这个方法壮阳,没有副作用,但有效。当然我现在改了,改了什么?一个就是车前子。车前子必须包煎,很麻烦,我就改成了车前草,里面包含了车前子,分量就是常规用量。另外一个就是炒橘核,炒橘核用30g,别的都用10g。有的时候必须要用温燥的药怎么办呢?第一,要先煎半小时;第二,就用反佐,温燥药里加知母、黄柏,减少燥性。阴虚的病人往往有虚火上炎,就是所谓的阴虚内热,少用苦寒的药,泻火药用久了虚火扰心,造成心烦不眠,这时可以加知母、炒酸枣仁;虚火射肺,咳痰带血,这时加藕节和茅根;相火上扰,有骨蒸盗汗,就选用银柴胡、地骨皮;肝阳上亢,眩晕、耳鸣,可以加白菊花和草决明;肾虚劳热,咯血,可以选加仙鹤草和紫菀。调肾里面调阴虚的一定要注意虚火上炎,不能用苦寒泻火的药,根据不同的部位选加上述这些药。

4.间治取效

直接治疗上文举了大量的例子,气虚的补气,血虚的养血,肾亏的,肾阳不足的温阳,肾阴不足的滋阴,这都是直接治疗。除了直接治疗以外,运用气血阴阳的关系、脏腑的关系和五行生克的关系来治疗,这就叫间接治疗。间接治疗有多种方法可以多个间接治疗方法同时用。比如利用土生金的关系,肺气虚的时候可以健脾,培土生金;同时根据土和火的关系,益火生土,用滋阴的药来培土,来生津。甭管几个方法,要想到间接治疗,这个效果就非常好。所以,临床补法不要一味地直接治疗,可以间接取效。

5.补而不滞

补法最大的难题就是虚不受补。是虚补后产生了副作用,虚不受补,故一定要注意补而不滞。健脾补气补血的时候,要用开胃醒脾的药,主要是陈皮、木香、砂仁、生山楂、生鸡内金。鸡内金一定要用生的,量要大,用30g,可开胃增加食欲。还可以用生鸡内金加上木香,按3∶1的比例,鸡内金3份,木香1份,磨粉装入1号胶囊或0号胶囊,1号胶囊每粒0.3g,0号胶囊每粒0.5g,每天吃3g。胃口不开,舌苔腻的,可以配合温胆汤;舌苔不腻的,可以配合养胃汤,能明显帮助消化。肾亏尤其是需滋肾的时候,要防止恋湿,要用淡渗利水的药,使补而不滞,主要有泽兰、泽泻、生薏苡仁、茯苓和冬瓜皮,也可以用冬瓜仁。这里也有两味药,一味是生薏苡仁,多一味是冬瓜仁,按1∶1的比例磨粉装胶囊,一边调肾,一边吃这个胶囊,补而不滞。

6.丸药缓图

最后一个就是丸药缓图。虚证很难治,且容易复发,所以治疗有效以后,不能马上停药,要有一个巩固阶段。巩固治疗有3个办法:第1个办法,用有效的方子磨粉,做成水丸或装在胶囊里,每天2次,每次2g,连服1~2个月。第2个方法,用现成的中成药,如健脾用香砂六君子汤,调肾用杞菊地黄丸,服1~2个月。第3个办法,是利用中医的胃气为本,三餐后马上吃保和丸,或者加味保和丸,水丸吃20粒。用这3个措施来巩固疗效,一般很少复发。

二、实证泻法六要

1.先调中焦

胃气为本,需要开胃。苔腻的用温胆汤,4味主药:竹茹、枳壳、茯苓、陈皮。还有4味药不用:半夏能祛痰,但太燥;生姜虽然能祛痰,但也太燥;甘草、大枣非常滋腻,对痰浊不利。方中还要配伍:配伍开窍的石菖蒲、郁金;配伍清热的连翘、蒲公英;配伍醒脾的木香、砂仁;配伍开胃的焦三仙、生鸡内金。这是基本的胃气为本,先调中焦。

2.给邪出路

实邪必须给邪出路,使邪能排出体外。有4条出路。

(1)通过汗出。发汗,从肌表出。比如用防风、桔梗、蝉蜕,发汗透表。当然要忌大汗,出汗多了会伤心阳和胃气。

(2)通过润肠缓泻从大便出。用全瓜蒌、草决明、白菊花和当归,但忌峻下,以防伤正。

(3)通过淡渗利尿从小便出。主要用车前草、泽泻、泽兰、石韦、生薏苡仁和冬瓜仁。

(4)通过凉血从营血出。主要用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生栀子,给邪出路。

4条出路里面,最安全、出得最干净的就是利尿,而且不会伤正。

3.疏通为宜

泻法一定要以疏通为宜,疏通有4个办法。

(1)透窍。用川芎和石菖蒲。

(2)理气。用柴胡和郁金。

(3)活血。用泽兰和王不留行。

(4)温通。用桂枝和花椒。

4.重视反佐

因为祛邪药都比较烈性且有偏性,能祛邪,但往往也会带来副作用。为了防止偏差,纠正副作用,要用反佐。反佐分2类。

(1)寒性反佐。用温药的时候怕过头,就选用寒性的药反佐,可选用蒲公英、连翘、栀子、黄柏、白花蛇舌草,选1~2味药来用。

(2)热性反佐。用寒药的时候,怕太凉伤正,采取热性的药反佐,选加肉桂、高良姜、乌药、淫羊藿和鹿角霜。

5.注意引经

攻邪加上引经是药到病除,提高疗效的关键,引经药分2类。

(1)分类引经,分部位引经。上面部位用小量的升麻、桑枝、葛根、柴胡、姜黄;下面部位用大量的川牛膝、木瓜、独活和车前草,加与不加引经药,疗效会大不一样。

(2)分脏引经。入心用炙远志和琥珀。琥珀是引经的好药,也是安神的好药,但现在都用琥珀粉,琥珀粉不溶于水,吃琥珀粉不要用水来调,要用蜂蜜来调,现在常装在胶囊里吞服。入脾用砂仁和干姜。入肺用橘红和桑白皮。入肝用薄荷和川楝子。入肾用黄柏和补骨脂。

6.中病即止

一定要中病即止,不能长服、久服,尤其是用功防过厉之品。像半夏、厚朴的燥性,附子、肉桂的热性,龙胆草、白头翁的寒性,虫类药的毒性,都要注意中病即止,不能久用长服。

三、活用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法则活用的原则是:先祛邪后扶正,祛邪时防其伤正,扶正时防其恋邪。

扶正祛邪,是临床上最矛盾、最容易疏忽的一个法则。临床上最多见的就是虚实夹杂。那要怎么办呢?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先祛邪后扶正,祛邪时防伤正,扶正时防恋邪。比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痛得厉害,而且发憋、发闷,同时心慌气短,腰酸背痛,再一看舌苔是腻的,脉是沉细的。这就矛盾了,既有痰浊,又有气虚和肾亏,虚实错杂。那怎么办呢?先祛邪,化痰浊,用温胆汤、二陈汤祛痰浊。但是在祛痰的过程中,不能加半夏、厚朴化痰浊,太燥会影响正气,痰化了再用补气、健脾、调肾的药,如香砂六君子汤、杞菊地黄汤来扶正,且扶正的时候不能用滋腻的药,比如熟地黄、麦冬、玉竹就不用,用后会恋邪,痰浊又起来了,这在临床是最多见的一个矛盾治法。先祛邪,祛完邪再扶正,这样才有效。如果既要祛邪又要扶正,肯定失败,这是我几十年的经验。原来我也想病人这么虚光祛痰行吗?故既用祛痰药又用扶正药,结果舌苔更腻了,效果不好。

四、重视升清降浊

要重视升清降浊。中医的升降理论是清要升,浊要降,升降出入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升降失调也是人体致病的重要病机。脾主要升清,胃主要降浊。升清才能运化,降浊才能纳谷,所以所有的病先调它的升降。升清用生黄芪、各种参类、白术、仙鹤草、升麻、柴胡、桔梗、蝉蜕、葛根、川芎。我反复讲,别一升清就10味药都用上,只用1~2味药来回换。降浊的药有苏子、杏仁、陈皮、竹茹、代赭石、灵磁石、珍珠母和旋覆花。升清降浊是论治巧配里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如高血压的病人,治疗很对症,证类分得也很准,痰瘀同治或调肾,同时要再加上升清降浊的药,痰瘀同治时可以加上柴胡、珍珠母,升清降浊,疗效就不一样。再如糖尿病的病人,补气养阴的同时,再加上升清降浊的药,升清用葛根或仙鹤草,降浊用杏仁,降糖效果就不一样。所以辨证很准,论治很巧,再加上升清降浊会明显提高疗效。

五、肝脾制化乘侮

要注意肝和脾胃,即木和土的关系,这也是临床巧配的一个关键。一是肝气,二是脾胃,是临床所有病的根本和重要的病机。《黄帝内经》有“百病生于气”之说,李东垣认为脾胃是所有病的根源。如果肝胃不和,就用四逆散,主药是柴胡、枳壳、白芍、黄连、川芎、代赭石和莱菔子,这里我把四逆散变通了,不是原方的四逆散,里面加减了一些药来提高疗效。如果肝脾不调,则用逍遥散,用白术、茯苓健脾,当归、白芍柔肝,加上柴胡疏肝,薄荷引经,我把这个方子也加减变化了,我反复讲,方剂绝对不能死记硬背,原方照开不行。因为对于古方,时代不一样了,变化很大,如果死记方剂,肯定影响疗效,而是要掌握方义。比如四逆散、逍遥散,四逆散的方义是疏肝和胃,逍遥散的方义是疏肝健脾,掌握这个原则,灵活变化加减,再配合西医的药理,能提高疗效,这就是巧配。

六、祛风不忘和胃

中医讲风为百病之长,什么病都离不开风。当然风有外风、内风,无论外风和内风,巧配的一个办法就是和胃。当然古人还有养血祛风、平肝息风,但都不如和胃。怎么和胃呢?就是别忘了加上和胃的药,如二陈汤和木香、砂仁。我经常碰到患荨麻疹的病人,这个病很难治,反复性很大,大家一般会想到和血息风。我用和胃的办法来治疗,用莱菔子、炒葶苈子、地肤子、蛇床子、石菖蒲、郁金、制大黄、牡丹皮、赤芍、茯苓、陈皮、丹参、紫草,这对荨麻疹比单纯养血息风效果要好,而且一般不会复发。患了荨麻疹不要吃发物,用这个方子,好了一般不会复发。这方子里面,大部分药都在和胃,莱菔子、茯苓、陈皮、石菖蒲、郁金都是和胃的药。另外,出现表证的时候,用解表加和胃的药,用茯苓、陈皮、姜半夏。出现内风的时候,也加和胃的药,用木香、砂仁、炒苍术,这样祛风的效力大,效果好。

七、心肾对立统一

心和肾对立统一,这是巧配里的一个高招。心主火,肾主水,心阳下降,才能滋润肾水;肾水上润,才能平息心火。因此,在临床遇到各种病都要想到心和肾的不交,采取交通心肾的方法治疗,加交泰丸,黄连10g,肉桂3g,按3∶1的比例,这也是增效的一个巧配。

八、论治宜活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论治要灵活。外感病的治法有4则,内伤病的治法有2则。

外感病有4个灵活治法。

1.原则要活

风寒表证用辛温解表法,选用荆防败毒散;风热表证用辛凉解表法,选用桑菊饮和银翘散。

2.要注意透表

根据辨证选用川芎、桔梗、蝉蜕、桑白皮、芦根。就是在辛凉解表、辛温解表时要适宜加1~2味透表的药来提高疗效。

3.要重视分利

就是利尿和润肠。主要加车前草、泽兰利尿,草决明、全瓜蒌润肠。

4.要强调扶正

要选加生黄芪、白扁豆、仙鹤草,扶正祛邪。

中医治病,一类是外感实病,一类是内伤杂病。对外感实病这4个灵活治法是关键,用活了就有效。

内伤病有2个灵活治法。

5.虚证补脾不如调肾

对于虚证补脾不如调肾,用杞菊地黄汤。主要有7味药:白菊花、枸杞子、生地黄、黄精、生杜仲、桑寄生、蛇床子。

6.实证要痰瘀同治

对于实证要痰瘀同治,温胆汤为主方。主药:竹茹、枳壳、茯苓、陈皮、石菖蒲、郁金、莱菔子、丹参,丹参要用30g。

学中医很难,我就给简化了。内伤病的虚证、实证怎么分?以舌为准。但见一症便是,他症不必悉具。见苔腻的痰瘀同治,苔薄的调肾。外感病分清风寒和风热,用透表、分利、扶正。记住这一步,然后再配合西医的药理,一般临床70%~80%的病人会有效。 bVsgyJ9empCsqb+mWMzl8IORh0ryFi369ysy+BKlwXMXeo6U9nm9FMCkBK+zdJz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