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不同凡响
——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

有意思的题目让关注度飙升

如果你打开TED的网站,并不知道自己想看哪种类型的演讲,是不是就会仔细查看演讲题目,并对吸引到自己的那个题目点击播放?这就是题目的重要性,人要脚踏实地,也要学会包装自己。

《Pig 05049》的作者,荷兰设计师克莉丝汀·梅因德斯玛来到TED演讲,她的演讲题目是《一头猪的全球化旅程》。她讲道:“你们好,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第一,在座有多少人吃猪肉?第二,有多少人见过活的猪呢?最近一年内,在荷兰,我的家乡,你根本见不到活猪。这很奇怪,我们的人口只有1600万,而全国却有1200万头猪,荷兰人不可能吃完这么多头猪,猪肉会出口到欧洲各国。

“让我好奇的是,过去人们为了避免浪费,会充分利用猪的各个部位,我想知道现在是否依旧如此。我用了3年的时间调查,跟踪了一头代号为05049的猪,找到了它最后被加工成的产品。跟踪的过程中,我见到了农夫和屠夫,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但是我还见到铝制模具的工人、军火制造商等各行各业的人。让我吃惊的是,养猪的农户对猪的用途一无所知,以及消费者也就是我们也不知道猪被用作这些。”

接下来克莉丝汀展示了书里的插画,让人更直观地看到猪的用途,她说:“你可能起床后会洗个澡,肥皂里的脂肪酸就是高温煮沸的猪骨脂提炼而成的,接着你站在浴室里,洗发水、护发素、抗皱霜等,都与此类似。在用早餐之前,你已经与这头猪亲密接触好几次了。”听众大笑。

想让人关注,先取个好题目

TED演讲的与众不同在于演讲者的演讲,也在于演讲题目的选取。TED有很多好的题目,如李洁林的《我的专属蘑菇寿衣》,其他人的《如何成功?请多睡一会儿》《你以为社交媒体的“赞”就是单纯的“赞”而已吗》《精神病有什么可笑的》《哲学早餐俱乐部》《我嘴里的乐队》等。一个好的题目是在传播过程中第一时间能引起别人关注的地方,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标题要不同凡响,这样才能引来关注。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里,大量的信息汇集在一起,只露出一个小标题,能够引起关注的自然是与众不同的标题。这并不是说为了引发关注,让自己变成标题党。标题也不是越耸人听闻越好,而是在同质化严重的时代里找到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点,尤其当这个点是被大多数人关注的时候。拿克莉丝汀来说,她演讲的《一头猪的全球化旅程》就很新鲜有趣,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个问题,她以此为题,演讲非常成功。

当然,标题非同凡响,演讲内容也要有新意。标题是别人关注的第一要素,而内容则是别人拍手称赞或者无情吐槽的决定因素。在标题闪亮的同时,你还要保证内容具有说服力,否则就真的成了标题党。

题目要契合内容

李嘉诚曾做过一次演讲,他出人意料地将演讲题目定为《我有一个自负指数》。

李嘉诚说道:“在今天这个令人兴奋的早上,正是思考未来的美好时刻……在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项秘诀,那是终生指引我凭着情感和智慧,超越感受和本能的导航器。”

李嘉诚顿了顿,继续说:“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诀窍是什么?我称它为‘自负指数’,那是一套衡量检讨自我意识、态度和行为的简单方法。我常常问自己,我有没有过分骄傲和自大?我有没有拒绝接纳逆耳的忠言?我有没有不愿意承担自己言行所带来的后果?我有没有缺乏预视问题、结果和解决办法的周详计划?”

李嘉诚最后说:“应如庄子所说:‘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行之美恶。’如果你们愿意这样做,并谨记常常检讨自己的诀窍,那么你们定能攀登高峰后再达巅峰。”

李嘉诚的演讲其实就是讲人要有自我检讨意识,防止骄傲自大,他的题目没有起常规的“人要低调”“人要反省”等,而是通过“自负指数”来增添新鲜感,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技巧,足够吸引注意力又不失真实。

你要有一个标新立异的观点,才能整理出一篇演讲稿以及一个有意思的演讲题目。与众不同的观点才是这一切的前提,仅仅靠标题新颖来吸引人是不够的。当你有了好的观点,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你的演讲会从内到外散发出与其他人不同的魅力,这就是与众不同决定吸引力。

显出新意,别出心裁的观点让人眼前一亮

TED的一大特色便是演讲者带来的“头脑风暴”。很多演讲者都会带来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观点,这些观点其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很少被人注意到。当这些新观点亮相的时候,台下的听众往往会惊讶地发出“哇”的声音。

昆虫学家马塞尔·迪克在TED做过这样的演讲,他的题目是《我们为什么不食用昆虫呢》,他在演讲中直言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吃过昆虫,而在场的大部分听众也都举手表示自己吃过昆虫,他举例在老挝等地的农贸市场上人们贩卖大量的昆虫食用。

他说:“肉类食品的农业成本很高。我们饮食中有很多蛋白质,我们吃很多的肉……我们对肉类的需求会非常大……从其他事物中也能获取蛋白质,肉类的生产却会带来很多问题,尤其是健康问题,比如猪跟人有很多相同的疾病。而食用昆虫则不会出现这一点。用10公斤饲料可以得到1公斤牛肉,但可以得到9公斤蚱蜢肉。而且昆虫排泄更少的粪便,这是昆虫的第三点好处。或许大家还有个疑问,就是昆虫能否有像其他肉类一样高的营养价值。所有分析表明,昆虫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都非常丰富。它可以和我们吃的任何种类的肉食相媲美,这是食用昆虫的第四点好处……”

马塞尔·迪克给出了4条吃昆虫的理由,他说农业用地的70%都用来饲养牲畜,而且这一比例还在提高,所以不妨从食用牛肉改为食用昆虫。他指出虾、龙虾、螃蟹都像极了蚱蜢,都是美味佳肴,科学家正在研究很多昆虫的蛋白质产量。

马塞尔·迪克详细叙述了食用昆虫的好处,提倡大家关注这一点,这就是一个别出心裁的观点,因为确实有很多人吃过昆虫,但是很少人想到将昆虫上升到大规模可食用的层面。马塞尔·迪克一说出来就让在场的听众频频点头,虽然他们不一定散场后就去食用昆虫。

每个人都听过许多千篇一律的演讲和说话,所以想要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引起别人的好奇心就需要提出一种新颖迥异的观点,让听者“眼前一亮”,产生倾听的欲望。上个小节提到过,与众不同的标题需要与众不同的观点来支撑,当你的观点极具新意与创造力时,就能将整个演讲“撑起来”,比如参加演讲比赛,参赛者都要讲“梦想”,你就要考虑从什么角度制造出与别人的差异。

我们来看马云的一次演讲,题目叫作《爱迪生欺骗了世界》,马云说道:“世界上很多非常聪明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法成功,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错误的教育,他们养成了勤劳的‘恶习’。很多人都记得爱迪生说的那句话: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并且被这句话误导了一生。勤勤恳恳地奋斗,最终却碌碌无为。其实,爱迪生是因为懒得去想他成功的真正原因,所以就编了这句话来误导我们。”

马云意在教导年轻人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从爱迪生的名言说起,用一种巅峰的思维推进,这样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颠覆经典,制造新意

著名作家王蒙在给暨南大学师生的演讲《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说道:“阿Q怎么求爱呢?他一天晚上突然就给吴妈跪下了,然后他说:‘吴妈吴妈,我要和你困觉!’哎呀,然后呢吴妈就哭,要抹脖子上吊,然后大家就都认为阿Q干出了毫无人性、违反道德、不守规矩、伤天害理的事情。阿Q没有写检讨因为他不识字,但是他表示了检讨之意,还赔了钱,把一年的工钱都给了吴妈,而吴妈却一直在那里哭、哭、哭。”

听演讲的人都看过原作,明白王蒙所说,但是都不明白他提及这一点是为了什么,更想不通这跟演讲主题有什么关系。

王蒙接下来就解答了这个疑惑:“如果阿Q在语言文字的修辞上能够到咱们中文系上两节课,能来这儿听讲座,他就绝对不会说这种话了!如果他读过徐志摩的诗呢?那么他见到吴妈就会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嘿,他可能就成功了!”

听众都大笑起来,觉得幽默之余还挺有新意,实在想不到阿Q跟徐志摩放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

马云和王蒙所使用的是通过“重塑”或者重新演绎经典的方式来创造新意。他们运用得很巧妙,要注意,经典可以颠覆,但是不要为了哗众取宠而刻意颠覆经典。最好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找到新的观点,融入经典,再给听众展现出来,这样的演讲自然会显得非常与众不同。

不遮掩,不回避,直爽的魅力

TED演讲者走到台上,很多人都不进行自我介绍,直接进入主题,即便进行自我介绍也是“我是×××”就完了。TED是注重内容的一个讲台,因为时间限制和大会的宗旨,很多人演讲都是不遮掩的,面对一些社会热点的矛盾,他们会直言自己的想法,这也是TED的魅力所在。

贾克森·凯兹站在台上,看上去有些迫不及待,用快速的话语说道:“今天我要与你们分享一个看待性别暴力的全新视角。家庭暴力、男女关系暴力等,我将这一系列问题简称为性别暴力问题。这些问题通常被看作需要男性帮助解决的女性问题,但是我觉得这个看法有问题,我不认可它。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需要男性助阵的女性问题。我认为本质上这就是男人的问题。”听众鼓掌。

贾克森·凯兹的演讲还没有结束,他继续说道:“将暴力问题归结为女性问题是不对的,首先这给男性一个不关注的借口,对吧?很多男人一听到这4个字都会觉得‘嘿,我是个男人,这是女孩子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假装自己是透明人,虽然这些都是与我们自己有关的问题,令人吃惊的是这种‘无视心理’在家庭暴力中扮演的角色。男人的角色变得可有可无,但这明明就是主要关于他们的问题……”贾克森从人们习惯责备受害人这种心理开始分析,举了大量的例子,毫不遮掩他的话语。

台下听众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年男性、女性,贾克森上台后没有丝毫扭捏,指出这些问题其实是男人的问题,指出很多男性对该问题的漠视,更指出这是社会的问题,他跟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给人很直爽的感觉,听众们也喜欢这种直爽的演讲。

直爽、不遮掩的演讲会给人一种“流畅”的体验,也就是演讲从开头到结尾具有很好的流畅性,不会出现“欲言又止”的情况,一旦你欲言又止,听众就会下意识地觉得你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话没说,对你产生不信赖感。

这里讲的不遮掩、不回避的直爽不是让你口无遮拦,站在众人面前什么话都说。如果你要讲一些敏感的问题,一定要在准备演讲稿的时候就明白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不要站在台上猛然想起来某句话不合适,这样就会出现“支支吾吾”的情况,让你的演讲效果大打折扣。

不遮掩不代表口无遮拦

1952年,艾森豪威尔竞选美国总统,尼克松是他的副总统搭档。正当尼克松为竞选四处奔波时,《纽约时报》突然报道尼克松在竞选中秘密受贿的丑闻,消息不胫而走,给尼克松的竞选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尼克松只好组织媒体和群众,进行一次公开声明。

尼克松站在演讲台上,拿出自己的账本,将自己的财务状况全部公之于众,连怎样花掉每分钱都如实地告诉大众,最后他满怀感恩地说:“我还应该说的是,我太太帕特没有貂皮大衣……还有一件事,也应该告诉你们,获得提名之后,我们确实收到一件礼物。得克萨斯州有一个人听说我的两个孩子很想要一只小狗,就在我们出发作竞选旅行的第一天,通过联邦车站送来一只西班牙长耳小狗,带有黑白两色的斑点。我6岁的小女儿非常喜欢那只小狗,她每天都和小狗待在一起。现在我只是要说明这一点,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们都要把它留下来。”

就这样,连尼克松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演讲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赢得了大批同情的选票。这就是尼克松著名的“跳棋演讲”。

假如你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你完全可以把直爽豪放、开诚布公的特点带到你的演讲中,这是一种极具魅力的表现形式。正如上面所说,你需要打磨好演讲稿,如果涉及一些敏感、隐私的问题,最好弄清楚该说与否。如果你的演讲围绕着自己而讲,在涉及自己的一些隐私时,可以酌情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这一点跟演讲主题非常契合的话。

好的演讲是干净、符合逻辑、准确、客观的,当你在做流畅的演讲时不应该出现“扭捏”“欲言又止”这种状态,还要兼顾说出的话语能被人接受。被人称赞直爽与让人厌恶的口无遮拦其实只有一步之遥,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令人难忘的演讲总是有新鲜东西

在TED大会上,你会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分享他们的思想。这些人都是TED大会精心挑选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东西,要么分享在某个惊险而美丽的岩洞里过夜的感受,要么分享奇特的个人经历所带来的感悟等,站在台上的演讲者将新鲜奇特的经历、思想展现给下面的听众。

帕特里夏·瑞安的演讲题目叫《不要固执于英语》,来看看她是怎么说的。

她说:“在迪拜总有人问我:亲爱的,来度假啊?事实上我在海湾地区已经教书和工作了30多年,在这期间,我目睹了很多变化。那些统计数字是非常让人吃惊的,而我今天要跟你们讲的是语种的消失和英语的全球化。我的一个朋友在阿布扎比教成年人英语,一天她决定带他们去花园,教他们一些大自然用语,结果她反而学会了当地植被的阿拉伯名称。那些学生是从他们的祖父母那里学来的,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正有很多语种在以空前的速度消失。每14天就有一种语种消失。英语毫无争议地成为全球性语言。”

帕特里夏·瑞安指出,不学英语不行是一种自我限定,因为这样正好符合学习英语的条件。她说:“不要误会,我不是反对教英语,我热爱我们有一种全球性语言,今天这个时代需要这个,但是我反对用它来设立障碍,把智能和英语能力画等号是非常武断的。我想提醒你,当代知识分子中那些站立在巨人肩膀上的伟人,他们也并不都具备英语能力,也不需要通过英语考试,爱因斯坦就是个典型。”

帕特里夏·瑞安在如今英语全球化的大浪潮下,提出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语言,虽然不是她的首创,但是能站在TED的讲台上演讲也说明了该观点的新颖性。有一句话是这样形容的:“最令人难忘的演讲总是有大家前所未闻的新鲜东西,最糟糕的演讲则充满陈词滥调。”你打开TED的网站,会看到里面没有一个演讲如我们大学、高中时所做的关于“梦想”“坚持”之类的演讲观点,而是有大量闻所未闻的演讲观点,如“爱情与性”“死亡前的准备”“人类粮食的未来”“南极冰川下”等。

这些演讲的力量能让你在关上电脑、闭上眼睛准备睡觉时,仍在脑海里出现演讲的画面,仍在回想演讲者的话语。原因很简单,很多人平时忙于生活,抽空打开电脑看TED演讲,这些演讲者只要稍一启发,就会有很多新奇的思考进入听众的大脑,这就是TED的宗旨,用18分钟来引导忙碌的人们思考。

从听众的角度来说,他们听演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学习”的心态,这就要求演讲者的观点要新颖而出色、深刻而独特,听众早就听够了老生常谈,也对一些常见的观点提不起兴趣。在TED大会上,如果你没有新鲜的观点,那么你就几乎没有资格站在讲台上。

不能在内容上创新,也可以在技巧上创新

巴特·诺尔斯演讲利用蚊子消灭疟疾的构想,他说:“在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口面临身患致命疾病——疟疾的风险。而消灭疟疾的关键是消除蚊子叮咬,每30秒,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就有一个孩子死于疟疾。”

他谈道:“也许,我们可以把蚊子引入陷阱,以我们的体味为诱饵,也许就能阻止疾病传播……我们试着用一小块林堡奶酪,它有一种近似脚臭的臭味,用来吸引非洲疟蚊,结果有效!这让我们开发出一种林堡奶酪气味的人工混合物,在坦桑尼亚使用,事实证明它对于蚊子相较于人类有两到三倍的吸引力。”

巴特接着讲了第二个故事,他居然可以用狗抗疟疾。他讲道:“杀死蚊子最好的办法不是等它们飞到我们身边、传播疾病的时候,而是在它们在水里还是幼虫的时候,你可以在池塘边把它们全杀光。问题是大大的池塘里到处都是幼虫,杀虫员很难找到所有的据点喷洒杀虫剂。直到我们意识到,人类有特殊的气温,蚊子的幼虫也一样,我们开始收集蚊子幼虫的气味,弄到布料上,我们可以用狗鼻子来定位田野里蚊子的繁殖区,还可以通过狗来定位疟疾携带者……”

除此之外,巴特还介绍了一种能够杀死蚊子而对人体无害的强力毒药。他所讲的用奶酪招揽蚊子、用狗追踪蚊子幼虫简直是奇思妙想,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是真的很少有人想得到,而且巴特已经试验成功了。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演讲令人难忘,那么就要让自己的演讲有很多新鲜的东西,可以是独特的观点,也可以是奇妙的经历,总之要分享听众闻所未闻的故事。

但是如果你的故事不能像TED的演讲者那样新鲜独特,那么你还可以在演讲结构上力求新鲜,包括运用些新鲜词汇,不用老套的话语,运用新颖巧妙的叙事顺序等,这样也可以做出让人难忘的演讲。

用别出心裁的方式包装信息

对于一个演讲者来说,从你准备演讲稿开始,你就已经开始对演讲进行包装了,只不过很多人按照常规的做法安排演讲。但是一些非常聪明的演讲者会对演讲从内到外进行真正的包装,就像你酿出一杯好酒,用普通的玻璃瓶装没人会在意,但是如果用上等的钻石瓶装呢?这就是包装的意义。

心理学家保罗·布鲁姆的演讲题目叫《偏见可能是件好事》,他说道:“当我们想到偏见和偏爱,我们总会联想到愚蠢又邪恶的人,做着愚蠢又邪恶的事。英国评论家非常好地总结了这个想法,他写道:‘偏见是无知的幼子。’我试图游说你这是错误的。我想要向你证明,偏见和偏爱是自然而然的,它们时常是理性的,甚至时常是道德的。我想当我们理解这一点,当它出现问题的时候,当它造成严重后果的时候,我们会有更好的应对方式。

“好,让我们先从成见聊起。你看着我,你知道我的名字以及一些我的事情,你可以做出一定的判断,你可以猜测我的种族、我的政治倾向、我的宗教信仰,这些判断似乎可以是准确的。我们对这些事非常擅长,原因是我们定义他人的能力不是非常武断的意识行为,而是一个综合过程的特定反应。这意味着我们对世界上发生的人与事做出分类,我们用经验来做出反应。我们这里每个人都有很多经验,椅子、苹果、狗,根据这些物件,你可以看到不熟悉的例子并且猜测,你可以坐在这张椅子上,吃这个苹果,狗会对你叫。我们可能是错的,当你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可能会塌,苹果可能有毒,狗未必会叫。事实上这是我的狗泰西,它不叫。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此很擅长,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猜测是合理的。如果我们不具备这种能力,如果我们不能对出现的新鲜事物做出正确的猜测,我们将无法生存。”

保罗在最后说道:“我认为偏见和偏爱展示了人性最基础的二元性。我们有胆识、本能、情感,这会影响我们对好与坏的判断,但我们同样有能力做出理性思考和智能规划。我们可以运用这些,在某些情况下加速并丰富我们的情绪,在某些情况下阻止它们,这样成见和偏爱就能帮助我们创建更美好的世界。”

演讲也需包装

保罗的演讲长达19分钟,他用十分详尽而又逻辑严密的论证讲述偏见。看他的演讲题目可能以为他是在为偏见平反,但实际上不是这样,他是在论证偏见的积极作用,并告诉人们正确地对待偏见并合理利用偏见。

这就是本小节想要表达的主题,用别出心裁的方式包装信息。很多时候,一旦演讲陷入某种不变的程式,形成死气沉沉的“铁板”结构,就会使听众感到生硬、乏味、难以接受。其实,如何让演讲在第一时间就足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不难,就像现在凡事都讲究包装一样,你也可以对演讲进行包装,使它既在第一视觉上给人吸引力,又在演讲中与众不同。

演讲是一个传达信息、分享思想的过程,比如你想讲述母爱的伟大,站在台上说道:“我演讲的题目是《母爱的伟大》。”听众一定会摇头:又是这样的老生常谈。这样你想表达的东西很难进入听众的内心。所以要对主题进行一些包装,让它看起来很有新意、与众不同。拿“母爱”来说,可以起一个看似并不相关的题目,讲述的时候运用一些叙事技巧,在结尾的时候再显示出这是母爱的力量,这样是不是就会好很多?

包装得与众不同

老话新说

演讲切忌千篇一律,你在演讲时要选取新的角度。但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比如演讲比赛,你必须和其他人做同样题目的演讲,那么你可以在观点上找到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同一种商品换上新的包装,这样往往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曾在演讲中说:联想集团培养人的第一个方法叫作“缝鞋垫”与“做西服”。什么意思呢?就是培养一个战略型人才和培养一个优秀的裁缝有相似的道理,我们不能一开始就给他一块上等毛料去做西服,而是应该让他从缝鞋垫开始,鞋垫做好了再做短裤,然后做一般的裤子、衬衣,最后才是做西服。

借老说新

生活中有很多流行甚广的话,如一些歇后语、俗语、典故,还有一些每个人都熟知的故事,你可以巧妙运用这些大家熟知的东西来借题发挥,对它们加以改装,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只要你能够逻辑合理,将观点解释得通就能产生非常好的演讲效果。

旧词反说

跟上面有些类似,只不过程度更强烈些,就是一种颠覆思维,大胆地提出一个“很不正常”的观点,经过层层剖析最后揭示主题。这样的演讲往往能产生艳惊四座的效果。 orX+BfLr2l03E79UYYmX9Mn2Ak5pMNG5z2Fafs5sZhn/zDudCKmIkM9ZNLhrRJn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