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我的大学生活

阜阳师范学院的前身是阜阳师范专科学校,1977年升为本科,改名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院,其实与位于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毫无关系,我们毕业的前一年被正名为阜阳师范学院。此前三年,中文系被安排到离校本部三里远的地方(现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此处原来是军马场,学生的宿舍、教室和食堂原来是马棚,几间瓦房是教师宿舍和办公室。中文系分两个班,每班三十几个男生,各住一间散发马粪味的马棚里,我睡在中排双人床上铺,头顶横梁上挂着一百多瓦的灯泡,利于晚上看书,虽夏天烤得冒汗,也不妨碍我看书,只是妨碍同学睡眠,才不得不熄灯。

三里桥畔好读书

物质条件不好,读书却是好地方。阜阳师专原有一批名校毕业、学术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课堂上能学到不少东西。学校的图书馆保藏了50年代以来的主要期刊和文史哲的著作,可在资料室里借阅。1979年之后,过去的文史哲书籍解禁了,其中以西方文学名著最为热销,我托在合肥的同学在省新华书店里采购一批,自己通过邮购方式,从各地出版社购买文史教材和《词源》等工具书。阜阳师院中文系老师一般没有自编教材,而指定使用全国著名教材作为教材或参考书,王力的《古代汉语》、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郭绍虞的《中国历代文论选》,都是我们的必读书。

77级学生上进心很强,当时流行“把被‘四人帮’耽搁的时间夺回来”的口号,大家憋着一股劲要弥补失去了10年的宝贵学习时光。我们班上年纪大的同学多,来自全省各地,以本地和合肥为多,我们社会阅历丰富,自学能力强,抓紧时间学习,课外不是在教室自习,就是到系里报刊阅览室和校本部的资料室看书,心无旁骛,勤奋紧张。回到宿舍,人多聊天很热烈,主要是交流新书信息,讨论读书体会,时而发生争论,一笑了之。这样相对隔绝的生活环境里却是“春风得意任剪裁”,我在知识的处女地上纵横驰骋,在精神开放的空间自由翱翔。 hSepWK6xuoMvrkNuWPSkI8WdKkct5sMPRLsNf+MzbGH5RyNWHOQnS/Gt+MKPqyf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