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楼上女:《古诗十九首》与隐/显诗学 [1]

我在本文中将讨论一组通常系年于公元二世纪的佚名诗作《古诗十九首》,其因六世纪梁代文学总集《文选》对它们的区划而得名。 尽管《诗经》和《楚辞》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肇始,但《古诗十九首》则常常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真正源头。 《古诗十九首》虽然表面上文字直白透彻,但是其角色多变的特质却考验着读者的想象,因为我们很难断定谁是抒情主人公,又对谁倾诉了什么款曲。明清时期的评论家们对这组看似简单的诗歌有着多歧且常常抵牾的解读,更是加深了这一印象。许多迹象似乎指向了潜藏于言语表象之下的叙事完整性,然而正当我们认为已经破译了其隐含的信息时,其他阐释的可能性,有时甚至是正好相反的阐释,却又浮现了。我们最终会发现,《古诗十九首》这种省略性的姿态(gesture)指向的不是别的,正是其自身的隐性诗学属性。那么,这些诗歌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其原因又何在?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后续发展带来哪些可能的结果?我将在本文中论及这些问题,同时考察这些诗歌文本本身以及它们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接受。 cvAy9iFG/N55bd1pT2oIPVQClHgofrtUX2x0bXcqWcmr5ug5pA/owLe3ENu8089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