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期待时间空间双翼齐展的六朝研究

置身学术圈内有20年了,我参加的学术团体也有大约20来个;其中我负些责任的一个重要团体是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创立于1985年的这个学会,20多年来形成了每年举办一两次比较大型学术会议的传统。因为联系办会,我与江苏诸多市县的领导、同行颇多交流,经常在一起探讨“六朝研究”与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等的关系,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让我感慨良多而又信心充足的是,这样的结合点可谓丰富多彩,不仅六朝精神、六朝意象等等仍然活在现实中,在江苏的城市与乡村,也不乏六朝的孑遗;而特别令我感兴趣的是,各地的六朝精神、意象、孑遗,共同的方面以外,总有不少值得品味、研究的差异,如同在江南,京都建康与南徐京口之地位、人群、风气有异,而吴郡又大有异于建康、京口,至于江北之广陵、淮阴、彭城,更异于江南内地。

时至今日,关注、理解、研究中国历史,必须带有地域的眼光,大概已经没有人表示怀疑。的确,对于有着上下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史、纵横一万里复杂的地理空间的中国来说,忽视或者无视地域因素,是极不妥当的。事实上,近十几年来,中国历史的研究正在越来越注重空间因素,致力于探讨宏观历史背景下的各别区域历史。这是中国史研究走向细化与立体的可喜现象。推而论之,六朝历史的研究,“地域”的或者“空间”的视野、角度,当然同样必不可少。即以六朝社会风气言,就存在着或显或隐的地域差异,如淮域不同于江东,江东区别于江汉,江汉有异于巴蜀,巴蜀又有异于岭南,由此,笼统地谈论六朝社会风气,其实难以揭示其真相,在把握大背景、大原则的基础之上,我们更应该由小入大,以此较彼,从分到合,改变单单重视时间过程的“纯”史学方法,而进步到时间过程与空间过程并重的思维。打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方,中国历史研究这只“鸟”,如果时间、空间双翼齐展,那就会翱翔得更高、更远、更加自如。

然则如何展开空间之翼呢?不妨姑且认为,历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需要探讨的项目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怎样做的、为什么,即六个W( who、when、where、what、how、why);那么,以历史的空间过程为研究项目的历史地理学,就是以“地”为中心,重在回答怎么样、什么地方怎么样、原来怎么样、现在怎么样、与别的地方一样还是不一样、为什么一样、为什么不一样,简言之,历史地理的关键词就是复原、变迁、分布、差异。显然,以这样的时间思维与空间思维来做中国历史以及其中的六朝历史,是可以派生出众多的新课题的,而习见的传统文献资料、新出考古资料,也能获得广大的运用空间。

因为上述的想法,我从来稿中选出几篇带有空间思维的文章,受版面的限制,本期“六朝研究”专栏先刊出三篇,权作“药引”吧。其中,姚培锋、齐陈骏的文章,讨论了六朝江南核心区域之一的会稽郡,在孙吴及两晋时期政治地位的变迁及其原因;朱智武的大文,以南京出土的六方陈郡谢氏墓志为例,强调了东晋南朝墓志文中包含的历史地理资料尤其是历史地名资料,值得引起特别的注意;王卫婷的习作,则由魏晋南北朝州郡记数量的地域分布与作者身份情况,略述其时诸州地位的差别与传统的不同。至于拙文《<六朝通鉴博议>浅说》,原是我为点校的该书草拟的“导读”,考虑到该书在后世较受冷遇、有必要吁请重视,其有关六朝攻守形势、地理条件等等的议论,亦相当精彩,故也附刊于本期;我相信,对于略晓史实但尚缺史识的读者,读李焘此书,当能获得史识的进步乃至思维的升华,对我“时间空间双翼齐展的六朝研究”的“期待”,也能有会心之得。

试论会稽郡在孙吴以及两晋政权中的政治地位…………………姚培峰,齐陈骏

东晋南朝出土墓志中的历史地理问题研究举例……………………………朱智武

魏晋南北朝州郡地记与地域意识略述………………………………………王卫婷

《六朝通鉴博议》浅说…………………………………………………………胡阿祥 DRxkK9Tp4tQowTYqAkgxdtHXj6PkPhqBI2hw/ZHyzb7ZXmOak169g1GZQGieO+3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