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因为她是张爱玲

二三月间,我在老家楼上的工作间改书稿时,一个学生跟我发来一条微信,告诉我,她现在住在常德公寓张爱玲的楼下。

然后我们视频了十几分钟,她给我看那里的环境,楼上的51号是当年张爱玲和她的姑姑居住的地方,她住的这一间公寓拷贝了当年张爱玲和她姑姑的房间格局与装饰。这是这间日租式公寓最大的卖点,我没有问学生房费,想必不菲。

学生拿着手机边走边介绍,给我看那里的环境,楼下有一家图书馆,私人开的,以张爱玲之名。她告诉我,里面的饮品、茶点都是以张爱玲的作品名字命名,只是,饮品彼此之间似乎并没有区别。

我就笑,重要的是张爱玲啊。

当然,店家其实是应该用心一些的,好配得上那些名字。

至少要有桂花蒸。

和学生在微信上聊了好一会,她是我前年代现当代文学课时的学生,是真正在认真学习的孩子。她说从我的课开始爱上了阅读,这真的很好。

上海我去过两三次,却并没去过张爱玲的故居。上海于我是一座来去匆匆的城市,每次都只做短暂停留。而上海那么大。然后,真的,我在闵行区的某条路上还被一个骑着电动车下班的人给撞了,她一溜烟地跑了,虽然我也并无大碍,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愉快的体验。

静安、徐家汇、外滩、东方明珠我都去过,却是走马观花。对于一个城市的了解,是需要在它的街道上慢慢走几遭,菜场上无目的地逛逛,老建筑里泡泡,博物馆里呆上一天的,但在上海,我并没有。

倒是汉口江汉路上的上海村,某一天我于无意间走进去,觉得还蛮有意思的,那两边楼上窗口上伸出的万国旗般的衣裳,有一点旧上海石库门的风情。

学生正在做论文,我们又就论文聊了聊,从巴金、王安忆,再到金宇澄。

学生告诉我,她的奶奶和金宇澄是同年代的人,有很多经历是相似的,她后来看了我推荐的《繁花》,便和奶奶聊此话题,聊得很开心。她还去看了金宇澄的一个画展。她说,金宇澄喜欢画马,是因为他当知青时被安排在马厩工作。

我很开心学生能告诉我这些。

关于张爱玲,当时我在课堂上确实是讲得很用心的,也有些知识的拓展,只有有心的学生才会真正地去看我介绍的书目,进而有她的收获,教书这件事在我看来只是把学生带入和靠近某一条知识的路径,下一步怎么走,走得多远,是学生自己的事了。

原点还是张爱玲。

说不尽的张爱玲。

记得在董桥先生的书中,有一篇文章标题很有意思,《中年的张爱玲不接电话》,一个不接电话的人,是在回避着不必要的交接,以保持自己的安宁,她不在意因此错过什么。当然,张爱玲年轻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她在常德公寓51号等胡兰成时,听到窗外的潺潺雨声,会自我安慰:大概他是因为雨太大而没有来。

别人看到她文字中的凉薄,但她自有深情,只是后来凋萎了。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但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呢。

不得不说,张爱玲真的很特别。其人其文,很多人喜欢,也有很多人不喜欢。且喜欢她文字的,一定多过喜欢她这个人的。纵如此,主流的文学史并没有给她相称的位置,人们乐于说道她的身世、传奇。

她的文字,到《小团圆》时已经枯涩了,不像她早年的作品有繁花盛开的感觉,但仍然有奇倔的小花,一朵半朵开在文字的缝隙中。有些情绪,已如余烬,但仍有一星半点光亮或者袅袅烟火气。

要说,《小团圆》这本书,她自己是不想让它面世的。

生前,她与生活保持了一个倨傲的距离,死后,却被现实强大的力量,裹挟前行。

因为她是张爱玲。 euBJQ9YAnPzmVssePJDBAt26qgudcwcb89V1SY5Lron38oKNStKl1mbiET3pLY2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