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斯法尔在建立地理批评理论时,认为正如所有的空间都不是固定的,处于解域化和再辖域化的永恒运动之中,文学与世界的互相指涉也始终处于摆动(oscillation)中,这种不间断的运动状态是永远无法被固定的。空间或地方永远不可能终止于一个静止不变的永恒意象上,因而对文本中某一地方的地理批评永远不可能彻底完成。“从时间的角度而言,任何对空间的再现都只是一个插曲。……地理批评的研究结果注定是暂时性的,因为地理批评带来的归域总会与解域过程新阶段的开始相衔接。” 基于这一特性的强调,维斯法尔拒绝一劳永逸地对地理批评理论给予明确而固定的权威性定义,他认为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新兴理论与实践,地理批评理论的内涵也经历着不断完善的过程。
地理批评理论在近年的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学者泰利(又译塔利)教授的研究成果。他从20世纪末开始涉足空间批评与地理批评领域,并将维斯法尔的专著译成英文,推动了地理批评理论在英语学术界的接受。时至今日,泰利依旧活跃在文学研究领域,并基于文学研究的学科特性对维斯法尔的地理批评理论进行了修正与扩展,称其为“文学绘图(literary cartography/mapping)和地理批评”,试图建立一种“空间文学研究”(spatial literary studies)新范式。在泰利最新的著作和访谈中,他指出他的理论实践相比维斯法尔的地理批评理论已经有了极大的转变和扩展,认为维斯法尔以地理为中心、围绕某个地点建立尽可能全面的文本库的研究方法仍然有局限性,应当更加重视文学地图的绘制,在文学研究中仍需要“以作家的视角和风格为中心……在认知绘图模型中,有一个绘图的主体”。 泰利认为文学的写作和批评实际上是一个文学地图的绘制和解读的过程。作家的写作是文学地图的绘制:作家基于对真实地方的认知,在文本中采用各种空间景观的意象建构文学空间,以形成一个作品独特的空间地图。这一空间地图本质上是作家对地方和空间的创造性认知、再现和叙述。读者和批评家的阅读则是对文学地图的解读,将文学地图的成品重现为作家结合真实地方、构建文学空间的认知、再现和创造过程。但是,泰利仍然肯定并推崇维斯法尔在对空间性的重视上所做的贡献,认为维斯法尔“进一步拓展了地理批评的跨学科性,已经超出了文学研究的范畴”。
在2019年刚刚出版的《虑地情结:地方、叙事和空间想象》( Topophrenia:Place,Narrative,and the Spatial Imagination )中,泰利意图将“空间文学研究”上升到一种“空间人文科学”(spatial humanities)。泰利认为,地理批评乃至“空间的人文科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可以与“空间的自然科学”互为补充。空间的人文科学解释的是人类经验中普遍且深层的“空间焦虑”,即对自我“空间定位”与“空间失位”的不安、急切与焦虑。人类的空间实践不仅包括客观上对空间的改造,还包括主观上对空间的解读、叙述和再现。因此,地理学如果只有对客观空间改造的理论,而没有对主观空间叙事的阐释就是不完整且缺乏解释力的。人文地理学虽然对众多人文现象做了理论阐释,但对于解释文学中的空间建构现象仍然缺乏理论支撑。借用人文地理学者段义孚的“恋地情结”(topophilia)概念,泰利提出了“虑地情结”(topophrenia)这一概念,用文学绘图和地理批评理论解释文学文本中经常出现的空间意识所伴生的失序、不安、焦虑等情感,并认为这是对人文地理学理论的有效补充。
除此之外,泰利还主编了以文学绘图和地理批评为主题的多部论文集,涵盖了各国学者在地理批评领域的最新成果,包括《空间、地方与文学教学》( Teaching Space,Place,and Literature ,2017)、《劳特里奇手册:文学与空间》(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Literature and Space ,2017)、《生态批评与地理批评:环境与空间批评研究的交叠》( Ecocriticism and Geocriticism:Overlapping Territories in Environmental and Spatial Literary Studies ,2016)、《文学地图绘制:空间,再现与叙事》( Literary Cartographies:Spatiality,Representation,and Narrative ,2014)和《地理批评探索: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空间、地方和制图》( Geocritical Explorations:Space,Place and Mapping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2011)等。从文集所选编的论文看来,各国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的文本分析,探讨地理批评方法的运用广度。通过地理批评的视角,美、英、法、德、日、加勒比海沿岸等各国的文学文本,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都向批评者展现了新的意义。另一类是抽象的理论探讨,挖掘地理批评的理论深度,涵盖了空间/地方与文学再现的关系、生态批评与地理批评的辨析、地理批评在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在已有的文本批评实践的基础上,地理批评理论的适用性从文学研究扩展到文化研究,再上升为总体的人文学科,其研究对象也从文学空间与“真实世界”中地方的关系,扩展为对形而上学的“空间性”(spatiality)在各领域的表现的探讨。可以说,在进入英语学术界的短短七年中,通过与叙事学、生态批评、现象学、人文地理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研究,地理批评的理论性和适用性都得到了快速的提高。
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也在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的年会论文集已经出版了六辑,在理论著作方面也取得了众多成果,其中最新出版的是曾大兴的《文学地理学概论》(2017)。在引入后现代的地理批评理论方面,国内学界还比较薄弱,尚未出版关于地理批评理论的专著或论文集的中文译本,只有零散发表的引介性质的期刊论文,例如颜红菲的《开辟文学理论研究的新空间——西方文学地理学研究述评》(2014)和曾大兴的《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对象和性质》(2016)等。截至2018年底,国内共有约240篇文学地理学相关的论文发表,其中文学地理学理论建构约60篇,文学地理学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约120篇,地理批评介绍和外国文学研究类仅占一成左右,对“西方文学地理学理论”进行译介和讨论的仅有不到10篇。这些论文的一个共同缺陷是在地理批评、空间批评、文学地理学这三个术语的定义上模糊不清,其中大部分将地理批评理论归于“西方文学地理学理论”或是两者混用,认为“文学地理学又称‘地理批评’”, 并将空间批评与二者割裂开来。2017年,维斯法尔接受朱立元的访问时明确对文学地理学与地理批评理论进行了区分,以《关于“地理批评”——朱立元与波特兰·维斯法尔的对话》为名发表在国内期刊上;2018年,维斯法尔的《地理批评宣言:走向文本的地理批评》的汉语译文也由颜红菲等学者翻译发表;2019年,泰利的《文学空间研究与教学》访谈录也在《外国文学研究》上发表,标志着国内主流学界对地理批评理论的重视和引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为国际学术界在后现代空间理论的最新成果,“地理批评综合并更新了人类空间的研究方法,从而成为感知所有空间中隐藏群岛的微焦工具。通过地理批评,我们能够做到在研究人类空间、文化身份的同时不束缚其流动、变化的本性”。 与此同时,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也建立了以地理空间为研究视角重构文学史的文学地理学理论。虽然二者有众多不同之处,但都强调自身理论的开放性和扩展性。东西方的批评视角相互映照,可以互为启迪与补益。尤其是对地理批评理论的引介有助于扩展国内学界在地理/空间视角下的后结构主义理论视野。目前,地理批评理论尚未被系统引进国内学界,也缺乏使用地理批评方法进行文本研究的尝试,这一点还需要国内外的学者共同努力。泰利在与袁源博士的访谈中也提出,他希望未来能够在文学空间研究这一主题下包容文学地理学和地理批评理论的不同视角与范式,并希望能够尽快同中国的文学地理学者进行深入的对话,因为中国将是“未来世界形态的创造者之一”。 中国文学为世界文学贡献了丰富的文本与文学理论,中国的文学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也将成为中国学者在国际文学研究界做出独特贡献的重要机遇。
【Abstract】 Geocriticism,the newly rising spatial theory proposed by French critic Bertrand Westphal in 2007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cutting edge theoretical topics in literary criticism. However,geocriticism has not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ese language systematically,nor has it been applied to textual analysis. Meanwhile,a “spatial turn” also happened in China’s literary studies,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literary geography” is developing rapidly. Geocriticism and literary geography,though sharing a similar name,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 This essay introduces geocriticism with special concentration on its history,theoretical sources,critical principles and methodologies,and also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eocriticism and China’s literary geography on their evolutionary history,theoretical feature and critical paradigm. As the latest postmodern spatial theory,geocriticism re-defines space by its nature,conception and representation,as well as reconsidering the intertextuality of “human space” and “literary space”. To the author,geocriticism provides a brand-new perspective and methodology on various forms of textual analysis,and is thus quite beneficial for Chinese scholars to enlarge the scope of Chinese literary geography and spatial criticism.
【Key words】 geocriticism;spatial theory;literary geography;postmoder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