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利艰贞:
反败为胜的危机管理

“反败为胜”是美国汽车业巨子艾柯卡自传中译本的书名,数年前出版时,在台湾地区造成风行。艾氏在54岁的壮龄,人生事业应全美排名第三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之聘,担当振衰起敝的经营重责。往后数年里,他历尽人情的冷暖、商场竞争的现实和残酷,不断忍辱精进,使尽浑身解数,在成本严控、争取融资及畅销新产品开发上,数管齐下,最后终于突破万难,创造了众所瞩目的奇迹。有好事者倡言,他可问鼎白宫,重振美国魂。

美国人似乎有崇拜英雄的癖性。数年前,海湾战争大获全胜的联军统帅施瓦茨科普夫,衣锦还乡后除了出版回忆录,赚得数百万美金版税外,也有人认为他可以竞选美国总统。其实,大战英雄与商场悍将未必适合从政。不同领域须具备不同的专业素养,更何况政治一途有其特殊性。中国有句老话:“万般不与政事同。”颇道出个中三昧。

再者,艾氏的反败为胜已经成为历史。众所周知,这几年美国的汽车工业大走下坡,克莱斯勒在昙花一现后,又陷于经营的泥沼。固然有大环境的不利因素,但艾氏在成功后志得意满,多角化策略失当,也是难以卸责。这就涉及人生处逆境和处顺境都须谨慎的道理,反败为胜至为艰难,反胜为败却太容易。如今,艾柯卡已正式鞠躬下台,人间的教训真是永无止境。卷土重来,二度反败为胜,已经确定毫无机会。

无论如何,克莱斯勒大反攻的那段经验,仍然相当宝贵,旋乾转坤,化危机为转机,也是建功立业必须练达的功夫。世事如潮,浪花淘尽英雄,前行者俱往矣,后继者却还大有人在。

惊险与苦难

明末大儒顾炎武在其代表作《日知录》一书中,提到当时科场之弊,有所谓“拟题”,即现在的考前猜题或考古题之类。考生只读考试范围内的材料,经书原典反而束之高阁,在《易经》部分即删去讼、否、剥、遁、明夷、睽、蹇、困、旅九卦。这九卦都是《易经》中有名的险卦或苦卦,象征人生历程里一些难堪的处境,指引当事者如何妥为因应,趋吉避凶,试想,经生几十年下来不碰不沾,就算高中宦途,一旦遭逢忧患横逆,又当如何应对?粉饰太平,为考试而读书的结果,便造就一帮无用的废才,而精湛实用的易理也不得彰显。

孙中山先生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此言属实,则茫茫人生真是苦多乐少。佛家视三界为火宅,芸芸众生多在苦海中徘徊,除非识力超群,终是难以解脱。世间诸苦中,又以“求不得苦”最为苛酷。食色、财货、名位、权势,人生必有所求,甚至希圣希贤、普度众生、修齐治平、钻研学问都是求。有所求而不能得到,理想无法在现实中实现,就会苦不堪言。为了化解或减轻这种痛苦,就有“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欲乃刚”“不忮不求”的期许,老子所谓“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也是为此而发。打麻将想“门前清,不求人”,就得靠“自摸”。这些都能提供我们在进德修业上莫大的启示。

《系辞传》有云:“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云:“明于忧患与故”“吉凶与民同患。”《易经》是忧患之书,剖析忧患深切著明,消灾解难功效卓著。往下我们就来看看明代士人不敢面对的凶险九卦,以及其他一些艰苦卦爻吧!

利艰贞

首先是明夷卦( ),卦象是上卦坤为地,下卦离为火为日。地火明夷,象征光明的太阳落入地平线下,暮色四合,无边的黑暗已经来临。第三章论筮法时,曾以此卦为例,说它是最艰苦的一卦,而且是长期受苦,三两下绝难脱困。明代表明智有本事,夷是受伤害,而且是重挫,明夷就是英雄落难、好人受苦。

遭受明夷时,不少人会怨天尤人,觉得自己既能干,又没有对不起人,怎么会落到如此下场。其实世事历练多了,自然体悟好人没好报根本是天经地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佛菩萨针对愚夫愚妇的说法,其意无非是鼓励人行善,警告人别作恶。试想,若是为了有善报才行善,那是什么善呢?“施不望报”应是善行、布施的起码标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谓三世因果的但书,仍然欠缺说服力,安慰人的意味居多。真正的人间世,反而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

因此,我常开玩笑,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根本是威胁利诱,用心固然良苦,实在认不得真。我们在世间行善惩恶,不能仰仗这个!《系辞传》论天道“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老子亦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善恶之分,果报如何,还得靠人道的发扬!

明夷的卦辞只有三个字:“利艰贞。”鼓励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仍得固守正道,决不可灰心丧志、把持不住而丧失原则。其他卦在爻辞中也有出现“利艰贞”的,例如噬嗑卦九四:“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大畜卦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日闲舆卫,利有攸往。”却不像明夷整个卦都笼罩在苦难中,必须艰贞自守,苦撑以待援。

明末大儒黄宗羲有部名作《明夷待访录》,即由明夷卦而来,用的是箕子明夷的典故。箕子是殷纣王的哥哥,纣王无道,苦谏不听,遂佯狂去职。后来周武王灭殷,传说箕子去了朝鲜,还口授武王“洪范”一篇,教以治国大法。殷朝灭亡,箕子当然有失去家国之痛。去国传学,流芳百世,也是利艰贞的一种方式。明朝灭亡,黄宗羲以此自况,可谓见贤思齐,一生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希望能“藏诸名山,传之其人”。明夷除了象征孤臣孽子之痛外,还正好隐喻了明朝的灭亡。

明夷《彖传》云:“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箕子的故事已见前,家国内难,无力挽救,却能端正自己的志向,另谋适合出路。文王遭纣王之忌,被拘禁于羑里,还忍痛吞食长子伯邑考的肉酱,三分天下有其二,仍服事殷,故事更脍炙人口。这两位历史上的名人遭逢大难,而能顺利过关,荣获后福,都是善用韬光养晦、明哲保身的功夫。“内文明而外柔顺”是指当事人心知肚明,外表却装作谦卑柔顺,以免触犯暴君,立遭杀身之祸。明夷内卦离,为文明,外卦坤,为柔顺,明白提示了处明夷时应恪守的德行。《大象传》云:“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一再强调这点。

明夷大难从何而来?又会带来些什么后果?由《序卦传》可以得知端倪:“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损。”

这一段是从下经的大壮卦开始,依序讨论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等卦的因果关系。以企业的发展来看,大壮是日渐强盛,累积了一定的利润和实力后,企业多半会往前冲,扩充投资,多元化经营,等等,这就是晋( )。“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在很多方面都是如此。“受之以”是“接着是”之意。一个人年富力强、精力旺盛,一定会横冲直撞找地方发泄;研究学问,累积知识到一定水平,也会不甘凡近,更上层楼,所谓“积学巨发”,晋级升段,以期位列大师高手之林。

但冲刺过了头,若碰到大环境的剧烈变化,例如经济不景气,能源危机或海湾战争之类,就会变得很惨。市场需求一天天萎缩,业绩持续下降,早先因扩充而产生的设备投资、人员投资及过量的库存,均被套牢而难以回收变现。经常性开销无法降低,挖东墙补西墙,终至周转失灵,陷于长期挨打的苦战,这就是明夷。

明夷久了,企业体质必受挫伤,员工心理也会产生变化,一批批的人才纷纷求去。

经营者劳神苦思,左支右绌,心力疲惫之余,回到家就像船只驶入避风港一样,想寻求暂时的休息与安慰。但不景气的环境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夫妻俩上班都憋了一肚子气,下班后如楚囚相对,彼此更无好声气,一句话说不妥当,就可能爆发冲突。冷嘲热讽听不入耳,神仙伴侣也会走上分居、离婚之途,这就是睽。睽了之后,子女的教养产生问题,夫妻俩的事业之经营也少了能分担的伙伴,前途自然多艰,这就是蹇。蹇是困顿难行之意,一般须靠众力以济险,所谓风雨同舟,耍单帮多半过不了关。艰难困苦终会过去,危机得以解除,这就是解。大难刚过,绷紧的神经一旦松弛,人难免心生懈怠。反应一迟缓,又会有所闪失,带来损害,这就是损。

台湾这几年产业不景气,股市畸形荣景后大崩落,由经济问题引发家庭失和,再造成社会问题的案例,比比皆是。祸源就是因为当初冲得太猛,高唱“爱拼才会羸”,却忘了世事总有胜负两面,人不可能永远胜利成功的。

《孙子兵法》对此有重要提醒:“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伸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聪明人考虑事情,一定详审利弊,成败利钝,两头都得想。绝不会过分乐观,只往好处想;也不会一味悲观,尽往坏处想。往好处想,容易有积极奋战的精神,事情得以伸展;往坏处想,就会有应变的心理准备或具体替案,一旦形势不利,也可以消弭祸患。

《尉缭子》说得更白:“勿急胜而忘败,勿见其利而不顾其害”“知道者,必先图不知止之败,恶在乎必往有功?”这直接打中好大喜功之人的弱点。一些自信过度、赌性坚强的枭雄人物,常常冒险轻进,订立极难达成的目标,结果多半不能实现。强势要求久了,跟随他的干部不断累积挫折感,终至失去信心与再战的勇气。整个团体依据高目标做预算部署,结果达成绩效差距过大,组织的元气也大受挫伤。

这让我想起一则流传已久的寓言:一个乡巴佬,有天在路上捡到一枚鸡蛋。他想向邻居借只母鸡来孵蛋,生出小鸡养大后,鸡生蛋蛋生鸡,累积到五只鸡,再跟隔壁农场换一只羊。同样,母羊生小羊,繁衍到五只羊,再拿去换一头牛。母牛生小牛,依此类推,生生不息。于是最后他便拥有了一大片农场,满山满谷都是他傲人的资产……就在他沉醉于如此美丽的远景时,一不当心踢到块石头,脚下一个踉跄,已将手中的鸡蛋砸得粉碎……

很多人听到这寓言时,嗤之以鼻,认为荒谬可笑,但等到他们自己做事时,却往往犯同样的毛病。凡事尽往好处想的后果可能很严重,开始就鸡飞蛋打还好,运转到中途,遭逢不可测的危机,影响就大了。例如牲口众多时,可能出一阵瘟疫,在借鸡、换羊换牛的过程中,所有的交易谈判也可能触礁。借方说不定跟你要利息,或者拿未来农庄的部分资产作抵……这些都是风险。乡巴佬的如意算盘,其实充满了破绽。

晋与明夷的关系,透过《杂卦传》可进一步了解:“晋,昼也;明夷,诛也。”晋的卦象是离火在坤地上,与明夷正相反。“明出地上”象征旭日东升,朝气蓬勃,往着光明的前景直奔。昼是白昼,光天化日,日进无疆;诛是杀伤,动刀兵,残芒退尽。晋与明夷,就是日出日落,两卦相综相因,道尽了世间的盛衰循环、荣枯成败。日落固然肇因于日出,只要信心坚定,应对得法,黑暗终会过去,黎明又将到来。美国文豪海明威有部小说,英文名 The Sun Also Rises ,拍成电影中译《妾似朝阳又照君》,意境与此相通。太阳依旧会升起,明朝又是出头天。世无艰难,怎显英雄本色?好汉打落牙和血吞,吃得苦中苦 (明夷) ,方为人上人 (晋) ,所以要“利艰贞”。

主人有言

我们再来看看明夷的六个爻,体会一下不同时位的艰难困苦。

初九爻辞:“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这是明夷刚开始的时候。前一阶段鼓勇猛进,意气满满,像只大鸟一样,乘云气,负青天,想扶摇直上九万里。不料形势陡变,前景趋暗,不得不修改原先的壮图,收敛起翅膀,寻找安全的地方迫降。为解决生存问题,必须放下身段,四处奔走,以争取实力者的协助支持。《小象传》云:“君子于行,义不食也。”环境虽然恶劣,主事者在道义上必须负责到底,为此焦神苦思,席不暇暖,饥不暇食。

艾柯卡六年整顿,频频与厂商、债主谈判,为了争取国会15亿美金的贷款,在听证会上声泪俱下,受尽难堪的折辱,这都是尽领导者的本分。

有所行动,求人帮忙,对方 (主人) 即便答应出手,多半对你的落难会有所批评:先前不该冲得太猛,形势判断有问题决策失误之类……总之,听了绝不会好受。但为了取得金主的资助,也只有忍气吞声、虚怀纳受。

六二爻辞:“明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小象》云:“六二之吉,顺以则也。”这是比喻明夷渐深,已经伤及左边的大腿,不良于行。这时必须守住六二柔顺中正之德,一方面韬晦避祸,一方面寻求能拯救大家脱困的人才 (例如阳居阳位的九三) ,像借助良马脚力一样,渐复元气而获吉。国民党的高官马纪壮,取名应受此爻的启发。

九三爻辞:“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小象》云:“南狩之志,乃大得也。”九三阳刚当位,居下卦离火巅峰,又与上六祸源 (明 夷的主因,往下会提到) 相应与 (一般应与是配合佳,此处则是针锋相 对) ,是明夷全卦希望所系,扭转局面、反败为胜的秘密武器。离卦在后天八卦方位中居于南方,狩猎具有积极进取的攻击性。九三南狩是想擒贼擒王,一举消灭上六这元凶首恶,使全局转危为安。

艾柯卡在最艰苦的时候,仍然全力推动K型车强势新产品的开发,以确保克莱斯勒东山再起的竞争力,而最后也是以此为支点翻上来,就是深具洞识。寓攻于守,反被动为主动,明夷九三很值得落难中人参考。但必须注意“不可疾”——切勿操之过急,而且要“贞”——反攻的实力很难取巧,须按部就班痛下功夫培养。最好的方式,是用点包装的心思,全局仍摆出苦撑哭穷的低姿态,以掩护九三的发展,待时机成熟,再迅雷不及掩耳地出手。如此,便有可能“乃大得也”——收获的丰硕,会跌翻所有人的眼镜!

六四爻辞:“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小象》云:“入于左腹,获心意也。”六四与初九相应与,明夷甚深,苦难久了,对祸患之源已经认识得很清楚,不再像刚开始时初九那样,惶惶不可终日。本身虽无力旋乾转坤,却能心知肚明,知所去就,至少做到明哲保身,不助人为恶。“于出门庭”即出于门庭,有分道扬镳、扬长而去之意。“明夷之心”就是祸源、病灶所在,必须深刻反省才能体悟。“入于左腹”有打入、卧底之意,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惟危,洞烛幽微很不容易。《系辞上传》说,仰观俯察能“知幽明之故”,这是很要紧的真功夫。

六五爻辞:“箕子之明夷,利贞。”《小象》云:“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六五无力除奸,只能忍辱正志。此爻再举箕子之例,强调“明不可息”的重要。再怎么艰苦,心中那把火绝不能让它熄灭!

上六爻辞:“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小象》云:“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在箕子明夷的故事中,上六正当纣王之位,是造成殷末明夷的罪魁祸首,高高在上,阴影笼罩全局。“初登于天,后入于地”,说的正是由晋而至明夷,日出日落的过程。光照四国时,意气何等风发!坠落地平线退出鲜彩耀目的舞台,是因为违反了事业经营的正确法则。

风雨同舟

再来看蹇卦。卦象是上卦坎水,代表险难,下卦艮山,代表静止。水山蹇,象征前有险难,窒碍难行,不得不停止。这是智慧的表现,所以《彖传》云:“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易经》是主动的,但绝不盲动躁进,而是详审形势下智慧地动。

蹇是由睽来的,夫妻反目、情人分手、股东拆伙、朋友离异都是睽。这些人际的不和,自然造成战力的折损,无法一致对外,局面就难过了。一般人遇到蹇的时候,往往怨天尤人,总怪别人对不起他,而有才德的君子却不是这样。《大象传》云:“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碰到难关施展不开,正好反省自己待人行事是不是有问题,应该怎样改进。孟子说:“反求诸己。”这是致圣之功,也是英雄之路。

蹇卦卦辞:“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西南东北,我们第四章论道术分途八卦方位时提过,并非真正的地理方向,而是行事态度的象征。西南属坤,其势包容,象征宽平简缓;东北属艮,其势崎岖陡峭,象征烦苛严急。蹇难时大敌当前,必须捐弃前嫌同舟共济,再不能倾轧内斗,所以“利西南,不利东北”。各派系结盟,也须众望所归的人物出来领导,这便是“利见大人”。蹇和明夷一样,艰困中仍得固守正道,这便是贞吉。

我们来看看蹇卦六爻,为分析方便,先画出全卦如下:

爻辞中充满“往、来”,“往”是往前走、往上发展,“来”是回头后退、向下行。往、来是《易》卦爻位升降的专有名词,泰卦( )称“小往大来” (小指阴爻,大指阳爻) ,否卦( )称“大往小来”,是典型的例子。蹇卦由于前有险难,所以都称“往蹇”,不宜硬闯。

九五阳刚中正,又有六二相应与,本应有所成就,惜遭蹇时,身陷坎险重围,不得发挥。六二虽有勤王之心,却无力旋乾转坤,只能尽本分默默受苦。“王臣蹇蹇”,是说九五与六二这对君臣都遭蹇难,脱不了身。“匪躬之故”,“匪”同非,“躬”是自己。两人这么受苦,都不是为了本身的缘故,而是为了整个团队的安危,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领导人和主要干部因职责所在,慨然扛起“十字架”,心中无怨无悔。所以《小象》云:“终无尤也。”

全局的利多因素,实力所在是九三。就像明夷九三是反败为胜的关键一样,蹇九三阳刚当位,居下卦艮之巅峰,又与上六相应与,为全卦希望所系。但蹇难环境下,仍不宜孤身涉险,艮知止,九三遂回头支持六二,这就是“往蹇,来反”。六二居九三之内,得获强有力的支持,喜不自胜,这就是《小象》所云“内喜之也”。初六不当位,柔弱不能自立,与六四又无应与,当然往蹇,应该暂停等待,还可以获得深明形势的称誉 (来誉)

六四当位无与,看好九三的实力,回头联合九三共同奋斗,这就是“往蹇,来连”。《小象》云:“当位实也。”指的是九三阳刚当位,又具实力,所以六四才“往蹇,来连”。

上六与九三相应与,也下来配合九三,这就是“往蹇,来硕”。“硕”是硕大之意,阳实阴虚、阳大阴小,指的就是九三阳爻。九三居内卦,外卦的上六与其结合,所以称“志在内也”。位高而能礼贤下士,认清合作对象,当然获吉。上六又与九五紧邻,整合九三的目的,也是为了尊奉九五卦主,所以称:“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经过全卦阴阳诸爻的一番串联整合,团队的士气与战力已大为提升,这时再联合发动勤王之师,扭转逆境即指日可待。九五爻辞云:“大蹇朋来。”“朋”不只一方面,而是很多朋友都来相助,对落难中人来说,真是莫大的欣慰。诗云:“最难风雨故人来。”《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情境与此相当。当然,九五能感召众人前来协助,也是因为平素行事中规中矩。《小象》云:“以中节也。”说明了得道多助之由。

前面说蹇由睽来,睽是人际不和,因此处蹇、治蹇的关键,就在于消弭歧见,整合众力,这是对症下药。出蹇以后是解,难关解除,当然值得庆贺,但领导者对善后处理绝不能大意,否则又会有所闪失。艾柯卡在反败为胜后,不几年又反胜为败,可能就是在由蹇到解的关口上出了毛病。往下简单地阐述一下解卦的概况。

解卦( )的卦象是上卦震动,下卦坎险,象征已经奋斗出险。《彖传》云:“险以动,动而免平险。”《易经》主动,虽处险难,仍奋动不已,绝不会束手待毙。又云:“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这是相当酣畅动人的意象,天地间雷雨大作,百果草木的种子都绽开外壳,生机怒发。《大象传》云:“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难关既过,久受压抑的生命力得到纾解,好生调养,继续往前奋斗,不必计较受难时别人对你的失礼或奚落。所谓“一笑泯恩仇”,这是光明磊落的英雄气度。

解卦卦辞云:“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西南是行事宽平简缓,大难刚过,宜将养休息,不宜妄动生事,以期尽快恢复元气,这样才能民心拥戴而获吉。例如楚汉相争时,刘邦入关中,除秦苛法,约法三章,一切从简,就深得个中三昧。等元气渐复,再出发举事,必须及早部署,以免失了先机。“夙”是早,“夙吉”是早下手就吉,整个卦辞显现出一种节奏感,从无所往到有所往,分阶段抓重点,井然有序,镇定如恒。由此也看出,从蹇到解,领导人仍得谨慎周密,一方面让属下放松休息,一方面要为未来的再出发作准备。北宋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当透彻地阐明了其中道理。

有言不信

困卦( )的卦象是上卦兑为泽,下卦坎为水,象征泽水枯竭,资源耗尽。京剧《四郎探母》里的唱词云:“我好比浅水龙,被困在沙滩。”人生难免受困,重要的是如何处困境以及脱困。《大象传》云:“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君子的志向不因困境而转移,反而愈磨愈坚,拼命也要达成。

困卦卦辞云:“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困而能亨,就在于守正,所谓时穷节乃见,不以逆境而变易操守。这是大人物才有的修养,一般器识不够的小人是办不到的。孔子在陈蔡绝粮,师徒们饿得头昏眼花,子路沉不住气抱怨:“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回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能固穷就无咎,不能固穷,便咎害无穷。

值得注意的是“有言不信”。困境中人无论说什么,别人也不大相信。一般人总是以成败论英雄,虎落平阳受犬欺是很正常的事。信用、威信、信心,一旦受到冲击折损,后果是很严重的,再扳回来得花上数倍的力气。银行融资、厂商贷款,一般有所谓授信额度及信用管理,随授信企业营运状况作调整,而且易收难放,就是这个道理。人与人间,领导与干部间,也有信任额度,超过了即无法再往来或共事。所谓久病无孝子,这时不能再靠往日情谊、组织伦理敷衍度日,必须认清人间的严酷现实,埋头苦战以期过关。事实胜于雄辩,实际做到比说什么都有用。

《彖传》云:“困,刚掩也,险以悦。因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九二阳爻为初六、六三两阴爻包围,九五、九四两阳爻,又被上六、六三两阴爻所掩盖,这就是君子受困于小人之象。下卦坎险,上卦兑泽,兑通悦,虽遭险难,却能以悦乐精神处之泰然。所谓受苦而没有苦相,这是很重要的处困功夫。一个逆境中的领导人,如果天天摆出一副不堪负荷的样子,部属看了就难受,再坚忍卓绝,也没人愿意跟你长期共事。“刚中”是指九五、九二分居上下卦之中;“尚口乃穷”,挑明了“有言不信”的处境。

六三爻辞云:“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小象》云:“据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这是困卦中最难受、最凶险的一爻。蒺藜是铁丝网,六三前行,为九四阳刚所阻,后退又被九二刚爻顶住,本身又不当位,与上六也不应与,可谓进退两难。事业不成,想回家休息,发现老婆不耐贫困也跑了,这真是倒霉到极点。《系辞下传》第五章举此爻为例,发表议论:“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同样受困,还有因何受困的差别。如果是为情为义为群生祸福,虽受困,别人也不减对你的尊敬;如果是为欲为利而受困,绝对得不到同情,声名必遭羞辱。事业发展必须有所根据,如果扎根不牢,选错了据点,一定招致危险。名辱身危、事业失败不说,还可能家破人亡。

《序卦传》云:“升而不已,必困。”困卦之前是升卦,往上升得太快、扩张过速,就容易出毛病。这和明夷之前是晋,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心不快

旅卦( )卦象是上卦离为明,也是附丽、依附之意,下卦艮止。象征出外流亡,依附他人的权势庇荫而获苟安。卦辞云:“小亨。旅贞吉。”《彖传》云:“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

旅是漂泊、过渡,没有根基。出外做客,须看主人的脸色,很难挑剔,更谈不上主导权。这种形势下,保平安就不错了,不可能有大作为,所以最多“小亨”。阳大阴小,小又有小心翼翼、柔顺谦退之意。居于客位,当然不能喧宾夺主,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必须收敛骄气,入境问俗,才能亨通。旅卦之正是柔中谦顺,因此六二、六五获吉,其他阳爻则多风波,甚至凶险不可测。

我们一样画出旅卦六爻(见下页),看看不同时位的情境。

初六虽属阴爻,但不当位也未居中,本身条件太差,格局太小,出外旅行还斤斤计较,别人当然看不起。爻辞云:“旅琐琐,斯其所取灾”。《小象》云:“旅琐琐,志穷灾也。”说中了这种人的毛病。

六二柔中当位,很快就赢得地主的接纳。爻辞云:“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小象》云:“得童仆贞,终无尤也。”“次”是旅舍,“即次”就是住入旅舍,落地生根。因为受欢迎,所以怀有资财,又得僮仆服侍,生活得和自己家里一样舒适,当然就不会有怨尤。

九三刚亢不中,失去了为客之道,招致主人强烈反弹,境遇很凶险。爻辞云:“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小象》云:“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栖身的旅舍被火烧毁,跟随的助手受不了颐指气使,也纷纷求去,孤悬客境,极为危险。报纸上常有股战消息,大公司与市场主力间,为经营权展开殊死战,双方僵持不下。其实公司派是主人,市场派是羁旅。财大气粗、强势炒作的后果,偶一不慎,可能弄得损兵折将,进退两难,旅卦九三就是很好的写照。

九四阳居阴位,不当位,一切透着勉强。爻辞云:“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小象》云:“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羁旅在外,受人收留。有地方住,还拿些津贴补助,甚至配有保镖 (斧是 防身利器) ,但心里就是不痛快。杜甫诗云:“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

六五爻辞云:“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小象》云:“终以誉命,上逮也。”雉是野鸡,文明爵禄的象征。射雉一箭中的,终获美名和爵命,君德及于上下。这是旅卦中最好的一爻,全由柔顺中正之德所致。

上九亢居高位,得意扬扬,必遭祸害。爻辞云:“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小象》云:“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旅卦由何而来?《序卦传》云:“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旅卦之前是丰卦,炫耀资产、好大喜功的结果,造成众叛亲离,出外流亡。为了避免四处漂泊无人收容,只得谦退逊顺,这样才能打入陌生环境,落地生根。《杂卦传》云:“丰,多故也;亲寡,旅也。”从故旧众多沦落到举目无亲,由繁华到冷清,旅卦实在是人生难处之境。郑板桥诗云:“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披星戴月,单寒羁旅,此中凄凉况味,不易与他人言说。李白洒脱,将整个人生历程都看成“天地逆旅,百代过客”。禅机顿悟,有云:“莫谓征途苦,千山即是家。”儒学坚忍,强调造次、颠沛必于是。一般凡夫俗子,却还是笃信“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我这些年稍历世故,频频占到旅卦,思前想后,总难免一股异样悲情——旅道多艰,义命也哉?

小人道长

往下我们来看看否、剥、遁三卦。第一章讨论错综变卦时,曾提到十二消息卦,这三卦均属于其中阳消阴长之卦,描述宇宙间两股势力的激荡、纠葛与对决。人生在世,必有胜负竞争。港片《笑傲江湖》主题曲脍炙人口:“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否卦( )是典型的坏卦,卦辞云:“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天地否闭,人道不行,有才德的君子处此暗世,不宜再出来做事。贤哲俱隐,豺狼当道,社会环境败坏到极点。否的卦象上卦乾,下卦坤,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二气反向而行,无法交流。《彖传》云:“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大象传》云:“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为了避难,连做好事都得收敛,世道黑暗可见一斑。

否卦之前是泰( )。《序卦传》云:“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由泰之否,从通到不通,再次说明了物极必反的易理教训,而治否之方则在同人( )。《杂卦传》云:“同人,亲也。”同人就是亲爱精诚,与人和同,追求一种最美、最和谐的人际关系。世间会有纷争,即因两造之间深闭固拒,无法交流。唯有同人能异中求同,破除森严的壁垒,而臻其大同。

同人卦卦辞云:“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野”是旷远之地,“同人于野”,表示与人和同无远弗届,没有党派、国家、种族的限制。这样当然是亨通的,也利于渡过一切险难,有才德的君子逢此盛世,自然大可发挥。《文言传》云:“贞者,事之干也。”贞是做人做事的基本修养,从否卦的“不利君子贞”,变成同人卦的“利君子贞”,可见对症下药之效。

同人的理想值得肯定,实践同人的过程,却有万般艰难。这由同人卦爻辞变化也看得出来:“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其中充满了钩心斗角与刀光剑影,一点也不平和。经历了多少试探及号啕痛哭,才臻九五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之境。同人九五是“先号咷而后笑”,旅上九是“先笑后号咷”,相当有趣的对照。

由此我们可理解,大同世界绝非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分阶段抓重点来完成。《春秋》讲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划分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都在说明这层义理。同人三爻至五爻的大动刀兵,等于是军政时期的东征北伐,扫除革命障碍。气度要恢宏、理想要高远,实干却必须讲求方法和魄力,不容幼稚或冬烘。

《系辞传》针对同人九五,有段议论:“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有才德的君子,不论是发表意见,出门行动,还是静处深思,保持缄默,彼此间都能肝胆相照。只要二人同心同德,就没有任何困难不能克服,其联合战力之锋锐,就像出鞘的宝剑一样,寒光四射,削铁如泥。在这种合作无间的默契下,说出来的话,芳香扑鼻,都能温暖对方的心。

《系辞传》又云:“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同人就是企图沟通天下之人的心志,但要做到这点,必须下极精深的功夫,挖掘出彼此共通的基础,由此发展共识。

以同人治否,能达到否极泰来的功效。否上九爻辞:“倾否,先否后喜。”《小象》云:“否终则倾,何可长也?”乱极则治,先号咷而后大笑,所以境遇再恶劣,也不必放弃努力与希望。

太极图

剥卦( )的卦象是五阴剥蚀一阳,全局根基尽失,岌岌可危。卦辞云:“不利有攸往。”警语明确,不生歧义。《彖传》云:“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剥卦时当然不宜积极行动,却得有沉着应付的智慧。顺而止之,从下卦坤顺、上卦艮止而来,即是应付小人狂长的秘诀。老子有云:“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心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想要遏制恶势力的滋长,不能硬碰硬去对抗,反而应顺势承受,养其骄气,使其成为众矢之的,自招灭亡,就像打棒球用手接球一样,必须顺着飞来的球势,同向后移把球接住,而不是迎向前去硬接,以缓和高速的冲击。“观象”也就是静观其变,小人不会永远得志,等气运转了,恶势力本身暴露出致命的弱点,再出手收拾整治。俗话说:“看你嚣张到几时!”就是这个意思。天地间自然运行的规律,此消则彼长,盈满又转虚,阴极转阳,阳极转阴,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剥上九爻辞:“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小象》云:“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一阳在上,一般说硕果仅存即由此而来,象征天地间最后的一股阳刚正气,尚未被阴暗的势力所腐蚀。君子守得住,就得民拥戴;小人若嚣张过甚,将最后一阳推翻,破坏了阴阳间微妙的机制平衡,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到头来损人不利己,本身也失去存活的根基 (“剥庐”,就是连房子都没得住了)

剥卦之前是贲卦( )。贲是文饰、包装的意思,包装过度,实质沦丧,就成剥了。剥卦之后是复卦( ),众阴下一阳又生,前途又充满了希望。《杂卦传》云:“剥,烂也;复,反也。”文明糜烂到极点后,人心又会回头,所谓返璞归真,剥尽来复,这是《易经》最朴素的天道观。

我们回头看太极图:白色部分代表阳,黑色部分代表阴,阴阳二气相摩相荡而生变化。白色区域内有个黑点,黑色区域内有个白点,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以人事论,全盛时期已埋伏了衰亡的种子,倒霉透顶也还存有一线生机。阳极转阴 (姤) ,阴极转阳 (复) ,就靠这点种子和生机。

韩国的国旗受《易经》文化的影响,正中是太极图,四角为乾坤、坎、离的三画卦。可惜太极图中漏掉了最重要的两只鱼眼 (太极图又称双鱼 图) ,灵活变化的关键一失,韩国人民风强悍,行事刚烈,宁折不弯,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遁卦的卦象其下两阴爻浸长,有发展成否卦,威胁到其上四阳的趋势。《彖传》云“遁而亨”,是说君子见机得早,急流勇退而获亨通。《大象传》云:“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小人道长,形势渐坏,君子无力回天,暂时隐遁。一方面与小人严格划清界限,不同流合污;一方面也不必与之正面冲突,露出厌恶不屑的态度。俗话说,宁可得罪十个君子,切勿得罪一个小人。这是处世的基本智慧。

遁的时候,保持情报灵通很重要,因为遁是“与时行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彖传》语) 。只要有心,时势一转,又可复出收拾旧山河。诸葛亮高卧隆中,天下事了如指掌。因南阳乃丰都大邑,人文荟萃,情报渠道畅通无阻——可见他的遁根本就是假的,早就存心待价而沽,一显身手。

综上所述,否、剥、遁三卦,都在处理阴阳消长的对峙关系。依卦象启示,并不鼓励君子克核太甚,与小人势不两立,反而要破除深闭固拒的格局,或交流,或顺止,或暂遁,以期善了。这除了是传统的世故人情外,也和当代热门的对策合拍。双方硬碰硬干到底,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是零和对策。讨价还价,谈判妥协,寻求共存共荣,则是双赢或双胜策略。目前日本商界出现“竞合”的词语,竞争对手可以转化成合作伙伴,这种趋向很值得重视。

排难解纷

讼卦( )在需卦之后,师卦之前,也是人生事业经营难免遭遇的境况。需代表生存需求,饮食男女、财货名位等。不同的利益团体各有所需,为争取资源,就会争讼不休,若不得适当调解,就会喋血街头、大动干戈。

讼卦卦辞云:“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孚”是诚信,两造争讼时,得有解决问题的诚意。“窒”是强制压抑怒气,“惕”是谨慎小心,“中”是不走极端,这些都做得到便吉。争讼不是好事,愈早解决愈好,缠讼经年干到底,必凶。败讼勿论,即便胜诉,也耗损无限心力,而且难免结怨。争讼时,利于遇到公正明智的仲裁者,作出合宜的调解和判决。内部不和,当然不利于往前再涉险难。

讼的卦象是上卦乾刚,下卦坎险。组织里居上位的人刚猛不屈,在下位的人心怀险诈,当然易起争端。韩非子有句名言:“上下一日百战。”道尽了个中钩心斗角、各怀鬼胎的情状。讼卦六爻除九五外,皆不当位,都想蠢动惹是生非。九五阳刚中正,爻辞云:“讼,元吉。”即卦辞所利见之大人,为全卦能获善终的关键。经过九五的调解和仲裁,其他各爻多放弃争讼而获直。唯独上九硬干到底,其爻辞云:“或赐之鞶带,终朝三褫之。”《小象》云:“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鞶带是官服,表示上九有可能胜诉而获荣禄。但抢来的地位不牢靠,一天中会被三次脱去官服,现代法学用语“褫夺公权”,即由此而来,而且无法赢得别人的尊敬。

兴讼时,排难解纷固然重要,最好是连讼都没有。老子说得好:“和大怨,必有余怨。”好的刀口药,不如不拉口,这就需要防微杜渐的功夫。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讼卦《大象传》云:“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做任何事,一开始就得考虑争讼的可能,而及早化解于无形。

讼卦除了指两造间的冲突外,也涵括个人修行上的自讼——即所谓天人交战。除山中之贼易,除心中之贼难。自古圣贤豪杰,都得在这关口上接受磨炼。

需( )的卦象是上卦坎险,下卦乾健。健行遇险,虽有所需,也得暂待。卦辞云:“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等待须有诚信,光明亨通,守正则吉,利于渡过一切险难。《易经》处处强调诚信,在号召天下人忍耐眼前的困苦,为光明的远景而奋斗时,更须诚实不欺。若本身即无自信,心存机诈利用,则一定过不了关。

需《大象传》云:“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九五深处坎险之中,爻辞云:“需于酒食,贞吉。”在困境中等待,尤其是长期等待,须自调养身心,不能一直绷紧备战。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玩就玩,气定神闲,从容应对,这才是一流功夫。

春秋时吴越相争,越王句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脍炙人口。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坚忍复仇的意志可观,但恐非长期奋斗的正道。事实上,越国灭亡吴国后,代而争霸中原,成就格局有限,而且并无建树,只是苦了吴越两国的百姓。复仇之火,未必能造就人,可能会毁灭人。句践一生,其实乏善可陈,失败时拖着大家一起受苦,成功后又嫉杀功臣。史书上称他“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好一副惨痛的形象!

需初九《小象》云:“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在郊外勒马止兵,不愿亲身涉险,是明智的表现。九三爻辞云:“需于泥,致寇至。”《小象》云:“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九三阳居阳位,坚刚过甚,冒险犯难的结果,深陷泥沼,一时难以挣脱。这完全是自找的,怨不得人。事已至此,必须审慎小心,步步为营,以免败亡。

师卦( )的卦象是上卦坤顺,下卦坎险。兵行险着,天下归顺,道出战争的真意。坤又代表群众,用兵必须动员众力,趋之赴险。《序卦传》云:“师者,众也。”企业遭遇经营危机时,单靠经营者和干部撑持,是不够的,必须让全体员工都有危机意识和战斗意志,殚精竭虑,共赴险难。

师卦卦辞云:“贞,丈人吉,无咎。”丈人是老成持重、战技精熟的将才,为师卦制胜的关键,在卦中就是指唯一的阳爻九二。其爻辞云:“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小象》云:“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九二正居坎中,得六五授权重用,险中求胜,以遂勤王安民之志。行师首重纪律,绝不能因循散漫,所以初六爻辞云:“师出以律,否臧凶。”“臧”是善,“否臧”是不善,军队纪律不好,必遭凶险。

师卦的特性在《彖传》中有很完整的说明:“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战争难免杀伤,也要求兵员配合军令,牺牲奉献。只要师出有名,搞清楚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又能慎选将才指挥调度,以此荼毒天下,群众也会跟从的。

动员整顿,绝勿手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只会碍事,无法成就师卦之吉。 ySK+5EtibADIwJ+jAWyJ0xjR0nIONoXhqPmMfaXEVoweZ1R0fglq0QY+FTcZC36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