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具有前近代因素及与近代社会相衔接

(一)鸦片战争之前职业结构、经济结构的某种变化,可同近代经济结构相衔接

在受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影响之前,中国内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结构方面有所变化,因之可以同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相衔接。

清朝出现大量的,被当时人说成“闲民”“游民”的人,其实他们是经济结构变化的产物和标志,是具有新生性质产业的劳动力。其实所谓的“闲民”是有职业的,只是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他们的服务性职业不被官府和社会认可而已。

饮食业、服务业、娱乐业有了较大发展,从传统商业分离出来。茶馆、酒楼、戏楼、娼楼、游船、澡堂业大有发展,从业的伙计、艺人、船夫、轿夫、厨师、妓女,有一大批人,如道光中的苏州,商贾云集,戏馆、酒馆数十处,每日演剧,从业小民不下数万人。一个城市的戏馆、酒馆能够养活几万人,可知饮食业、娱乐业的发达盛况。这类行业就是现代社会的第三产业。

手工业内部较大规模的生产和较为细致的分工,在纺织业、制瓷业中出现。纺织业内部区分为丝绸织业、棉织业。棉织业有家庭纺织,有作坊纺织,织成布匹,由染踹业加工。苏州踹业作坊,雍正年间有450家,踹匠两万余人。工匠来自江北、镇江、安徽。棉布业中,还有棉花收购商,有开设棉布字号的棉布商,后者多为包买主,运销各地,或由外地布商转销。景德镇制瓷业分工细腻,工种有:陶泥工、拉坯工、印坯工、旋坯、画坯、青灰、合釉、上釉、挑搓、抬坯、装坯、烧窑、开窑、乳料、舂料、砂土工等。工匠来自各地,占当地人口的十分之七八,本地人不过二三成。

农业内部,个别地区出现生产专业化倾向,产生专门的产棉区、蚕桑区、柞蚕区、苎麻区、蓝靛区,这是商品经济发展之表现与结果。松江府、太仓州的植棉区,称棉田为“花田”,表示尊贵。太湖区域的蚕桑业发达,江宁府、镇江府的蚕桑业亦有发展。山东柞蚕业、江西苎麻业,均很出名。

佣工身份,基本上是平民身份的雇工,明代还有一些身份低于平民的“雇工人”,到清代大体上转变为雇工,生产关系变化了,雇工虽仍受宗法性束缚,然而是平民,并不是从前的雇工人。

消费结构的改变,与生产结构的变化共生,高消费以商人、手工场主为主,外地人为主。乾隆年间苏州府长洲令李光祚说:“一切唱楼酒馆与夫轻舟荡漾,游观燕饮之乐,皆行户、商旅迭为宾主,而本地士民罕与焉。”行户、商旅为宾主,他们为发展业务,需要应酬,需要有服务业来适应工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生产、消费变化,引起商品交换的发展,长江中游与下游,形成粮食与棉布(还有食盐)的对流,而粮食供不应求,促进粮食业生产的发展。江南与闽粤贸易,是棉布、棉花与蔗糖、材木的交换。

工商业、服务业、娱乐业的发展,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就中棉布织业、丝绸织业、陶瓷业生产关系中,以及为出卖而生产的农业专门化地区的出现,无不表明经济领域已经有了近代的成分。传统的商品经济、雇工经营及其近代因素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链接点。

(二)鸦片战争以后等级制度的变化与皇权的实际削弱

鸦片战争以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演变的若干迹象:

皇权的衰弱,大不如昔。鸦片战争失败,割地、赔款、开商埠,为亘古未有之巨变,是皇帝的奇耻大辱,咸丰帝逃难中死亡,慈禧出逃,不成体统;地方势力实际增强,如湘军、淮军,部分地自筹军费(抽取厘金),督抚与自主武装相结合;改革政体,预备立宪,实行责任内阁制,是皇权的让步,实际产生的是“皇族内阁”,内阁13名成员,皇族占7位,总理是庆亲王奕劻,排斥汉族官僚,又无能,无法驾驭朝政,乃宗室权力的回光返照。

官僚权威降落与官位贬值。战败的武官被人揶揄,不敢耀武扬威,文官在洋人面前直不起腰而遭到讥笑,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写的“制台见洋人”的洋相。官位贬值,官多无职位可以赴任,甚或四品衔出任七品职。捐纳盛行,无可改变,恶性循环。

绅士社会地位进一步上升。表现在资政院议员选举,钦选一百名硕学通儒,条件是不必考试,由各省咨议局互选,于是绅衿充任议员者多;绅衿实际控制社区。

资产阶级产生与地位有所上扬。洋行买办转变为资产阶级,少数官员成为亦官亦商者,田主转化为资产者,他们经营造船、航运、纱布、矿冶、电讯、保险等近代行业;他们具有民族性,郑观应等已提出以商战对付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他们谋求政治权力,支持君主立宪。纳税多的资产者可以成为资政院、咨议局的议员和农工商部议员顾问官,并有制度保障,即《资政院议员选举章程》、农工商部的《奖励公司章程》的规定,凡集股20万至100万可为部议员,集资200万至2000万授顾问官。

贱民的局部解放。堕民,继雍正朝改籍令之后,光绪年间再度得到脱籍的机会。在堕民除籍史上表达出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的呼声。为堕民脱籍而奔走的宁波人卢洪昶说:“同是人也,而强名‘丐’、名‘堕’以辱之,不平何如焉?吾誓拯之出,以全人道。” 他们通过办堕民子弟学校,令之取得学位而获得脱籍。

总而言之,时至近代,是中央集权的皇权下降,地方权力上升,地方自治的呼声和力量有所抬头,等级制度弱化,以至随着清朝的灭亡而等级制度的消失,应当说是近代平等、人道、自由观念的产物。

(三)民间群体的近代因素产生与政党出现

在传统社会的极少数合法群体之外,产生大量的社会团体,并与近代因素相伴出现。

古老的、带有宗法性成分的宗族,晚清在上海的个别宗族依据地方自治和议会的原则成立“族会”,洗刷自身的宗法性因素;宗族进一步民间化,即成为平民的宗族,民众化和大众化,使之更具民众性和自治性。

政治性团体及政党出现。由清初不许结社到晚清社团林立,政党因应而生。开始出现的是强学会,办报纸,先后有《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和《时务报》,鼓吹变法,被视为乱议政治而取缔,但它为戊戌变法制造舆论,结束传统社会无政治团体的状态,意义非凡。保国会,以反对列强瓜分中国为宗旨,开展救亡运动。其他团体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如各种学会、戒缠足会、去毒会、自治公所。兴中会于光绪二十年(1894)成立,首倡进行推翻清朝的革命。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于光绪三十年(1904)成立,次年同盟会产生,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政纲,要求消灭传统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经济制度。

(四)意义

前近代与近代的衔接,有因素传承,有迹可寻、可循。近代社会的产生,有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土壤,并非凭空出现。春秋时代郑子产就有承认传统“乡学”,允许学子议论政事的主张。清初黄宗羲鼓吹学校“议政”,认为“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意思有二:一为是非公道,不出于天子,而出于学校,所谓“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二是提高太学祭酒地位,与宰相对等,所谓“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每朔日,天子临幸太学,宰相六卿谏议皆从,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在郡县,朔望大会,学官讲学,郡县官就弟子列听讲,政事有失,听批评改正。于是含有“议政”与行政并列的味道。黄宗羲表达出政治改革的愿望,戊戌维新时出版《明夷待访录》,康梁借以鼓吹君主立宪。黄宗羲之论,并非近代的属性,但是近代新学赖以产生的民族文化土壤。

嘉道以降,中国社会已经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近代产业、君主立宪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间团体、民意高涨,均值得肯定。 KvY7bVEZXpcmqRYSzDJjwSskS7j09TWTh//Rq/8lv1WZ/TonSdJ8DKRcYj4xQHV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