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儿童发展理论

特殊儿童的感知觉训练必须基于儿童发展的理论,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原则。何谓理论?在儿童发展领域,理论是指组织起来的一系列解释发展的观点 。那么,当今儿童发展理论有哪些?至今,国内外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很多,理论层出不穷,这些理论依据其类似性概括起来有五大视角,即生物学视角、精神动力学视角、学习视角、认知发展视角和社会情境视角。在这五大视角的理论中,生物学、学习和社会情境视角的理论为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的假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生物学视角

(一)成熟论

根据生物学理论,智力、人格的发展和生理的、动作的发展一样,根据生物计划进展。最早的生物学理论之一是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其代表人物是格赛尔(A.Gesell)。

成熟论被公认为属于遗传决定论。格赛尔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核心是所谓“成熟势力说”或“成熟潜能说”,深受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18世纪胚胎学研究、霍尔的复演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格赛尔认为,发展只是生物计划的自然展开,经验的作用很小。200年前的卢梭观点与其相同。

1.成熟论观点

格塞尔通过向家长发放调查表等方法收集每一个年龄段儿童的典型行为,归纳他们的成长趋势,总结出“行为剖面”,并从中概括出三条重要观点。

(1)发展是遗传因素的主要产物

根据遗传决定论的观点,格塞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他把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称为成熟。成熟指导着发展,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这个观点来源于他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2)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较好的年头和较差的年头有序地交替

较好的年头和较差的年头,确切地说,是发展质量较高或较低。成熟是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外一种发展水平突然转变实现的。不同水平是不连续的,表现为波峰和波谷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受到不同时期的成熟机制的影响。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化才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生理结构的变化按生物的规律逐步成熟,而心理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心理形态的演变,其外显的特征是行为差异,而内在的机制仍是生物因素的控制。决定学习最终效果的因素,取决于成熟。

同时,格赛尔强调,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需要耐心等待。

第一,发展方向的原则。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由上到下、由中心到边缘、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

第二,相互交织的原则。人类身体结构是建立在左右两侧均等的基础之上,对称两边需要均衡发展,通过相互交织发展,使相互的力量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显示出各自的优势,达到互补作用,并最终把发展引向整合并达到趋于成熟的高一级水平。

第三,技能不对称的原则。发展形成优势手以及颈强直反射表明人类可能从一个角度面对世界更为有效。

第四,个体成熟的原则。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所谓准备,就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而在未准备之前,成人应该等待儿童达到对未来学习产生接受能力的水平。

第五,自我调节的原则。自我调节是生命现象固有的能力,婴儿能够自我调节形成固定的模式。

(3)在儿童的身体类型和个体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发展本身是一个模式化的过程,模式化是指神经运动系统对于特定情境的特定反应。每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都标志着一定的成熟阶段。格塞尔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收集了数以万计的儿童发展行为模式,发现了每一个特定年龄行为发展的平均水平,即年龄常模的资料,并于1940年推出格塞尔发展量表。

2.理论评价

成熟论强调重视成熟机制的重要性,重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尊重,对当今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医学的研究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格赛尔虽然重视遗传因素的作用,但并没有否定环境的作用。例如,他认为“儿童的成长特征实际上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后产物的表现”。他所制订的年龄常模不仅为了测试,也是为了引起成人对儿童发展异常状况的重视以便干预。这些都表明他并不排除后天的作用。然而,格赛尔忽视环境与教育作用的看法有失偏颇。成熟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唯一条件。成熟只是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性,没有环境与教育这样的外部条件,这种可能性也无法实现,环境与教育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也许格赛尔是过分重视成熟的作用,才忽略儿童心理发展的其他因素。总之,虽然他的理论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争议,但是他对儿童的贡献不可否认。

(二)习性学理论

习性学的发展理论不同于其他学派的发展理论。它目前还没有一个创始人,也没有一整套的系统理论,只有某些专题的微型理论。习性学理论对儿童发展研究的重要贡献在于它的理论倾向、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

习性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种在它的自然环境中的进化的、有意义的行为,又称为行为学。18世纪的习性学是指研究伦理的科学,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习性学和生态学常被混淆。19世纪的海因罗特、费伯和斯波尔丁都可称为最早的习性学家。20世纪30年代以后,洛伦茨(K.Lorenz)和廷伯根(N.Tinbergen)等人在鸟类行为方面的研究和发现,丰富和发展了习性学。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精神病学家鲍尔毕(J.Bowlby)把习性学与心理学正式联系在一起,对人类行为特别是儿童的行为发展进行了习性学的解释。

1.习性学的理论核心

(1)物种特有的遗传行为

物种特有的遗传行为,指的是某一物种的所有成员基本都具有的行为,受基因控制,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出来。遗传行为具有模式性、先天性和稳定性的特性。习性学强调生物的遗传行为并不表明轻视习得行为。事实上,生理结构上的遗传和遗传行为应该源于环境因素的变化和生物性因素两个方面,但习性学更强调生物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习性学所指的遗传行为包括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先天的反射。反射,就是简单的刺激反应。作为先天的反射,绝大部分都会在一定的发展阶段消失

第二种是空间定向,也叫趋性、向性。空间定向就是指动物有机体趋向某一特定刺激的能力,或者说是使有机体定向于一种特定刺激的身体运动,如昆虫趋光、蛇类趋暖等。

第三种是固定的行为模式。固定的行为模式是一种复杂的遗传行为,是以固定的、定型的方式发生的某些行为序列,有助于增加物种生存的机会。它产生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协调的行为的遗传程序”

(2)进化的观点

进化是指同一物种的几代之间发生的变化。物种都要解决由环境造成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如何避免野兽的伤害,如何获取食物、繁衍后代,等等。个体发展的过程遵循着一定的方式,这种方式因其有利于生存而被物种保留。人类的某些生理特征增加了人类生存的机会和能力。当习性学家研究一个特定行为时,其真正的目的在于想了解这种行为如何促进这一物种对环境的适应,如何使物种适于生存。

(3)学习倾向

学习倾向又叫作学习的预先安排倾向,包括关键期和一般或特殊的学习能力两个方面。

关键期指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习发生所在的时期,在此前此后,相同的学习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习性学家认为,所有的动物按生物学程序发展,一些学习只发生在特定时期即关键期。研究生物因素目的是为了解决物种如何提高适应性的问题,如哪些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哪种学习最容易在哪一阶段发生,学习的机制是什么,物种与物种之间学习的差异是什么,等等。

生物因素对行为的控制不仅表现在进化过程中获得先天的遗传行为中,而且也表现在一般学习能力或特殊学习能力上。特别是人类,经过长期的进化,遗传了众多学习经验的一般能力,如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思考能力是其他动物所不及的,手可以执行各种行为的能力等。此外,不同的物种还有其特殊的学习能力。

(4)习性学的研究方法

习性学家借助于两种方法研究行为,即自然主义的观察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2.心理学中的习性学观点

(1)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习性学研究动物的行为的目标在于最终研究人的行为。英国伦敦的精神分析家鲍尔毕(John Bowlby,1907—1990)首先把习性学引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鲍尔毕提出了一套生态学的依恋理论,被心理学界普遍接受。

关于依恋行为。鲍尔毕认为儿童对依恋对象会产生一系列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这类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就是依恋行为。它是依恋关系的外显表达和维持方式。儿童的依恋行为随年龄不断变化,但其依恋的关系是不变的。

关于依恋发展的阶段。鲍尔毕将儿童依恋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他认为在婴儿最初三年的生活里,主要任务就是经过四个依恋发展阶段对另一个人产生依恋感。如果没有这一过程,那么这个孩子就有可能在今后与他人的交往中产生严重的人格问题。儿童依恋的发展四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无分化阶段,第二阶段——低分化阶段(3~6个月),第三阶段——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2岁半),第四阶段——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岁半以后)。

关于依恋的生物功能。从人类进化的观点看,儿童的依恋是一种适应性行为,为了随时得到成人的保护,不致发生意外危险。从社会化的功能来看,儿童在养育者的保护下也容易适应社会环境,不致产生异常。

关于依恋的行为系统。鲍尔毕认为,人类具有若干个行为系统,这是物种进化的产物。婴幼儿有4个行为系统:依恋行为系统、警觉—恐惧行为系统、探究行为系统、交往行为系统。鲍尔毕特别强调4个行为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些行为系统之间能相互激活,而有些行为系统之间则相互抑制。

(2)同伴的相互作用

儿童的同伴关系是与亲子关系相互平行的、不可替代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心理价值。

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平等的、互惠的,它为儿童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它的功能就在于发展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吸收同伴的经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增强情感支持。从习性的观点看,儿童的同伴关系与儿童获得资源的目的有关。为了增强获得资源的力量,儿童需要与同伴合作,而合作中又有竞争。

(3)认知习性学

认知习性学的观点认为,在实际的行动中,儿童能运用自己的智力去适应环境中的各类障碍(包括物理的、社会的、信息的),并努力地解决问题。这一观点与皮亚杰的主动活动很接近,而且对早期教育具有特殊的启示。

(4)习性学的发展观

习性学的发展观认为,儿童的发展水平是以他的行为来划分的,每一个发生的行为都有其生物学的基础。行为的发生是不连续的。只有当机体成熟到一定的程度,一个信号刺激便能激发出一个新的行为模式。习性学很强调行为的起因和功能。前者包括即时起因、个体发生起因、种系发生起因,后者包括即时功能、生存功能。大多数的发展理论只关心行为的即时起因和个体发生起因;习性学进一步考察了行为的种系发生的起因和生存功能,从而大大地提升了对人类行为认识的高度和深度,体现了多层次、多维度认识的新观点。

3.理论评价

习性学观点更重视经验,从进化学角度看待发展。这种理论认为,许多行为是适应性的——具有生存意义。习性学从理论、方法两个方面给儿童发展的研究提供新的启示。当然,它必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习性学理论所做出的描述多于所能做出的解释,如果把习性学的一些瞩目的概念运用到发展理论中来,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阐述;同时,习性学强调对物种行为的观察,但许多心理现象并不是一直表现在行为上的。其次,习性学以研究动物行为为主,因此,把习性学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实验研究方法照搬到儿童发展中,于法于理于情都是不允许的,而且有许多被习性学关注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难以控制。

二、学习视角

学习理论家赞同洛克的观点,认为婴儿的心灵就是一面供经验涂写的白板。华生是第一个将这种取向运用于儿童发展的理论家,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斯金纳、班杜拉为新行为主义者。

(一)华生与行为主义学派

华生(J.B.Watson,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华生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较复杂的行为形式可能包含一个刺激复合而不是一个单项刺激。他认为,学习决定了儿童将成为什么,采用正确的技术,几乎所有人都能习得任何事。发展是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因而不体现出阶段性。经验在发展道路上决定全部。华生还提出了行为主义的四种研究方法,即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其中,条件反射最初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的,但它后来在心理学中的广泛运用则主要归功于华生。

1.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1)心理学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

所谓行为,乃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华生把心理或意识归结为内隐而轻微的行为。思维是全身肌肉特别是喉头肌肉的内在和轻微的反应。事实上,他把“思维”和“喉头的习惯”视作同义词。情绪是身体结构特别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是内隐、轻微行为的一种形式。

(2)心理学的任务在于预测和控制行为

华生认为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表现出来的外在的反应,反应的形成与改变则归因于有机体所受的刺激,即S R公式。华生认为“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刺激与反应”,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总不外乎是一套反射而已。心理学需符合一般科学共有的预测、控制的基本原则。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以预测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

(3)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的方法而不是内省

华生不相信内省法的精确性,这也是他在心理学对象上否定意识的必然结果。他清楚地说过客观的方法有四种,即应用和不应用仪器控制的观察、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条件反射法是行为主义者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4)行为是后天环境决定的

华生认为行为最后都可以分析还原为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而刺激不可能来自先天遗传,所以行为当然就不可能来自先天遗传了。人类行为中似乎像本能一样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条件反应。

2.对华生行为主义的评析

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是对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的反抗。行为主义的兴起和延续,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

其贡献在于:①使心理学从哲学的边缘跳入科学之林;②使心理学研究从主观内省转入客观经验研究;③使心理学走出学院的围墙进入广泛的实用领域;④对儿童心理和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原则,如反对体罚,从小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等。

其不足之处在于:①由于华生否认意识——确切地讲,否认意识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以条件反射来解释行为,把心理归结为肌肉、腺体的活动,甚至把高级心理过程也归纳为含蓄的习惯反应一类,这就把复杂的心理现象简单化、庸俗化了。②华生强调客观的、实证的、可重复的经验研究,排斥任何形式的内省,不可避免地造成研究方法的单一,不利于心理学的研究。③华生强调环境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教育万能论,强调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控制,既否认了遗传的重要性,又否认儿童主观状况对发展的影响,夸大了教育、环境的功能。

(二)斯金纳与操作性行为主义

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创始人,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斯金纳传承了华生的行为主义基本信条,即行为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但与其不同的是,斯金纳用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来解释行为的获得。他认为,心理学的目标是指明决定特定行为的特定因素,以此来分析行为,并把先行影响与随后行为间关系的真正性质确定下来。要做到这点,最好的方式就是实验,因为只有在实验中,所有影响行为的因素才可以得到系统的控制。

在进行行为实验时,斯金纳不仅仅考虑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单一关系,而是同时考察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条件。他把这个条件称为“第二变量”,用方程式表示为: R = f S·A )。公式中, R 表示行为反应; S 表示情境刺激; A 表示影响反应强度的条件,为“过去形成的条件”。有机体的行为反应是自变量 S 和刺激情境(条件)的函数( f )。这一公式所表达的意义不仅在于对行为的预测,更在于对行为进行控制。

1.操作性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1)行为的分类

斯金纳认为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前一种行为就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由刺激引发的反应行为;后一种行为是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有机体发出的反应被强化刺激所控制。在一个操作性行为出现之后,如果有一个作为强化物的事件紧随其后发生(即“强化依随”),那么该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2)儿童行为的强化与惩罚

斯金纳认为,行为的发生由行为的后果而定。若行为的后果是愉快的,该行为的发生率就会增加;若行为的后果是痛苦的,该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个体偶尔发出的行为得到了强化,这个行为以后出现的频率就会大于其他行为,得不到强化的行为就会逐渐消退;若行为表现后受到了惩罚,则这个行为以后出现的频率就会低于其他行为。因此,该理论不仅可以提高良好行为的发生率,也同样可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最常用的途径就是对儿童的不良行为予以“忽视”(即不予强化)或惩罚。

(3)儿童行为的塑造

按照斯金纳的观点,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不仅与及时强化有关,也与塑造有关。人类语言的获得就是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形成的,如:父母逐步强化了孩子发音中有意义的部分,从而使孩子进一步发出这些音节,导致语言体系的最终掌握。因此,儿童新行为的获得是一点一滴地塑造出来的,每一个塑造出来的行为可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反应链,从而使个体的发展越来越朝人们预期的方向接近。

(4)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教育中的作用

斯金纳的行为发展观在行为改变和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人对儿童有意义行为的及时强化、对不良行为的消退处理、程序教学过程中的小步子信息呈现、及时反馈与主动参与等,至今仍是强化与控制个体行为发展的有效途径。斯金纳的努力使人们对行为的认识更接近现实;当然,操作性条件反射观点也具有明显的机械主义色彩,忽视了人的内在认知因素的作用。

2.对操作性行为主义的评析

斯金纳创立的新行为主义,是对传统行为主义的延续,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

其贡献在于:①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主义的概念,丰富了华生的S R公式的内容。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有机体所处的环境、有机体的操作以及操作所产生的结果而组成,一个操作的发生(反应),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该行为再次发生的强度(概率)就增加。此外,斯会纳指出影响有机体行为的外部环境不仅包括现存环境,还包括历史环境和遗传环境。因而,他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变得更精细,更符合行为的真实性。对于心理的内部过程,他承认其存在,也承认这些东西应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②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立场比早期行为主义更坚定,他不仅想描述行为,更在于想控制行为。

其不足在于:斯金纳认为内部的心理过程(内隐事件)与外显行为(公开事件)具有同样的维度,心理过程是行为本身的一部分。他把反映客观事物的心理映像与客观事物本身混同了起来,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制造了混乱。

(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A.Bandura,1925—):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班杜拉着重研究人的行为学习,在他看来,儿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和模仿那些有意的和无意的反应,因此,他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以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老行为主义学派主要通过对动物(如白鼠、鸽子等)的实验来建构理论,并用这些理论来解释人类的行为。这些理论受到抨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了行为的社会因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不足。社会学习论则较偏向于综合论点。其主要特点有三:第一,强调环境事件对于某一种行为的获得与调整的影响,大部分是决定于认知历程。这些认知历程又根据学习者先前的经验、所承受的环境影响、学习者如何知觉到这些影响、记忆多少这些影响,以及短期内将有多大影响等因素而定。第二,强调个体既不单纯受驱于内部力量,也不全然受制于外界压力。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三个连锁因素,即行为、认知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而成。第三,个体是行为改变的主宰者,应具有行为改变的自我导向的潜在能力。

1.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学习有两条途径,一是言语的途径,二是观察的途径。个体的许多行为其实都是通过观察周围人们的行为表现而习得的。对个体而言,是对榜样观察后进行模仿学习;对环境而言,则是向个体提供榜样的示范行为,供其观察学习。

个体的观察学习大体经历四个过程。一是注意,个体有选择地注意榜样行为的模式、特点,这是观察学习的开始;二是保持,个体把选择性注意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言语符号或表象,保存在自己的记忆中,这样的记忆能指导以后模仿时的行为操作;三是重现,个体把注意和保持的榜样行为付诸行动,这要求个体有必要的体力和技能,并且开始时模仿行为常与榜样有距离,通过获得反馈信息而逐渐变得精确;四是动机,个体去重现自己所注意需要的榜样行为不是自动的,是受动机变量所控制的,能满足个体需要的榜样行为才能使观察者处于加以仿效的动机状态。

(2)观察学习的效用

观察学习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学习新行为、抑制行为和促进行为。学习新行为指个体观看了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新的行为方式。当榜样展示的行为对观察者来说是一种新的行为时,观察者就有可能去加以仿效。儿童有较强烈的好奇心,就更会去加以模仿。抑制行为是指个体观察了其他人的行为,也会因此而抑制自己相应的行为,即避免表现出某种特定的行为反应,这就是观察学习的行为抑制效用。促进行为是指在某种适当的情境和相应的条件下,个体就从他自己的行为库中提取,并表现出某种特定的行为反应来适应环境,获得某种需要的满足。当个体看到榜样的示范行为其实自己也会,只是不去加以操作的话,那么通过观察在面临类似于榜样的情境时,他就会从自己的行为库中提取该行为而表现出来。

2.对社会学习理论的评析

班杜拉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正是因为他的研究而导致了社会学习理论的诞生。

其贡献在于:观察学习更加接近儿童的真实学习过程。班杜拉从人的社会化角度研究学习问题,指出观察学习的重要性,改变了过去的学习理论重个人轻社会的理论倾向,使学习理论更加贴近儿童真实的学习过程。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变化,是人、人的行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决定的观点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学习的特点。这一点,比早期行为主义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更为科学。

其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对认知因素的充分认识。虽然他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到认知因素的作用,但他的研究依然围绕着儿童的学习行为进行,并没有把认知因素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最终说明的仍是行为。

三、社会情境视角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环境在发展中是一股重要力量。传统上,大多数儿童发展理论强调环境直接影响儿童。这些直接影响对儿童的生活很重要,但从社会视角来看,这些只是更大系统的一部分。在这个大系统中没有一个因素能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而独立起作用,如父母、家人、学校、社会等。

所有这些人和场所糅合在一起,组成了个人文化——知识、态度、相关群体的行为方式。文化提供了儿童的发展背景,最早强调文化作用的代表人物是维果茨基。当今最佳推崇者是布朗芬布伦纳。

(一)维果茨基与文化历史理论

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由于维果茨基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被誉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不仅对苏联,而且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维果茨基主张,心理学应该坚持科学的、决定论的、因果性的解释原则研究高级心理机能,他反对将复杂的形式分解成简单的成分,认为这样就失去了整体的属性。他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实质由社会关系构成”之论断的正确性,拒绝从大脑深处解释高级心理过程。其文化历史理论既丰富又深刻。

1.文化历史理论的基本观点

(1)“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将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作了区分

维果茨基认为,所谓低级心理机能,是依靠生物进化而获得的心理机能,它是在种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如感知觉、不随意记忆、形象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等均属于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它以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和符号为中介,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所制约。思维、有意注意、高级情感、逻辑记忆等心理过程则属于高级心理机能。

(2)高级心理机能具备的特点

维果茨基认为高级心理机能具备以下特点:①高级心理机能是随意的、主动的;②高级心理机能的反映水平是概括的和抽象的;③就其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是间接的,是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④在起源上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所制约;⑤从个体发展来看,它们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

(3)环境和社会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维果茨基强调环境和社会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的心理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他认为,发展大部分得益于由外向内,即个体通过内化从情境中吸取知识,获得发展。儿童的许多学习发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这个环境决定了大部分儿童内化的内容。内化说是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4)儿童发展具有“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的概念。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表现)和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潜在能力(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换句话说,最近发展区是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发展变化本质上是不同时期一系列最近发展区的获得。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处于某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他的最近发展区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下一个年龄阶段的现实发展水平,而下一个阶段又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5)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在维果茨基看来,教学的可能性是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决定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二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即要应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

2.对文化历史理论的评析

维果茨基关注成人向儿童传递信仰、习俗以及所在文化的技能等方式。他认为儿童发展的每方面必须考察其社会情境。

其贡献在于:①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主要结论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教学成了儿童发展的源泉,集中地体现了他的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观。由此而引申的一系列观点,如最近发展区、最佳学习期限、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复杂的动力制约关系、教学形式随发展阶段转变的变化、教学方法对发展的最大效果等,不仅指导教师尽可能科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操纵学生的发展,也为教师发挥最大的能动性提供了舞台。②开创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在心理学史上,维果茨基是第一个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建立比较完整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并取得学术界公认的人。维果茨基还把唯物辩证法用到心理学方法论的改造上,创造性地运用单位分析法取代传统心理学的要素分析法,运用因果发生法研究概念的形成等,克服了传统研究方法的静止、片面、孤立的形而广学的倾向。

其不足之处在于:①过于强调自然过程与文化历史过程的对立。维果茨基在分析高级心理机能发展时,多次强调这一发展不伴随人的有机体结构的生物型变化,有失偏颇。②过分强调教学对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维果茨基把教学当作“发展的源泉”,是“激起与推动儿童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的动力,甚至把教学的概念扩大到儿童发展的所有时间和空间。这一说法过分夸大了教学的作用。

(二)布朗芬布伦纳与生态系统理论

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1917—2005):著名的心理学家,美国问题学前儿童启蒙计划的创始人,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布朗芬布伦纳认为,正在发展的儿童处于一系列复杂、交互作用的系统包围中,对儿童发展特点的研究要强调其发展的情景性,认为发展心理学生态化是指发展心理学研究应当在自然环境和具体的社会背景下探讨个体发展问题的一种研究取向。传统的发展理论和研究,引发了对人类发展基本问题的争论:第一,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第二,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问题;第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问题。为此,1979年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著名的生态系统理论。他用生态系统理论对人类发展的基本问题和争论做出了与众不同的解释,对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提出了详细的分析

1.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1)生态系统理论模型

布朗芬布伦纳创建了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在模型中将人生活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的环境称为行为系统。该系统分为4个层次,由小到大分别是: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和宏观系统。这4个层次是以行为系统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直接程度分界的,从微系统到宏系统,对儿童的影响也从直接到间接,见图2-5。

图2-5 生态系统理论的行为系统模型

(2)微观系统

微观系统是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对大多数婴儿来说,微观系统仅限于家庭。随着婴儿的不断成长,活动范围不断扩展,幼儿园、学校和同伴关系不断纳入婴幼儿的微观系统中。对学生来说,学校是除家庭以外对其影响最大的微观系统。布朗芬布伦纳强调,为认识这个层次儿童的发展,必须看到所有关系是双向的,即成人影响着儿童的反应,但儿童决定性的生物和社会的特性——其生理属性、人格和能力也影响着成人的行为。

(3)中观系统

中观系统是第二个环境层次,是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如果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的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微观系统间的非积极的联系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儿童在家庭中与兄弟姐妹的相处模式会影响到他在学校中与同学间的相处模式。

(4)外观系统

外观系统是第三个环境层次,是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例如,父母的工作环境就是外层系统的影响因素。儿童在家庭的情感关系可能会受到父母是否喜欢其工作的影响。

(5)宏观系统

宏观系统是第四个环境系统,指的是存在于以上3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宏观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如政策、法规等。在不同文化中这些观念是不同的,但是这些观念存在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外观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知识经验的获得。

(6)时间纬度

布朗芬布伦纳的模型还包括了时间纬度,或称作历时系统,把时间作为研究个体成长中心理变化的参照体系。他强调了将时间和环境相结合来考察儿童发展的动态过程。

2.对生态系统理论的评价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认为应该在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下研究人的发展。生态理论把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环境因素看作是一个网络,并认为个体一生都是在这样一个环境网络中发展的。个体的发展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与他们的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的关系中发展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多个环境系统中,与他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发展的关键。

其贡献在于 :①扩大了心理学研究中环境的概念。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关注的只是影响儿童的即时环境,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的范围拓展得更宽、更复杂。②从多方面促进儿童的发展。生态系统理论中的四个系统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环境影响的详细分析,可以找出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从而给予及时的干预。③强调发展的动态性。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将时间纬度作为研究个体成长中心理变化的参照体系,认为时间系统的最简单形式是关注一生的过渡点。

其不足之处在于:①过分强调环境对发展的作用。布朗芬布伦纳的研究是以环境为主,但是,忽略了生物性,即遗传对人类的影响。②布朗芬布伦纳并未提出一个人类发展的系统的理论模式。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的是影响人类发展的因素,尤其是环境的作用。但是,他并没有形成一个人类发展的连贯的一般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只是人类其他发展理论的补充,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发展。

【本章小结】

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在实践中早已产生。本章主要分析、介绍了其产生的生理基础,即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可塑性理论、丰富环境刺激理论、运动控制理论与儿童发展理论等理论基础。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介绍,主要强调神经元及其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脑干、大脑皮层、小脑和基底节等)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周围神经系统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尤其重视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与感知觉之间的关系。

神经可塑性理论着重强调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在结构或功能上发生动态变化以适应不断改变的内外环境的特性,通过功能重组,代偿和修复已失去的功能。研究证实:感觉神经发芽能力优于运动神经发芽能力;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专门的感觉功能的训练,有助于学会把功能上配对失误的神经纤维重新编码,套入大脑新的、对应的、功能上有特异性的接受区。

丰富环境刺激理论强调丰富环境不仅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功能恢复,而且对脑发育和脑损伤修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脑发育与脑损伤修复的基础是神经可塑性;同时,丰富环境还通过对多感官的刺激,使皮质躯体感觉运动回路重组,感觉运动和学习记忆功能得到增强。

运动控制理论强调运动控制是中枢神经系统运用现有及以往的信息将神经能转化为动能,并使之完成的有效的功能活动。其中,反射运动控制学说认为,反射是一切运动的基础,神经系统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简单的各种反射综合产生完整的动作,最终构成个体的行为;阶梯运动控制学说认为正常动作的发展源自中枢神经系统的逐渐皮层化,皮层化使高级控制中心具有控制低级反射的能力;系统运动控制学说认为感觉、认知和活动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强调训练应以功能性动作为目的,必须重视评估,通过评估确定训练的目标,了解对目标训练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影响动作本身的力学问题。

儿童发展理论有五大视角,即生物学视角、精神动力学视角、学习视角、认知发展视角和社会情境视角。其中,生物学、学习和社会情境视角的理论与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中,成熟论、习性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社会学理论、文化历史理论以及生态系统理论等都提出了许多与儿童身心发展紧密相关的观点。

【思考与练习】

1.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的生理依据是什么?

2.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3.神经可塑性理论与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之间有何关系?

4.丰富环境刺激理论与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之间有何关系?

5.运动控制理论与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之间有何关系?

6.儿童发展理论与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之间有何关系?

7.如何正确认识感知觉训练的理论基础? XMdJSlBIatXBEvlFExAIeHJUWl2iCbSVgUxl5aqKCVHQBidXBWg+YHMj/9Tqy6s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