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
本卷所汇集的文章是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确切地说是古代宗族史和社会结构史的。文章写作的个人条件是这样的:我在南开大学历史系读研究生时的学习方向是明清史,由于毕业论文是清史范围的,之后就以研治清史为治学根基;我在历史系的教学任务是中国古代史后半段,一度是隋唐至明清,通常是五代宋元明清,我就以此范围阅读“二十五史”中的史籍;1964年起我又在土地制度史研究室研习土地制度史通史;及至工农兵学员入学,中国古代史教研室1974年编著《中国古代史》(内部使用教材),我写明清史部分;1977年恢复高考后,教研室重编1979—198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史》(人民出版社),我不满足于明清史的研究,希望能够对古代通史亦有所钻研,是以改写东汉部分。
个人的学术观念,年轻时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年起对年鉴学派史学及其方法、社会学社会结构论有兴趣,因此,很自然地将对古代阶级关系的研究,与社会结构论、社会生活史结合起来,所写文章从题目到内容,无不显现出学术背景的痕迹。如对中国宗族史和谱牒学史的研讨,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发表读书札记,迄今半个多世纪。涉猎的内容除清代而外,对宗族通史、谱牒学史亦下了一点功夫。关注的焦点,起始是在宗族政治功能方面,跟随主流意识,以族权为封建“四权”之一予以批判。80年代中期起,逐渐认识到宗族正负两方面的历史影响。与此同时,我致力于近当代宗族、宗亲会史研治。鉴于宗族史的论文数十篇,若尽数收入本卷则篇幅过大,故将清代、近现代宗族及宗亲会文章另集为其他两个专卷。
在古代社会史研讨中,我关注两个重大课题,即等级和社会形态,认为中国古代是等级社会,使用等级观点更能够解析历史现象;典型的分封制破坏以后的秦汉以降中国古代社会,不是封建宗法社会,而是变异型宗法性(具有一些宗法成分)社会。
我写的先秦至明代的论文不多,读书札记则有数十篇,选择关于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人生的生养死葬等篇章收入本卷。
(2018年10月30日,2019年5月20日改定)
编者按
为避免文集各卷内容重复,敬请读者垂注:
一、作者为“冯尔康文集”10卷本所作的自序《学无止境,是我治学的座右铭》,置于文集的《社会史理论与研究法》之卷首。
二、作者历年著作之总目《冯尔康著作目录》,以及《冯尔康文集总目录》,置于文集的《师友述怀·序跋札记》之卷末。
以上3篇内容,不再一一列入文集每卷之中。读者如有需要,可以参阅。不便之处,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