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伤寒的涵义及六经病的传变

一、伤寒的涵义

《伤寒论》以伤寒命名,而伤寒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古代将一切外感热病均称为伤寒,此即《素问·热论》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千金方》引《小品方》云:“伤寒,雅士之词,云天行、瘟疫,是田舍间号耳。”《肘后方》云:“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又云:“伤寒、时行、温疫名同一种耳,而本源小异。”由此可知,伤寒是上层社会及知识分子对外感热病的习惯称呼,而民间则称为天行、温疫、时行等。而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伤寒论·伤寒例》云:“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又云:“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即是指狭义伤寒而言。《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中“伤寒有五”之伤寒为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为狭义伤寒。

《伤寒论》以伤寒命名,书中又分别论述了伤寒、中风、温病等,所以全书所论应属广义伤寒的范畴,但从全书的篇幅看,又重在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所致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此外,值得说明的是,《伤寒论》所论的伤寒病与西医学中的“伤寒”涵义完全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二、六经病的传变

对于外受邪侵引发的外感热病,仲景以六经辨证分经审证而治之。六经病是人体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综合反映,由于脏腑经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常常涉及到另一经,从而出现六经间的相互传变,以及合病、并病等证候。

传,是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是指病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不循一般规律而发生性质的改变。但传与变常并称。一般而论,凡病邪侵袭,正虚邪盛,则病证由表传里,由阳入阴;若正气恢复,驱邪外出,则病证由里出表,由阴转阳。无论病证由表入里,由阳入阴,还是由里出表,由阴转阳,皆称为传变。所不同的是,前者属邪胜病进,后者属邪衰病退。

六经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决定于正气的盛衰:正气充盛,抗邪有力,则邪气不能内传;若正气衰弱,则易致邪气内传;若邪气已内传,但正气恢复,已具驱邪外出之力,则可使病情由阴转阳,由里出表。二是决定于邪气的轻重:若感邪重,其势较盛,外邪直袭而入,则必然向内传变;若邪气不甚,或在正邪斗争中邪气已衰,则无力内传,或虽已内传,亦可有外出之机。三是决定于治疗的当否: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是否能进行正确的治疗,关系到疾病的传变与否及传变的趋向。四是决定于体质的差异:病邪传变与演化,与个体体质的差异有重要的关系,如同是感风寒之邪,阳盛者易传阳明,阴盛阳衰则易传太阴、少阴。

六经病不仅有自太阳病内传而来者,而且还有“直中”者。直中,是指太阳抗邪无力,疾病不出现太阳、少阳、阳明的证候,直接表现为三阴病证的一种发病方式。产生直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正气内虚,抗邪无力使然。

六经可以单独为病,也可以两经或三经合并为病,故有合病、并病之称。合病,是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如太阳少阳合病、阳明少阳合病以及三阳合病等。并病,是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者,如太阳少阳并病、太阳阳明并病、少阳与阳明并病等。

复习思考题

1.伤寒的涵义是什么?

2.何谓传变?影响传变的因素有哪些?判断六经病传变与否的依据是什么?

3.何谓合病?何谓并病?二者有何区别? NaLOdp+IZCuOFOvqA5c9VIAPvtCnlthQVU1Y/fZk38sd3zy5YMNig/5r4dMv6B1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