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芳帙青简,绿字柏熏:六朝与初唐物质文化的一个侧面

在文本电子化和数字化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忽略和忘记一个简单的事实﹕文本是物质文化的一部分。这个事实,对我们理解与诠释产生于手抄本文化时代的文本,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在一切文本的流传依靠手抄的时代,每一个抄本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文本异文都值得我们的考究与追寻,因为除了正常出现的抄写错误之外,抄写者往往集读者与编辑于一身,对抄写的文本进行编选、删削、校正、修改。手抄本时代的作品,没有作者原稿,没有经过作者亲自审核校订而印刷出版的文集,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追寻“原本”或者“真本”的努力,都是徒劳无益也是毫无意义的。

我将从文本的角度,对六朝与初唐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侧面做出探究。一方面,通过对比南北朝的物质遗产,强调南朝乃文本的帝国;另一方面,通过考察书籍传播和藏书文化的变迁,指出文本在南北朝时期的高度物质化。最后,以公元六世纪萧梁时代的两部文学选集《文选》、《玉台新咏》和公元七世纪初唐时期的类书《艺文类聚》对建安文学的不同呈现作为范例,探讨南朝和唐代文本文化的互动。我们会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的形象经由文本的载体传到后世,文本来源的不同决定了文本的不同,并最终决定了这个时代的形象的不同。 ISJbzuWM6EWEcekSN7FyhZ7cPaSDujwWxNbDLvM0U4b36Wt88tYCcRHMqhYB00z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