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九、七七年高考

经历了十一载风雨,经历了肃瑟的秋天,经历了严寒的冬季,花红似火的春天来临了,真可谓“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1977年10月21日6点半, 我正在合肥长江路上骑车到工厂上班,忽然听到大喇叭播放新闻联播里恢复高考制度的通知,连忙停车在路边听,听到可以招收1966届以后的中学毕业生,心里美滋滋的。

不久,等到报纸公布考生报名规定,兴冲冲到厂办公室开介绍信,却被告知:没有接到正式通知,没有下达招生名额,不能越级给市招办开介绍信。我不死心,周末到设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报名兼体检站询问。这次又碰到一个好心人,一个长得高大帅气的小伙子,他是被抽调来工作的安徽大学刚留校的毕业生,他对我说,文件上没有规定要经过单位批准,单位介绍信不是必需的,你只要有一份材料,证明你在厂里有发明或者革新的成果,就符合文件中大龄考生需要“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规定了。同班组的俞师傅的丈夫郑技术员在绘图室,班组里的磨具由他设计绘图。他们一听我说,二话不说把磨具的设计和制作都归于我的技术革新,在证明上盖了“合肥探矿机械厂技术资料室”的蓝色菱形印章。按1970年省图书馆那个富有警惕性的女同志的话,这样的印章对外无效,在正常情况下也不能用于对外的证明,但在1977年宽松的条件下,这张纸顺利地换成准考证,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充满希望

从报名到考试,不到一个月,我翻出姐姐1962年高考留下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的复习资料。开始打算报理科,数学题大多会做,物理力学题也会做,但电学没有自学过,化学没有学过,部分的实验题也不会做,没有把握;考文科基本稳操胜劵,也符合我对哲学的爱好。于是把理科复习资料转交给一个中学同学(他考上合肥师范学校物理系),我拿了10天的调休假,突击复习考文科的课程。12月10—11日考试,考场设在到合肥二中。第一天上午考语文,下午考史地;第二天上午考数学,下午考政治。语文考试的作文,我选的是第二题,考题出自叶剑英诗词里摘出的“‘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我引用了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些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还在括号内注明引自《资本论》法文版序言和跋。我估计只有这一个亮点,其余无非类似农村写通讯报道的套话,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攻克学习的难关,攀登科学高峰,云云。史地考试无非是填充、问答,关于某次农民起义原因的历史题答得不好,地理有道填充题:澳大利亚的首都是——,竭力搜索记忆的痕迹,终于想出“堪培拉”这三个字。数学考试不难,最后也是最难的一道题颇费周折,先解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然后把这个方程的几何图形画在试题的方格纸上,我在方格纸上画了一个近乎圆的椭圆。铃声响了,我第一个交卷,监考老师看了我的答案指指点点,好像很诧异。政治考试也很容易,时事部分答案都在天天听的大喇叭里,理论部分用马列毛语录回答。

考完之后,感觉不错,填了三个志愿:1. 北京大学哲学系;2. 安徽大学哲学专业;3. 安徽劳动大学哲学专业,我有信心总有一个能录取。谁知收到的是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中文系的录取书。我以为自己只是68届的,考生中66、67届高手如云,考分不如他们也很正常,只要有大学可上就好,管它是哪里的哪个专业。四年后毕业时班主任告知我真情:77年高考报名不政审,录取却要政审,我因右派家庭出身,报名的三个哲学系不予录取;而在那一年,阜阳师专升级为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的本科,为了保证生源质量,语文教研室主任陈老师带队到省招办,从达到录取分数线的被刷下来考生中挑选分数较高的予以录取;我在被挑选出来的合肥考生中是最高分。77年高考分数不公布,最近为了写这本书,我请北大哲学系束书记到学校档案室查得高考成绩如下:

政治:82.5, 语文:91.5,数学:90.5,史地:70.5,总分:335。

我不知道这个分数在全省的名次,但不禁要庆幸又一次遇到公正的好人,从招工到招生一路磕磕碰碰的坎坷人生,再次说明了一个哲学道理:个人主观能动性不是决定因素和必然原因,如果没有偶然的机遇,再大努力也会无用,再好的结果也能毁于一旦。我从心底感激阜阳师范学院招生老师的“不杀(刷)之恩”,他们从被政审制度淘汰的废料中,挑选出我这个有用之材。如果没有他们,我就要把李白的诗改为“天生我材没有用,纵使金樽空对月”了。

开怀痛饮 sEYFC6UoxMgO6r6CFPUIVo3lC0pRDI2iX7J5gmeiTB8SwDLwbH369gEO3YdiZ+7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