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邦尼和他的书

邦尼(William Frances Victor Bonney,1872—1953)是英国最伟大的妇科手术大师。他出生于英格兰切尔西医生世家,1911年(39岁)就出版了名著《妇科手术教科书》。此书第1版至第4版是与伯克利(Sir Comyns Berkeley)合著的,第5版与第6版为其独自编撰,第7版与学生霍金斯(Howkins)及麦克劳德(Macleod)合著。1974年的第8版易名为《邦尼妇科手术学》,由著名的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约翰·M.莫纳汉(John M. Monaghan)主编了1986年的第9版和2004年的第10版,中译本于2007年问世。

我之所以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邦尼的巨著,是因为我怀着极大的崇敬之心,将此著作奉为妇科手术的“圣经”。

我和宋鸿钊教授于1993年在新加坡召开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大会上见过莫纳汉,谈话的中心当然是邦尼大夫。

邦尼推崇和发展了魏式(Wertheim)子宫颈癌根治手术,并对此加以改良。他在1941年报告的500例手术中,给出了5年治愈率达42%、手术死亡率14%的数据。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邦尼的卓越贡献是创新妇科“保守性手术”的观念和实践,即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卵巢囊肿剔除术。后来的医学界越来越清晰地阐释邦尼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理念,我们也意识到应该将“保守性”(Conservative)一词改为“保护性”(Protective)。

将长有肌瘤的子宫切掉或将生有囊肿的卵巢切除可能是惯常的模式,但邦尼指出:“为了半打纯属良性的肿瘤而切除年轻妇女的子宫,不啻为一次妇科手术的彻底失败。”多么严肃而中肯的忠告!他本人也在1945年(73岁)时,创造了从一个病人的子宫上剔除了258个肌瘤的纪录。他还发明了为了减少子宫肌瘤手术时出血特制的手术钳——邦尼手术钳(Bonney Forceps)。他在书中用八页的篇幅详细地描述了子宫肌瘤剔除术,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切口,应用不同关闭空腔的缝合方法。如此阐述,至今无人超越!他对卵巢囊肿剔除术亦用心良苦,开创了爱护卵巢的医学先河。

学习与实践邦尼的肌瘤手术,我在我的《妇科手术笔记》一书中,用三节的篇幅描述了“肌瘤剔除术”,其中一节的题记是:“在犁过的马铃薯地里,仍然可以找到马铃薯。”此题记表明在手术中要十分认真仔细,现已成为业内借鉴之语。

于是,我们必须以邦尼的观念重新定义“保守”和“保护”的内涵差异——这是迄今还没有真正提出的概念问题。

“保守”是指在医疗,特别是外科手术时墨守成规,亦步亦趋地施行,或手术拘谨、范围不够,或为避风险、求得平稳等;而“保护”则是充分考虑病人意愿,在完成治疗或手术时,更注重完美,着意于保护组织、保护器官、保护功能、保护心理,把身体与精神结合起来,把治病与救人结合起来。所以,不在乎手术大小,在乎是否达到“四个保护”,这便是邦尼倡导的子宫和卵巢手术的根本目的所在。

邦尼

作为外科大师,邦尼还明确指出,学习外科需要经历三个主要阶段:一是学做助手,并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二是学习手术的详细步骤,不断积累经验,沉着地应对每一步;三是学会指导助手,让手术快捷有效。这对青年医师与指导青年医师成长至关重要,而我们常常对此不甚重视,形成“自然发展”的态势。

邦尼重视外科和外科医师训练、成长的各种细节。比如,他强调外科医生应把手术作为一种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他推崇外科技术要“简洁”,这和现今提倡的“微创化”如出一辙。邦尼还要求外科医生遵循一项法则或掌握一种本领,即把想法、施术转化为清晰和简明的绘图。这是令人击节赞赏的明智之见、垂范之举!

此外,他提出手术要“量体裁衣”的建议,就是个体病例个体分析。他充满激情地呼吁“整个团队应该把充满期待的手术过程当作一种快乐、鼓舞和成就”,不正是我们要树立的医疗行为和团队精神吗?

这时,我们又一次领悟到,多读经典原著不仅使我们能够获得知识和得以授业,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领悟大师和先哲们的思想。

医学是不确定的科学和可能性的艺术 HGroS5gPOGyEK24kZKx9F/cFS6e4PqR9zkXpp8pLbr/ELlNb0K9lOsVCfKravT5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