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

一、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1.城市历史沿革

在中国古代,城市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产生的,其过程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原始社会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如财产公有,以及尧、舜的禅让制度),“是故,谋闭而不兴(不尔虞我诈),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无私人财产,不用关门)”。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便有了剩余产品,进而产生了私有制社会,这就需要营建防御性的“城郭沟池”来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进而形成了“货力为己”“城郭沟池以为固”的社会状况,原始社会逐渐解体而向奴隶制社会过渡。人们需要在一定的场所来交换私有财产和剩余产品,这就产生了“市”。

从现在考古发现的角度来看,城市肇始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聚落,如河南郑州大河村F1-4房屋遗址(仰韶时期),其聚落已建有半地穴住房—窖穴及“大房子”,外围筑防御壕沟(图2-1)。

图2-1 河南郑州大河村F1-4房屋遗址(仰韶时期)

山东日照市半城山龙山文化遗址,聚落外已筑夯土围垣。现在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已有30余座,如黄河流域有山东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城子崖古城遗址、山东阳谷县景阳冈古城遗址等,长江流域有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湖北天门市石家河古城遗址等。地域包括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吴越春秋》中记载“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说明夏朝或其更早时期的社会就已开始营建城郭。夏禹始定都于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其后又数次迁都。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占地达12万平方米,周围分布着青铜冶铸、陶器骨器制作的作坊以及居民区,总占地面积约9平方千米,其间还出土了众多玉器、漆器、酒器等,这表明这里曾有过相对发达的手工业和比较兴盛的商品交换市场,虽然还没有发现城墙遗址,但仍被认为是一座具有很大规模的城市,有人则认为这里就是夏朝的都城之一斟鄩。

商人活动中心地域在今日河南中部、北部至山东西部一带。商代的城市遗址有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图2-2)、湖北盘龙商城、安阳殷墟等。上述城市一般有成片的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和居民区,但各种功能区的分布无秩序,有的中间有大片空白区相隔。

图2-2 偃师商城遗址

西周初年,都城为丰京及镐京,在今陕西西安西南丰水的东西岸。周武王时,又在洛阳附近营建王城和成周二城,据说这些城市是经过规划而成的。宋人聂崇义据《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篇的有关记载,绘制出了周王城图(图2-3)。可见,周代王城的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划制度,而且这种具有礼制等级性质的城市规划制度(诸如旁三门、左祖右社等)对中国古代后来的都城布局有很大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铁器得到运用,出现了很多繁华的商业城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发展高潮期,城市有赵国的离石(山西离石)、韩国的郑(河南新郑)、楚国的郢(湖北江陵)、越国的吴(江苏苏州)等。国与国之间经常互相攻伐,导致城市的防御作用十分突出。

图2-3 周王城图

战国时代较大的都城有燕下都(公元前4—前3世纪,在今河北易县易水岸边),由东、西二城并联组成,是现存战国城址中最大者,城垣全由夯土筑成,基深0.5~1.7米,墙厚十余米。东城东垣外发现护城河(西城相当于东城的附属之郭),东城北部是宫室区,内部还有手工业作坊及民居区等(图2-4)。

图2-4 燕下都平面图

秦都城为咸阳,秦孝公初建时主要限于渭北,后渐向南扩充,到秦始皇时,继续扩大咸阳的规模范围,并持续向南拓展,最终形成了横跨渭水南北的宏大都城。考古推测,当时秦咸阳南部有了集中的工商业区“市”,它由若干的“肆”组成,其管理机构为“市亭”(也称“旗亭”)。铸铁、冶铜的作坊和陶窑等遗址在城北宫殿区附近,这些手工业作坊主要服务于宫廷,和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作坊的布局方法相同。城南是居民区,秦自商鞅后对居民采用了什伍之制,并设“里监门”对闾里进行严格的管理,因此其闾里经过了统一规整。

汉代政权建立之后,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其都城为长安城。到东汉时,营建都城洛阳城。

从三国至南北朝,城市建设处于停滞状态。但此时的曹魏邺城(图2-5),开创了都城规划严整布局的先例,采用了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长方形平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做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在北魏以后又称“坊”),继承了古代城与郭的区分,以及汉代宫城与外城区分的布局方法。在整个城市的布局中,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布局。这种规划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影响,如唐长安等城。

图2-5 曹魏邺城

隋初,隋文帝杨坚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唐代的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规划布局严整,实行里坊市肆制度。

北宋时代,城市的布局和面貌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店铺密集的商业街代替了严格管理的里坊和集中的市肆,如北宋城东京城(今河南开封),甚至成为“天下之枢”“万国咸通”的繁华商业都市。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达到百万以上。

元代时期,元大都的建设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优良传统:采用三重方城、中轴对称、宫城居中的布局;宫与苑相结合;上、下水道和排水系统完善,河道既满足了饮用水的需求,又利于漕运。元大都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宏丽壮观的城市之一。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到顶峰,其城市发展首先表现在人口规模扩大,如明代都城南京有119万人;其次,城市的商业和经济功能增强,如南京、杭州等是纺织业中心,开封、济南、常州等是粮食业中心,徽州、徐州是印刷及文具交易中心,福州、泉州则是专门的沿海外贸港口城市。明清时期的城市已经发展成为较为成熟的自由开放模式,但城市一般要经过规划,封建等级制度在城市及建筑上的表现更加突出,明清都城北京的建设就是典型。

2.古代城市的选址

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一般是择中而居。要求地形平坦、地势较高,靠近河流交汇处或居河流弯曲的内侧,但又不能过于低洼。最好是东、西、北三面有山岭环抱,只有南面有水口(河流出口),呈北高南低的山间盆地(称为“聚”)。这种地形既利于军事防御,又能阻挡北方南下的寒流,从而达到藏风聚气的目的。第二,选择水陆交通要冲,解决水源及交通问题。第三,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选择生活物资供应丰富的地方。第四,考虑自然景观及生态因素,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地方。第五,考虑设险防卫的需要,符合“国必依山川”的原则。

3.古代城市的规划布局

从春秋一直到明清,除秦朝的咸阳外,其他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城郭之制即“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吴越春秋》),“内之为城,外之为郭”的城市建设制度。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即宫城(大内、紫禁城)、皇城或内城、外城(郭);府城有两道城墙,即子城、罗城。

中国古代有两种城市形式:一种为方格网式规则布局,多为新建城市,受传统礼制思想的影响。其布局在《考工记》中有详细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类城市实例较多,如北魏、隋、唐的洛阳,隋、唐的长安,元大都与明、清的北京。另一种为较为自由的不规则布局,多为地形复杂或由旧城改建的城市,受地形等环境影响较大,所谓“凡立国都,因天材,穷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二、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实例

1.西汉长安城

汉长安位于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南岸,由原来秦咸阳的离宫(兴乐宫)逐步增扩而来。长安城平面很不规则(图2-6),后来附会“城址曲折仿北斗星”称之为“斗城”,但其实际上是为了配合渭水河岸的地形。

图2-6 汉长安城平面图

(1)城墙道路。长安城墙全部由黄土夯筑,周边有8米宽的壕沟,每面各有3座城门。长安城的街道有“八街”“九陌”之说,考古已探明,通向城门有8条主干道,最长的安门大街长5500米(图2-7)。街道都是土路,这些街道都分成三股道,中间是皇帝专用的御道,街道两旁植槐、松、柏等树木。

图2-7 长安街道

(2)宫城。长安城主要被五座宫城占据,每座宫城由城墙环绕殿宇组成,主要宫殿未央宫位于西南,正门向北,形成一条轴线。其东为长乐宫,这两座宫殿均位于长安城中地势最高之处,向北地势渐低,由西向东依次布置着桂宫、北宫、明光宫。

(3)闾里、市肆。据文献记载,长安城共有160个闾里,多在城内各宫殿之前(闾里也可能不全在城内)。闾里内建筑布局规整,“室居栉比,门巷修直”。闾里四周筑墙,每面设门。共有9个市,在横门大街北段东西两侧,“六市在道东,三市在道西”,集中设市,市中按行业集中成肆。大臣的甲第区以及衙署分布在未央宫北阙附近,称“被阙甲第”。

(4)礼制建筑及其他。长安城南面有社稷坛、明堂辟雍、宗庙等礼制建筑,城西面是建章宫遗址。城南及建章宫以西是始于秦始皇时代的广阔的上林苑,经汉代修复建设,苑中有30处离宫及湖面浩渺的昆明池水(作为城市生活用水和漕运用水)。城东南和北郊分布着7座陵邑(长陵、安陵、霸陵、茂陵、阳陵、平陵、杜陵),共同组成了以长安城为中心的建筑群。

2.隋大兴城、唐长安城

隋文帝在长安建都时,放弃了已经破败且地下水有盐碱的原汉长安城,新城选址在汉长安旧址东南龙首山南面,称为隋大兴城(图2-8)。

城市由高颖和宇文恺负责兴建,新城命名为大兴城,由陆续建造完工的宫城、皇城、罗城组成。功能分区明确:“皇城之内惟列府寺,不使杂人居,公私有便,风俗齐肃”(宋敏求《长安志》),这是大兴城在城市规划方面比汉长安城的进步之处。全城之内为严整的棋盘式布局,中轴线北端为皇城、宫城,其余规划为109个里坊和2个市(东为都会市,西为利人市)。城外背面是广阔的大兴苑。陆续开挖永安渠、清明渠、龙首渠、广通渠等作为城市、苑囿、漕运用水。全城面积达84.1平方千米,其规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及世界古代历史上都是最大的。

在唐代改名为长安城,在隋大兴城原布局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新建了大明宫、兴庆宫等工程,形成了唐都长安的面貌特征(图2-9)。

(1)唐长安城的道路。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共有11条东西大街和14条南北大街,以直角相交。南北向道路和子午线方向实测只差1度多。通向南面三门的3条街道和通向东西两面三门的3条街道是全城的主干道。道路很宽,如主干道宽度大部分在100米以上,明德门内的朱雀大街,宽度达到150米,其他街道最窄的也有25米。道路多为泥土路面,也有少数的砖瓦碎块填铺路面,因此遇雨行走困难。街道两旁种槐树,两侧开挖排水沟,沟外就是高大的坊墙。

图2-8 隋大兴城平面图

图2-9 唐长安城平面图

时代的缩影:隋唐都城

(2)唐长安城的宫城、皇城。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东西宽2820米,南北长1492米,主要宫殿均坐北朝南,由三区宫殿组成:中区为皇帝听政和居住的太极宫(宽1769米),西区为宫人居住的掖庭宫(宽702米),东区为太子居住的东宫(宽150米)。宫城南面是皇城,皇城东西约2820米,南北约1843米,有文武官府、宗庙、社稷坛及官营手工作坊(如将作监、军器监等)。皇城与宫墙之间由宽约220米的道路分开,实乃一个大广场,可用于举行庆典。整个唐长安城中轴线为:承天门(宫城正门)—朱雀门(皇城正门)—明德门(外城正门),长约5316米。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以后,又在城外东北的龙首原上建大明宫,它在唐高宗以后成为政治统治中心。

(3)唐长安城的里坊、市肆。唐长安共布置109坊(不同时期坊数划分会略有变动),各里坊四周均筑夯土的坊墙,墙基厚2.5~3米,墙高2米左右,封闭如城。每天坊门关闭后,禁止人在街道活动。贵族府邸和寺庙可以开门面向大街,普通百姓只能坊内开门。小坊约一里见方,只开东西坊门,大坊可以四面开坊门。贵族府第和寺庙在坊内占地面积很大,普通居民住宅则处在府第、寺庙之间,条件很差,形成弯曲的“坊曲”,简陋低矮。唐长安城内有东、西二市(各占二坊),对称布置在皇城南面两侧。每市内各有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街道,每市中央部分是市署、平准局,市门也按规定时间开闭。东市主要是为贵族官府服务的商业,西市拥有很多外国商人(以波斯人、阿拉伯人为最多)的店铺,是国际贸易中心。后来,又将河道渠水引入东市、西市。

3.北宋东京城

北宋东京城,又称汴京,位于今河南开封,原先是隋唐汴州治所,因其位于江南和洛阳之间的水陆要冲地带,漕运十分方便(图2-10)。北宋王朝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建,最终形成了包含城墙、城门、护城河、城内大街小巷、河道、桥梁、宫观寺院、祠庙、皇宫衙署、府第住宅、苑囿等在内的繁华商业都市。建筑史学家张驭寰对北宋东京城做过专门的复原研究,从他绘制的北宋东京复原图中可较为详细地了解北宋东京城的全城面貌,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图2-10 北宋东京城平面图

(1)城市结构。考古实测已经证明,该城由宫城(子城)、内城(里城)、外城(罗城)三重城垣套叠组成。最内层是宫城,也称大内(紫禁城),处于原唐代宣武节度使衙署所在位置,城南中门是宣德门,两侧为左、右掖门,城东、西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城北是拱辰门。内城共有10门,其中南城墙有3门:保康门、朱雀门、新门。外城在北宋时代也多次重修、扩建,考古实测已证明近似为平行四边形,东墙7660米,西墙7590米、南墙6990米、北墙6940米。外城水门、旱门共20个,其中南面城墙中门为南薰门,两侧分别为戴楼门和陈州门。全城的南北中轴线是宣德门—朱雀门—南薰门,宣德门和朱雀门之间是宽阔的御街。

(2)防御。为了加强防御,东京城的三重城墙均有护城河环绕,各门均有瓮城,如考古证明新郑门遗址形制即为瓮城,瓮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65米,东西宽120米,瓮门开于瓮城西部正中,宽度未能探明,瓮墙宽10~20米,被瓮城包围的城墙主体上的城门宽约30米。各瓮城上建城楼、敌楼。城墙每百步设马面、战棚。

(3)里坊、市肆。北宋初年,东京城仍实行过里坊制,并设有东、西两市,商品交易仅限于在“市”内进行。后来宋太祖废除夜禁,准许开夜市。宋仁宗时又拆除坊墙,景佑年间允许商人自由开设店铺,这样“市”就可以分布全城,随之而来的是封闭的里坊、市肆制被打破,实现了从封闭的里坊制向开放的街巷制的转变。城内逐渐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许多饮食店、酒楼等通宵营业。城内还有“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反映了城市经济和市民阶层的需求。北宋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描写了东京京城沿汴河一带的热闹街市场景(图2-11),街道上人头攒动,异常繁忙,街市中各种店铺林立,形象地反映出了北宋东京城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大都市。

图2-11 《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东京城位于华北平原与黄淮平原的交汇处,处于大运河的中枢地带,城内又有汴河、蔡河、金水河、五大河4条水路贯通,所以水陆交通便利,手工业和商业都相当发达。北宋建都开封长达167年,这一时期是开封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北宋时期,在街上开店营业已经合法化,旧的城市制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革,呈现出由里坊制向开放的街巷制的过渡。

4.明清北京城

明代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改建、扩建而成的:把元大都北面部分向南退入约2500米,南部则把城墙向南推出500多米,东西城墙仍沿用元大都城墙,明中叶(嘉靖三十二年)又在上述城垣之外筑外城,限于财力,仅建成了城南的一段就不再继续修筑了,从而北京城形成了一个“凸”形平面(图2-12)。清代北京城的平面形状未再变动。

(1)城市结构。北京城总体结构布局为外城在南,内城在北,内城中心偏南是皇城,皇城中心位置是宫城(紫禁城)。外城东西7950米,南北3100米,南面3座门,东西各1座门,北面共5座门,其中东西两便门面向城外。内城东西6650米,南北5350米,南面3座门,东、北、西各2门。内城外面四面设置天坛(南)、地坛(北)、日坛(东)、月坛(西)等礼制建筑。皇城是不规则方形,东西2500米,南北2750米,四向开门,南门为正门(明承天门,清天安门),皇城内包含了宫殿、苑囿、坛庙、衙署等众多建筑。宫城布局严整,南北961米,东西753米,四向开门:南门是正门(午门),庄严肃穆;北门正对景山;东、西门是东华门、西华门,主要建筑由高居于大理石台基上的三大殿组成。宫城采用“前朝后寝”的形制,后部是御花园。宫城前左(东)为太庙、右(西)为社稷坛。

图2-12 明北京城

在北京内外城的街道中,以通向各个城门的街道最宽,为全城的主干道,大多呈东西、南北向,斜街较少,但内、外城也有差别。外城先形成市区,后筑城墙,也多以城门命名,如崇文门大街、长安大街、宣武门大街、西长安街、阜成门街、安定门大街、德胜门街等。被各条大街分割的区域,又有许多街巷。根据《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统计,北京内、外城及附近郊区,共有街巷村约1 264条,其中胡同约457条。相比较而言,以正阳门里、皇城两边的中城地区街巷最为密集,达到300余条。这是由于中城地理位置优越,处在全城的中部,又接近皇城和紫禁城,人口自然稠密。

(2)防御。北京各道城垣厚重高大,各城垣的城门均有瓮城。为便于各城门之间的相互支援,相邻两瓮城门都是遥相对开,城门上建有城楼。内城的东南和西南两个城角和宫城四角建有角楼,各重城墙外有均有护城河环绕,如内外城护城河宽约30米,深约5米,距离城墙约50米。

(3)里坊、市肆。皇城四周是居民区,如明代有37坊,此时的里坊并无坊墙等的约束,只是城市用地管理上的划分。这些居民区由胡同分割为一个个间距约70米的居住地段,每个居住地段中间多由三进的四合院并联组成。内城多住官僚、贵族等,外城多住老百姓。市肆多集中在皇城周围:城北鼓楼一带,城东和城西的东、西四牌楼一带,城南正阳门外一带。果子市、罐儿胡同、盆儿胡同等就分布在这些位置。

(4)苑囿、寺庙。北京城园林绿化在明代有较快的发展,城内利用北海、中海、南海和琼华岛建设了西苑,在中轴线上又人工堆筑景山。清代在西郊建造了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畅春园与圆明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组群。清代喇嘛教兴盛,除原有佛、道教寺院建筑外,增建了喇嘛庙,如雍和宫等。

(5)城市南北轴线。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为(从南到北):永定门(外城正门)—正阳门(内城正门)—天安门(皇城正门)—端门—午门(宫城正门)—宫城内6座门、7座殿—神武门—景山—地安门—鼓楼—钟楼。该轴线南北纵贯北京全城,全长约7 500米。沿这条轴线布置了城阙门洞、华表、宫殿、桥梁和各种空间比例的广场,并在轴线两侧近旁根据中国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分别设置天坛、先农坛、太庙和社稷坛等礼制建筑。轴线上的建筑高大雄伟,红墙黄瓦房顶,和周围居民区的青灰瓦顶住房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方面强调封建帝王的至高无上。 DdiLgWrpRr5t4B8Zw+wlvbFvAmQo+RM7fVanJcjWCVkVx4Jj7fzTRo0GCvOOJj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