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家简介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印度孟加拉邦人,生于1861年。对照当时中国历史来看,约是太平天国末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印度教把人分成四大阶级(种姓):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吠舍(平民)、首陀罗(贱民)。泰戈尔家族是婆罗门阶级,因家族经商致富,故童年生活十分优裕,家族年轻成员,不需操心生计,只要专心读书、悠游于诗书琴画之中就可以了。泰戈尔从小就与诗人、学者、画家、音乐家、戏剧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改革家等名人雅士往来。家里也聘有很优秀的家庭教师教导他印度文学和英国文学。他小学时就能写诗投稿,中学时就有小说发表。有趣的是,他非常讨厌当时的制式中小学,这段痛苦的记忆,成了他以后办学校的原动力。十七岁时,泰戈尔到英国留学,寄宿在一个英国家庭中,这段时期,他充分享受了英国古典文学,也体验了英国式的家庭生活,这些都给了他极珍贵的“他山之石”。这个英国家庭非常喜欢泰戈尔,也可以说是对印度文明的喜爱。因此两年后泰戈尔离英返印时,她们含着泪说:“如果你必须这么快走,为什么要到我们家来呢?”(简直有点怨恨了。)

泰戈尔回印度后,创作的热情更是澎湃,除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外,还加上音乐。他二十三岁时,由他很信赖的二嫂和五嫂完全作主,和十一岁的新娘成婚。当时的印度,贫穷落后,饱受帝国主义的欺凌,有识之士纷纷起来倡导改革,泰戈尔也担任一个改革社团“原始梵社”的秘书。这个社团主张改革印度教中一些不合理的传统,主张要重视科学,向西方学习,但并不盲目崇拜西方文明,也珍视印度固有文化。但是,梵社的改革运动并没有成功,因为,泰戈尔觉察到,“破坏旧的东西容易,建设新的东西非常困难”。他渐渐觉得,应该“多做些建设性的工作”。

此时的印度思想界,一直在辩论印度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间的走向问题。泰戈尔一方面参与辩论,一方面持续创作,很多作品发表在当时的著名期刊上。可是泰戈尔的父亲认为,文学创作只能是个嗜好,家里的农庄需要泰戈尔去管理,因此几近强迫地要求泰戈尔为家族的生计去经营田产。泰戈尔只好回到农村。可是这段乡野生活,反而帮助他更接近底层农民,让他更接近大自然。同时,也让他目睹农民生活的艰苦和边缘贱民的无助无望。这些,都砥砺了他的心智,让他的思想更为成熟。那些年,大量的作品涌出,同时,他们一家有了五个小孩。

虽然泰戈尔一再反对童婚,但他大女儿出嫁时,也只能撑到十四岁。在印度,这已算是老姑娘了,可见传统压力之大。

1903年,继爱妻死后,二女儿也病死了,此时,泰戈尔所办的“大自然小学”也困于经费不继,可谓打击纷至,但其所出诗集和小说,却更优美感人。此时,泰戈尔除了担任着卓有声誉的《孟加拉观察》杂志编辑外,也在大学授课。适逢英国强行把孟加拉国自印度分裂,印度有识之士主张印度自英国独立。即使是主张独立,也有强硬派和温和派之争。只是,不管什么派,大英帝国一概压制。此时,父亲辞世,小儿子突染霍乱而亡。在这段痛苦时期,泰戈尔于1912年赴英旅游时,在船上把《吉檀迦利》和另外几本诗集所选出的一百零三首诗,译成英文稿,这份译稿让英国著名诗人叶芝(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看到了,他万分惊服,因为东方来的泰戈尔,打开了一个叶芝完全陌生的心灵世界。在其他英国著名作家如萧伯纳(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一致敦促下,当年底就出版了这本诗集。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十五位评审委员中,泰戈尔得到了十二票。这是非欧裔作家中第一位得奖的人,而且是来自一个奇异、贫穷的国家—印度。

诺贝尔奖,是既有名又有钱的荣誉。在全国狂热的祝贺声中,他曾说:“就像我在最痛苦的时候不需要安慰一样,现在我也不需要祝贺和致敬。”

他把所有的奖金拿去办学。1916年,在由日本转赴美国访问的轮船上,他把一些诗集中较简短而富哲理的诗句译成英文,题为《飞鸟集》(因第一句为Stray Birds...)。这本诗集最受中国人喜爱,单单翻译这本书的译者,恐怕超过二十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印度贡献一百二十万劳工和士兵给英国,战后英国仍坚持殖民政策。在一次示威抗议中,英国射杀了三百七十九位印度民众,泰戈尔为此退回英女皇所颁爵士封号。泰戈尔虽然反英,却认为甘地的反英方式(不合作运动)没有效果。他认为只有好好办大学,向西方学习,提升印度的科技水平,才是独立之道。简单说,甘地认为“独立”要先,泰戈尔认为“建设”要先。

此后,泰戈尔就努力建设他的国际大学,并为此多次出国访问、讲学、演讲、募款。访问的国家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泰戈尔晚年无惧老迈,仍然到处旅行,勇于创作、演讲、办学,展现了无与伦比的生命力。这种对生命的热爱,读他的作品就能感受到。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泰戈尔不断为中国仗义发言谴责日本。1940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前夕,泰戈尔辞世。在那个年代,印度人平均寿命大概只有四十岁,感谢上天,泰戈尔多活了四十年,这让他有时间把印度文化中的精华—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思想,介绍给世人。用他的话讲,这些,都是他的“爱”,他要用他的爱,来丰富你的人生。

(陆晋德/文) NBe5ZFcmbE8iEehQHGmcp5LOL8ZqzTQ63KYZ8ShfYHbxTNP5Jb9kYUghu4FYeKc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