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打了几次胜仗,正要给将士们庆功行赏,不料孙坚为了报上一回的仇,又带兵打了过来。这一回,董卓吃了败仗,只好离开洛阳,带着人马往西跑了。
到了长安以后,他自己当上了太师,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他坐的车马和穿的衣裳跟皇帝差不了多少。大臣们见了董卓,都得在车下拜见,他可连礼也不还,就坐着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一想到各地胆敢起兵反抗,他气就不打一处来,说:“以前我把权力交给外人,不可靠,太不可靠了!这回我要变个法子。”
于是,他把大权都交给了自己的家里人。他的兄弟、侄子、女婿,还有吕布、李傕(jué)、郭汜(sì)、张济这些心腹大将,都封了侯,受到重用;连怀抱着的小儿子、小孙女也都封了侯,封了君。董卓派人把离长安二百多里地的郿县(在陕西眉县)修成供他享乐的家园,城墙修得跟长安城一样高,里面储藏的粮食足够三十年吃的。董卓把它叫“郿坞”,又叫“万岁坞”。他这么想:“将来我的大事成了,天下都是我的;要是不成,我就在这儿待到死。”
董卓把朝廷的事交给王允他们去办,自己到郿坞去住着。每次从郿坞到长安,或者从长安回郿坞,大臣们都站在道路两旁接送。董卓趁着这个时候,让人在城外搭起帐篷,摆上酒席,跟大臣们足吃足喝,一吃就是大半天。
有一回,董卓请大臣们喝酒。正喝着,吕布从外边进来,走到董卓跟前,在他耳朵边上说了几句话。董卓笑了几声说:“噢,是这么回事。”马上又沉下脸来,把手猛地一挥,吕布就上前把卫尉张温揪出去了。不一会儿,有人送上一个盘子,里面摆的竟是张温的人头!大伙儿一看,浑身的骨头都软了。董卓笑嘻嘻地说:“诸位不必惊慌。张温勾结袁术打算谋反,让吕布知道了,理应处死。其他人不相干,快喝酒吧!”可是谁还喝得下去呀!他们心里都明白,张温平日就跟董卓不和,又不会巴结人。董卓这是杀鸡给猴儿看呐!
大臣们胆战心惊地散了。司徒王允回到家里,睁眼是张温的人头,闭眼还是张温的人头,心里十分难受。这些日子,王允表面对董卓百依百顺,暗地里可把他恨透了。董卓今儿个杀张温,明儿个还不知道又杀到谁的头上,这么下去还有个完吗?
这时候,大臣黄琬、杨瓒、士孙瑞来找王允,对他说:“董卓这么残暴,谁不恨他?您老这么听他的,难道真没想过日后的下场吗?”王允急忙让他们小声点儿。黄琬他们又说:“我们反正不能当第二个张温。”王允说:“你们别以为我会死心塌地地跟着这个老贼。他的势力太大,心腹太多。咱们要想个十分妥当的办法才能下手哇!”三个人忙问王允:“您有了办法了吗?”王允说:“我想,要有一个能靠近董卓的人,让他下手,最有把握。”
几个人商量来商量去,到了儿还是王允说出了这么个人,就是董卓的干儿子吕布。吕布是五原人(五原在内蒙古包头西),本来在并州刺史丁原的手下当差,因为他武艺好,射箭特别准,大伙儿都叫他“飞将”。后来,丁原和董卓闹不对付,董卓让人说通了吕布。吕布见董卓势力大,就杀了丁原,投靠了董卓。董卓得到了这么一个得力的大将做保镖,别提多么得意了。他让吕布做了骑都尉,又认作自己的干儿子,到哪儿都把他带在身边。
士孙瑞听王允说的是吕布,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吕布这个人有勇无谋,又是个势利小人,顶靠不住了。”王允说:“我想试试看。有一回我请吕布喝酒,他悄悄地跟我说了心里话。他说董卓时常为一些小事发脾气,动不动就用手戟砍他。要不是他腰腿灵活,早给砍伤了。我还听说他跟董卓的一个丫头私通,这事要是给董卓发觉了,那还了得吗?我看他在董卓身边待着,也是整天提心吊胆的。”大伙儿听王允这么一说,才点头同意了。
过了几天,王允把吕布请到家里吃饭。这顿饭丰盛极了。吕布来了又吃又喝,吃着喝着,就骂起董卓来了。他说董卓平时怎么怎么欺负他,用着了就用,用不着了就又打又骂。王允听着,假装吃惊地说:“我不知道董相国这么欺负将军,将军就真能忍下这口气吗?”吕布皱着眉头说:“王司徒,说实在的,我真想干掉他。可是如今我们名义上还是父子,怎么下得去手哇?”
王允冷笑说:“将军姓吕,他姓董,本来就不是什么亲骨肉。他对将军扔戟的时候,又哪儿有什么父子之情?大丈夫在世,怎么能窝窝囊囊的,让这种人压在头上啊!”一句话说得吕布满脸通红。他猛地站起来说:“对!司徒的话提醒了我。我不杀老贼,决不罢休!”王允赶紧说:“将军能这样,不但报了私仇,还是为天下人除害呀!”两个人随后又秘密地商量了半天。
公元192年春天,汉献帝得了一场病,刚刚好了一点儿,就在未央宫里召见文武大臣。董卓也来了,带着吕布大摇大摆地到了宫外。王允、士孙瑞他们都来拜见。董卓还是那么爱理不理地点了点头,一直朝宫里走进去。就在这时候,两旁的武士“呼”地围上来,一个个拿着刀,都咬牙切齿的。董卓惊叫了一声:“哎呀不好,我儿快来!”吕布上前一步,从怀里掏出一份诏书,高声宣布:“皇上有旨,杀乱臣董卓!”董卓还没来得及说话,吕布早就一画戟刺过去,扎穿了他的喉咙。武士们上前,一刀割下了他的脑袋。
大臣和将士们一看董卓死了,都齐声高喊:“万岁,万岁!”有的乐出了眼泪,有的高兴得都快发疯了。长安城的百姓听说了,都从房里跑到大街上叫啊,蹦啊,一大群一大群地跳起舞来。大伙儿恨透了董卓,把他的尸首扔到街上,又点了把火慢慢地烧。只有蔡邕想起来董卓曾经重用过自己,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蔡邕叹气的事让王允知道了,他就责备蔡邕说:“董卓是国贼,天地都不能饶过他。你是个朝廷大臣,反倒长吁短叹地替他伤心,像话吗?”跟着就命人把他逮起来,下了监狱。蔡邕承认自己犯了罪,恳求说:“我想的只是私人的交情,一时转不过弯儿来。我只求免我一死,情愿脸上刺字,戴罪把汉朝的历史写完。”有的大臣也替蔡邕求情,对王允说:“蔡邕是有名的学者,人才难得,还是留着他写书吧!”王允可不这么想,他说:“现在要是留下蔡邕,说不定他以后写出书来骂咱们呐!”蔡邕叹气惹祸,结果死在监狱里了。好些人怪王允做得有点儿过分。
汉献帝论功行赏,让王允、吕布共管朝廷大事。他们追查起董卓的同党来,有的处死,有的充军。这时候,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张济都领兵驻扎在外地。他们听说董卓死了,就派人来到长安,请求朝廷免他们几个的罪。王允怎么也不答应。这几个人急了,凑在一起商量,觉着这么坐着等死,倒不如先反起来,或许还有条活路。他们就借着给董卓报仇的名义,起兵来攻打长安,半路上又收留了董卓部下樊稠的人马;打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有十多万人了。
吕布仗着长安城城高墙厚,死守了八天,没让他们打进来。可是他没想到城里有一部分士兵,很同情李傕、郭汜他们。这些士兵偷偷地打开了城门,把外面的人马放了进来。十多万将士发了疯似的,一下子拥进了长安城,见人就杀,见财物就抢,连老百姓也给杀了好几千人。吕布看着抵挡不住,只好约王允一块儿逃走。
王允很郑重地说:“把国家安定下来,这是我平生的愿望。如果做不到,我情愿去死。皇上还年轻,朝廷里没有人主事,我不能走。请将军替我向各地首领致意,让他们千万以国家为重。”吕布知道王允不肯走,就带着手下的几百人,自己跑了。
李傕、郭汜带兵到了宣平门下,吵吵嚷嚷。王允领着汉献帝也上了门楼。城门下的将士见皇帝出来了,全都趴在地下磕头。汉献帝大着胆子,提高了小嗓门儿说:“你们这么乱杀乱砍的,大呼小叫,要干什么?”李傕大声喊着说:“董太师忠心为国,让吕布杀了。我们要替董太师报仇!”汉献帝说:“吕布不在这儿,你们快点儿走吧!”李傕又喊:“王允是吕布的同谋,让他出来!”他手下的将士也一齐乱嚷嚷:“叫王允出来!快出来!”汉献帝早给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王允自己下了门楼,走出来对李傕他们说:“我就是王允,你们要说什么?”李傕什么也不说,把手一挥,将士们乱哄哄的,上来就把王允捉住,带走了。汉献帝见王允给带走了,忍不住哭出了声,左右忙把他劝住。李傕要求加封他们,汉献帝只好一一答应,让他们都当了将军。李傕和郭汜商量了一下,这才退了兵。
王允和黄琬几个被下了狱,接着就给杀了。这么一来,朝廷大权又落到李傕、郭汜、张济这些人的手里。可是这些人都是些武夫,烧杀抢掠惯了,自个儿还管不了自个儿,哪儿有本事管理国家大事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