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初学俄语

参加学生运动和“读书联谊会”活动,加入地下党组织,大学生汝信在积极投身到政治活动和走上革命道路的同时,也对俄语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用汝信回忆的话说,就是当年追求进步的年轻人“倾心苏联”的情结。

究其最早的“溯源”,还是自“读书联谊会”而起。参加“读书联谊会”后,汝信在这里的小图书馆读到了很多俄罗斯文学名著和苏联当代进步文学作品,加入地下党组织以后,更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产生了深深的向往和憧憬。正是这样的“倾心苏联”,让大学生汝信有了强烈的学习俄语的愿望。

殊不知,“读书联谊会”很多追求进步的年轻人都和汝信一样有着“倾心苏联”的情结。因此,当汝信把自己想学习俄语的愿望向同学们说出后,立刻就在“读书联谊会”找到了很多知音,他们决定联合起来向学校提出学习俄语的申请。

虽然当年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并没有开设俄语专业,但是由于圣约翰大学是教会主办,因而相对来讲,在学生选修课方面还比较自由。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想学一门课,只要够一定人数,就可以向校方提出申请。

于是,“读书联谊会”的同学们自动组织起来,他们一共召集了十几个同学,向学校提出学习俄语的申请。没过多久,圣约翰大学果然请来了一位“白俄”给“读书联谊会”组织的俄语班上课了。

所谓“白俄”,就是当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以后,失去了优越地位的俄国贵族很多都逃往国外流亡,其中有一部分流亡到中国的东北和上海,被称为“白俄”。当时在上海的“白俄”还比较多,所以圣约翰大学请一个“白俄”教俄语并非难事。

只可惜,圣约翰大学为这些“倾心苏联”的学子们请来的“白俄”教师实在是不那么提气。可能是这位“白俄”老头年纪太大了,又不会讲一句中文,所以这位老朽的“白俄”把他的俄语教得实在不怎么样。说起来,真是枉费了“读书联谊会”同学们一片“倾心苏联”的情结。

“白俄”老头的俄语教学虽然很失败,汝信学习俄语的劲头却丝毫未减。他决定自己去找老师学习俄语。好在母亲一向支持子女的学习,一听说自己的小儿子要去学习俄语,不但一点没犹豫地痛快答应了,而且还不惜再多出一份学费,鼓励她的大儿子汝仁也一同去学习俄语。通过别人的介绍,终于找到了比较满意的俄语教师。汝信很快就和哥哥汝仁一起去学俄语了。

新的俄语教师是一个叫罗斯特维奇的30多岁的年轻人,是一个在中国长大的“白俄”第二代。因此,罗斯特维奇不仅会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而且比起他的父辈来,对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态度要好多了。也有人告诉汝信说罗斯特维奇也不过是他的化名,因为他们这一代人并不太愿意让别人知晓他们父辈的真实情况。

但不管怎么说,罗斯特维奇比起圣约翰大学请来的那个“白俄”老头,确实在教学上有一套,因此他的学生也很多。汝信跟着罗斯特维奇学习了差不多有一年,时间虽不长,却为以后的俄语学习打下了一些基础。

上海解放后,很多“白俄”都离开了,有回到祖国的,也有的犹太人去了以色列。思想比较开放的罗斯特维奇却没有走,他参加了上海的苏侨协会。

汝信在参军后仍然没有中断他喜爱的俄语学习,他所在的第九兵团司令部旁边就是一所新成立的俄语学院(后来改为外国语大学),他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抽出时间去旁听俄语课。

这些虽然都是后话,但仍离不开汝信的“倾心苏联”和他对俄语的喜爱。 4zxABnnkp2XZyukbh6Ka706qjPWdmbT2tbPIjci2sX2KuWTSj92j3WGUdlPSGpT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