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们当然可以说,推翻秦朝的统治,重新建立统一政权,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但推翻秦朝的起义是由陈胜、吴广发动的,在刘邦之前已有很多人参加,项梁、项羽是与刘邦同时起兵的。实际上,消灭或牵制秦军主力的并不是刘邦,即使没有刘邦参与,秦朝也不可能再延续。刘邦入关后废除了秦朝的暴政,但在其他诸侯控制的地区似乎也没有再继续实行秦朝的政策。如果由包括项羽在内的其他人来重新统一,并不一定比刘邦建立的汉朝差。所以,秦朝的覆灭和新朝代的建立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但并没有注定非得由刘邦来完成。

还有人说,项羽的失败是因为他分封诸侯,从秦始皇的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倒退了。可是刘邦在与项羽抗争时也大封诸侯,汉朝建立之初又加封了不少同姓诸侯。如果说这是权宜之计,那么项羽为什么不能也权宜一下呢?

以前还有人说,项羽出身楚国贵族,而刘邦出身劳动人民,所以刘邦能继承农民起义的事业,那就更可笑了。且不说刘邦的最终目标也是当皇帝,他所建立的汉朝与秦朝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即使真是如此,陈胜、吴广,还有诸侯中的黥(英)布、韩信、彭越、卢绾等的出身都属于劳动人民,也未必轮到刘邦。

所以说,历史提供了一种机遇,但并非只给刘邦一人,却让刘邦争取到了。从这一角度看,刘邦的成功自然不是偶然的。

刘邦初登帝位时,曾经让列侯诸将说出他所以得天下、项羽所以失天下的原因,要求他们直说无隐。高起和王陵说:“陛下为人傲慢,对人没有礼貌。项羽讲仁义,又爱护别人。但您派人去攻城略地后,战利品和俘虏都赏给了他们,有利益与大家共享。项羽妒贤嫉能,陷害有功劳的人,怀疑有本领的人,打了胜仗的人不给记功,得了土地的人不给予好处,这就是他失天下的原因。”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说运筹决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子房(良);主持行政机构,管理百姓,保证供应,使粮食的运输线不断绝,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大军,每战必胜,每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杰出人物,我能使用他们,这才是我得到天下的原因。而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所以会败在我手里。”

刘邦与韩信也有过两次对话,一次是他刚拜韩信为大将,韩信问他:“大王自料勇悍仁强比项羽怎样?”刘邦沉默了好久,只得承认“弗如”。另一次,刘邦与已被剥夺了兵权和王位的韩信讨论诸将带兵的本领,问道:“像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刘邦问:“那你呢?”答:“像臣这样,多多益办(善),带得越多越好。”刘邦笑道:“多多益办!那怎么会被我抓住呢?”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而能带将,所以我会被你抓住。况且你的本领是上天赋予的,非人力可比。”

看来,刘邦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的本领有限,远不如项羽,所以如要战胜项羽,只能重用杰出人物,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克敌制胜。韩信的评价虽有溢美之处,但也说明刘邦的用将本领比他自己带兵要强,所以尽管他本人的武功和指挥能力远不如项羽,却能利用韩信等将领去战胜项羽。

或许正因为刘邦明白自己没有多大能耐,所以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他开始的决定往往很成问题,但得到正确的意见后就不再坚持己见,楚汉之争中几次关键性的决策都是他采纳别人的意见的结果。

郦食其去见刘邦时,他正让两个侍女替他洗脚,郦食其数落他道:“要是你真想消灭无道的秦朝,就不应该对长者如此无礼。”刘邦立即起身,整理好衣服致歉,请他上坐,并采纳他的建议袭击陈留(今河南开封县东南),获得了秦朝的储备粮。

刘邦的军队攻至南阳郡时,秦朝的郡守死守宛城(今河南南阳市),他准备绕过宛城继续西进。张良劝道:“你虽然急于入关,但秦兵尚多,又占据了险要。现在如不攻下宛城,它在后面袭击,强大的秦军又在前面,是很危险的。”于是刘邦连夜返回,到黎明就完成了对宛城的包围。当南阳郡守派舍人来讲了一番道理后,刘邦及时接受他的投降,赢得了首先进入关中的宝贵时机。

进入咸阳后,刘邦原来打算住在宫中,听了樊哙、张良的劝阻后,就将秦朝的重宝财物府库全部封存,回到城外霸上驻扎。他误听了别人意见,派军队封锁武关,以便阻挡诸侯入关,独霸关中,被激怒了的项羽不仅攻破武关,还准备发动袭击,消灭刘邦。刘邦闻讯后,完全听从张良的安排,结交项羽的叔父项伯,通过他向项羽疏通,又亲赴鸿门宴,在张良、项伯的协助下消解了这场灾难,死里逃生。

项羽背约封刘邦为汉王,刘邦气得想与项羽拼命,周勃、灌婴、樊哙等也劝刘邦动手,萧何却加以劝阻:“现在兵力不如人家,百战百败,岂不是白白送死!”他劝刘邦接受汉王的封地,以汉中、巴蜀为基地,还定关中,进而统一天下。

萧何多次推荐韩信,没有受到刘邦重视。萧何亲自追回韩信后,再次向刘邦推荐:“您如果打算长期统治汉中,韩信没有什么用;如果一定要争天下,不用韩信就没有人可以商量,您自己打主意吧!”刘邦立即同意用韩信为大将。萧何说:“您一向傲慢无礼,现在拜大将就像找个小孩来玩玩,怪不得韩信要走。如果您真想拜他为大将,必须选个好日子,斋戒,专门建拜将坛,举行隆重的仪式。”刘邦一一照办,这才获得了韩信这员大将,赢得了还定三秦的胜利。

以后,刘邦一度听信郦食其立六国的后人为诸侯的建议,连印都刻好了,听了张良的八点反对理由,刘邦又气又急,大骂:“这臭小子,差点坏了老子的大事。”立即将印销毁。在荥阳被围时,采用了陈平的离间计,使项羽失去了范增。刘邦准备再次东进时,听从袁生的计谋,改为出武关,进军南阳盆地,调动项军南下。韩信灭齐后不听调遣,刘邦想以武力镇压,经张良劝阻后改为封韩信为齐王,赢得韩信在关键时刻的支持。项羽同意以鸿沟划定双方界线,释放了刘邦的父母妻子,刘邦心满意足准备退兵回关中,又是张良、陈平进策,刘邦才转而追击项羽。在最后决战时,兵力最强的诸侯韩信、彭越按兵不动,汉军被楚军击败,只能深沟高垒固守,刘邦接受张良建议,调整扩大韩、彭封地,换来他们的出兵,形成对项羽的合围。要是刘邦像项羽那样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以上每一步都可能失误,都会导致无可挽救的失败。

不过,仅仅能用人,能从善如流是统一不了天下的,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刘邦还有他独特的本领。或许他不愿当众表白,以往的史家似乎也没有充分注意,那就是他在“争天下”的坚定目标下,实行相当灵活的策略,甘冒风险,又能屈能伸,甚至不择手段,从来不讲究光明正大,说话算数,不愧为“亡(无)赖”。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对于刘邦这样一个出身“细微”的人来说,这是取得成功的唯一办法。

就拿他见吕公的事来说,按他的家境是拿不出千钱作为贺仪的,要是按规矩办事,只能老老实实坐在堂下看热闹。就是咬咬牙,凑上千钱,也不过坐在堂上当陪客。而他一句“贺钱万”使他轻而易举坐了首席,成为吕公嘉宾,还娶到了有身份的妻子。这个险是值得冒的,也无伤大雅。就是被揭穿了真相,问题也不大,萧何定的办法毕竟不是法律,算不上犯法。刘邦本来就是无赖,也不怕在同事面前丢脸。

楚怀王派军队入关伐秦时,秦军还很强大,诸将都不敢争这个先,刘邦却敢于接受“西略地入秦”的命令,说明他有胆略,不怕死。但项羽想与刘邦一起入关,却始终没有被准许,原因是怀王身边的“诸老”反对。诸老认为项羽“为人剽悍猾贼”,经过的地方都被他烧杀破坏,而刘邦一向是“宽大长者”。其实,诸老对刘邦的了解并不全面,也不深入,只是刘邦的表面文章做得更好,又重视公关。

诸老对项羽的坏印象之一是他曾将襄城(今河南襄城县)的人全部杀光,但刘邦初起兵时就曾威胁沛县百姓,要不响应他,就会“父子俱屠”;西进时攻下颍阳(今河南许昌市西南)后也“屠之”,杀了个一干二净,也有过很残暴的表现。

就是刘邦最受人称道的入关后的表现,更多的也是宣传手段。他不是不想住豪华的宫殿,只是张良等加以劝阻。他封了秦朝的珍宝府库,但在进咸阳之初,“诸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已接管了秦朝丞相和御史收藏的“律令图书”(均见《汉书·萧何传》),鸿门宴时刘邦送给项羽的璧和送范增的玉斗,当然也是秦宫中的珍宝,只是刘邦没有像项羽那样明火执仗抢掠破坏,也没有将府库搬空,留下一部分应付项羽和其他诸侯。“约法三章”的主要意义是废除秦朝的苛法,但这一点谁入关后都会实行,而“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三条法令实际上是无法执行的。因为一方面,要确定杀人、伤人、盗窃罪并非容易,伤人与盗窃程度相差很大,如何抵罪?不同的罪执行什么刑罚?另一方面,社会上的犯罪行为很多,远非上述三种,百姓犯其他罪怎么办?现在能看到的秦律还很多,难道当时都废了?况且从刘邦入关到项羽入关不足两个月,“约法三章”不会有实际效果。至于刘邦谢绝百姓的牛羊酒食慰劳,正如他自己所说:“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仓库中粮食充足,不缺,不想麻烦别人。)算不上是什么德政,却换来了百姓的喜悦,惟恐他不能当关中的王。

刘邦这些措施的真正目的当然是要当关中王,所以才派兵守关,想阻挡项羽和诸侯入关,只是兵力不济,被项羽一冲就垮。到了项羽大兵压境,刘邦把守关的责任都推给了出主意的“鲰生”,又向项羽表白守关只是为了防止盗贼和治安需要,“我日夜在盼望将军来关中,怎么敢背叛他呢?”以后又忍着一肚子怨气,听任项羽背约,接受边远地区的封地。

等到刘邦回师攻占关中时,深恐项羽趁他脚未稳,发动反击,特意让张良带信:“汉王只是想取得关中作为自己的封地,只要恢复原来的协定就会停止军事行动,不敢向东扩张。”又将齐国、韩国的“反书”送给项羽,上面写着“齐国准备与赵国一起灭楚国”。项羽果然上当,没有入关对付刘邦,却集中兵力进攻齐国,使刘邦占有整个关中,并巩固了后方。

刘邦不能再打关中牌,就利用项羽杀了义帝的借口,打出“伐无道”的旗号。刘邦为义帝发丧,连续三天去义帝灵前号啕大哭,派使者通告各路诸侯:“义帝是天下共同所立,大家一致臣服,现在被项羽放逐到江南杀害,真是大逆无道!寡人亲自为义帝发丧,全军戴孝,出动全部兵力,愿随着各位一起讨伐楚国杀害义帝的凶手。”就这样,为自己争夺天下变成了替义帝伸张正义。

在荥阳被围,无法逃脱时,他让纪信乘上汉王的车,装成汉王出东门投降,自己趁机从西门逃走了。要是项羽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宁死不走的。项羽作战不利,将刘邦的父亲放在一个高木墩上,警告刘邦:“再不退兵,就将你老子下油锅。”刘邦答复:“我与你曾经在楚怀王前结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一定要烹你父亲,希望能分碗肉羹尝尝。”这样的话,自然只有刘邦才说得出。项羽最终没有杀刘太公,固然是有项伯的劝阻,但正如项伯所说:“为天下者不顾家”,刘邦做到了这一步,杀了他父亲又会有什么用?

韩信攻灭齐国后,借口形势复杂,没有一个“假王”(代理国王)就难以统治,要求立他为“假王”。当时刘邦正被楚军围在荥阳,见到使者送来的信后气得破口大骂:“我被围在这里,日夜在盼你来帮我,你倒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赶快在背后暗示,在他耳边说:“现在我们处境不利,哪能阻止韩信自立为王?不如主动立了他,与他搞好关系。要不,会出乱子。”刘邦也醒悟了,索性骂下去:“大丈夫平定了一个诸侯国,就该当真王,还当什么假王!”派张良封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兵力进攻楚军。要是刘邦不耍点花招,直截了当地拒绝韩信的非分之想,韩信肯定不会出兵相助,至多只会自立为齐王后隔岸观火,听任项羽灭掉刘邦,甚至会投入项羽一边。

要是刘邦恪守儒家的仁义道德、礼义廉耻,他绝不会成为以上这些较量的胜利者,也就当不成汉朝的高皇帝了。有人说,开国皇帝十之八九是流氓无赖,只有流氓无赖才能成功,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刘邦如此,其他出身低微的开国皇帝莫不如此。

道理很简单,在任何一个专制社会中,一个出身低微的人按照正常的途径是绝对不可能进入权力中心的;而在家天下的世袭制下,更不可能合法地当上皇帝。非正常的途径无非是两条:一是武力,一是阴谋。武力是不可少的,但光有武力还不够,得武力和阴谋结合。问题是出身低微的人在开始时不可能有很大的武力,像刘邦起兵时只有二三千人,这还得益于他当过亭长,在草莽中啸聚了数百人,还有萧何、曹参等现职县吏的帮助。凭这二三千人几乎不能与其他任何一支反秦武装匹敌,更不用说最终将它们一一收编或消灭。

当然还可以用实行“仁义”的办法,至少可以达到争取人心的目的。但讲仁义得有条件,即大家都讲仁义,单方面讲仁义就只能当东郭先生,下场往往比东郭先生还惨。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是比较讲仁义的,但对手胡亥(秦二世)和赵高却不讲仁义。面对伪造的秦始皇的诏书,扶苏只能选择自杀。在与刘邦的争斗中,项羽不止一次有过消灭刘邦的机会。项羽入关之初,已经部署了对付刘邦的袭击,以当时的力量对比,刘邦毫无活路。而且刘邦守关阻挡诸侯,已经给了项羽很合适的借口,可以取得其他诸侯的支持。但项羽听了刘邦的解释后放弃了袭击,在鸿门宴上又迟迟不实施与范增商定的行动,刘邦秘密回营后也就不了了之。这固然是由于他有优柔寡断的缺点,但主要还是范增所批评的“不忍”,即没有完全不顾“仁义”;而刘邦对付他时就没有那么多“仁义”了。再说,即使是为了争取人心而实行的“仁义”,也得有实行的条件,施行者得掌握了一定的权力,拥有一定的地位。像刘邦宣布约法三章,前提就是他进了咸阳,成了关中的实际统治者,否则不是被当作空头支票,就会被人视为痴人说梦。比较而言,“仁义”只对已经拥有权势者、当道者有利,出身低微的人要靠行仁义得天下是绝对不可能的。

唯一可以找到的理论根据是“天命”。有了天命就不怕出身低微,也不怕别人指责你手段不光明正大,因为天命在身的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替天行道,代表天意。可是天命并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不是一只真正的鹿,古往今来,声称自己得天命的人不知有多少,但最终被承认的只是少数成功者。所以那些人的得天命,实际上并不是靠什么预言,而是对既成事实的承认,是出于事后的追认和伪造。相反,失败者即使原来拥有过一些得天命的迹象,也会随着失败的到来而使之荡然无存,因为失败者本身就证明是“天之所厌”,“天之所弃”,是天命的丧失。

就拿刘邦来说,汉朝的史官记载了他很多得天命的征兆和事迹,实际都经不起深究。《史记·高祖本纪》说他母亲刘媪在湖边睡觉,梦中与神仙发生性关系,当时天色昏暗,电闪雷鸣,刘太公去找她时,见到有蛟龙在上面盘旋,刘媪就此怀孕,生下了刘邦。这样的故事本来是母系社会“知母不知父”的残余,后来成了真命天子出世的公式。但这种事要编造也再简单不过,因为除了刘太公夫妇外,没有谁能够证明。据说刘邦的相貌是“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也就是高鼻子,高额骨,长脖子,大胡子,相貌或许有点异常,但在没有摄影技术的情况下,真正见过刘邦的人毕竟有限,到了他死后,就随便史官自己描绘了。至于说他左大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就更玄了,因为当时不兴在公共场所穿三角裤或裸体,除了他的父母妻妾,谁能看到这些痣并数一下究竟有几点?

其他三个故事,一是老人看相。刘邦当亭长时,请假回家种田。一天,妻子吕雉带着两个孩子在地里干农活,一位老人路过,向她要些吃的。吕雉给了他,他看了吕雉的相说:“夫人是天下的贵人。”吕雉让他看两个孩子,他看了儿子后说:“夫人之所以能当贵人,就在于这个孩子。”看了女儿后也说是贵人。老人走后,刘邦恰好从邻居家过来,吕雉详细告诉了他。刘邦听说老人走了不远,赶快追上去,让老人给自己看看。老人说:“刚才夫人与小孩都与你相似,你的相贵不可言。”刘邦连声道谢:“要真像你说的,我一定不忘你的恩德。”刘邦发迹后,却再也没有找到这位老人。

二是斩白蛇。刘邦将刑徒放走后,喝足了酒,走在野地小路上,让一位随行在前面探路,那人来报告:“前面有一条大蛇当着道,退回去吧!”酒醉的刘邦说:“壮士行路,有什么好怕的?”于是走上前去,拔出佩剑向蛇砍去,蛇被斩为两段,路通了。又走了几步,刘邦醉得就地睡着了。后面有人走过那里,见一位老太在黑夜里哭,问她为了什么事,老太说:“有人杀了我儿子,所以哭。”问她:“你儿子为什么被人杀了?”老太说:“我儿子是白帝子,化成蛇横在路上,现在被赤帝子斩了,所以哭。”那人以为这老太在胡说,想给她点厉害看看,老太忽然不见了。那人遇到刘邦,告诉了他这件事,刘邦心里暗暗高兴,以赤帝子自居,随从的人对他越来越畏惧服从。

第三个故事,是秦始皇曾说:“东南有天子气。”所以亲自东游,想凭着自己皇帝的身份将这股天子气镇压下去。刘邦听说后,就怀疑“天子气”是指自己,于是就隐匿在芒、砀二县相交的山野间。但他的妻子吕雉经常能找到他。刘邦很奇怪,问吕雉是怎么回事。吕说:“你所在的地方,上面一直有云气,所以只要往有云气的地方就能找到你。”刘邦心中大喜。有的沛县子弟听说,都想投奔刘邦。

这些故事显然是事后编造的。像看相的事,只有刘邦一家知道,反正随便他们怎么说都行。醉后砍死一条白蛇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也不能说必无其事,但将此事说成是赤帝子斩白帝子就只有一个人为证,偏偏此人像那位老人一样,连姓名也没有留下,在刘邦当皇帝后再也没有露面。第三件事唯一的证人是刘邦的妻子吕雉,荒野地方有云雾很普遍,天晓得吕雉是不是碰巧找到了丈夫。但秦始皇东游并不是为了什么“天子气”,刘邦藏匿是因为放跑刑徒又弃职潜逃,是够得上死罪的逃犯,就是秦始皇不东游他也不敢露面。总之,这些故事没有一个能自圆其说,但在刘邦当了皇帝以后,不由臣民们不信。就是心里不信,又有谁敢冒着犯“大不敬”罪的风险说三道四呢? q3o1n1bZUY3KrG9u1moTzEin6/gnNGvSFnWpI6gXVfIHrWpbmWStv+XW4BYw84Z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