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统计调查误差

一、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均会造成统计数据的不准确,从而产生统计误差。所谓统计误差,是指统计数据与客观现象的真实数量之间的离差。

(一)按产生的原因分类

统计误差按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两种。

1.登记性误差,是指在统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引起的诸如测量错误、记录错误、汇总错误、计算错误、过录错误等而发生的统计误差。登记性误差又分为故意性登记误差和非故意性登记误差。人为误差是统计误差中产生因素最多的一类,它又分为度量性误差、知识性误差、态度性误差和干扰性误差。度量性误差是指统计指标因计量或者从生产量到价值量换算所产生的误差;知识性误差是指统计人员因统计知识不够,对统计指标的含义不理解或错误理解所产生的误差;态度性误差是指统计人员因对统计工作不负责而随意填报统计数据而产生的误差,包括乱报、漏填或不按规定的计量单位填报等;干扰性误差是指统计对象或统计部门受某种利益驱动而虚报、漏报或者捏造统计数据所形成的误差。

2.代表性误差,是指总体中部分单位的特征不足以代表总体全部单位的特征而产生的统计误差。代表性误差也有两种,即系统性误差和偶然性误差。系统性误差又称为偏差,它是由于调查时没有遵循随机原则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偶然性误差又称随机误差,是指在遵循随机原则条件下,由于抽中的样本各单位被研究标志的特征与总体有些出入而造成的代表性误差。

(二)按工作环节分类

统计误差按工作环节不同,可分为源头误差、中间环节误差和最终误差三种。

1.源头误差,是指起报单位或申报者所产生的误差。

2.中间环节误差,是指统计调查数据在逐级上报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包括加工整理、汇总和推算等环节。

3.最终误差,是指由下级各基层数据汇总数或规范的方法得到的推算数与最终使用数之间的差异值。按工作环节划分的统计误差类别是相对的,中间环节误差在不同的场合有可能是源头误差,也可能是最终误差。

二、统计调查误差的防范方法

从微观方面,为了消除登记误差,可以加强对调查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素质;合理设计调查表,不使被调查者产生误解;采用合适的调查组织形式,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代表性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或适当扩大样本容量的方法加以控制。从宏观方面,要建立必要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要广泛使用数理统计中的假设检验方法,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在统计体制上必须进行彻底的变革。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对弄虚作假的单位要坚决严肃查处,在立法上罚款数额应该大幅增加,严重的甚至追究刑事责任,以威慑统计违法者,逐步建立全社会的统计诚信体系。

After
Class
——知识结构图
——深度乐享

调查问 卷的设计

美国民意调查创始 人——乔治·盖洛普

——练习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统计调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统计调查收集的资料有两种,一种是未经任何加工整理的_________,另一种是已经整理过的 __________。

3.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全面调查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非全面调查包括 __________、和_______。

5.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统计调查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6.调查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调查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报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调查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原始记录是 __________;它具有 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特点。

11.调查某市商品零售物价情况,调查对象是___________;调查单位是__________;填报单位是__________ 。

12.调查某市科技人员情况,调查对象是___________;调查单位是__________;填报单位是__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所收集的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

A.原始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次级资料来源于上级单位

B.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成的

C.二者无必然关系

D.二者之间没有区别

2.对若干农民家庭收支状况通过提问回答方式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称作( )。

A.直接观察法 B.采访法

C.报告法 D.通讯法

3.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

A.确定调查内容 B.确定调查时间

C.确定调查目的 D.确定调查经费

4.调查表是解决( )。

A.为什么调查的问题 B.向谁调查的问题

C.调查什么的问题 D.什么时间调查的问题

5.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普查 D.抽样调查

6.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 )。

A.数量较少,但具有代表性的单位

B.数量较少,但企业规模较大的单位

C.数量较少,但经营状况较好的单位

D.数量较少,但所要调查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绝大比重的单位

7.下列各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企业设备调查 B.工业企业调查

C.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D.农村牲畜调查

8.典型调查单位选择是指( )。

A.按随机原则选取 B.有意识选择先进的单位

C.有意识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单位 D.选择标志值比重大的单位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按周期可分为( )。

A.定期调查 B.不定期调查 C.专门调查 D.全面调查

2.统计报表按报送方式不同可分为( )。

A.非全面统计报表 B.电讯报表

C.邮寄报表 D.基层报表

3.普查的组织方式按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不同可分为( )。

A.采取逐级布置和逐级汇总上报的办法

B.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配备一定的普查人员,对调查单位进行直接登记

C.基层单位直接把资料报送给普查的最高组织机构,集中汇总

D.利用调查单位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颁发一定的调查表格,由填报单位进行填报

四、判断题

1.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 )

2.车间产量登记表属于原始资料。( )

3.人口普查属于经常性调查。( )

4.对全国职工家庭收入进行调查,只要登记部分家庭的家庭收入就可以了,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

5.统计调查就是收集次级资料。( )

6.确定调查单位使我们知道由谁提供具体资料。( )

7.若要调查的是时期现象,则要明确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点。( )

8.第六次人口普查规定统一标准调查时点为2010年11月1日零点,它是调查期限。( )

9.调查地点是指登记调查资料的地点,它与调查单位所在地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

10.标准时点是指对被调查对象登记时所依据的统一时点。( )

11.重点调查是一次性调查。( )

1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科学的方法,因而它适合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 )

13.普查省时、省力,是比较容易取得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

五、简答题

1.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

2.简述统计报表同普查的异同。

3.简述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的异同。

4.简述问卷的结构。

5.简述典型调查中典型单位的选择方法。

参考答案 FoLgAkQkpiIZfjPNHrXQUoAbmBKh3nfY63YjxxBEPL1MyIjDroueNu0/XlHW0JU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