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研究的两大视角

李晓南

【内容提要】 精神哲学是对精神现象及其理论的根本问题的哲学思考。精神哲学可采用“狭义”精神哲学和“广义”精神哲学这两大视角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狭义”精神哲学是把杂多精神现象提炼为精神哲学范畴的、较为“纯化”的研究,而“广义”精神哲学是涉及“广泛的人的生活诸层面”的。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是其宏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并未作为专门的精神哲学的理论形态而独立存在,而是镶嵌并融贯在整个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发生、发展之中的。由于当代精神问题凸显,有必要也有可能把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整体中抽取出来,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现象学(精神哲学)来阐发和弘扬。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研究,要以“精神哲学”为理论分析框架,通过“狭义”精神哲学和“广义”精神哲学这两大视角,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综合性”文本中,把相对独立的精神哲学观点提取出来,并加以梳理。

【关键词】 精神哲学 精神范畴 “狭义”精神哲学 “广义”精神哲学

时下,精神信念、精神追求、精神家园、精神定力等精神问题日益凸显,当下正发生着“哲学的精神转向” 。马克思恩格斯有着丰富的精神哲学,而且其精神哲学是其宏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各种思潮激荡、众多话语喧哗,时代呼唤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的进一步彰显。有必要也有可能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综合性”文本中,把相对独立的精神理论观点提取出来,并加以梳理,建构一门相对独立的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现象学(精神哲学)。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具有丰富的精神哲学资源

如何看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及其当代价值?这取决于:现时代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已经或将要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有没有精神哲学资源,它对分析和解决人类精神生活所面临的新问题有什么帮助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的基本理论本身能否在解决现代精神问题中继续生长。一句话,要以能否破解当下生活世界的精神根本问题、能否开启未来来审视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理论资源及其“当代性”和“本土化”。

(一)纠正一个历史上的误解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马克思恩格斯有着丰富的精神哲学。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其他组成部分来说,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研究和阐述不仅稍显偏弱而且存在误解。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误判。

就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创立和发展来说,马克思恩格斯针对青年黑格尔派大肆鼓吹的自我意识,拨乱反正,致力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的阐发,但给世人留下一个误解,似乎马克思恩格斯不太重视精神,甚至敌视精神的作用。对此,恩格斯晚年予以纠正。

1891年9月,恩格斯在致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说:“青年们有时过分看重经济方面,这有一部分是马克思和我应当负责的。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但是,只要问题一关系到描述某个历史时期,即关系到实际的应用,那情况就不同了,这里就不容许有任何错误了。” 1893年7月,恩格斯又在致弗兰茨·梅林的信中写道:

此外,只有一点还没有谈到,这一点在马克思和我的著作中通常也强调得不够,在这方面我们大家都有同样的过错。这就是说,我们大家首先是把重点放在从基本经济事实中引出政治的、法的和其他意识形态的观念以及以这些观念为中介的行动,而且必须这样做。但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为了内容方面而忽略了形式方面,即这些观念等等是由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产生的。这就给了敌人以称心的理由来进行曲解或歪曲……

恩格斯强调:“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 唯物史观并不“否认在历史中起作用的各种意识形态领域有独立的历史发展” 。“历史方面的意识形态家……在每一科学领域中都有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这些世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过了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 恩格斯着重指出了意识形态领域具有的“独立性”。

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20世纪20年代,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布洛赫等人认为,必须重新估价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经济结构同形成意识形态和文化的过程之间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几乎倾全力于上层建筑研究了。换句话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典型的研究对象,它关注的焦点是文化。在文化本身的领域内,耗费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智力和才华的,首先是艺术。这方面的特点是引人注目的。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具有丰富的精神哲学资源

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最重要的精神生产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哲学资源。

1.马克思恩格斯书写的文本是他们鲜活生命的精神之旅的轨迹

马克思恩格斯勤奋著述,留下大量的文本。这些著述文本不是冰冷的文字,文字符号中跳跃的精神探索者的精神活动,映现的是他们鲜活生命的生动精神生活历程。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说:“我面前的全部材料(指他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一些准备材料、大纲及摘录笔记等——引注)形式上都是专题论文,它们是在相隔很久的几个时期内写成的,目的不是为了付印,而是为了自己弄清问题……” 恩格斯说:“1845年我们两人在布鲁塞尔着手‘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主要由马克思制定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们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从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著述写作,“目的不是为了付印,而是为了自己弄清问题”。在他们“自己弄清问题”的同时,也记录了他们作为思想者的心路历程,并为后人留下了思想遗产。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扼要地概括了马克思所留下的精神遗产。他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的确,马克思恩格斯书写的文本是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展开的,是他们精神生活的历史轨迹,是鲜活生命绽放的精神花朵。马克思恩格斯留下的丰富著述文本,为后人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离开了马克思恩格斯书写的文本,离开了他们留存于世的文本,其精神哲学难以独存。就后人来说,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流变中,阐释流动着的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

2.精神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精神在历史中的作用,对精神现象和问题有大量的哲学分析。

首先,从精神与物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既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也强调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著述的文本中,本身就有大量的对有关精神问题的看法、见解,也就是他们对各种精神问题哲学思考的成果。只要走进他们丰硕的著述文本之中,就能具体深切地感受到。

3.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成为后人认识世界、观察社会、分析人生的重要精神理论资源

说到底,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是以精神形态留存于世的,而且,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的影响也是通过精神的方式传播,塑造、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而名扬后世的。

“在十九世纪,没有哪个思想家像卡尔·马克思那样,对人类有如此直接的、深远的和强有力的影响。” 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马克思被誉为刚刚过去的一千年之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可见马克思的精神魅力。马克思是在人类社会方面建构起整全性大理论的学者之一,人文社科领域几乎没有他不涉足的角落,作为一个哲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革命家,马克思的著作在今天仍为学术界所尊崇。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二 如何从马克思恩格斯综合文本中把有关精神哲学凸显出来

在笔者看来,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由哲学的运思方式决定的。精神哲学是对精神现象及其理论的根本问题的哲学思考,或者说,哲学地思考精神问题。精神哲学研究有“狭义”精神哲学和“广义”精神哲学这两大视角。从所谓“狭义”(或“纯化”)的角度看精神哲学,就是把杂多的精神现象纯化为精神哲学的逻辑范畴(黑格尔所谓“纯粹思想”规定 )、提炼为精神哲学的“原理”、梳理为精神发展的规律,即马克思所说“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 ,是对广义的精神现象中做“减法”。而“广义”精神哲学是涉及“广泛的人的生活诸层面”的精神哲学。它涉及大量的鲜活的人文精神、具体的社会文化内容,诸如历史哲学、法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美学等领域,以及对它们的“历时性”的过程[就是分门别类的精神理论(精神哲学)史,诸如历史哲学史、法哲学史、宗教哲学史、哲学史、美学史等]的研究。

虽然恩格斯晚年有某种对精神的较为纯理论的阐述 ,但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史,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哲学是其宏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并未作为专门的理论形态而独立存在,而是镶嵌并融贯在整个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发生、发展之中的。“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文本”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本身,而没有离开它而独立存在的“纯”精神哲学范畴的“精神哲学文本”。

基于“狭义”精神哲学和“广义”精神哲学这两大视角,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哲学经典文本阐释,要以“精神哲学”为理论分析框架,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综合性”文本中,把相对独立的精神哲学观点提取出来,并加以梳理。

(一)从“狭义”(或“纯化”)的精神哲学的视角看

“狭义”(或“纯化”)的精神哲学是把杂多的精神现象纯化为精神哲学的逻辑范畴、提炼为精神哲学的“原理”、梳理为精神发展的规律,是在广义的精神现象中做“减法”,“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 ,主要以精神的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价值论等哲学研究范式来展开,集中体现为关于观察分析精神现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视域下的精神哲学

如果说“史论”的哲学研究是通过历史的流变追溯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那么,“原理” 视域下的哲学研究主要通过“问题”来聚焦,把其中包摄和蕴含着的基本观点和理论,集中起来加以范畴化并进行体系性的梳理。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论述,按其观点的内在逻辑,对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的基本范畴、观点等进行“原理”性阐释是必要和可能的。 中国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有关精神的原理(理论),可谓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哲学“纯化”的一种途径。

(1)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哲学作为世界观,一般是从物质和精神关联上,把物质和精神作为世界两大现象来界定精神。从宇宙整体看,精神是宇宙间有机生命的活力。在宇宙间,作为生命之精粹的精神,形态多种多样,内涵十分丰富,有不同的分类(分类既要揭示精神的丰富内涵,但又不能过于烦琐)。对于意识(精神)的来源、结构、要素、功能,时下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大多这样表述。

①关于意识的来源。意识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包括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以及情感、意志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形式。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活动的特点。意识(精神)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

②关于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完善的特殊物质器官,是意识的物质承担者。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的本质不仅在于它是人脑的机能,而且在于它是物质的反映。

③关于意识的结构。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知”指认识、认知、意识等,是精神主体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情”指情感、情绪,是精神主体的主观状态,即对于对象世界的感受、评价等,表现为喜、怒、哀、乐等心理状态。“意”指意志,是意识指向某种目的的主观状态,表现为信心、克制、毅力等,是精神主体的样态和精神活动的方式。从意识对自身的意识程度来看,意识可划分为潜意识和显意识。潜意识是指未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不能用言语表述。显意识是人们意识到、自觉到的意识活动,能够用言语表述。从意识的指向性来看,意识可划分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对象意识是指向客观事物的意识,它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认识;自我意识则是指向意识自身的意识。

(2)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的构成

①关于社会意识的构成。社会意识包括人们的社会心理(如情感、感觉、情绪等)及系统化、理论化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作为社会意识的精神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是由诸多层次和因素构成的。从社会意识的主体看,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从社会意识的层次看,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从社会意识和经济基础的联系看,可分为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

②作为社会意识的精神有诸种形式,诸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关于精神哲学的体系结构看,精神形态多种多样,涵盖人的一切精神活动,从个人的感觉、思想,观念、感情、愿望、意志一直到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科学、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都包括在内。

还需要指出的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有关马克思主义精神哲学“纯化”,仅是开了一个头,继往开来,这条路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仍需大力推进。

2.要把专门涉及精神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凸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哲学并未像黑格尔那样有《精神现象学》《精神哲学》作为专门著作的理论形态而独立存在,而是镶嵌并融贯在整个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发生、发展之中的。

说到底,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也是一种精神形态。梳理、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哲学资源,探寻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须有一定的精神哲学框架,并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原著文本加以梳理和阐述,要把专门涉及精神问题的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来。

把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精神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凸显出来,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纯化”的重要路径。因为立场、观点和方法,最能反映马克思精神哲学的特质。

立场。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立场分布在各种精神样式中,诸如世界观方法论的立场、政治立场、宗教立场等等。马克思持有实践的、辩证而又唯物世界观的立场,持有人民大众的政治立场,持有无神论的立场,等等。

观点。观点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精神哲学的观点,记载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涵盖面非常广泛,诸如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的观点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的观点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观点 ;“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 ,“要研究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 的观点;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观点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的观点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的观点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的观点 ;思维和意识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观点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的观点 ;每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的观点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观点 ;“物质存在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物质存在方式起作用,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具有历史继承性、同经济的发展的不平衡性,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哲学、宗教等因素离经济较远,往往需要以国家和法律为中介来反映和影响经济的变化,等等。这些观点,凝练地表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的特质。

方法。观点是解决问题的路径。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的方法是一个方法群。其中,有根本方法,譬如,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方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 。此外,还有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等等。

以上这些立场观点方法,是支撑着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体系的骨架,又使其血肉丰满。缘于这样的看法,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综合文本中注意提炼有关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论述,以及重要的精神哲学范畴的提出和深化。

此外,还必须拓展思维,注意比较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的特质只有在与其他思潮的比较中才能凸显。

(二)从“广义”(或“泛化”)的精神哲学的视角看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说到底也是一种精神形态。从最广义的视角讲,马克思恩格斯所留下的所有著述的文本,所承载的都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是伴随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命历程、思想发生发展的轨迹而形成、发展的。有关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理论“文本”研究要与他们的“传记学”这样的鲜活的生命历程有机结合起来。这既要有文献学的学术功底,有整体性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史”视野,更要有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学科发展史”的眼光,而且须具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心路历程、个人的精神成长史的“传记学”视域。譬如,以1918年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弗兰茨·梅林(Franz Mehring,1846-1919)《马克思传》为代表的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传,确立了两条被后来的马克思传记创作普遍接受的基本原则:一是把马克思还原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在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发展进程的内在互动中理解、诠释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二是依据书信等传记文献,建构、重现马克思的思想世界及与同时代人(特别是同时代的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关系和人际关系。 还譬如,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在《卡尔·马克思:生平与环境》中提出,马克思的传记应当以他的思想世界、思想发展为中心。至于生平事迹,则应当服从、服务于马克思精神成长演化这个中心。总之,无非就是要还原思想者的精神活动与具体生动的生命活动之关联。

对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的阐释,必须追随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学等多学科研究的足迹来解读。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综合文本中,注意提炼有关精神问题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论述,以及重要的精神哲学范畴的提出和深化。譬如,“社会意识”“意识形态”等概念的提出、深化。遵循历史和逻辑的一致,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可以简要地梳理如下。

1.走进又走出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的三篇作文,是他心路历程的开端,反映出少年马克思高远的人生志向、崇高的精神追求。大学时期的青年马克思思想主要沿着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这样的历史轨迹演化和发展。马克思曾从黑格尔“这一哲学出发又怎样同它脱离”。青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马克思思想成长历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文本,是他研究古希腊哲学取得的实际成果,开启了后来奔涌出的马克思一系列思想成果洪流的闸门。1842~1843年《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标志着马克思政治生涯的开始。马克思面对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从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出发做出回应。在回应中马克思明显地脱离了青年黑格尔派纯粹理论批判的立场,把理论活动同现实斗争密切结合起来,由宗教的哲学批判转向直接反对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唯物史观萌芽开始孕育。

2.马克思精神理论在批判中建构

《莱茵报》的被查封和书报检查制的加强,使马克思担任该报主编期间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和国家问题更加尖锐了。这表明,哲学的和政治的批判本身并不能改变现存的制度。因此,马克思重新审查自己的国家观,审查了国家同社会的关系。《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它们是向新世界观转变启程的标志。马克思将眼光投向了人类的解放,而且提出“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诞生地,是后续马克思众多思想的源头,其蕴含的思想萌芽构成马克思思想的底色。马克思更加自觉地通过国民经济学研究国家、法、道德、市民生活等的现实联系。《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并公开发表的第一部理论论著,在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理论转变中具有重要意义。当“现实人道主义”面对唯灵论或思辨唯心主义这一更危险的敌人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联手对“思辨唯心主义采用‘自我意识’即‘精神’代替现实的个体的人”进行了批判,为即将出场的“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清理地基。

3.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出场

1844年9月,马克思恩格斯就曾预告,他们将“再写几部独立的著作,在那些著作里……将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也正面阐述自己对现代哲学学说和社会学说的态度”。1844年春,在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了实践的重要地位,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846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从1843年开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或《资本论》创作史进程),马克思进行了“哲学—经济学”的双向建构,“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马克思关于精神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得到深化;1848年,《共产党宣言》批判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阐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人们提供理想、信念和精神动力。

4.恩格斯有关精神理论的阐述

自1870年退出商界、移居伦敦以来,恩格斯便全面投入科学研究中。他在理论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1878年,恩格斯出版了《反杜林论》这部论战性的著作,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对所谓“社会主义的行家”杜林做了根本性的批判,全面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1873~1853年,恩格斯写作的《自然辩证法》,是他晚年一直在从事的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1884年,恩格斯出版了运用唯物史观来研究人类史前史的杰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极大拓展了唯物史观的论述范围;1888年,恩格斯出版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该书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做了历史的、深刻的论述,可谓是恩格斯晚年的自我澄清与自我总结;1890~1894年,在晚年的多封书信中,恩格斯对当时把马克思主义曲解为经济决定论这种“惊人的混乱”,予以了严厉的驳斥,全面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阐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弥补了以往对精神问题叙述不足的缺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论。

简短的结语

精神,万物之灵,世间最美的花朵。精神哲学是对精神现象及其理论的根本问题的哲学思考,或者说,哲学地思考精神问题,是精神对精神的反思。与分门别类的精神样式的具体研究不同,精神哲学更注重对精神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是一种总体性的“宏大叙事”。为何可以而且应该对精神现象做总体性的哲学研究?这是因为精神是一个整体,各种精神样式彼此之间可相对独立,但有内在相关性。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中国学界就有关于建构“马克思主义精神现象学”的呼声。譬如,张梦阳在《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现象学》一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哲学界日益重视精神现象学的研究,为纪念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出版18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树人著的《历史的哲学反思》,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萧焜焘著的《精神世界掠影》,有些学者还提出了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现象学或精神学的倡议,提出:“精神现象学不同于单纯研究意识现象的心理学,也不同于一般的心灵生活的历史研究,而是更加深透地切入人的精神根柢,更加广泛地包容为社会关系所牵联、社会环境所影响的人的精神机制与精神活动。” 回应关于建构“马克思主义精神现象学”的呼声,本文也可算关于建构“马克思主义精神现象学”的一种构想,试图努力回答马克思主义精神哲学何以可能、为何可能、怎样可能。 YJMrm0LIszcCKnIPfkN62CuYTylIBDjyD92p7iJHBjljb24tvb6Gbc/pVaLsKw/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