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独立的“六朝”与非独立的“六朝时代”

自2004年改版后的“六朝研究”栏目推出以来,作为主持人,我一直把握着这样的选文、约稿原则:“六朝研究”栏目研究的对象是长期定都今南京、短期迁都今鄂州与江陵的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所以如此,是考虑到诸多因素的结果:六朝在时间上是一个基本连续的单元,西晋的统一并没有打破其独立发展的步伐;六朝疆域虽有变动,但总以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主;六朝在人物、阶级、政策、制度、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演进,保持着一贯性的相共通;等等。约言之,六朝历史是相对独立的南方区域历史。再者,近两年来,国内外魏晋南北朝史学界已有“北有许昌学院,南有晓庄学院”的说法,作为后来者,《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的“六朝研究”专栏,在向已有20余年历史的《许昌学院学报》“魏晋史研究”专栏学习的同时,也应该有所分工与侧重。

然则“六朝研究”专栏这样的定位,常常受到客观与主观、直接与间接的“挑战”。客观而直接的“挑战”,主持人往往面对着优秀的研究“六朝时代”但非研究“六朝”的来稿,难以割舍;主观而间接的“挑战”,起码在本主持人看来,毕竟不能否认“六朝”是“六朝时代”的组成部分,不能否认六朝之政治格局、社会变迁、军事形势、经济发展、文化进步是在“六朝时代”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再推而言之,谁又能否认“六朝”的肌体中鲜活着秦汉甚至先秦的骨、肉与血液?而“六朝”的骨、肉与血液,也仍鲜活在隋唐以降的历史、乃至于今的现实中?历史本是一条连续的河流,历史也从来不是孤立的山峰。全程漂流,才能真正体会河流;巅峰远望,才能真正知晓山峰。换言之,立足“六朝”,而又观盼曹魏、西晋、十六国、北朝一类“六朝”的左右,瞻顾秦汉以溯与隋唐以降之“六朝”的前后,才能使我们对“六朝”的理解避免肤浅,才能使我们对“六朝”的研究渐臻全面、深入与立体。

兹事体大,自当缓缓图之,而且必须求得无过无不及的“度”;否则,“六朝研究”专栏小则会变成起三世纪初、至六世纪末之前后300多年间南北兼指的“六朝时代研究”或者“魏晋南北朝研究”,大则更会扩展为“汉唐时代研究”甚或“中国历史研究”。所以权衡考量,今后的“六朝研究”专栏,仍当以六朝时代或魏晋南北朝时代(国内外学者特别是日本学者往往混用这两个概念)定都南方的孙吴、东晋、宋、齐、梁、陈所谓“南六朝”为主,而也适时地推出左观右盼、前瞻后顾的佳作;而本期专栏的编发,读者诸君视为一次尝试可矣。

既为尝试,笔者敬待批评之心尤诚!而为了方便批评,这里不妨简单交代编发时的粗浅想法:牟发松《从南北朝到隋唐——唐代的南朝化倾向》,纵横“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所在,南北朝历史发展的相互影响及其对隋唐历史的影响等重大问题”;李文才、王婷琳《尔朱氏兴衰的政治与文化考察》,注重从民族、军事、文化等大端考察“对北魏末期政坛,以及其后的北齐、北周政治格局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尔朱荣军事集团,此有助于南朝后期州镇与豪强比较意义上的理解;邵磊《略论北齐袁月玑墓志》,扩充了南朝士族婚姻与墓志序铭等等问题研究的史料范围与史识深度;杨再年《浅识南朝梁文帝建陵华表》,牵涉了先秦特别是东汉以来的文化比较,立说新颖;薛瑞泽、王亚宁《中古时期士人群体的迁移及其对文化交流的贡献》,则依托对王永平所著《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的评介,阐述了迁移的人口与传播的文化之间的“天然”关系。要之,按照笔者的感觉,除了杨再年文外,这些瞻前顾后、左观右盼、主题并不在狭义的南方六朝的文章,又岂是狭义的南方六朝的研究者所能忽视的?

所以,我们也一定程度地欢迎笔下或者心中有着“六朝”的“六朝”外围文章!

从南北朝到隋唐——唐代的南朝化倾向再论………………………………牟发松

尔朱氏兴衰的政治与文化考察……………………………………李文才,王婷琳

略论北齐袁月玑墓志……………………………………………………………邵磊

浅识南朝梁文帝建陵华表……………………………………………………杨再年

中古时期士人群体的迁移及其对文化交流的贡献——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评介…………………………………………………………薛瑞泽,王亚宁 E9hLezqiSUGqBT8pvwcLEa5IbwcgwR2WKLtB4QTTXq0fbP44Kqoy7KsX/RCu2og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