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各个皇帝皆有传记,有的不止一部,例如乾隆帝(1711—1799,1736—1795在位)及其时代的,有周远廉的《乾隆皇帝大传》、白新良的《乾隆传》、唐文基、罗庆泗的《乾隆传》、庄吉发的《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戴逸的《乾隆帝及其时代》等5部,前4种资料丰富,后一种以分析见长。用传记体裁,反映一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历史事件,如拙作《雍正传》(有台湾商务印书馆版)。专门制度史,如郭松义的《清朝典制》,较全面地涉及清朝的各项典章制度;2002年出版的白新良的《清代中枢决策研究》,论述中枢决策的机构、制度及政策的形成与贯彻;方行、经君健、魏金玉等的《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
系近年热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日益广阔,且有所深入。如对疾病医疗史的研究,余新忠的《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论及瘟疫流行的特征、瘟疫的种类、疫情的地域性、传染源,社会和政府的对策及对瘟疫的控制,是比较有意识地进行医疗社会史研究的开始阶段的代表性著作。小田的《在神圣与凡俗之间——江南庙会论考》,对庙会史作出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与历史学的跨学科研究,认为庙会具有神圣与凡俗的混合性,并非单纯的神圣性或经济性、娱乐性。赵世瑜等的《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使用历史记忆的理论,发掘鲜为人知的民族记忆。从这两部书和一篇文章,不难了解社会史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研究内容的拓展性和深入开展的状况。
概括一代社会生活状况的是我和常建华合著的《清人社会生活》。我写此书,试图建立清代社会生活史的一种研究和描述的框架,所叙述的内容从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到社会问题,以及少数民族的生活。
商人史和会馆史,尤其是徽商、晋商和海商研究成绩显著。徽商的研讨同徽学的产生密切相关。徽商的经营方式、道德、与家族关系、家庭、文化价值取向及自卑心理、与社区关系诸方面均有一定深度的涉及,主要研究者为叶显恩、唐力行、张海鹏、周绍泉、王振忠等。我对徽商与扬州关系的讨论,是关注移民史,即徽商通过投入当地文化教育、城市设施、河道疏浚的建设,融入地方社会。会馆史有王日根的专著《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考察了会馆发生、发展及其社会背景,它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及历史地位。
宗族史的研究状况,走出先前的族权是政权附庸的定性式讨论模式,考察宗族活动及族谱的社会、文化功能,与社区社会及神灵信仰等方面的关系,颇有成就的研究者有张研、朱勇、刘志伟、常建华、郑振满、陈支平等,赵华富开始注意到宗族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个人则将清代家族史的研讨延伸到当代,写出《十八世纪以来的家族的现代转向》书稿,于2001年11月交给出版社等待印行。
秘密社会史。从陶成章的著作开始,即从20世纪前期到80年代以前的研究基本上是为表彰民众运动,近期发展为两个阶段,为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学术研究,有喻松青、蔡少卿、秦宝琦、赫治清、李世瑜等人的专著,注重于会党和白莲教等组织的源流、发生时间、性质、文献;如今从学术上转向文化层面研究,有的同政府合作,研究黑社会及邪教问题。
法制社会史。开始是法典、司法审判制度研究,如张晋藩的《清朝法制史》《清律研究》;近日研究者瞩目于礼、法、习惯、情理的综合研究,注重司法实践,从司法过程看民间社会、民间调解,进行法学、史学、社会学的结合研讨,2001年张仁善著《礼·法·社会——清代法律转型与社会变迁》一书出版,清理出清代礼与法由合一到分离的线索,分析了礼法演变对传统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影响,认为礼法分离是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开端,也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
清代人口爆炸,今日人口之多成为近代化的一种负担,因而人口史为学者所留意,80年代以来的研究似有两个阶段,前期注重人口数字,讨论丁口、户口之别,以至希望从族谱中获得比较确切的人口数字;近来则在关注人口行为方面,即人口生育及控制,婚姻、家庭、移民。如2001年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召开“历史上的中国人口行为国际学术讨论会”,论及中国的人口控制的手段——溺婴,婚姻论财习俗下男性失偶所造成的客观上的控制人口生育,评论李中清、王丰的《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1700—2000)》。郭松义著《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关系》,利用大量的数据说明下层社会的婚姻行为、伦理与上层社会的不同。王跃生著《十八世纪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建立在1781—1791年个案基础上的分析》。
主要讨论的是满族社会文化史,汉军旗人的族属定位(如曹雪芹家族的旗籍),皇室研究(杜家骥的专著),八旗制度和萨满教专著较多;北京满学会和社科院满学所连续召开专题研讨会,阎崇年主编《满族研究》,已经出版六辑;王钟翰对“新满洲”(锡伯族等)的研究和文献的解读有独特贡献;藏族史与藏传佛教史的研究同步进行;蒙古史同满蒙联姻史的研究结合进行(杜家骥的研究成果)。
对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傅山、戴震、龚自珍、郑燮和“扬州八怪”、朱耷等思想家、学者、书画家的研究较多,涉及学术流派,经世致用之学、朴学、理学、公羊学的争论与流变;近年,学者提出思想、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并有初步研究成果的展现,如刘志琴主编的多卷本文化史《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及薛君度、刘志琴主编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李长莉的《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
对传教士及教案的研究较多,如张国刚等著《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日关系史的研究亦有成果。但整体讲,研究仍属于薄弱状态,因为受限于外文资料的利用,拉丁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葡萄牙文、荷兰文的有关史料尚未翻译,基本上不能使用到研究中来。
晚清海外移民史及侨民与家乡、祖国的关系,近年研究发展迅速,杨国桢、李庆新等多有成果,个人作有《晚清南洋华侨与中国近代化》论文。
1994年有专门研讨会的召开。1999年戴逸主编的《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问世,共九卷,为导论、政治、军事、边疆民族、农民、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对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