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

中国晚近的战乱以及太平天国运动,致使许多公共建筑遭到损毁和洗劫,大量瑰丽夺目的装饰艺术品由是进入欧洲地界。于此之前这些艺术品很少得见,其技艺纯熟、色彩和谐、装饰精妙,呈现出非凡的纹饰之美。

本书正文图例所呈现的,是我力所能及收集的各式新纹样。我相信,它们涵盖了中国装饰艺术所有重要的类型。

非常有幸能接触到南肯辛顿博物馆的国家级藏品,以及阿尔弗雷德·莫里森(Alfred Morrison)先生位于“放山居”(Fonthill)的那些无与伦比的私藏,他总是不时地将国内出现的精品收入囊中。此外还有路易斯·胡斯(Louis Huth)先生在南肯辛顿展出的藏品,以及迪格比·怀亚特(Digby Wyatt)先生、德拉鲁(De La Rue)上校、托马斯·查佩尔(Thomas Chappell)先生、F.O.沃德(F.O. Ward)先生及尼克松(Nixon)和罗德(Rhodes)等诸位先生拥有的许多珍藏,使本书拥有了足够的体量。在此还要特别感谢两位德拉克(Durlacher)先生以及韦勒姆(Wareham)先生对藏品的慷慨出借,使我得以在僻静的工作室完成临摹。

我冒昧地希望,所有钟情装饰艺术的实践者能够通过本书,一窥这些迄今为止鲜为人知的类型繁多的中国装饰。本书的出版也将助力纹样的推陈出新,这正是本书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当然,在探求的过程中,我们亦不可忘掉那永恒的艺术原则——一切美妙艺术形态皆以此为本源。

欧文·琼斯
阿吉尔广场九号
1867年7月15日 7gfyfljJrqPuzl3fN0d11/hDafQ4Ja3PEJZ2n0zdJXC0Tw32xXTML7DtbtjtHdk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