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重温与新习伯伦师的学术宏论

4年前的2000年,一位出版界的朋友拟编辑一部学术界逸事的学术史资料集,邀我撰稿,遂写出《我的南开老师》一文。该书迄今尚未问世,拙文遂储存在电脑中。2002年雷海宗(伯伦)师百年诞辰纪念,我正在外讲学,不能与会,愧憾交集。今日纪念会主持人王敦书教授告知,会议论文集将出版,要我作文,我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下稍可弥补未能出席纪念会的缺憾。我在《我的南开老师》文中写到伯伦师,今将那部分文字加以扩充,成为现在文章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则是近日拜读伯伦师宏文的体会。以此文略表我对伯伦师追念敬仰之情,亦知在名师面前,学生永远是学生,总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新的知识和启迪。

一、回顾50年代的伯伦师

1955年秋天我进南开大学历史系读书,当时给我们授课的老师,在中国古代史方面的有,讲授明清史的郑毅生天挺师,历史文选的谢刚主国桢师,先秦史的王玉哲师,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的杨翼骧师,隋唐宋元的杨佩之志玖师,近代史的来新夏师,现代史的魏宏运师;教我们世界史的有,世界上古史的雷伯伦海宗师,世界中古史的辜燮高师,世界近代史的杨生茂师,世界现代史的梁卓生师、陈文林师,亚洲史、印度史的吴廷璆师,还有讲授原始社会史、考古学通论的黎国彬师,等等。对历史学界稍微熟悉的人,看到这个名单,无疑会非常羡慕我们,竟有那么多的史学大师和名家,为我们讲授基础课和选修课。是的,我们当时体会自然不会深刻,不过仍然感到有这些老师是幸运的。今日回忆起来固然有不少的往事素材,但是老师的道德文章更使我敬佩,比上学时的朴素感受深刻得多。

我进校就听伯伦师讲世界上古史,他发给我们一份油印本的教学大纲,纲目之外,另有许多专有名词,即古代国名、人名、地名、书名,同时注出英文,如同我们今天在他的《西洋文化史纲要》所看到的那样,举例而言:第三章“黑暗时代之宗教与教会”里的“(甲)希腊教与罗马教之分裂”中,“初次重要分裂(482)——Zeno皇帝之教义纲要Henoticon”;“(乙)教皇之地位”内,“(1)东罗马皇帝之牵制——Justinian(527—565)又征服意大利大部,(2)侵入意大利Lombards(6世纪后期)”。 他在讲课时,遇到这些专有名词,有时只板书中文或英文,甚至不写,而我们对照讲义,做个符号,不用书写,可以专心听讲,不必为抄写板书而分心,提高了听课质量。只可惜我们绝大多数同学学的是俄文,不通英文,辜负伯伦师的一片苦心。伯伦师讲课、演讲,明快、有条理,从不作停顿的思索,没有口语,更不会出现多余的话,学生无不佩服他善于讲课、演说。他上课携带黑色皮包,穿着整洁,给人以鲜明的学者形象。冬天(1956年1月)的一个星期,他没有来上课,听说是去上海开会,审定世界上古史教学大纲,那个时候学术研讨会极少,作为学生难得听到老师出席学术会议的事,所以对伯伦师的外出开会更是产生敬慕之情。

在讲课内容方面给我感受最深的,至今记忆犹新的有下述两点:一是破除欧洲中心论。伯伦师指出“地理大发现”之说体现侵略者蔑视被侵略者的宗主观念,这个词汇不宜再用。 这令我明白什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早就有她的文明史,何待15世纪以后殖民者发现?伯伦师是通观全世界的历史,毫无偏见地、不带意识形态色彩地提出他的学术见解。反帝爱国,是我老师那一代人坚定不移的信念,非常强烈。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得到。二是塞其提人的生活史和服装史。伯伦师讲上古中晚期亚欧大草原的游牧世界与土著世界的历史,说到中亚至黑海北岸的塞其提人生活,他们因为游牧,吃马肉,饮马乳,由于征战,服装与军事生活密切相关,适应马上作战要求,穿着绔、长靴、马褂、尖帽或风帽。伯伦师特别讲到裤子的形成过程:开始是绔,就是我们中国所说的套裤,适合骑马,但御寒不足;加上腰,成为开裆裤;然后又制成合裆裤,就是我国古人所说的裈、穷裤。塞其提人的这种发明传播到游牧民族世界。 我当时听了特别感兴趣。我致力于中国社会史研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以求学时期来说,读邓之诚的《中华二千年史》有关生活、娱乐的内容,听伯伦师这方面内容的讲课,都有影响。这里还要附带说的,是听杨生茂师的世界近代史课,他讲战争方式的变化,原来西欧军队对垒时,击鼓列队直身前进,所以伤亡很大,后来才懂得分散队形,躬身前进,或卧倒隐蔽,减少伤亡。这不是生活史,然而生活方式与战争方式是可以互通的,我也得到启发。学生受益于老师,真是潜移默化的,认真想来,始知无处不在。

伯伦师在20世纪50年代的不幸遭遇,作为学生,我们耳闻目睹,知道一些,后来又陆陆续续听说一些,最重要的是他未能摆脱“右派分子”之冤。1957年4月《人民日报》派人到天津,召开关于“百家争鸣”的教授座谈会,伯伦师、毅生师以及天津的一些知名学者应邀出席,都发了言,发言稿刊登于21日和22日的该报上。伯伦师在会上说马克思主义在革命理论和实践方面发展了,而在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基本上停留在恩格斯逝世的1895年。毅生师在他前面讲的话,说到要开展好百家争鸣,要有充分的资料,但现在不足,故而争鸣受到影响。伯伦师同意这一意见,他说:“对年龄大一点的人来说,他们有他们几十年的习惯,在研究一个问题时得掌握全面或比较全面的材料才能讲话。今天有许多问题是值得谈的,可是不掌握材料就没法谈。”他由此讲到研究方法问题,特别是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我们要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光揣摩他们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是掌握62年前的材料做出的结论,如果他们掌握了今天的材料,就会另做结论。”伯伦师的发言可以归纳为三点,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基本上停留在恩格斯逝世的1895年,少有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本人若看到后来发现的材料,会修改、发展他们的观点;对待马恩著作的正确态度是准确理解,而不应当去揣摩附会。《人民日报》刊登伯伦师的言论时,特作“编者注”,谓雷先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上停留在1895年’,这却是违反了事实”。因为列宁和中国共产党在诸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使古代史研究中有新发现,也只是补充和修正个别论断,并不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因此希望大家加以讨论。由于《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这一按语给世人的印象是代表党批评雷先生的。

不久北京大学物理学系学生、后来成为学生中极右派的谭天荣到南开大学演讲,许多同学去听了,就我的印象,他主要讲要恢复恩格斯的否定之否定理论,并同黑格尔哲学联系起来。谭天荣在南开访问了几位教授,其中有伯伦师,关于他的访问,有文章刊登在《人民南开》上,我们从中知道他访问伯伦师的事情。谭天荣离开后,大约在五月下旬,伯伦师和其他被访问的教授,在大礼堂向全校师生说明会见谭天荣的情况,伯伦师说他问及谭天荣学习哲学和阅读黑格尔著作的情况,劝他在谈论黑格尔思想时,要多读一点黑格尔的著作。其时礼堂主席台两侧有面向前方的两条毛泽东语录,伯伦师脱口背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用以说明中国需要马列主义和共产党领导。那时还没有像1962年以后那样加强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状况,更没有“文革”中每天不知道要背诵多少语录的热潮,而伯伦师这时说出来,令我们惊讶,他竟如此注重理论学习!如此尊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班上的一位同学听后,立即上台发言,说伯伦师讲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这位同学资助过谭天荣在南开大学活动期间的饭费,又是陪同他活动的,随后被打成右派分子。学兄陈振江教授回忆,他当时就批评那位同学,怎么对老师说不恭敬的话。

今日我们反观伯伦师当时的处境,对伯伦师的心理状态或许能有所了解。他因同国民党的关系,1949年之后,系“管制”(因系高级知识分子,不公开宣布,实际是“内控”)人员,1952年从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任上,调到南开大学执教,或多或少有“发配”的味道,这种身份、处境,一般人不知道,自家能不清楚吗?1957年4月的发言,《人民日报》加了按语披露,他能不紧张?所以立即写长信给《人民日报》,说明他的观点,以免引起误解。“反右”运动即将来临,他敏感地意识到了,希望不要被陷进去,于是为保护自己,说出给有关人士听的话。当然,伯伦师是在劫难逃,还是被中央大人物康生指定为右派分子。写到这里,我想到佩之师为伯伦师的仗义执言。

佩之师令人异常佩服的特点,是一贯讲真话,无论是在学术上、政治上、生活上,莫不如此。伯伦师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谈话在《人民日报》刊登后,佩之师不同意《人民日报》所加的按语,认为是对雷先生观点的误解,因而写信给《人民日报》,报纸于5月7日登载出来。信中说“贵报对雷先生的批评和雷先生的原意并不相同”,明确表示不同意编者注。他所持的理由,是雷先生讲的是两种问题,一是革命实践理论的发展;另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方面说没有什么前进。这两方面需要区别开来。佩之师特别指出,雷先生讲的有人揣摩马克思主义词句来解释历史,是希望用丰富的材料补充、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佩之师还说,有人硬把马、恩、列、斯个别原理和结论套在中国历史研究上,可见雷先生的发言是诤友之言,更为有益。伯伦师和佩之师所反对的史学研究中的教条主义观点,后来发展到相当于传统的注疏儒家经典的严重状况,他们实有先见之明。“反右”斗争一开展,佩之师万幸,没有成为右派,定为“中右”,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一职被撤消。佩之师为人笃诚,追求真理,虽遇艰难波折,绝不退却。90年代末,我特意问过他,为什么那样坚持发表包括支持雷先生的那些观点,他引用别人的话说,“毕竟是书生”。我体会佩之师的意思是书生不懂世事,又好讲个直理,乃至无所畏惧。另外,承毅生师哲嗣、克晟教授见告,在伯伦师被宣布为右派分子之后,毅生师特地去看望他,伯伦师向他说,大家对他的批判中,将他同章伯钧、罗隆基联系在一起,他想不通,表明他并没有理解政治运动是怎么回事。伯伦师和佩之师如此坚持学术观点,毅生师等那样笃重友情,是我们晚辈的楷模,他们留给南开史学同仁引以自豪的资源,坚持真理、独立思考的资源。南开史学能有今日之学界地位,岂偶然哉!岂偶然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再举行纪念毅生师、伯伦师、佩之师学术会议的原因所在吧!

二、21世纪初学习伯伦师五十多年前的宏论

我是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的,对于伯伦师关于中国历史的学问,在读大学时并无所知,根本不知道他是战国策派的代表人物,是文化形态史观论者。他在学术上受到学界尊重的情形,从80年代以来有升温的趋势。我读英人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中译本)的序言,见李氏讲他的研究情况,说得到许多中国学者的帮助,开列了一长串的名单,赫然列在第一位的就是伯伦师的大名,这就足以表明他崇高的学术地位。90年代见有学者研究《观察》杂志撰稿人的历史,推崇伯伦师;又读到江沛著《战国策派思潮研究》(2001年)一书,重新解读林同济和伯伦师的学术著作和观点。我早就想读伯伦师的著述,可是书不好找。现在好了,《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西洋文化史纲要》《伯伦史学集》相继印行,捧读甚为方便,现就学习《中国的家族制度》《古今华北的气候与农事》等文谈一点体会,集中在生态环境史和家族史两方面。

对于生态环境史,可以说我这一代人,以及现在的中青年,是刚从陌生状态中走出来,而在五十年前,伯伦师就做出研究贡献。伯伦师在《古今华北的气候与农事》 文中,关注生态环境与生产、生活。他从历史上生态环境的变化,看到人为的破坏作用,主张有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重建沟洫,植树造林,期望并认为“用科学方法大事建设与改造自然之后,整个环境应当远优于殷周之际听其自然的局面”。

具体地说,伯伦师从野生象的有无观察生态环境的变化。他从甲骨文中获知,殷商时期中原地区有大象,西周初年因战争的缘故,将中原的象驱赶到江南,到汉代,在浙江、福建、两广有象的生存,而江南象已经绝迹。他指出象的生存自然条件是:一需较多的林木,二需较大的雨量,三需较暖的气候。象在北方的绝迹,是失去了这样的生存条件。

伯伦师从古代农事季节早于后世来看生态环境的恶化。他研究《吕氏春秋·十二纪》和《礼记·月令篇》,发现先秦时代,夏历三月谷子出穗,四月收麦子,比现在早一个月收获,由此而认为这是气候微有不同造成的。伯伦师从商鞅变法的“开阡陌”“填沟洫”了解生态环境的恶化。气候之所以变,是用田间堤防的土把沟洫填满,耕地面积增加不少,当时这么做,也是因为战国时期林木被摧毁,雨量不足,可以不用沟洫。他认为战国时代的林木减少是农事变化的一大关键,致使麦子的收获季节推迟一个月,而且从此以往,林木摧毁日益严重,旱象成为“正常”的事。

对于森林的减少、气候的变迁,伯伦师敏锐地看到是人为的破坏作用,他说:“人力对于自然的摧毁,实在可怕。”抗战时期他生活在近乎亚热带的昆明,听到“前山炭,后山炭”的说法,即昆明的燃料为木炭,五十年前所烧的是前山木材制成的炭,如今前山已成童山,只有烧后山的炭了。这种破坏性的掠夺,只会造成半沙漠的后果,所以他又分析西北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与原因:“关中之地,直到唐代仍称沃土,但自中唐以下逐渐枯干,演成后日西北的近乎半沙漠状态。今日的西北,山上不只无树,少数的山连草也不能生。因为树已烧光之后,只有烧草。草也不济,冬天就到山上挖土中的草根,作为燃料。至此山坡的浮土全无保障,转年雨降,把浮土冲刷净光,剩下的岂仅是童山,简直是百分之百的石山,除青苔外,任何植物也不再生长。”他看得是多么透彻,如同亲历一般。我在河北农村两次参加“社教”,眼见农民到地里挖草根,做饭取暖,当时深深感到燃料缺乏的严重性,农民不这样做,别无他途,他们没有像伯伦师那样的思考——这是破坏生态环境,会造成恶性循环。

伯伦师不只是揭露生态环境的破坏,更重要的,也是他的着眼点,是在设法改善生态环境,使它恢复到比上古时代还要好的状况。他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造林,二是开沟渠。他痛心地讲到昆明“前山炭,后山炭”的破坏山林现状之后,指出“只知伐林而不知造林”会有不堪设想的恶果。他认为中央政府应“计划在中国的北边种植防沙林带,在内地也计划大规模植林,两种计划实现后,华北应当不难恢复三千年前的温湿环境。我们纵然不能希望再在此地猎象,其他的三千年前景物可能都再出现,华北的外观很可能要接近于今日的江南”。伦师抱着热切的希望,通过植树造林,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地开沟洫,是针对商鞅变法“开阡陌”“填沟洫”的,伯伦师看到沟洫填平,雨水无处宣泄,造成“立潦”的灾害,因而提出开挖沟洫,“为平坦的田,尤其是低洼的田,解除立潦的威胁”。

对于伯伦师的生态环境史研究,我体会到两点:一是需要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史的研究。这种研究一度为学术界所忽视,90年代以来已经重新开展,因为有所中断,今日研究者容易忽略先行者的研究成果,这是我们极应注意避免的。伯伦师的研究业已相当深入,看他由大象的有无认识到气候的变化、农作物收获季节的推迟,不能不佩服他洞察历史的敏锐性和深邃性。至于生态环境史研究的有所中断,当与其时学习斯大林理论,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有关,今日得以重新开展研究,是我们的幸运。另一个是感到伯伦师史学研究中的时代关怀和社会关怀,他绝对不是为史学而史学,他是为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而治学,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中国的家族制度》一文(收入《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伯伦史学集》),发表于1937年,只有一万多字,而却概括出中国家族演变的线索和变化的原因。他从家庭人口的众寡增减,推论家族与国家的关系以及家族的现在状况,而造成家庭人口变化的因素,是人们的人格观念——是家族的人,还是作为公民的人观念的变异。他的观点鲜明,有的见解在六七十年后仍很新鲜,他的学术贡献,我想在于:

家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进程。伯伦师认为:“春秋以上是大家族最盛的时期,战国时代渐渐衰微。汉代把已衰的古制又重新恢复,此后一直维持了二千年。”这个发展脉络虽然简略,但在今日依然是学术界的共识。

家族的属性。春秋以前的家族,“不只是社会的细胞与经济的集团,并且也是政治的机体,各国虽都具有统一国家的形态,但每一个大族可说是国家内的小国家”,而战国以来,政治机体的功能完全丧失,“专制君主所代表的国家可随意支配家族的命运了”。用后人研究的成果来说,战国以前是家国一体时代,家族和国家是不分的,所以是政治机体,而后,家族成为国家(即专制君主)的附庸。

家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的更新。伯伦师认为商鞅变法削弱人们的家族意识,而提高国家意识。因为商鞅变法中,实行什五连坐法,使个人向国家负责,告奸成为公民训练,使大家族不再成为个人与国家之间的障碍。

丧服制和子孙繁衍观念是家族制度的两根台柱。伯伦师指出三年丧是丧制的中心,春秋末开始动摇,人们自动缩短守丧时间,而汉代以后重建家族制,再次强调孝道和三年丧,所以汉朝皇帝的谥号都带“孝”字,实行举孝廉、孝悌力田的政策,而这种唯孝主义在往后的二千年间成为人们的中心信仰。

伯伦师认为,战国时期各国都有人口过少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战争,然而重要的因素是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其时大家族破裂,子孙繁衍观念随之微弱,特别是公民观念代替家族观念,小家庭感到多子女的累赘,为图个人方便,不愿多生子女,讲求节育方法,因此他说:“今日西洋各国所时尚的节制生育方法并非新事,战国时代的中国已有此风。”伯伦师特意介绍《汉书》所著录的八种房中术著作,得出下述结论:“房中术的主旨是既得性欲之乐,又免儿女之苦,对(战国)人口稀少要负一部分的责任,是没有问题的。”今日李中清、王非著作《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向马尔萨斯人口论挑战,他们如若见到伯伦师的宏论,相信一定会如获至宝。仅在这里建议他们吸收伯伦师的意见,以增强论著的说服力。

对于家族未来,伯伦师提出问题,不作预测,希望从人们的实践中去加以认识,故而说:“家族制度,或大或小,是人类生活的必需条件。所以未来的中国到底采用如何形态的大家族或小家族制度,颇堪玩味。大小两制,各有利弊。两者我们都曾实行过,两者的苦头都曾尝过。我们在新的建国运动中,是否能尽量接受历史上的教训,去弊趋利;这种万全的路径,是否可能;大小两制是否可以调和——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日的人所极愿追究的,但恐怕只有未来的人才能解答。”对待大家族与小家庭的态度,需要认真研究,不可轻易作出判断,最重要的是看未来的实践。这种对待历史问题的客观态度,无疑是比较科学的,这才有益于社会的前进。

伯伦师关于家族史研究的学术遗产,在于对家族属性的确认,发展变化历程的探知,人们的社会观念(个人主义的、集体主义的、国家主义的)对生育和人口再生产的影响,对家族历史和现状的评价。这些至今仍然不乏参考价值。

在煞笔之前,我想就文中说到的伯伦师、毅生师、佩之师等老师的共同之处再写几笔,主要是向他们学习“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问题。刘知几讲史家“三长”,我以为“才学识”中的“识”是灵魂,最重要,“识”的取得就在于“独立思考,追求真理”,我的老师之所以成为史学大师、史学名家,是因为他们莫不具有这种精神,无不在这种精神主导下甘于长期坐冷板凳。这种追求我想体现在:(1)勇于探索,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像伯伦师那样对中国历史作出自己有体系的说明;(2)不趋时,不媚俗,不人云亦云、追潮流,而是作出自己的探讨,并且敢于提出来讨论,不怕他人的非难和打击,如同佩之师所做的,一再向时尚之论发出质疑,正是这种精神,他才有马可·波罗研究和其他史学领域研究的巨大成就;(3)不迷信权威,对权威应当给予应有的尊重,但是不能由此而走向盲目崇拜,去揣摩、套搬权威的结论,甚至于词句;(4)历史学独立见解的提出,基础在于大量掌握历史材料,从材料中得出固有的结论,这就是毅生师、伯伦师和所有的老师总是强调占有史料的原因。

(2004年3月25日于顾真斋,载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雷海宗与二十世纪中国史学》,中华书局,2005年) wfTgkxoe54kjQjXmIxBJOwf+Tf6ak29tBcSQho3qgXtVT7PK0xaYJ/U5mdrxK2O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