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中药的剂量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也称为用量。它主要指每味中药的成人一日量;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也即相对剂量。本教材每味药物标明的用量,除特别注明以外,都是指干燥后的中药饮片在汤剂中成人一日内的用量。

在古代,中药的计量单位有重量(如斤、两、钱、分、厘等)、数量(如片、条、枚、枝、角、只等)、度量(如尺、寸等)、容量(如斗、升、合、勺等)。此外,还有“刀圭”“方寸匕”“撮”等较粗略的计量方法。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主要以法定衡制作为计量标准,以重量单位作为药物计量的主要单位。明清以来,中国普遍采用16进位制的“市制”计量方法,即1市斤=16两=160钱。从1979年起,中国对中药生产计量统一采用公制,即1千克(kg)=1000克(g)=1000000毫克(mg)。为了处方和调剂计算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1市两(16进位制)=30克(g);1钱=3克(g);1分=0.3克(g);1厘=0.03克(g)。

由于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生药,因而安全剂量幅度较大,但用量得当与否,也是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临床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药量过大,戕伤正气,可引起不良后果,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中药多是复方应用,其中主要药物的剂量变化,可以影响到整个处方的功效和主治病证的改变。所以,对于中药剂量的使用应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确定中药的剂量,一般应考虑如下几方面因素。

一、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毒性大的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中病即止,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无毒的药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另外,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及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物用量宜小;矿物、介壳等质重沉坠药物,及性味淡薄、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新鲜的动植物药含水分较多用量宜大(一般为干品的2~4倍);干燥的动植物药用量当小;太过苦寒的药物也不宜久服过量,以免损伤脾胃;药材质量优等者,及羚羊角、麝香、牛黄、猴枣、鹿茸、冬虫夏草等贵重药材,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用量。

二、剂型、配伍、用药目的与剂量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单味药使用比入复方中应用的剂量要大些;在复方配伍使用中,主要药物比辅助药物用量要大些。临床用药时,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也有所不同,如人参用于补益脾肺之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常用剂量为3~9g,而用于大补元气、急救虚脱则须15~30g。

三、年龄、体质、病情、性别、职业、生活习惯与剂量的关系

年龄、体质不同,对药物耐受程度也不同,则药物用量就有了差别:一般老年、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都要减少用量,而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重。小儿用量为方便计算,可采用下列比例用药。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成人量的1/3,幼儿用成人量的1/2,学龄儿童用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用量。小儿一般病例,可按上述比例拟定药物剂量,若病情急重则不受此限制。

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与药物剂量也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而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

就性别而言,一般男女的药物用量区别不大,但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用活血祛瘀通经药时用量不宜过大。

另外,还要考虑到患者在职业、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如体力劳动者的腠理一般较脑力劳动者的致密,因而使用发汗解表药时,体力劳动者的用量可较脑力劳动者稍重一些。

四、地区、季节、居处与剂量的关系

在确定药物剂量时,要考虑到地区、季节、气候及居处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如在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药不宜多用;在冬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药量可以稍大;在夏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在冬季苦寒降火药则用量宜轻。

除了毒性大的药,泻下、行气、活血作用峻猛的药,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常用内服的剂量约5~10g;部分质地重而无毒的矿物、贝壳、甲壳、化石类中药常用内服的剂量为15~30g;新鲜的动植物药常用量为30~60g。 V0tRZwrPxRRzSkMAbaePLzln7/m1To0EbP5NGqp0s5dYn36jzs4KPl9QP4/KXNNr



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

中药的用法,是指中药的应用方法,其内容较为广泛,本书主要介绍中药的给药途径、应用形式、汤剂煎煮法和服药方法。

一、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之一。由于机体的不同组织对于药物的吸收性能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亦有所差别,且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消除情况也不一样,所以,给药途径不同,会影响到药物吸收的速度、数量以及作用强度。有的药甚至必须以某种特定的途径给药,才能发挥某种作用。

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除口服和皮肤给药这两种主要途径外,还有吸入、舌下给药、黏膜表面给药、直肠给药等。20世纪30年代后,中药的给药途径又增加了皮下注射、肌内注射、穴位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不同的途径给药各有其特点。临床用药时,具体选择何种给药途径,除应考虑各种给药途径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外,还需注意病证与药物双方对给药途径的选择。而病证与药物对给药途径的选择,就是通过对剂型的选择来体现的。

二、应用形式

无论以什么形式给药,都需要将药物加工成适合医疗、预防应用的一定剂型。在传统中药剂型中,有供口服的汤剂、丸剂、散剂、滋膏剂、露剂;供皮肤用的软膏剂、硬膏剂、散剂、丹剂、涂擦剂、浸洗剂、熏剂;还有供体腔使用的栓剂、药条等。20世纪30年代研制出了中药注射剂,以后又发展了胶囊剂、颗粒剂、气雾剂、膜剂等剂型。具体内容可参见《中药药剂学》。

三、汤剂煎煮法

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剂型之一,自商代伊尹创制汤液以来沿用至今,经久不衰。汤剂的制作对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煎药用具 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2.煎药用水 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等煎煮。现在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但总以水质洁净新鲜(符合饮用水标准)为好。

3.煎药火候 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而武火,又称急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

4.煎煮方法 先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一般中药宜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两次服用。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养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某些药物的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

(1)先煎: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如磁石、代赭石、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龙骨、牡蛎、海蛤壳、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紫贝齿、龟甲、鳖甲等。此外,附子、川乌、草乌等毒性较大的药物,久煎可以降低毒性,故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其他药,以保证用药安全。

(2)后下: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青蒿、砂仁、沉香、豆蔻、草豆蔻等。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亦属后下之列。

(3)包煎:主要指那些黏性强、粉末状及药材表面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蛤粉、滑石、旋覆花、车前子、蒲黄、灶心土等。

(4)另煎: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等。

(5)烊化:又称溶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时黏锅或黏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他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鸡血藤胶及蜂蜜、饴糖等。

(6)泡服:又称焗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他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7)冲服:主要指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他药物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西洋参、鹿茸、人参、蛤蚧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末冲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以及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僵蚕、地龙,用于制酸止痛的海螵蛸、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此外,还有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鲜地黄汁等也需冲服。

(8)煎汤代水:主要指某些药物为了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使煎液混浊,难于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等。此外,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也须煎汤代水用。

四、服药法

1.服药时间 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一日2剂。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前服。因饭前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数药都宜饭前服用。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及消食药宜饭后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驱虫药、攻下药宜空腹服;峻下逐水药晨起空腹时服;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此外,为了使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药物还应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截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2小时服用;安神药用于安眠时宜睡前服一次;涩精止遗药也应晚间服一次药;缓泻通便药宜睡前服,以便于翌日清晨排便。慢性病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

2.服药方法

(1)汤剂:一般宜温服。但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还须温覆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助汗出;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如出现真热假寒当寒药温服,真寒假热者则当热药冷服,以防格拒药势,此即《内经》所谓“治热以寒,温以行之;治寒以热,凉以行之”的服药方法。

(2)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

(3)散剂、粉剂:可用蜂蜜加以调和送服,或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

(4)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黏喉而引起呕吐。

(5)颗粒剂、糖浆剂:颗粒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剂可以直接吞服。

此外,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少量频服;对于神志不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口服的患者,可采用鼻饲给药法。在应用发汗、泻下、清热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患者个体差异,一般得汗、泻下、热降即可停药,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清太过,损伤人体的正气。

附 中药的命名与分类

1.中药的命名 中药的名称是前人根据不同药物的某一特征或性质而确定的。了解中药的命名方式和具体名称的由来,对于药材品种考证、澄清混乱品种、正确使用中药名称或深化某些药物性能功用认识,都有着重要意义。

(1)以植物的生长特点命名:例如金银花之原植物为藤本,其叶凌冬不凋,所以将其称为忍冬藤,其花又叫忍冬花。又如半夏,古人云“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故名。

(2)以药材或原植(动)物的形态特点命名:例如虎杖,则因其茎直立而生,粗可如杖,表皮散生红色或紫红色斑点,有似虎皮之纹,故得其名;又因“节”稍膨大如竹,又有花斑竹之名。又如血竭是棕榈科植物的树脂,干后如血块,故名。

(3)以药物的颜色命名:例如大青叶和青黛皆因其颜色青黑而得名。

(4)以药物的气味命名:例如鱼腥草因全草有类似鱼之腥气而得名,龙胆草则因其苦如胆而得名。

(5)以药物功效命名:例如续断因其能续筋骨、通血脉;益母草因其活血调经,为妇女经产要药而得名。

(6)以药材产地或集散地命名道地药材或进口药材:例如川芎,以四川产量大而质量好;又如西洋参,原产加拿大和美国。

(7)以入药部位命名:例如莲的不同入药部位有莲子、莲子心、莲须、莲房、荷叶、藕节等;动物药中,如鹿茸、鹿角、鹿角胶、鹿角霜、鹿血、鹿胎、鹿尾等。

(8)以传说中的人物命名:例如使君子的得名,是相传汉代潘州郭使君多以此物治疗小儿之疾;何首乌则是相传古代何氏祖孙三代服此,均至高寿而发乌。

(9)以加工炮制方法命名:如大黄分生军、熟军、酒军、焦军;黄芩分生黄芩、炒黄芩、酒黄芩、黄芩炭等。

(10)以药材质地命名:例如沉香为木之心材,体重,置水中则沉,气香,故名。又如浮海石质轻,投入水中,浮而不沉。

2.中药的分类 中药品种繁多,来源复杂。为了便于检索、研究和运用中药,古今医药学家采用了多种分类法。现简介如下。

(1)三品分类:《神农本草经》按照药物的有毒无毒(药性)和补虚祛邪(主要功效)等特点,将所载药物分为上药、中药和下药三类:“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三品分类是本草史上的第一次药物分类,反映出当时人们已不满足于孤立地认识各种药物,而是力图找出药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自然属性分类:将药物分别其植物、动物和矿物的不同归属,再结合各自的不同特点进一步细分的分类方法称为自然属性分类。《本草纲目》就是古代本草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最高成就,第一级分类将1892味药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部下的二级分类有60类,如金石部分金、玉、石、卤4类,植物药中的草部,又分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类、杂草等10类。其对植物的“析族区类”,已孕育着现代植物分类学的萌芽。其动物的排列“由微至巨,由贱至贵”,完全符合生物进化的观点。《本草纲目》的分类,纲目分明,便于查阅,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自然分类方法,对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功效分类:将主要功效相同的药物独立成类的分类方法,称为功效分类。中药的功效分类,是以医疗实践为目的而进行的分类,能够揭示药物防病治病作用的区别和联系,与临床应用紧密相结合,因此成为现代临床中药学分类的主流。现代临床中药学中的药物功效分类已经基本形成一种定式,如本书将常用中药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等章,其下再分若干小类(节),如清热药又分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清虚热药等。与早期相比,这些分类更加细致,更加明确,更准确地显示出药物作用的共性与个性,反映出对中药功效认识的深入。

(4)其他分类:中药的性能分类,是与功效分类同时产生,而且并行发展的一种分类。由于古代性能和功效的理论皆不完备,二者的区别也不明显,因此性能分类与功效分类多同时混用。《神农本草经》以无毒有毒分三品,属于性能分类。《本草拾遗》分类时使用的轻、重、宣、通等,也是性能分类的范畴。金元以后,随着药性理论的初具规模,纯粹的性能分类也不断增多,如《医学启源》以升降浮沉性能为主,将药物分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类;《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则立足于四性,将药分为寒性、热性、温性和平性四类;姚澜《本草分经》等,又以归经(脏腑经络)为纲进行药物分类。上述分类不能反映药物的功效特点,因此未被后人广泛采用。此外,从陶弘景开始,还创用按主治病证进行药物分类,《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及近代的一些本草相继沿用,并有所发展,由于一药往往可主多病,一病又需不同之药,所以这种分类自然比较杂乱,实际上所起的作用有限。

现代也有按照西医的生理系统,参考西药的药理作用对中药进行分类,这对促进中西医药的相互了解也有积极的意义。有的则是按中药的化学成分分类,便于中药的化学研究。另外,以中药正名第一个字的笔画为序排列药物,对于大型中药工具书来说,也是一种比较适用的分类方法。 V0tRZwrPxRRzSkMAbaePLzln7/m1To0EbP5NGqp0s5dYn36jzs4KPl9QP4/KXNN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