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从长期大势正确认识当前形势,深刻认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深刻认识江苏坚实的产业基础、雄厚的科教实力、良好的发展态势,进一步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我们要辩证看待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既看到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更看到变中有机、危中有机,善于变中寻机、化危为机。面对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倒逼自主创新、转型升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内涵,抓住用好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带来的新机遇,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千方百计破解经济发展中深层次问题,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推向前进。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认真落实“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三大国家战略,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2.65%(新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0%、9%和6.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稳中提效,城镇新增就业12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节能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确定这样的奋斗目标,综合考虑了国内外环境因素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既坚持实事求是,也勇于担当作为,体现了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内在要求和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的责任担当。
完成今年主要目标,必须全面把握党中央提出的新形势下做好经济工作“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发展动能转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高层次推动资源整合和要素互动,加快形成彰显优势、功能互补、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强化措施,决战决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短板、筑牢底板;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不断创造高品质生活。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是基础和前提。今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我们要认真落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切实抓好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要民生项目的推进实施,以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有效投资的落实,着力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增后劲。大力推进一批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主导产业项目,实施一批未来成长空间大的前沿产业项目,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聚焦交通、水利、环保、能源、民生、城镇化、信息化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高铁、过江通道、高速公路、港口航道、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节水供水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升信息网络、现代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完善消费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体育、家政、幼教等领域,扩大电子商务服务领域,着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风情小镇,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推进一批智慧商圈、高品位步行街建设和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让老百姓有地方消费、放心舒心地消费。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着力营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制定实施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始终是我省发展的根基所在,必须围绕建设制造强省目标,把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推动产业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着力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13个重点产业集群,对全产业链进行梳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发挥龙头企业支撑引领作用、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着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环节,加强资金和政策整合,集中力量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自主可控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高端制造品牌。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和企业的中坚作用,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组织实施重点平台建设工程和“企业上云”计划,创建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商,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转变。推动化工钢铁煤电行业转型发展,按照提升空间布局水平、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和降低排放强度的要求,加大对沿长江、环太湖、沿大运河等重点地区的产业布局调整,支持引导基础条件好、转型意愿强的企业率先调整、加快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双百”工程和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要素集聚能力。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深入推进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
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是我省厚实的“家底”和发展的优势,要把科教与产业结合好、科技成果转化好,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高质量发展蓄势造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政策举措,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省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高水平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企业培育和引进高层次、高技能、急需紧缺人才,加快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和高知名度品牌。深入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好用好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创新平台,增强产业技术供给和转化能力。积极推进首台套重大装备保险试点,切实降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风险。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加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服务水平。大力实施未来网络、高效低碳燃气轮机、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形成具有引领性的原创成果,在江苏科技创新“高原”上竖起更多“高峰”。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密切跟踪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聚焦数字经济、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领域,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抓好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和创新应用,加快推进5G商用进程,加大物联网应用力度,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让新经济跑出加速度、尽快挑大梁。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一批带动力强的军民融合项目。科学利用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高质量推进“双创”工作。健全“双创”服务体系,建设资源共享平台,拓展市场化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加强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让更多的小苗茁壮成长。完善聚才用才体制机制,进一步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快培育创新文化,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氛围。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十项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培育优质稻麦、绿色蔬菜、规模畜禽等8个千亿元级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程化监管,加快地理标志培育力度,创建一批市场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品牌。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增强农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开展政策性库存粮食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团。整体推进苏南地区轮作休耕,深入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提升、饮水安全、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工作,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提高至95%以上。继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3500公里、改造桥梁800座。推动水电气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深化殡葬改革,加强乡村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等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深入推进精准脱贫。认真落实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聚焦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村和重点片区,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措施,完成60万左右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现有9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实现达标,12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区)全部达到“摘帽”标准。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高品质生活、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内在要求,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打硬仗的决心、钉钉子的韧劲,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加强主要污染源管控,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基本完成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燃煤锅炉整治等重点任务,大力推动水泥、焦化等其他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施工工地管理,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等专项整治,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4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上升至70%。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断面长制,切实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加大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实现更高水平“两个确保”。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黑臭水体整治,确保主要入江支流、入海河流消除劣Ⅴ类,国考断面水质优Ⅲ类比例提高到70%。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加快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和开发利用负面清单,扩大典型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试点,深入开展涉重企业排查整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切实打好治理体系能力建设提升战。积极推进与生态环境部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扎实推进城乡垃圾、污水、固废、危废等处置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园区环境治理工程,着力提升污染物收集、污染物处置、能源清洁化利用、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激发各类主体治污减排的内生动力。积极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强化“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突出抓好城镇污水垃圾、化工污染、船舶码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两岸造林绿化和湿地生态修复,切实把母亲河的一江清水保护好。
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三大国家战略的叠加优势,紧紧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在落实国家战略中提升江苏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主动与国家层面对接,加强谋划,做好规划,大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认真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加快推动宁杭生态经济带发展,积极做好推进一体化的各项工作,努力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1+3”重点功能区规划,大力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优化完善城镇体系建设,推动小城镇多元特色发展,积极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提升南京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加快建设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支持南通通州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建设。加快推进宁镇扬、苏锡常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苏南苏北共建园区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扎实开展城市“双修”,加大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开发利用,以“绣花”功夫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努力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南沿江、连淮扬镇等铁路建设,全面建成徐宿淮盐铁路主体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宁淮、北沿江高铁和沪苏湖、通苏嘉铁路。开工建设常泰、龙潭过江通道,推进沪通铁路长江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南京五桥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公路路网体系,着力打通省际“断头路”,积极推进连云港至宿迁高速公路等战略支撑性项目。加快建设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抓好连云港民用机场迁建、无锡硕放机场改造等建设,推动南通新机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以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扎实做好对口支援、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合作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靠吃改革饭、走开放路走在了全国前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必须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综合应用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标准,引导退出低端低效产能,依法依规退出落后产能,进一步压减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过剩产能。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力度,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工作。加强指导服务,坚决避免简单“一刀切”,创造条件帮助企业整改达标、提升水平。加大减税降负力度,落实国家和省降低企业成本各项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全年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本1600亿元以上。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破除制约微观主体活力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围绕全面实现“3550”改革目标,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持续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推进“不再审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在市场监管领域全覆盖、常态化。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江阴市县级集成改革试点。加大农业农村改革力度,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完善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吸引社会资本下乡投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实现国资监管由管企业为主转向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开展职业经理人试点。扎实抓好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科技、价格、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改革。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统揽全省对外开放。扩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加强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大力推动江海联动、陆海统筹、空港直航,打造海上、陆上、空中、网上四位一体的国际大通道。着力打造连云港战略支点,加快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建设,打造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品牌,书写好新时代的“西游记”。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着力建好中阿(联酋)、中柬、中埃等境外合作园区。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让外资开办企业更加便利、“准入大门”更加宽敞。坚持稳定数量与提高质量并重,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引进外资的重点,紧盯世界500强企业和“隐形冠军”,大力引进“旗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行业“领头羊”和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发挥好苏州工业园区、南京江北新区的引领作用,扎实推进中以(常州)创新园、中韩(盐城)产业园、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淮安台资集聚示范区、苏澳合作园区建设,加快各类开发园区转型升级,打造新一轮改革开放“试验田”。深化苏港澳、苏台合作。着力打造江苏发展大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等重大开放平台。
加强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全力抓好安全稳定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最严格的要求全面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努力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着力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切实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夯实长治久安根基。加大打击金融诈骗、网络诈骗和保健品诈骗活动力度。实施疫苗生产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加强疫苗生产、采购、储运、使用全流程监管,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狠抓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严谨标准,严格监管,严厉处罚,严肃问责,坚决守住公共安全底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社会矛盾。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突出抓好一批重大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切实抓好金融、政府隐性债务等领域风险防控,防止经济领域矛盾向社会领域传导扩散,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加强重大风险防控的制度建设和源头治理,健全矛盾风险多元化解、联动处置工作机制,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信访矛盾制度,建立信访积案常态化解机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基层,切实维护好社会稳定。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
全面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建立完善拥军优属政策制度,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型军政军民关系。
始终坚持并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要求,切实在民生热点痛点难点上精准施策,在关键要害处靶向发力,让民生更好地顺应民心,努力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民生答卷。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进一步完善稳就业、促创业、控失业的综合政策体系,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落实好援企稳岗等政策措施,持续推进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力度,全力保障就业形势稳定。全面落实“富民33条”等政策举措,努力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升省级统筹水平。加快提升基本医疗保障市级统筹层次,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医疗保障待遇向重特大疾病困难患者的倾斜力度。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积极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落实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供养、抚恤优待等托底政策,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的衔接,积极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供给,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加快“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特殊教育质量,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加大省属高校师范生培养力度,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开展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实施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等十大行动,打造一批健康江苏示范点。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水平,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加强高水平医院建设,做优做强省会城市和重点功能区医疗中心,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依托实体医院建设50个以上互联网医院。强化中医药传承创新,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样化服务,促进老龄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落实好城市主体责任,因城施策,健全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好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和新市民住房问题。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统筹抓好文化惠民工程、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对文化遗产和档案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积极推进记录江苏、智慧广电建设。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试点,建好用好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办好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深化全域旅游创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推进“书香江苏”品牌建设。加快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协调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推进教体融合,不断提高青少年体育素质。积极做好东京奥运会参赛备战工作。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将围绕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想,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整合多方资源,继续办好十项民生实事。一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比上年提高10元。实现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550元,困难人员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10个百分点。二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0所、义务教育学校350所、普通高中30所。在全省中小学普遍建立课后服务制度。三是加大养老服务力度。新建150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新建护理型养老床位2.5万张,为140万居家养老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等服务。为600万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一次基本健康体检服务。四是加强特殊群体关爱。新建200个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100个精神障碍康复社区服务点,完成1.5万户低收入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建立家政服务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平台,为10万个家庭提供放心家政服务。五是完善城乡公共服务。新建400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改造升级100家农贸市场,新建1500家社区商业便利网点。新增高清数字电视家庭用户100万户,向30万经济薄弱地区农村低保户发放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补贴。镇村公交开通率提高到90%以上。六是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改扩建城市公共厕所800座、旅游厕所1165座,新增农村公共厕所6000座,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15万座以上。七是加快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新增便民型公园绿地100个,完成老旧公园绿地改造提升30个,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新建健身步道500公里、体育公园200个。八是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整治300个,加大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等适老化改造力度,新增120个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新开工城镇棚户区改造22万套、基本建成11万套。九是深入整治黑臭水体。完成138条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实现13个设区市及太湖流域全部9个县城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十是大力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启动实施620个村改造任务,同步配建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改善30万户农民群众住房条件。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使命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一定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以实际行动实际成效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我们一定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完善政府立法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透明成为常态。进一步完善政府规章制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诚信建设,以政府诚信带动社会诚信。我们一定加强能力建设。切实增强本领恐慌感,按照锤炼“五个过硬”、增强“八个本领”的要求,深入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加快练就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的宽肩膀、铁肩膀,尤其是着力增强防控和化解各种重大风险能力,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我们一定切实改进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造福人民作为最大政绩,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撸起袖子加油干,尽心竭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作风转变的实际成效和优异的工作业绩取信于民。我们一定坚持廉洁从政。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省委《具体办法》,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让铁规铁纪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自觉遵循,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站在新的起点,面向美好未来,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江苏省委坚强领导下,上下同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奋斗姿态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