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4 消费主体的意识、行为与环境效应

消费主体与环境的效应研究可以概括为在两个层面开展:一是心理或意识层面,二是行为层面。意识层面上,主要包括消费者对环境问题的感知、社会责任意识、对环境问题的态度、个人消费观念、消费偏好和购买意愿等(王健明,2007;迈克尔等,1999);行为层面上,主要包括对生态消费品的购买行为、对生活废物或垃圾的处理行为以及参加各种有益于环境的社区公益活动等(迈克尔等,1999)。一些研究已经表明,心理意识因素,能够影响其行为模式。Balderjahn研究发现,对待污染的态度会影响一个人对具有生态意识的生活方式的态度。对具有生态意识的生活方式持积极态度的人会参与生态购买和生态消费活动。换句话说,真正关心污染问题的人往往会在购买和使用中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更多的污染。Schwepker和Cornwell也指出,某些社会心理因素在判别生态包装产品购买意愿高或低两种类型消费者时,有着重要作用。那些关注乱扔垃圾问题,相信垃圾污染问题的存在,并对具有生态意识的生活方式持赞同态度的居民,更倾向购买生态包装产品。Pickett等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对消费者生态意识和行为影响最大的是其对污染的总体态度。Webster研究了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其研究发现,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往往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且更可能购买生态包装产品,并认为这样的行为应该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规范。研究还表明,意识因素往往与消费主体的统计因素相关,比如高收入、高职业地位和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往往更关心生态;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往往比其他人群更关心环境。所以,王健明(2007)认为,心理意识因素和人口统计因素研究,可以用来预测居民对生态的关心程度。

关于消费者意识和行为的环境效应专题研究尚不多见。经济日报社于2006年6月委托国家统计局进行了一次“十城千户居民消费调查”,其主题是了解城市居民对节约型消费行为的认识和看法。王健明(2007)等从人口统计因素和意识因素方面,通过对武汉、杭州两市的调查,分析居民对节约型消费的看法,得到一些重要的研究结论:居民越倾向于物质主义消费观念(如注重物质消费、时尚消费、新奇消费、高档消费等),对于节约型消费行为越不注重;年龄越大的居民越注重节约型消费行为;居民对减少垃圾量和将垃圾回收利用的责任意识越强烈,节约型消费行为倾向也越明显;居民对环境问题(垃圾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的感知越强烈,越倾向于节约型消费行为;政府或企事业单位职员、管理者相对于其他职业的居民而言不太注重节约型消费行为等。在研究的基础上,关于公共政策创新的措施,杨立宾(2001)、柏建华(2005)等认为倡导可持续消费意识,实现由传统消费行为向生态消费行为转变,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做保障。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有远见的企业管理者对关心生态的消费者及其购买行为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环境友好型消费品。 K/LpzLtFR73s/NgdD8AP/NeuWxu+xtpryiYe6ZJz90jsSXkNtZw0hsmjpf3mvcF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