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今天的读者或许很难理解,一位国君要臣民改变服装竟会这样困难,而胡服骑射竟有如此大的威力。由于史料非常简略,我们要详细考察这次改革的过程已不可能,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再从史料的字里行间作一番挖掘,还是能有所发现。

马很早就成为家畜,但中国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对马的利用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方式:华夏诸族主要用来拉车,而胡人(泛指北方游牧民族,包括东胡、林胡、楼烦、匈奴等)主要用于骑。所以华夏诸族,包括春秋及战国前期各诸侯国军队主要军事力量是兵车,步兵是兵车的辅助力量,而胡人基本上都是骑兵。骑兵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当然要胜过兵车,特别是在长距离和复杂地形条件下。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因各方都用兵车,这种方式的优劣难以显示,而在华夏与胡人的战争中,兵车对骑兵的劣势就会很明显,对此赵武灵王必定比其他诸侯国君有更深的体会。

由于马车普遍使用,御(驾驶马车)就成为成年男子一项必须掌握的技艺。因为无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驾车的可能和需要。举凡日常生活、婚丧礼仪、行军出征等都离不开车,替贵族或国君驾车得有一定身份,战时为主帅、主将驾车更不同寻常。所以孔子教学生的“六艺”之一,就是御术。

射箭倒不是胡人的专利,孔子的“六艺”中也有一项是射。但胡人习惯于骑在马上射箭,华夏人都是站在车上或步行射箭,技术孰优孰劣不言自明。而且胡人经常骑马狩猎,要射飞禽走兽,其弓箭威力自非华夏可比。而华夏除了打仗外,弓箭的利用机会不多,往往成为一种装饰和单纯的技艺,结果是中看不中用。

赵武灵王能够意识到胡人骑射的优势,当然与赵国的地理位置接近胡人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事先进行了长期深入考察。《史记·赵世家》记载他十七年与十九年间“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自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这从他此后对形势的熟悉程度也可以证明。他从亲政到正式颁布胡服骑射令,已经做了十多年的准备。

从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过程可以看到,对实行骑射没有人公开抵制,大概也提不出什么不赞同的理由,而对改胡服则不仅普遍反对,而且相当激烈。我前面之所以要不避繁琐,将武灵王与贵族大臣的争论详细写出,就是希望读者能注意到这一点。

但胡服是骑射的前提,不改服,骑射就是一句空话。当时的男子服装,是“上衣下裳”,下身穿的“裳”就是不分裤腿的裙子,站在或坐在车上当然没有问题,但如何骑马奔跑和作战?就是上身的“衣”,贵族所穿也是宽袍大袖,站在车上挥戈指挥尚无大碍,骑马射箭或格斗也是不适宜的。

可是服饰是等级的标志、地位的象征,要贵族穿上与奴隶的服装差不多式样的紧身衣裤——胡服,他们如何能接受?就是一般士人,也视服饰为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比生命还重要。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在格斗中帽缨被打断,他明知危险,竟停止战斗说:“君子死而冠不免。”为了保持帽子的完整,他将帽缨重新扎上,从容被杀。

而且,华夏优于夷狄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这从公子成等人的反对言论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中国应该是蛮夷的学习榜样,现在反过来要向蛮夷学习,岂非是非颠倒?

我以为还有一点贵族们不便说的原因。当时文武官员还没有分化,一般贵族大臣必须文武兼资,胡服骑射涉及众人。但胡服骑射对个人技艺的要求比车战更高,在战斗中的危险性也更大,对那些平时养尊处优的人,或者只会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自然是一场难关。正因为如此,一旦实行胡服骑射,不仅会迫使贵族大臣们精心骑射,而且会淘汰一大批素质低又不能提高的人。也因为如此,改革后的赵国才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实力。

为了使这场改革能推行下去,武灵王与他的支持者必定要作周密的部署,他与肥义一连开了五天秘密会议就是明证。这些措施不会只是辩论说服,可惜史料中缺乏更详细的记载。但可以肯定,当时还采用了编造神话、假借天意的方式,《史记·赵世家》中能找到证据。

据说赵简子曾大病七天,不省人事,醒来后说:我到了天帝的住所,与众神在一起,听到钧天广乐,见到九奏万舞。有一熊扑来,帝命我射它,我射中了,又射死了一头罴。帝很高兴,赐给我两个竹盒,都有同样的小盒子。我又见到帝旁边有个孩子,帝给我一条翟犬,说:“等你孩子长大了就赐给他。”帝告诉我:“晋国快衰落了,七代后灭亡。嬴姓将在范魁(地名)以西大败周人,但不能占有这些土地。我想到虞舜的功勋,将以他的嫡传女子配给你的七世孙。”

不久赵简子遇到有人挡道,非要与他密谈,结果此人竟是当时也在帝身旁的,他为简子解释了帝的预言:熊和罴是晋国其他二卿的祖先,所以将能灭二卿。赐给他的两个竹盒都有“副”,象征着将消灭两个子姓的翟国(代和智氏)。帝旁的小孩是他儿子,而翟犬是代国的祖先,他的儿子必定能拥有代国,后代一定会实行改革,穿胡服。

这些预言的前面部分在武灵王之前已经实现,当然可能在此前已经编造出来。但涉及武灵王的却正是他最引人争议的两件事,一件是胡服骑射,另一件是他娶吴娃。武灵王十六年他到大陵游玩,回来后梦见一位美女弹琴唱歌,后来在饮酒时就描述了美女的形象,吴广就将自己的女儿献上,据说正是虞舜的后代,称为孟姚。武灵王对孟姚十分宠爱,甚至一度影响处理政务,孟姚生了儿子后,他就废了长子,立为太子,以后又将王位传给了刚满十岁的太子。所以可以肯定,这两件事都是武灵王时编造的。之所以能流传下去,并能载入史册,是因为胡服骑射的改革大功告成,而孟姚的儿子成为惠文王并在位三十三年。

武灵王为改革实在是用心良苦,但很多具体过程,我们只能加以想象了。 B4leewCYCB8vNfeg8f/qn8fHiTaLT4XaT//uCqF0aBikc+POSo8p3xVoGiCDpp5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