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源于人类长期的生活、生产和不断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活动。原始时期,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由于饥不择食,不可避免地会因食用一些“食物”而发生呕吐、泄泻等中毒反应,甚至死亡。也会因食用一些“食物”致原有呕吐、泄泻等病症得以减轻或消除。经过反复的口尝身受和实际体验,长期的探索和积淀,逐步萌发了“药物”的概念。

上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记载,药物知识主要靠口耳相传。随着历史的递嬗,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于药物的认识和需求也与日俱增,药物知识的传播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即由最初的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和书面交流。自汉代以来,尤其是《汉书》“本草”一词的出现,这不仅是本草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也是中药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源远流长的本草历程,浩如烟海的本草文献,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发展脉络,成就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辉煌成就。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本草大致可以分为三大体系:主流本草、主题本草和地方本草。

一、主流本草

我国古代的本草典籍,以《神农本草经》为核心,后世本草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充。虽说宋代以前的本草书籍多已散佚,但是中国古代的本草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了一个优良的传统,即在引用前人所著本草著作内容时,明确注明原出处。翻看古代的本草文献,如剥一颗卷心菜一样,层次分明。同时,因后世作者遵古尊贤的写作体例,散佚的古籍通过辑录有幸得以保存重刊。从宏观上看,中国历代代表性本草著作可谓中国本草史上的一座座丰碑。

1.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秦汉时期代表性的本草著作,作者不详,托名于神农,约成书于东汉末年(公元2世纪)。全书分为序录(总论)与药物(各论)两大部分。其中,总论部分13条,简要论述了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剂型选择、用药原则等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各论部分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按有毒无毒和补虚祛邪的功用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每药之下重点介绍了药物的性味、功效和主治,其中大多为后世本草所收录,迄今仍为临床所常用。如常山抗疟、苦楝子驱虫、阿胶止血、乌头止痛、当归调经、黄连治痢、麻黄定喘、海藻治瘿等。

《本经》是汉以前药学知识的第一次大总结,代表了秦汉两代的药学成就,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被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所载中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奠定了中药学的基础,对中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该书首创药物按三品分类法,成为后世按药物功效分类的先驱。

《本经》原著已佚,其内容辗转保留在历代本草著作中。现存《本经》多种版本,均系南宋至明清以来的学者根据《太平御览》《证类本草》《本草纲目》诸书所引《本经》原文辑复而成,称之为复辑本,其中著名的有孙星衍、孙冯翼合辑本,顾观光辑本和日本森立之辑本等。

2.两晋南北朝时期(265—581) 《本草经集注》是两晋南北朝时期代表性的本草著作,作者陶弘景,成书于公元500年左右。该书以《本经》为基础,又从《名医别录》中选取365种药物,加上陶氏自注而成。全书7卷,载药730种。“序录”部分回顾了本草发展的概况,收载《本经》序文13条,并逐一加以注释和发挥。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及合理取量方面的理论和操作原则,还增列了合药分剂料治法、诸病通用药、解百药毒、服食忌例、凡药不宜入汤酒例、诸药畏恶七情例等内容。“药物部分”采用了“朱书本经,墨书别录”,小字加注的编写体例。药性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者是平”的简洁方式。药物分类在传承了《本经》的基础上,又将药物按自然属性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

《本草经集注》对魏晋以来三百余年间的药学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初步构建了综合性本草的编写模式。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一直为后世本草所沿用。以病为纲,分列了80多种疾病的通用药物,开创了以病类药之先河,丰富了临床用药的内容。

《本草经集注》现仅存敦煌石窟藏本的序录残卷,其主要内容仍在《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中窥测。近有尚志钧重辑本。

3.隋唐时期(581—907)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隋唐时期代表性的本草著作,由长孙无忌、李 领衔编修,由苏敬实际负责,23人参加撰写,成书于唐显庆四年(659)。全书54卷,由本草、药图和图经三部分组成。本草部分是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补充而成的。收载药物844种,其中新增药物114种,分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九类。在编写体例上基本保持了《本草经集注》的风格,在编写内容上更注重科学严谨。药图是在进行全国大规模药物普查的基础上,根据实物标本绘制而成的图谱;图经是对药图的文字说明。

《新修本草》由政府组织,集体编撰,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学价值,反映了唐代本草学的辉煌成就。《新修本草》是中国药学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先于国外《纽伦堡药典》近9个世纪,对世界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该书图文并茂,开创了药学著作编撰的先例。该书颁布后不久,很快流传海内外,成为当时中国和日本等国医生的必修课本。

《新修本草》原著已不全。其中,药图和图经在北宋已无存,正文部分现仅存残卷的影刻、影印本,其内容保存于《嘉祐本草》《本草图经》等后世本草及方书中,近有尚志钧重辑本问世。

4.宋金元时期(960—1368)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是宋金元时期代表性的本草著作,作者唐慎微,成书于公元1082年。该书以《嘉祐本草》《本草图经》为基础,汇集经、史、子、集、方书等资料编纂而成。大凡药物各方面的知识,诸如药名、异名、产地、性状、形态、鉴别、炮制、性味、功效、主治、七情畏恶相反等,无不囊括其中。全书31卷,载药1746种,附有图谱933幅,附方3000余首,图文并茂,方药兼收。该书引用前代医药资料都原文转录,对文献出处都注明来源。

《证类本草》广泛引证历代文献,对长期以来的手抄本草资料进行了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搜集和整理,集宋以前本草学之大成。文献价值极高,是完整流传的最早的综合性本草著作,为后世保存了大量药学史料,在本草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该书是研究古本草的重要文献来源和参考资料。故凡宋以前本草文献资料(因大多已失传),可在该书中查阅并直接引用。

《证类本草》原书已不存。宋大观二年(1108),艾晟据《证类本草》,增加《别说》44条及林希序,校刊为《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大观本草》。宋政和六年(1116),曹孝忠据《大观本草》重加修订,改名为《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元初(1249),张存惠据《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增附《本草衍义》,校刊为《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简称《政和本草》。此外,尚有《绍兴本草》《大全本草》等多种校刊本。其中,《大观本草》和《政和本草》是唐氏多种修订本中最佳的本子。现在通常所说的《证类本草》系指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的《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5.明代(1368—1644) 《本草纲目》是明代代表性的本草著作,作者李时珍,成书于公元1578年。李时珍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参考了800余种文献资料,又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考察、采访和亲自实践,历时二十七载(1552—1578),三易其稿,完成了近200万字的科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改绘药图1300余幅,附方11096首。该书在序例部分,介绍历代诸家本草、经史百家书目、七方、十剂、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引经报使、配伍、禁忌、治法、治则等内容,全面总结了明以前药性理论内容,保存了大量医药文献。其百病主治药,既是临床用药经验介绍,又是药物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的楷模。本书按照自然属性将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60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下分列释名、集解、正误、修制、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以纲系目,条理清晰。尤其是“发明”项下,主要是介绍李时珍对药物观察、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新发现、新经验,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

《本草纲目》集16世纪以前本草学之大成。其内容广博,涉及医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等诸多领域,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本草学范围。故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1596年在南京首刊出版后,很快风行全国,17世纪即流传到国外,先后被全译或节译成英、法、德、俄、韩等20多种语言文字,再版100余次,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不朽的科学巨著。它是中国科技史上极其辉煌的硕果,在世界科技史上永放光辉。该书完备了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法,是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它比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一书要早170多年。

2011年,《本草纲目》作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与《黄帝内经》同时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广泛认同,对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6.清代(1644—1911) 《本草纲目拾遗》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作者赵学敏,成书于公元1765年。该书专为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而作。凡《本草纲目》疏漏未载,或备而不详者加以补充订正,错误之处给予更正。引用文献600余种,收载了许多采访所得的辨证用药经验,均注明文献出处和人名,尤其重视草药、地方药、民族药和外来药物的记载。全书10卷,按《本草纲目》16部分类,除人部外,把金石分为两部,又增藤、花两部,共18部。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

《本草纲目拾遗》对清中期以前的药学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极大丰富了《本草纲目》的内容,堪称《本草纲目》的续编,对研究明以后本草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主题本草

主题本草以记载某个特定的主题为主,如中药的炮制、鉴定、食疗、药性等。

1.以记载中药炮制经验为主 约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首次总结了前人炮制方面的记述和经验,是中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另外两部比较著名的中药炮制专著是明代缪希雍的《炮炙大法》和清代张仲岩的《修事指南》。

2.以记载中药鉴别经验为主 宋代寇宗奭撰写的《本草衍义》,以自身丰富的经验,对于药材真伪鉴别加以点评,寇氏后被加封“添差充收买药材所”,专职辨验药材。明代李中立撰绘的《本草原始》,是本草历史上最富有特色的药材经验鉴别专著,载药508条。该书的特色为药图以药材作为绘图对象,而非表现药物基原的全貌。初刻本有图426幅,均为写生得来,主要特点在于药图配合文字,一些品种还添加有图注,指明鉴别要点。

3.以介绍食疗为主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列“食治篇”专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唐代孟诜撰写了《补养方》,在此基础上,经其弟子张鼎增补后命名为《食疗本草》,是一部专门记述食物疗法的专著。元代蒙古族人忽思慧所撰写的《饮膳正要》亦是著名的食疗著作,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色。明代尚有一部彩绘的《食物本草》,收载食物386味,简述其性味功效和主治用法,并附有工笔彩色食物图。

4.以论述药性为主 金元时期王好古所著的临床药学代表著作《汤液本草》载药242种。该书是金元时期药性理论和用药经验的总结,引用了张元素、李东垣等金元医家的论药之言,反映了当时的药物的功效主治。清代汪昂的《本草备要》收载常用药物475种,分为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鱼虫、人等部。该书卷首为药性总义;各药项下叙述药物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炮制等内容,重点介绍药性,被认为是初学者必备之本草。此外,药性歌赋广为流传,也为中医药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地方本草

地方本草主要记载某一特定地区使用的药物。

西晋时期嵇含撰写的《南方草木状》,是举世公认最早的地方植物志。《南方草木状》收载植物80种,主要是岭南特有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记述了不少岭南植物的功效,也涉及少数国外所产如薰陆香(乳香)等进口药物。

南宋时期王介撰写的《履巉岩本草》收载的是临安(今杭州)慈云岭一带的药用植物206种,是现知存世最早的地方彩色本草图谱,绘图精美俊逸,现仍可见明代抄本。

明代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成书于14~15世纪。因记述云南地区药物,故以“滇南”命名。作者深入民间,采集草药,为民治病,收集民间防病治病的经验,历时20余年编撰而成。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完善的地方性本草专著,具有鲜明的民族医药特色及地方特色,影响甚广。

此外,以记载岭南草药为主的本草还有三部:何克谏的《生草药性备要》(1711)、赵其光的《本草求原》(1848)和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1932)。其中以《岭南采药录》内容最全、流传最广、最具影响力。该书出版于1932年,1936年刊行再版,系统总结了自清代以来岭南医家运用草药的经验,全面搜集两广地区生药576味,多为《本草纲目》未收载的当地特色草药,且书中多数草药均列有药名、别名、植物形态、入药部位、性味、主治及用法用量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涌现的中药新著数量空前,其中最能反映中国当代本草学术水平的,有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和《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是我国药品标准的法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经国务院批准后颁布施行,为中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质量的提高、标准的确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迄今,《中国药典》已颁布了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2010年版和2015年版。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内地曾经兴起中草药群众运动,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包括地区级、县级都相继出版了地方中草药手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地方中草药手册是地方本草的延续。《全国中草药汇编》(1975年9月出版)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这部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的巨著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现名)会同全国九省二市及北京有关单位的代表组成编写组,负责编写整理及绘图工作。这是当时新中国成立20多年来中药研究和民间用药经验的一次大总结,对中药品种研究的成绩尤为突出。全书分上、下两册,正文收载中草药2202种,附录1723种,连同附注中记载的中草药,总数在4000种以上,并附墨线图近3000幅。为与原书配套而编绘的《全国中草药汇编彩色图谱》选收中草药彩图1156幅。

《中药大辞典》(1977年出版)由当时的江苏新医学院编写,分上册、下册及附编三部分,共收载中药5767种,包括植物药4773种,动物药740种,矿物药82种,如升药、神曲等加工制品172种。原植(动)物或药材均附以墨线图。各药以正名为辞目,下分异名、基原、原植(动、矿)物、栽培(或饲养)、采集、制法、药材、成分、药理、炮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忌宜、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及备考等19项,分别依次著录;附篇列有中药名称索引、植(动、矿)物拉丁学名索引、化学成分中英文名称对照、化学成分索引、药理作用索引、疾病防治索引及现代参考文献目录等。全书内容丰富,既有历代本草摘要,又有较为全面的现代研究资料,引文直接标注最早出处,或始载文献,通过附录的各种索引,查阅方便,是有重要文献价值的巨型工具书。

《中华本草》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全国中药专家编撰而成。全书收药8980种,既系统总结本草学成果,又全面反映当代中药学科发展水平。书中项目齐全,图文并茂,学科众多,资料繁博,体例严谨,编排合理,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中华本草》引入了化学成分、药理、制剂、药材鉴定和临床报道等内容,并采用现代自然分类系统。该书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了以往的本草文献,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先进水平的综合性本草巨著。本书于1998年2月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上、下两册的精选本,1999年9月出版了10册的全书,其民族药部分也于2002年12月出版了藏药卷,2004年9月出版了蒙药卷,2005年12月出版了维吾尔药卷、傣药卷和苗药卷。

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利用现代科学方法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的治疗,并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次获奖得益于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传承与发扬,也是中国科学事业及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引起了海内外对中医药的热议,并对中医药在生命科学领域有新突破寄予了更多关注与期待。 Hr7ScZ5xxfoWoxnVXIoq0g11ez4xVrTRmswvAOiC7LsxoHJ2dfQecAKBfWxjiHS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