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为了躲避风雨和野兽的侵袭,利用大自然的石块、树枝,用简单的生产工具进行着最原始的建筑活动。当时的居住形式主要是穴居和巢居。而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国的木构架建筑已经开始萌芽,然后经过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末期的长期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体系。这种建筑体系体现了中国建筑在技术和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至今依然可以供人们学习借鉴。

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分期,国内外学术界尚无固定的划分。根据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论述,暂且把它分成以下几个时期。

一、原始社会建筑发展时期

在距今约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初期,原始人的生活完全依附于自然,普遍利用天然山洞作为栖身之所。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进入氏族社会,生产力有了初步发展,建筑活动日益频繁。由于各地区地理、气候、材料等条件的不同,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建筑,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栏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1.旧石器时代的建筑状况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天然洞穴。《易·系辞》有“上古穴居而野处”的记载,如北京猿人居住岩洞,类似的居住岩洞在辽宁、湖北、贵州、广东、江西、浙江等地均有发现。另一种为巢居,这在古文献中多见记载,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巢居大约流行于地势低洼、潮湿而多虫蛇的南方地区。

2.新石器时代的建筑状况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几乎遍布全国。当时社会生产的主要方式已由原始的渔猎和采集转变成较为固定的农业耕作,并出现了纺织、制陶等手工业和一定的社会劳动分工。社会结构也进化到人口较多与关系复杂的氏族部落。这些变化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建筑状况,于是出现了群居的聚落,供生产与生活用的窑场、公共房屋、住所、窖穴和畜圈,供防御的垣墙、壕沟,原始崇拜所需的祭坛、神庙和神像以及公共墓地等。

新石器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房屋建筑遗址可分为南、北两大基本体系。南方潮湿地区从巢居发展为架空的干栏式建筑,如在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有榫卯和绑扎兼用的干栏式建筑;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房屋由穴居发展为地面上的木骨泥墙房屋,如西安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随后又发展成两坡顶多间式横排房屋。

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古建筑实体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六七千年。在遗址中,已发掘部分是长约23米、进深约8米、前廊深1.3米的长条形干栏式建筑。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多木构件上都有榫头和卯口,有的构件还有多处榫卯(图1-1),这是我国现已发现的古代木构建筑中最早的榫卯,说明当时长江下游一带木结构建筑的技术水平高于黄河流域。

图1-1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中的房屋榫卯

黄河流域中游的黄土层,黄土质地细密,含有石灰质,营造穴居很方便,特点是壁立不易倒塌。因此,穴居成为广泛采用的一种居住形式,并逐步从竖穴发展到半穴居,最后为地面建筑所取代。在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仰韶文化和之后父系氏族社会的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时期,氏族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聚落一般选在河流两岸的台地上,这里水土肥美,利于耕牧和交通,适宜定居生活。仰韶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是西安半坡村遗址(图1-2),已发掘部分呈南北略长、东西较窄的不规则圆形,分为3个区域,南面是居住区。在西安半坡村遗址上共发现了40多座房屋遗迹,房子朝向中心广场统一布局。有一座大房子为公共活动的场所,其他几十座中小型房子面向大房子,形成半月形布局。外围绕一道大壕沟,沟外北部为墓葬区,东边设窑场。

图1-2 西安半坡村遗址平面图

半坡遗址

仰韶时期的房屋主要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主,后期以方形多间为主。墙体和屋顶采用木骨架扎结枝条后再涂泥的做法,墙的外部多被裹草后燃烧,以便加强其坚固度和耐水性。在室内用木柱做支撑,柱数为一根至三四根不等,说明木架结构尚未标准化。

龙山文化的房屋遗址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在居住房屋的平面布置和构造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两室相连的布局方式,平面呈“吕”字形(图1-3)。内室和外室均有火塘,供烹饪食物和取暖之用;外室设窖穴,供家庭贮藏之用。显然,在建筑功能上,内、外二室有分工作用。在建筑技术方面,室内地面上广泛地涂抹光洁的白灰面层,使室内看起来清洁、美观,并有防潮的作用。其实白灰抹面在仰韶文化中期已出现,普遍采用则在龙山文化时期。

图1-3 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房屋遗址平面图

二、奴隶社会建筑发展时期

1.夏朝(公元前21—前16世纪)的建筑

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漫长的原始社会被奴隶社会所取代。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使古代中国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据文献记载,夏朝已开始使用铜器,并有规则地使用土地,逐渐开始对居住场所的建造技术、结构、规模制度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夏朝已经开始使用夯筑技术建造宫室台榭。不少考古学家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的遗址即为夏朝都城斟鄩,也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共发现了大型宫殿和中小型建筑数十座。其中一号宫殿规模最大(图1-4),其夯土技术和木构架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茅茨土阶”的构筑方式和“前朝后室”的空间布局。其夯土台残高约80厘米,东西约108米,南北约100米,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夯土台上有一座面阔8间的殿堂,周围有回廊环绕,南面有门的遗址,店堂柱列整齐、前后左右呼应、各间面阔统一,这些迹象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式庭院的面貌,也表明当时人们对木构架技术的认识已有了较大提高。

图1-4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平面图

2.商朝(公元前16—前11世纪)的建筑

公元前16世纪,奴隶制度在商朝进一步深化,青铜工艺也达到了相当纯熟的程度,手工业专业化分工已很明显,建筑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商朝产生了甲骨文,由此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建筑方面,商朝建造了一定规模的宫殿和陵墓,进一步发展了夏朝以来的夯筑技术,采用先分层夯筑后逐段上筑的夯土版筑法建造城墙,夯筑技术日趋成熟,空间布局为多数单体建筑按照一定的条理进行组合。除此之外,木构架技术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传统的中国院落式建筑群开始成型。

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商代城址有多座,如郑州商城遗址、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商朝宫殿遗址和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等。其中,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最具代表性(图1-5)。商朝后期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它是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遗址面积约24平方千米,中部紧靠洹水,曲折处为宫殿区,西面、南面有制骨、冶铜作坊区,北面、东面有墓葬区。居民散布在西南、东南与洹水以东的地段。宫殿区东面、北面临洹水,西南有壕沟防御。遗址大体分北、中、南三个区。北区有基址15处,大体作东西向平行布置,基址下无人畜葬坑,推测是王室居住区。中区建筑基址21处,平面作庭院式布置,轴线上有门址3道,门址下有持盾的跪葬侍卫五六人,轴线最后有一座中心建筑,推测这里是商王朝廷、宗庙遗址。南区建筑面积较小,大小基址17处,作对称式排列组合,牲人埋于西侧房基之下,牲畜埋于东侧,埋置有一定的规律,是商王祭祀的场所。但是,南区的建造年代比北区和中区晚,由此可见殷的宫室是陆续建造的,并且用单体建筑,沿着与子午线大体一致的纵轴线,有主有次地组合成较大的建筑群。宫室周围发掘的奴隶住房,则仍是长方形或圆形穴居,这也充分体现了阶级社会的阶级对立。

图1-5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平面图

3.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的建筑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步入中国历史上奴隶制文明的全盛时期,进一步发展了院落式建筑群,建筑活动十分活跃,建造了目前史料记载中最早的公园,形成了较完善的建筑设计制度及文字实录记载,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城市,开创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先河。周朝的建筑设计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建筑材料与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在商代早期已开始烧制和使用建筑陶器,最早的建筑陶器是陶水管,到西周已出现了板瓦、筒瓦、人字形断面的脊瓦等建筑陶器。在山西扶风、岐山一带的西周宫殿建筑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瓦,开创了瓦顶房屋建筑的先河。瓦的发明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改善了西周“茅茨土阶”的简陋局面,这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同时,由于屋顶的荷载加重,周朝建筑已经开始设计使用斗和拱,并形成了简单的组合形式,以此推进了建筑结构向构架发展的历程。

西周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有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和湖北蕲春的西周木架建筑遗址。岐山凤雏遗址是一座建造在夯土台基上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图1-6)。该建筑具有明显的南北向中轴线,东西两边严格对称,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连接。门、堂、室的两侧为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房屋基址下设有陶质排水管和卵石砌的排水沟。外墙全部采用夯土墙内植木柱形式,内墙则用草泥堆砌,屋顶已采用了瓦。另外,在这个遗址中还发现了在夯土墙或土坯墙上用三合土(白灰加沙和黄泥)抹面,使墙面平整光滑。

图1-6 陕西岐山凤雏村建筑遗址平面图

湖北蕲春西周木架建筑遗址(图1-7)散布在约5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建筑密度很高,遗址留有大量木板、木柱、方木及木楼梯残迹,推测是干栏式建筑。类似的建筑遗址在附近山区及荆门市也有发现,这说明在西周时期,干栏式木构架建筑是长江中游的一种常见的建筑类型。

图1-7 湖北蕲春西周干栏式建筑遗址

(2)城市规划思想形成。西周时期,以周公营洛邑为代表,建造了一系列奴隶主实行政治、军事统治的城市。而且,在奴隶主内部,已按宗法分封的制度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周朝的都城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指的是在经过了规划的方形都城内按制度营造建筑群,在都城东西南北四面各设立三个城门,南北向与东西向十字交叉各形成九条街道,在宫殿建筑的东面设立宗庙以祭祀祖先,西面兴建社稷以祭拜天地,南面开辟朝堂以传达政令,北面设置市场以流通交易(图1-8)。可见,周朝在城市总体布局上已形成了理论和制度,规划严谨。这说明我国自奴隶社会就已经具备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标准形式,城墙高度、道路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等级制造,并遵循一定的准则和程序,这对我国古代城市的布局有深远的影响。此外,周朝的民宅设计开始流行“一堂二内”的简易形式,即一栋房屋,依据用途分成三个单元,中央为厅堂,左右两边为寝室,房屋四周为夯土围成的方形墙壁,中间使用简单的屏风、帷幕等加以分隔。

图1-8 宋人聂崇义所绘的周王城图

4.春秋(公元前771—前476年)的建筑

公元前770—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制度萌芽的阶段,井田制日益瓦解,私田大量出现,铁器和耕牛普遍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文化空前繁荣,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建筑的发展。相传木匠公输班(鲁班)就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匠师。春秋时期建筑的主要特点如下。

(1)夯土筑城。春秋时期存在100多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各国之间战争频繁,“夯土筑城”成为当时重要的防御手段,并逐步形成了一套筑城的标准方法。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墙高与基宽相等,顶宽为基宽的2/3,门墙的尺度以“版”为基数。

(2)高台建筑(台榭)兴起。当时,各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统治和生活享乐的需要,建造了大量高台宫室,即在城内夯筑高数米至十几米的土台若干座,上面建造殿堂屋宇。例如,侯马晋都新田遗址中的土台,面积为75米×75米,高7米多。

(3)瓦的普遍使用和砖的出现。在山西侯马晋故都、河南洛阳东周故都、陕西凤翔秦雍城、湖北江陵楚郢都等地的春秋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板瓦、筒瓦以及部分半瓦当、全瓦当。在陕西凤翔秦雍城遗址中,还出土了36厘米×14厘米×6厘米的青灰色砖和质地坚硬有花纹的空心砖,这说明至少在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砖。

(4)建筑装饰与色彩进一步发展。例如,《论语》描述的“山节藻棁”(斗上画山,梁上短柱画藻文)、《左传》记载鲁庄公“丹楹”(红柱)、“刻桷”(刻椽)等就是例证。而且,建筑装饰与色彩有了严格的等级划分,如《春秋榖梁传注疏》中记载:“礼楹,天子丹,诸侯黝垩,大夫苍,士黈。”

三、封建社会建筑发展时期

1.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的建筑

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革,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封建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些大型工程得以实施,如长城开始兴建、西门豹引漳水溉邺、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等。手工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一个城市建设的高潮,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当时的建筑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大城市的大量涌现。著名的有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魏国的大梁、燕国的下都等,它们都是当时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也是诸侯统治的据点。

(2)大规模宫室和高台建筑的兴建。从春秋至战国,诸侯的宫室建筑流行“高台榭,美宫室”,即在高大的夯土台上再分层建造木构架房屋。这种土木结合的方式,外观宏伟,位置高敞,满足了宫殿的要求。在陕西咸阳市东郊发掘的一座高台建筑遗址,是战国时秦国咸阳宫殿之一(图1-9)。遗址是一座60米×45米的长方形夯土台,台上建筑物有殿堂、过厅、居室、浴室、回廊、仓库和地窖等,高低错落,形成了一组复杂壮观的建筑群。遗址中还发现了陶漏斗和陶制的下水管道,可见当时城市排水系统很完善。

(3)建筑技术的更大发展。铁制工具斧、锯、锥、凿等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木结构和石作及装饰雕刻的技术发展。在材料和技术方面,瓦在宫殿建筑上广泛应用,有时还涂上朱色。大块空心砖用于地下墓室的墓壁与墓底,可见当时制砖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战国木棺椁上的榫卯制作精巧,形式多样,也反映了当时木构架建筑的施工技术水平。

2.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的建筑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封建政权的措施,在建筑上,“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同时,开鸿沟、凿灵渠、建万里长城,建造奢华宏大的阿房宫、始皇陵等,建筑活动空前活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秦都咸阳的建设在布局上具有独创性,它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在渭水南北广阔的地区建造了许多离宫。《三辅旧事》中记载了“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木衣绨绣,土被朱紫,宫人不移,乐不改悬,穷年忘归,犹不能遍”,反映了秦始皇的穷奢极欲。

图1-9 陕西咸阳秦国咸阳一号宫殿遗址平面、立面复原图

(2)宫殿建设结合了其他六国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技术经验,修建了众多宫殿,有甘泉宫、信宫、北宫、兴乐宫、长杨宫、梁山宫等,其中尤以阿房宫“上压天宫,下压黎庶”最具代表性。

(3)秦始皇陵规模宏大,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史书记载,秦始皇刚即位,就“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其陵寝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树草木以象山”,其奢华可见一斑。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工程之一。

(4)长城始建于战国期间,起源于诸侯国间相互攻占自卫。它地处北方的秦、燕、赵,是为了防御匈奴而修建的工程设施。秦统一后,扩建原有长城,连成3000多千米的防御线,至今还存留一部分遗址,今天看到的长城多为明代遗物。

3.两汉(公元前206—220年)的建筑

西汉的疆域比秦朝更广,并且开辟了中西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整个两汉时期都处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建筑的进步,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主要的建筑发展成就如下。

(1)木构架建筑日趋成熟。从当时的画像石、画像砖、明器陶屋等遗物来看,抬梁式、穿斗式这两种主要的木结构形式已经形成,多层木架构建筑已较普遍,但西汉末年长安南郊的宗庙建筑仍沿用春秋战国时期高台建筑的建筑方式,说明当时大空间建筑技术问题还未解决;斗拱已经普遍使用,形式未统一,但结构作用表现突出;屋顶形式多样,此时的建筑已具有庑殿、歇山、悬山和攒尖四种屋顶形式,其中悬山顶和庑殿顶最为普遍。大量东汉壁画、画像石、石祠、明器、陶屋等的出土,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东汉建筑形象。

(2)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空心砖大量应用于西汉砖墓中,还出现了楔形砖和有榫的砖,墓室采用条砖与楔形砖砌拱,当时的砖砌筒拱顶有纵联砌法与并联砌法两种。到了东汉,纵联拱成为主流,并出现了砖砌穹隆顶墓室。

(3)石建筑在东汉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贵族官僚们建造的岩墓、石砌梁板墓、石拱券墓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现,四川多山地区的崖墓也普遍存在。地面石建筑主要是贵族官僚的墓阙、墓祠、墓表、石兽、石碑等。

4.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的建筑

三国至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一个阶段。在建筑上,主要是继承和运用汉代的成就。但是,由于佛教的传入,使佛教建筑得到发展,木结构和砖石结构技术在高层佛塔中得到新的创造和发挥,并带来了印度、中亚一带的绘画和雕刻艺术,使我国的石窟、佛像、壁画等有了巨大的发展,两汉时期建筑上的质朴风格变得更为成熟、圆淳。

(1)城市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是曹魏邺城的修建(图1-10)。全城面积为6.5平方千米,平面成矩形,由一条东西干道分为南北两部。北部除东北一角为贵族区外,均为宫室苑囿,主殿居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南部为衙署和居住区,中间有南北干道直抵宫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轮廓方正、分区明确、有中轴线的都城。

(2)佛教建筑兴盛。佛教自汉朝由印度传至中国,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极大的推崇和发展,建造了大量的佛寺、佛塔和石窟。

(3)石刻技艺发展。石窟雕刻艺术,南京南朝陵墓的石墓表、石辟邪、石麒麟,河北定兴的北齐石柱等,表明石刻技艺比汉代有了进一步提高。例如,南朝陵墓的石辟邪简洁有力,概括力强,石墓外形比例精当,造型凝练优美,细部处理贴切(图1-11)。

(4)自然山水园林的涌现。自然山水园林起源于秦汉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很大进步。这一时期士大夫谈玄避世,寄情山水,促进了自然式山水园林的兴盛。

另外,在家具方面,西北方少数民族移入中原,带来垂足而坐的高坐具—方凳、圆凳、椅子等,为宋朝以后起居方式的改变打下了基础。砖结构在汉朝多用于地下墓室,到北魏时期大量运用到地面上,如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就是砖结构塔。

5.隋朝(581—618年)的建筑

隋朝结束了我国长期战乱和南北分裂的局面,促进了封建社会技术、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隋炀帝骄奢淫逸,穷兵黩武,隋朝仅37年就覆灭了。隋朝主要的建筑活动如下。

(1)都城建设。兴建都城大兴城、东都洛阳城及宫殿苑囿,这些都城经唐代继承发展,成为我国古代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城市规划的范例。

(2)建造河北赵县安济桥(图1-12)。由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37米,4个敞肩券可以减少1/5自重,减少了山洪对桥身的冲击力。桥身造型平缓舒展,轻盈流畅。安济桥在技术上、造型上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图1-10 曹魏邺城想象复原图

图1-11 南京南朝陵墓的石辟邪

图1-12 河北赵县安济桥

(3)修筑长城,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沟通,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发展。

6.唐朝(618—907年)的建筑

唐朝开创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昌盛局面,虽然在安史之乱后逐渐衰弱,但唐朝仍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主要建筑成就如下。

(1)建筑规模宏大,规划严整。例如,长安城是由隋代大兴城扩建而来,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繁荣的城市(图1-13);唐大明宫遗址范围相当于明清紫禁城总面积的3倍多,是当时宫殿建筑的典型代表,对明清紫禁城的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图1-13 唐长安城复原图

(2)建筑群体设计日趋成熟。宫殿、陵墓等建筑在空间组合上,利用地形和运用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陪衬主体,同时强调纵轴方向的陪衬,突出主体建筑,如乾陵的布局。

(3)木结构技术进入成熟期。例如,大明宫麟德殿面积达5000平方米,采用了面阔11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山西五台山南禅寺正殿和佛光寺大殿,木架构构件形式及用料均已规格化。

(4)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出现了专门从事建筑设计与施工的阶层—“都料”,并沿用至元代。

(5)建筑艺术加工逐渐成熟。唐代建筑规模宏大,严整而开朗,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庄重大方,色调简洁明快,已使用琉璃瓦。现存木建筑上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反映了构建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反映出建筑艺术加工与结构的统一,既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建,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而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

(6)砖石建筑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佛教建筑中砖石塔形制的演进。唐朝砖石塔的类型有楼阁式、密檐式和单层塔。楼阁式砖塔由楼阁木塔演变而来,如西安大雁塔;密檐塔的砖檐多用叠涩法砌成,如西安小雁塔等;单层塔主要是僧人墓塔,如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

7.五代时期(907—960年)的建筑

唐中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后,北方地区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后又出现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唐朝日渐衰落下去,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此时,经济上发展缓慢,建筑上主要是继承唐朝的建筑成果,很少创新。只有长江下游的吴越、南唐、前蜀等地区战争较少,建筑上有所发展。

8.宋、辽、金(960—1279年)的建筑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了黄河以南地区,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与战乱的局面,建立了宋朝。北方有契丹族的辽政权与北宋对峙。北宋末年,长白山一带的女真族建立金,向南扩展,先后灭了辽和北宋,形成了金与南宋对峙的局面,直至元朝。

宋朝在政治、军事上软弱,但城市经济、农工商发达,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主要建筑发展成就如下。

(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日益发展的手工业和商业要求突破封建都城实行夜禁和里坊的制度,实行街巷制,沿街设店,以街为市,街道变窄,如北宋东京城。

(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北宋时政府颁布了《营造法式》,此书中详细说明了“材份制”,以“材”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

(3)建筑组合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衬托主体建筑。单体建筑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是群体变化,形成丰富的轮廓线,注重轴线变化和空间纵深方向变化,如河北正定隆兴寺等。

(4)建筑装饰与色彩进一步发展。宋代开始大量使用格子门、格子窗,门窗格子有球纹、古钱纹等多种样式,在改善了采光条件的同时增加了装饰效果。建筑木架部分开始采用各种华丽的彩画,由唐代明快端庄的红、白、灰色演变为以青、绿两色为主的“碾玉装”和“青绿迭晕棱间装”,细致、规整、绚烂、柔美,加上琉璃瓦的大量使用,使建筑外观形象趋于柔和秀丽。

(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时的砖石建筑仍主要是佛塔,其次是桥梁。宋塔绝大多数是砖石塔,这些砖石建筑反映了当时砖石加工与施工技术所达到的水平。

(6)园林日渐兴盛。北宋园林规模较大,景观有土山、水池、植花木竹等,善于借景。南宋园林以苏州为代表,“值景而造”,叠石造山、开池引水,文人画家参与其事,于是书画亦为园林内容,对后来明清的影响很大。“艮岳”是北宋末年在宫城东北营建的奢华苑囿,当时采运的“花石纲”就集中在这里。

辽代建筑主要吸取唐朝北方传统做法,因此较多地保留了唐代建筑的手法。辽代留下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现存的唯一木塔,也是古代木构高层建筑的实例(图1-14)。

图1-14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金代建筑既沿袭了辽代传统,又受到宋朝建筑的影响,现存的金代建筑多为辽宋手法的结合。同时,由于金代统治者追求奢侈,建筑装饰与色彩比宋朝更为富丽。

9.元代(1271—1368年)的建筑

元代的统治者来自游牧民族,其统治使两宋以来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和文化遭到极大摧残,建筑发展也处于凋敝状态。元世祖迁都金中都后,在其东北部以琼华岛为中心,建立了一座新的都城—大都,这是我国第一个按照《考工记》理想所设计的城市(图1-15),具有方整的格局,良好的水利系统,纵横交错的街道和繁荣的市街景观。城墙四周有11个城门。

图1-15 元大都城示意图

由于统治者推崇宗教,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尤其是藏传佛教,内地也出现藏传佛寺,如北京妙应寺白塔(图1-16),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是喇嘛塔中的杰出作品。

图1-16 北京妙应寺白塔

在木架建筑方面,主要是继承宋、金传统,但许多构件被简化,且用料草率、加工粗糙,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远逊于两宋。

10.明代(1368—1644年)的建筑

随着工商业和经济的发展,明代的建筑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主要建筑成就如下。

(1)砖已普遍运用于民居砌墙。砖墙普及全国各地,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并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无梁殿,其多作为防火建筑,如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北京故宫皇史宬等。

(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色彩丰富多样、图案精美,应用更加广泛。琉璃面砖广泛用于塔、门、照壁等建筑物。琉璃塔的杰出代表是明成祖时建造的南京报恩寺塔,高80米,是一座9层的楼阁式砖塔,外表面全部用琉璃砖镶面,使用了多种釉色。

(3)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少,梁柱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建筑形象趋于严谨稳重。

(4)建筑群的总体布局更为成熟。明清北京故宫、明十三陵、北京天坛等都是建筑群的优秀实例。

(5)官僚地主私园发达,尤其以江南一带为盛,如苏州、杭州、扬州、南京、无锡等地都有不少私园。到了明代晚期,中国传统造园理论日臻成熟,出现了名著《园冶》。

(6)明代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明代的家具也闻名世界。

(7)堪舆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期,这一中国建筑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现象,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11.清代(1644—1911年)的建筑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满族贵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封建专制比明朝更加严厉。为巩固其统治,清初采取积极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经济的措施,但对于工业和商业采取压制措施,使自明代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抑制。乾隆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达到清朝的极盛期,人口大量增加,但统治者的掠夺也随之增加。清朝基本沿袭了明代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生活,在建筑上也是一脉相承,没有明显的差别,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造园艺术是清代的突出贡献。在200余年间,清代帝王在北京西郊兴建了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等一大批园林,在明代西苑基础上扩建清三海,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到乾隆时达到一个造园高潮。清朝各帝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园中居住,苑囿实际上是宫廷所在地。在帝王的影响下,各地官僚和富商也竞相建造园林,使私家园林也空前兴盛。

(2)喇嘛教建筑非常兴盛,仅内蒙古地区就有喇嘛庙1 000余所。布达拉宫既是达赖喇嘛的宫殿又是佛寺,共9层,雄伟峭拔,显示了藏族工匠高度的创造才能和非凡的建筑才能。

(3)清朝颁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统一了官式建筑的模数和用料标准,简化了构造方法,提高了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这一时期的建筑装饰更加丰富、艳丽,建筑装饰主要采用镏金、贴金、镶嵌、雕刻、丝织、磨漆,配以传统彩画、琉璃、装裱、粉刷,使建筑物更加富丽堂皇。

(4)各地住宅建筑百花齐放。由于清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居住条件、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建筑材料、构造方式、地理气候条件等的不同,形成了千变万化的民居建筑。

(5)在建筑技艺方面,较宋、明等朝代更加成熟、细腻,如采用水湿压弯法加工木料,对玻璃的引进和使用等。 NSAZm3fhfA+1dcIudXy9ctXLIId/lCpTNhmtVU2FalvIAyO82l67SY7925IDcsI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