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满汉矛盾与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在民族地区实行多种体制的显著成效

清朝是以满洲为主体的王朝,满人为统治民族,满人皇帝的统治对历史的发展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均不可忽视。

(一)民族压迫、歧视政策,涉及范畴相当广泛

清初五大弊政。满洲入主中原的过程中,实行剃发、易衣冠、圈地、逃人法、迁海等5项政策,就中大肆杀戮汉人,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职官制度中实行复职制,满人为主体,为主官;满洲人、蒙古人爵位高,汉人望尘莫及。

防治汉人的特殊政策:禁止士子结社,顺治朝的“卧碑”开其端;顺康间在沿海地区实行“迁海”政策;对外的闭关政策,限制民人出洋谋生,动辄以化外之民来惩治,闽粤沿海民人“以海为田”,不许出洋是断绝生路。这样做,是怕汉人与外国人“勾结”反满。

(二)满汉斗争贯穿有清一代

满汉矛盾时隐时显,乃一代之事,是全部社会矛盾的一个基本线索,清朝兴亡系于此。如清朝初期,剃发令引起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清朝、南明共同对付李自成及其余部,变为汉人的反满,如江阴各地的抗清、反清,影响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清代初期、中期,民间利用“反清复明”口号,太平天国“奉天讨胡”口号,号召恢复汉人政权,及至晚期,汉人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成为辛亥革命成功的重要原因。

(三)在民族地区实行多种体制,牢固奠定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富有进取精神,对其他少数民族的柔远政策颇有成效,为汉人政权所不及,所不可想象。

清朝成功地处理与蒙古人的关系,使历史上长期不能解决的“北患”问题,至此彻底消除,其功至伟。满蒙联盟,突出表现在政治联姻上,形成以满蒙为基干的统治集团,令蒙古始终是满洲的助力;军事方面,从入关时的从征,到镇压太平军、捻军,蒙古均起重要作用,故而光宣之际蒙古官员被引见人数大增。清朝皇帝信奉与利用藏传佛教,形成满蒙藏的结合,牢不可破,须知西藏原来属于蒙古人势力范围,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势力达到新疆、西藏、青海及宁夏一部分;雍正帝、乾隆帝主动向准部本土发动进攻,并于乾隆二十年代平定准部之后,北方、西北、西南边疆稳定;在蒙古地区,清朝考虑到蒙古族领主社会具体情况,实行盟旗制度,由中央政府任命盟长、旗扎萨克,使之按照中央法规行政,直属于理藩院。从战国、秦代到明代修筑长城,中原受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蹂躏,社会资源的极大耗损,两千年的危难问题,至此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杜家骥在《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中认为:“往代汉族中原王朝经常被困扰的所谓‘北患’问题也至此结束,这种安定的大一统局面,既是治世形成的有利条件,也是它的一种体现。”(人民出版社,2008年)蒙古问题的解决,对中国历史影响巨大:疆域稳定的标志;清史分期的界标,阿睦尔撒纳之役,为前期、中期的标志性事件;在对俄国事务中扭转被动局面,原来在同准噶尔人斗争中对俄国人让步,于《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中表露出来,又允许东正教士驻京,成为日后英国要求使团驻京的口实。

在西藏,尊重藏传佛教及其领袖,实行中央政府代表与民族地方首领共同治理的原则,由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此种制度在清朝灭亡之后仍有所延续。

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实行改土归流政策,从元代的改土酋为土司制,到清代的改土司为流官,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治理得以实现。

在东北实行驻防将军制,设置奉天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实行旗民分治办法,由副都统管理旗人,府州县辖治汉民。

在维吾尔族地区,实行领主制的伯克制度,但不得世袭。

在汉人聚居地,即黄河、长江、珠江流域广大地区设立行省,中央政府直接治理。

宗子制、郡县制、盟旗制、驻藏大臣制、驻防将军制、伯克制、驻防都统制,多种体制,均受中央政府管理,特别是在主权方面,如在西藏驻军,对外事务由驻藏大臣与达赖商定。

清代形成稳定的疆域。疆域由不够稳定到稳定,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是在乾隆平定北疆之后,是为清帝国疆域最终完成。是时疆域辽阔,北到外兴安岭,东至库页岛,南极南海,西至帕米尔高原、后藏阿里。辽阔版图底定,在农业社会极其不易,乃两千年历史资源集聚所形成,是漫长历程的产物。清代以后国人常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勤劳勇敢”自诩、自豪,“地大”,确然如此。

新的版图观念和国家主权观念。传统的版图观、国家观,与孟子的国家观相同,即国家有三要素,为土地、人民、政事。清代内地、边疆一体化后,大一统观念得到发展并深入人心,“华夷之别”逐渐为“中外之别”所代替。中外之别,是“中国”作为国家的观念加深,“外”不只是指外藩,还有外国,表明国人的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新的版图意识和国家观念,体现在康熙、乾隆、嘉庆三次纂修《大清一统志》,嘉庆志附有“大清一统舆图”;清朝同外国人打交道中逐渐懂得国家主权的道理,主权意识因素不断增强,明白疆域清晰及不可侵犯的道理,在对外关系中强化中国的认同。关于新的版图观念和国家主权观念,可参阅黄兴涛的《情感、思想与运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检视》(《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邹逸麟的《清代对疆土版图观念的嬗变》(《清史参考》第137期,2009年4月27日)。

版图,即国土,是炎黄子孙立足之境,提供生活资源,就此应予稳定版图的清朝以高度的肯定。

一个国家实行多种体制制度,有益于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治理和疆域的稳定,有益于对少数民族政策的落实,它的前提是承认、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与习惯,这是它的历史意义之所在。它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无疑富有现实意义。

(四)多民族国家认同的加强

清代虽有满汉矛盾,但华夏(中华)国家的认同程度在发展,在加强,以至形成近现代国家的认同。

清承明制,清朝肯定明朝及其基本的政治制度、法规和伦理观念,并予以继承。肯定明朝主要是推崇明太祖及其制度,康熙帝谓洪武为“贤主”,非寻常帝王可比,其朝政“治隆唐宋”。所以南巡亲祭明孝陵,不走正门走偏门,表示对明太祖的敬重。乾隆帝南巡祭明陵,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用张隆礼胜朝之意” 崇礼明太祖,表示认同华夏传统,也是使自身成为正统,成为法统的继承者,当然是正统了。政治制度的继承,后人总结清朝政治为“清承明制”,是基本制度的承袭,即实行郡县制、职官制、赋役制、教化制、科举制,强化对皇子的教育。常建华在《清史十二讲》第一讲中,强调清朝皇帝借鉴汉人的统治思想,总结出“清承明制”的政治继承性,“主要表现在借鉴了乾纲独断的专制集权思想和政治体制,集中体现在‘君权’与‘相权’关系以及宣传教化方面。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清前期延续了明太祖的政治”。

对汉人既利用又限制,重要的是以华夏文化治理汉人和中国。民族统一,在文化方面,始终是汉族文化为主体,就是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少数民族文化有扩大影响的趋势,然而主流文化仍然是汉人的儒家文化,并给予少数民族极大影响,满洲虽力求保持本色,然仍不免被同化的命运。

中华多民族国家观念的逐步形成。皇帝认同多民族国家,雍正帝讲认同,要点有四,一为有德者为王。“惟有德者可为天下君。此天下一家,万物一体,自古迄今,万世不易之常经,非寻常之类聚群分,乡曲疆域之私衷浅见所可妄为同异者也。”“上天厌弃内地无有德者,方眷命我外夷为内地主。”满洲有德才在中国坐天下,这种政治标准,不论何种籍贯、民族都应遵守,这种标准易于得到汉人认同。二是将少数民族与华夏之别视为籍贯的不同,而非“非我族类”的人兽之别。他说:“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籍贯不同,在哪里都是一个国家之人。三是批判“华夷之辨”,是分裂时期互相丑化之事,敝俗之见,应当摒弃,而今天下一统、华夷一家,再讲华夷之别,就是“逆天悖理,无父无君”的叛逆言论。四是进一步以清朝版图辽阔说明满洲君临天下是臣民幸事。“汉、唐、宋全盛之时,北狄、西戎世为边患,从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见《大义觉迷录》)这种国家认同观,为后人接受,华夷之辨在舆论界的影响力逐渐减低。及至清朝退位,诏书讲到优待满洲皇族,还要优待蒙古、西藏,强调建立汉满蒙回藏的国家。孙中山的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与之回应。国家同地域、疆域、民人、民族联系在一起,全面地、综合地认同。 2bD3r0JGLAnQGYEsBdnC0wU8ifSbwUvN54gReJI00aHnk0oU2LvuzfUMXGvfSXe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