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康熙帝十四子胤禵改名考释

曾任抚远大将军的康熙帝第十四子允禵的名字,据他的侄子雍乾时人弘旺在所著《皇清通志纲要》中说:“讳允祯,改讳禵。” 书内多次出现十四子的名字,均书允祯,而不书允禵,这是把允祯作为十四子的本名,把允禵视为后改的不通用的名字。今人王钟翰教授根据弘旺的记载,相信十四子的名字是允祯,故著《胤祯西征纪实》 ,直以允祯为名。十四子的原名是否如弘旺所说,笔者认为,应予考证清楚。这是因为康熙帝十四子在雍乾之世都叫允禵,弘旺与他同朝相处,强调允祯一名,似有深意。民国前期的张尔田因十四子的改名,认为清世宗窜改康熙遗诏,“改祯为禛,固自易易” ,从而将十四子的改名与雍正继位的历史疑案联系起来。王钟翰用允祯一名,也与他相信清世宗夺允禵帝位有关。台湾地区及外国一些清史研究者,也持以上看法。

历史上一个人的本名或改名,原不是重要的事情,可是十四子的名字问题,涉及康熙朝诸皇子争夺储位和清世宗继位真相的重大历史事件,确有考辨清楚的必要。

要澄清十四子的名字,笔者认为清廷历次撰修的《宗室玉牒》(下面简称玉牒)是权威的文献。玉牒每10年修造一次,每次撰成“帝系”、“直格本”(或曰“竖格本”)、“横格本”三种,每种又有汉、满二体文本。玉牒记载宗室每一个成员的简历,包括他的名字(原名、改名)、身世(血缘关系,即父母)、生卒年月日时、世爵官职、升降赏罚缘由、婚配及子女情况。所以要了解清朝宗室成员的基本情况,玉牒自不失为可信的、权威的文献。十四子的名字问题,从玉牒寻求答案,应当是可靠的途径。笔者曾前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下面简称一史馆)查阅了玉牒及宗人府的其他有关档案,试图了解十四子的本名及其变化。

十四子生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正月,死于乾隆二十年(1755),在这60多年中,就一史馆所藏文书获知,清朝先后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三十六年(1697)、四十五年(1706),雍正二年(1724)、十二年(1734),乾隆七年(1742)、十六年(1751)撰修过玉牒。(康熙五十四年也修过玉牒,但一史馆无存。)且看这些玉牒对十四子名字的记载。

康熙二十七年(1688)的玉牒,纂成于这一年的年底,出世将满一周岁的十四子,没有被叙入牒内。是清世宗把他删削了吗?不是。原因乃是:出生不久的人往往不能及时地收入玉牒。笔者在一史馆藏宗人府档内看到清宣宗时的一份档案:“道光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定王爷面奉谕旨:九阿哥尚未命名,俟命名后再入《星源集庆》,特记。”宣宗第九子奕譓因当时未得赐名,而不能入《星源集庆》。从这一事例可知,十四子亦可能因未获赐名而不能叙入玉牒。又,顺治十二年(1655)清朝重申旧规:宗室、觉罗生子,将年月日时,“仍照旧每年正月初十日内送宗人府、礼部记档,以便会纂” 玉牒。可见,宗室之子即使命名了,上报材料未赶上期限,也不能纂入玉牒。十四子之所以见遗于康熙二十七年的玉牒,可能就是上述某个原因。因此,这一年的玉牒中没有他,不足为怪。

记载十四子名字的最早玉牒为康熙三十六年(1697)所修,该牒直格汉文本在清圣祖诸子项下写道“第十四子 胤禵”,与之相对应的直格满文本为: ”(读音juwan duici jui in ti);帝系汉文本为“第十四子 胤禵”。据此,应当认为其时十四子的名字是“胤禵”。也就是说,胤禵是他早年的正式名字。

康熙四十五年(1706)的玉牒,笔者见到满、汉文的直格本、横格本和帝系,共6巨册,十四子的名字,横格本和帝系的汉文本均书“胤禵”,满文本都是“ ”;直格本中十四子的名字出现二次,一是叙述清圣祖的儿子们的情况时,写到第十四子时,汉文书胤禵,满文作 ,以上满汉文各三见,全相同。但直格本在记叙清圣祖诸子的儿子的地方,汉文本在圣祖第三子胤祉的诸子之后,写道“胤禛 四子”,接着在圣祖第十二子胤祹的儿子之后,出现“胤禛二子”字样。查满文本,与先出现的“胤禛 四子”相对应的是 ”(读音in jen duin jui)。与后出现的“胤禛 二子”相对应的是“ “(读音in jeng juwe jui),先出现的有四个儿子的胤禛,就是清圣祖的第四子,后日的雍正皇帝,他的名字始终叫胤禛。 他这时已生过四个儿子,分别叫弘晖、弘昀、弘时、弘昐,所以玉牒这样记录是正确无误的。有两个儿子的“胤禛”应为十四子,观其位次,排列在十二子胤祹之后,而十三子胤祥这时还没有子嗣,从这个排列顺序上确定,这”胤禛“只能是第十四子,而此时他恰有二个儿子,长曰弘喜,次曰弘明,这“胤禛”不是十四子,又是谁人!但是问题出来了,四子名禛,十四子还叫禛,这是不可能出现的重名,四子名字既然书写无误,则十四子的必然写错了。我们再看满文,十四子“ ”的“ ”读jeng,音征,与四子“ ”的“ ”,读jen,音真,不相同。由此可见,他的“禛”应为“祯”,也就是说,满文写的对,而汉文弄错了。这大约是誊录者的笔误,祯、禛字形相近,读音亦有相同之处,误写是很容易发生的。综观四十五年(1706)玉牒中十四子的名字,满文共四见,三见作“ ”,一见作“ ”;汉文也是四见,三见作胤禵,一见作胤禛。十四子原来叫胤禵,现在于此名之外凭空出了“ ”“胤祯”(汉文误书“胤禛”),如果十四子没有这个名字,不会在满汉文上同时出现这一异象。据此,笔者认为,至迟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清圣祖已将他的原名胤禵的十四子,改称为胤祯。改名的具体时间,可能就在修玉牒的当年,或者在前一二年,不会离这一年份很远。玉牒对十四子的改名作了反映,但因玉牒修纂工作的复杂等原因,造成它自身的不一致,所以说反映得极不完善。

这种揣测性看法,尚未有当时的资料来证实,但这以前和这以后的同类事情的处理规则提供了足资参考的例证。皇子的授名,纯粹是皇帝的事,也只有他才有这种权力。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刚继位的清高宗,就其兄弟请避御讳说:“朕与诸兄弟之名,皆皇祖圣祖仁皇帝所赐,载在玉牒,若因朕一人而令众人改易……则帝王之家祖父命名之典,皆不足凭矣。” 清圣祖的孙子,都由他命名,他的儿子由他赐名,更不用说了。笔者在一史馆藏宗人府档案中看到道光十一年(1831)八月初十日的上谕:“四阿哥命名奕詝,五阿哥命名奕誴。”这是父皇给儿子起名。皇帝还给自己的近支亲属授名,如清仁宗于嘉庆六年(1801)二月十八日下令:“朕之亲兄其子孙俱朕命名。” 皇子皇孙及皇侄皇侄孙都由皇帝命名,他们的改名也应当是皇帝的事情,所以十四子胤禵改名胤祯,一定是出于清圣祖的圣裁。

宗室成员的命名、改名,一定要通知宗人府,作为该府管理宗室和纂辑玉牒的资料。清朝制度规定,由皇帝命名的皇子及宗室成员,于赐名、改名之后,内阁把皇帝的有关谕旨抄出,由礼部转给宗人府。如嘉庆二十五年(1820)三月十二日给宗室奕绚的命名,礼部转咨宗人府的公文是这样写的:“礼部为咨照事:仪制司案呈嘉庆二十五年三月十二日奉旨,仪亲王之孙贝勒绵志之第五子着命名奕绚,钦此钦遵,抄出到部,相应恭录谕旨并原奏知照宗人府可也。” 这样的通知,事主属宗室,就收入宗室黄册,是觉罗分内的,则归入觉罗红册,到兴修玉牒时,汇载于牒内。 事实上每至修纂玉牒时,有关部门还要把宗室成员涉及玉牒内容的变动情况专门报告宗人府。如已故去的人员的名字,玉牒中用黑笔书写,在世的人用红笔书写,或其人尚未命名,书其某人之第几子,这个“子”字,活人用朱书,已死用墨书。上一次修玉牒时在世的人,再修时已故世,他所属的部门要报告宗人府,请求改正。如正蓝旗第六族族长、学长等呈报该旗内“红名男册绵字辈玉印、谦录、德伦三名,奕字辈和鸣、宜贵、恒芳、麟瑞四名,载字辈广恩、惠林、森秀、祥桂、英隽、英全六名,溥字辈松山一名,女册内庆琳之二女、溥字辈一名,均应改黑,今在册内粘佥详书年月日”

宗室命名、更名及撰修玉牒的制度,使我们有理由认为胤禵改名胤祯,出自清圣祖的旨意,并且已由内阁有关部门通知了宗人府,只是由于距离玉牒撰著时间较近,兼之十四子又是才成年的尚未预政的皇子,名字不为人们所熟知,所以他的更名没有引起承修玉牒官员的重视,因而玉牒中的一处改过来了,他处则照录三十六年(1697)的旧牒,致使同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差异,这也是不难理解的。

人已改名,而玉牒反映不完善的情况,不仅在十四子身上发生了,类似的情形还有,特别是在十四子的长兄、清圣祖长子身上出现了。据康熙四十五年(1706)玉牒所载,圣祖长子“原名保清,更名胤禔”。查康熙十八年(1679)玉牒,汉文本为“第一子保清”,满文本名为“ “(读音boocing)。康熙二十七年(1688)玉牒,汉文本是“第一子 保清“,满文本则是“ ”(读音in ti)。读者至此自会明了:十八年(1679)、二十七年(1688)两种玉牒,汉文本一致——“保清”,而满文本出现了差别,尤其是后一年份的,自身满汉文不对音,显有误失。再检三十六年(1697)的玉牒,汉文本为“第一子 胤禔”,满文本名为“ ”,这样把汉文名保清改为胤禔,满汉文读音一致了,纠正了二十七年(1688)玉牒的错误。这样叙述不易说清,不妨将十八年(1679)、二十七年(1688)、三十六年(1697)、四十五年(1706)的四种玉牒中皇长子的名字变化,列如下表:

览表易知:康熙长子原名保清,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以前改用后来通行的名字——胤禔,但在二十七年(1688)的玉牒上反映混乱,即他的改名在满文本反映出来了,而汉文本则照袭老谱,没能道出他的更名事实,只有到三十六年(1697)的玉牒才把皇长子更名事情表述清楚。所以改名尽管早进行了,但有的人名的更动在玉牒反映上要有个过程。胤禔更名为玉牒所明载,没有异议,二十七年(1688)玉牒记叙的混乱,并不影响我们把事情弄清。由此使我们更确信:①胤禵是可以更名的,因为清圣祖能给长子改名,当然也能给十四子易名。②胤禵改名在二十七年(1688)玉牒记载上的差错,给四十五年(1706)玉牒叙述胤禵改名的差错提供了旁证,不能因为载籍的一些错误,就否认胤禵更名的事实。

康熙四十五年(1706)(或稍前)十四子胤禵改名胤祯,还可以从清圣祖《御制文集》第三集中得到证明。康熙五十年(1711)武英殿版的第三集载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因复立胤礽为皇太子而封诸皇子的给宗人府的上谕云:“兹值复立皇太子大庆之日,胤祉、胤禛、胤祺俱著封为亲王,胤祐、胤 俱著封郡王,胤禟、胤祹、胤祯 俱著封为贝子。”(卷14)这里胤禛、胤祯分得很清楚,胤祯就是十四子,所以最迟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十四子改名胤祯当无问题。

笔者在一史馆藏康熙朝《起居注册》中见到“胤祯”名字一次,四十五年(1706)十二月初六日记载:“大学士马齐、礼部侍郎兼内阁学士黑寿、大学士舒图以折本请旨,太常寺十二月二十五日祭暂安奉殿,拟遣和硕庄亲王博古铎行礼,上曰:着遣胤祯行礼。”这个胤祯是不是十四子?据《清圣祖实录》卷227“四十五年十二月己酉条”记载:“孝庄文皇后忌辰,命皇四子胤禛祭暂安奉殿。”则此“胤祯”应该是第四子。又就祭暂安奉殿的历史看,四子胤禛与祭较多,康熙二十七年(1688)、二十八年(1689)、二十九年(1690)、三十年(1691)的十二月,胤禛与胤禔、胤祉或跟随清圣祖往祭,或兄弟三人同祭;三十五年(1696)十二月,胤禛一人奉命往祭。因此这一次的祭祀,清圣祖命胤禛前往的可能性大。或许有人会说,《实录》是后修的官书,是胤禛登基后大肆窜改史籍,把乃父派的胤祯的差使揽到自己名下,以提高他在康熙朝的地位。这种可能性看来不大。胤禛虽屡改历史文献,但这件事又不是特殊重要、特别光彩的,他将之窃为己有,似无必要,如果真是派的胤祯,他为不露乃弟事迹,只消把这条记载删掉就可以了,何须冒名顶替。笔者认为《起居注册》所载的“胤祯”,是讲的四子胤禛,而不是十四子胤祯。这大约是《起居注册》的纂写人或誊录人将“禛”字误写为“祯”了。这个资料不足以说明胤禵的更名。

清圣祖为什么给胤禵改名,又何以改叫胤祯?这是十四子改名问题中应弄清楚的事情。但是现在还没有资料说明这个问题。

胤禵更名胤祯,就说到这里。胤祯一名又用到何时呢?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月,清圣祖因欲平定厄鲁特泽旺阿拉布坦的叛乱,特任命十四子为抚远大将军领兵出征,敕书上说:“皇帝敕谕王胤祯:……特命尔为抚远大将军,统领满洲、蒙古、绿营大兵”云云 。可见十四子授命出征之际仍用胤祯一名。他在军中写了许多奏疏,其保留至今的一份奏报军情的残件,开头是“臣胤祯谨题,为奏闻事……” 。资料表明,十四子在抚远大将军任内,使用胤祯一名,直至康熙去世。

清圣祖死后,十四子被改了名,当时只有两个人有权这么做:一是他的生母仁寿皇太后,然而她只具名义上的权威,并没有真正能实现她的愿望的权力,她不会自愿给胤祯改名;剩下来的一个人就是皇帝清世宗。说清世宗给胤祯更名,不会有错,问题是怎样改的?为什么要改?

康熙六十一年(1722),朝鲜派往清朝祝贺冬至的正使李混、副使李万选,于次年(雍正元年)回国后的报告,说十四王被从军前召回,曾因康熙诏命问题到宗人府置对,此事宗人府作有记录,记录本封面最高行有朱笔写的十一个字,“旨:胤祯削去王爵,仍存贝子”。 据萧奭《永宪录》(卷1)记载,胤禵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二月戊辰(十七日)自西宁抵京,然后才有朝鲜官员所说的宗人府置对以及清世宗朱批事。从这件事的性质和所需时间看,清世宗的朱批大约是在雍正元年初写的,而这时十四子仍名胤祯,说明他的更名不是在清圣祖死后的头两个月内发生的。

究竟改在何日,目前尚无确切资料。查雍正二年(1724)玉牒,对十四子写的是“第十四子郡王胤禵”。这就表明至迟在雍正二年,他复名了。笔者还在一史馆藏宫中档见到清世宗的一个朱谕,观其内容是写给年羹尧的,原文录下:“寄来四荷包宝石等物,皆大内有来历之物。言冲锋破敌甚有利益,盖内中亦有圣祖赐允禵带去者,今发来,若进兵时,与岳钟琪、黄喜林、武正安、宋可进等佩带” 。此谕将十四子书名允禵。这个谕旨没有署年月,不过我们知道,雍正元年(1723)八月青海罗布藏丹津叛乱,十月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次年三月事平,这份朱谕无疑是在这段时间内写的。有了上面两条资料,不难明了,清世宗为胤祯复名,必在雍正元年十月以前。

清世宗给康熙十四子更名,是出于所谓窜改康熙遗诏的政治需要吗?谈到这个问题,要充分注意到清世宗是给胤禵复名,十四子原名胤禵,中间奉父皇之命改称胤祯,清世宗再命其名为胤禵,是恢复旧名。 清世宗给胤禵复名的缘由,初步分析是:他是为提高自己的君权降低他的兄弟的地位所采取的措施。因清世宗名胤禛,其禛字与十四子胤祯的祯字,不仅字形相近,而且字音方面也有相同之处,禛音zhen,读真,真韵。祯有两种读音,一是音zhen,读真;一是音zheng,读征,庚韵。在这两个读音中,有一个与禛音相同。这就容易发生混淆!清世宗做了皇帝之后,以一个至尊之主,当然不愿意有人和他的名字类似,尤其是十四子在康熙末年声望很高,并有着清圣祖要传位给他的说法,他有着同自己相近的名字,容易造成人们的误解,只能对胤祯有利。为了贬低和打击他,令他恢复旧名,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这种分析,还可从清世宗兄弟排行易字得到补充说明。清世宗继位后,为了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他独尊自己,采取了一系列打击、压制和贬低诸兄弟的势力和声望的手段,将诸兄弟名字中的“胤”改为“允”字,自己独霸胤字, 就是其中之一。他既然有理由改众兄弟的“胤”字,自然也有理由改十四弟的名字中的近于御讳的“祯”字。如果这个分析还有一点道理,改名的事不一定非同窜改清圣祖遗诏联系起来。

现在就来谈改遗诏的问题吧。改“十”字为“于”字、改“祯”字为“禛”字说,同只讲改“十”为“于”说一样,难以成立。有的史家假设,圣祖遗诏是“皇位传十四子胤祯”,窜改后为“皇位传位于四子胤禛”。这种写法尽管添了继位人的人名,但仍不符合清朝制度。清朝同明朝不一样,明朝只皇太子、皇太孙带“皇”字,皇帝其他儿孙不带“皇”字。清朝皇帝的儿子,一定称为皇子,第几个儿子,则称为“皇某子”,这是规矩,违错不得。“皇”之一字,不能随便用,也不能随意不用。“皇位传十四子胤祯”之说,致命伤就在缺少一个不可缺少的“皇”字。十四子不称“皇十四子”,不合当时制度,这个遗诏的文字既说不通,又怎能令人相信它的真实性呢?设若把这个传说加上一个“皇”字,则遗诏应是“皇位传皇十四子胤祯”,若清世宗改“十”字为“于”字、“祯”字为“禛”字,遗诏便成为“皇位传皇于四子胤禛”,这怎么读得通呢?

笔者留心观察了玉牒中可能出现作伪的各方面情况:凡载有胤禵的地方,都注意观看有否涂改、挖补之处,结果没有发现;查看有否整页抽换的情形,经对照有十四子的这一页与它的前后若干页,都是一个笔迹,证明该页未被后人抽换;同时也观察到全册没有改装的痕迹,从而排除了调换一部分的可能性。然则清世宗是否把全部玉牒都改换掉了呢?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自胤禵出世后,康熙年间又修了四次玉牒,每一种要抄三份,又分藏在皇史宬、宗人府、礼部三处,还有一份底本,即共四份,每一份又最少六册,每册厚薄不同,直格本、横格本往往厚至二寸以上,长几一米,宽一尺多,如果要把它作全部改动,绝非少数几个人偷偷摸摸所能成,必须找个借口改修玉牒,重新组织班子,但是还没有听说过修改玉牒的事。清世宗若这样办,岂不是欲盖弥彰吗?证诸上述种种,可以断定今日一史馆所藏康熙年间的玉牒确是原本,是可以信赖的。

总括起来说,根据清朝《宗室玉牒》等文献的记载,清圣祖十四子的本来名字叫胤禵,后改名胤祯,清世宗又命他复用旧名。清世宗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压抑具有政治潜力的乃弟,避免禛、祯二名的混淆,以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并非是出于窜改清圣祖遗诏的特殊政治需要。

附记:本文写作过程中,承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诸位先生和女士热心地提供档案资料,李松龄先生帮助做满文书写和注音工作,于此谨致衷心的谢意。

(原载《历史档案》1981年第4期) 1R5SSLfFwE/J2E0uwqpfmrz4z0J1gKBMZtSEbMG+ZJbt8MgaoQlAJ7bSlcq8fop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