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早的单式记账法
学习财务就不能不了解复式记账法,这是财务区别于其他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了解复式记账法就要从最早的单式记账法开始,这个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用绳子打结来做数量记录。后来逐渐有了简单的货币,就有对货币收支的记录,也就是人类一直沿用的“流水账”,“流水”就代表了钱的流入流出。“流水账”也被称为单式记账,是指单轨的记录钱进钱出,而不以分类方式记录是因为什么钱进钱出。单式记账最有优势的地方就是简单,任何人不用经过任何培训就能够学会和掌握。不过单式记账的缺陷是难以核对以及无法记录业务实质,仅仅记录钱数,而不以分类方式记录因为什么业务而使得钱数增减。
现在,仍然有很多小微企业还在沿用这种“流水账”式的日常记录,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大量的管理者无法获得有价值的业务数据。甚至由于流水账缺乏可验证性,导致即便是记录了“流水账”也难以明显地发现记录错误。
2.出现复式记账的发展原因
复式记账就是在记录现金收支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完全等额的业务维度,也就是当任何一笔业务发生的时候都要在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上做记录,而且相对应的金额必须完全相等。这样做的好处是让财务不仅将钱数记录清楚,而且将业务体现在了财务语言上,并且用钱数做了完美的核对。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个主要分支。“借”“贷”仅仅是一个符号,它并不代表任何的借款或者贷款,早期的记账符号也曾用过“增”“减”和“收”“支”等。所以,别被“借”“贷”这两个字给“蒙蔽”了,它们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已。
3.借贷记账法的核心特点
借贷记账法的核心特点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正体现了资产负债表的永远平衡关系,也是通过这种记账方法而形成的完美平衡。
例如,你收到了销售商品的现金100元,就要在现金科目上记录增加100元,同时在收入科目上也记录增加100元。再如,你购买了一台机器设备花费了100万元,就要在现金科目上记录减少100万元,在固定资产科目记录增加100万元。我们这里用的是某个科目的增加或减少,没有说哪个应当是借哪个应当是贷,这个借贷记账法最让人头痛的门槛就在于此了。其实,这个门槛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可以瞬间突破,就是要熟悉我们前面说过的十六宫格报表框架。
1.学校里教你的借贷
当年,我在学校里学习“借”“贷”的时候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背,例如,现金科目的增加就记“借”、减少就记“贷”;收入科目的增加就记“贷”、减少就记“借”。好一点的学习方法是首先背过这些科目都是什么性质的,比如现金是资产类的,而资产类的科目都是借方增加、贷方减少。不过资产类科目里还藏着“坏账准备”或者“累计折旧”这类被称为资产的“备抵科目”,就变成坏账准备是借方减少、贷方增加,这可难坏我了。对于我这样的笨孩子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死记硬背,这让当年的我困扰了好久,以至于很长时间都没法很好地掌握这种神奇的方法。最近在面试应届毕业生的时候考核记账分录,依然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个概念还是模糊的。尽管学校里也在更新学习方法,但好像收效并不明显。
2.V字嵌入十六宫格
直到工作多年以后,我还在不断反思为什么这么好的方法却只有极少数的会计专业人士才能掌握,而且掌握得还不透彻。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管理发明不能够为更多的人服务,太可惜了。我们应该做到当回到这种记账方法最初的样式时一个图形就出现在脑海中,将它画在十六宫格上就变成了一个大大的“V”字(见图2-10)。
图2-10 V字嵌入财报框架的借贷学习法
如图2-10所示的在资产负债框架里写入“V”型的两个双箭头代表增加减少的借贷方向。以资产列为例,资产是“V”字的左边,也就是让资产增加的就在借方,让资产减少的就在贷方,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对于那些“备抵账户”如“坏账准备”“累计折旧”等,其存在的性质就是为了减少其他资产的额度。例如,“坏账准备”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就其性质来说,“坏账准备”的增加就带来了“应收账款”的减少。单从科目本身的增加减少来说,就会搞得很乱。但如果回到这个“V”字上来,“坏账准备”无论其自身是增加还是减少,就只考虑它让资产增加或者减少了,用这个大“V”就很容易判断了,它让资产减少了就是贷,否则就是借。这样,只要知道了哪些是资产类的科目,就非常容易理解这些科目在发生某一笔业务时究竟是记“借方”还是记“贷方”了。
同理,回到负债和净资产(净资产也称为股东权益或权益)列,这两项都是在“V”字的右边,也就是跟资产类恰好相对,这一边的增加都在贷方、减少都在借方。这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只要熟悉了哪一些科目是负债类的或权益类的,用这个大“V”法就能很容易地判断出应当做怎样的借贷记录。
利润表项目好像不在这个大“V”里,该如何判断呢?还记得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关联关系吗?利润表里的所有项目都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中权益部分的增减。也就是说,利润表项目所属的会计科目与权益类的规则完全相同。只是对于利润类的科目需要根据其性质来判断,例如收入类科目就是让股东权益增加的,所以收入类的增加也跟权益类的增加是同一方向的,都是贷方。费用类或支出类的就是让股东权益减少的,所以费用类或支出类的增加恰恰就是让权益类减少的,所以是借方。如果能够搞通了这一点,那么只要搞清楚某一个科目对应在报表里的哪个项目上,就很容易搞清楚它的借贷方规则了。
用一个简单业务举例子:某人为了让客户买自己公司的100万元的商品,他首先去采购了70万元的商品但当月没支付现金,然后又请客户吃饭花了3万元并现金支付,当月客户签收了商品但没有支付商品款(暂不考虑增值税)。
采购70万元的原材料所对应的科目是“原材料”,其所对应的报表项目是“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部分。看到这里就知道这是大“V”的左边部分,借增贷减,显然“存货”增加就是记“借”。还没完,此时没有支付现金给供应商也就是欠了供应商的钱,这对应的科目是“应付账款”,其所对应的报表项目是“应付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部分,也就大“V”的右边部分,借减贷增,显示“应付账款”增加就是“贷”。这样,“借”“贷”恰好组成一对同时记录。
又如请客户吃饭,这是为了销售而支付的招待费用,那么归属于“销售费用”,且是销售费用的增加,也就是让最终利润减少,利润减少就是让股东权益减少,也就是应当计入“借”方。同时支付了现金,这也是让公司资产减少,会计入“贷”方,这样“借”“贷”又是组成了一对。
再如,签收了商品就是“权利义务”发生了转移,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就应当记账。客户签收代表公司可以确认收入,这是损益类科目,会让利润增加的(也就是会让股东权益增加的)就会记录在“贷”方。而同时因为客户没有付钱,所以公司增加了“应收账款”,这是在资产类中的,让资产增加的就会记录在“借”方。这样,“借”“贷”又成为一对出现。
科目与报表项目绝大多数的名称是一致的,例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短期借款等。也有会计科目和报表项目不一致的,例如会计科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都对应的报表项目是“货币资金”;再如会计科目“原材料”“产成品”“生产成本”等都对应的报表项目是“存货”。所以初识会计科目的人很多误以为会计科目就是报表项目,这是还不了解会计科目和报表项目属性的原因。
我们在谈借贷的时候好像始终没有提及现金流项目,那是因为现金流项目在日常记账过程中并不会绝对出现在借贷科目中,而是在凡是出现货币资金类科目时的辅助记录,标注这一笔货币资金变动所涉及的现金流本身的性质究竟是什么,而这个流量性质也直接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中相应的位置。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部分内容是非常容易引起混乱的,为什么三大会计报表之间不是绝对的借贷关系呢?其实也是绝对的借贷关系,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在会计记录中,损益类(也就是利润表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是直接出现在借贷记录中的,而现金流类科目并不直接出现在借贷记录中。试想一下,当会计科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出现时不是写的这些科目,而是直接写了相应的现金流项目,比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等,那么现金流项目也会跟损益类项目同样参与到借贷本身的记录中。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会计科目就会非常长(可以看一下现金流量表中每一个项目的文字描述),其实是不利于快速记录和理解的。既然了解了这个原理,那么其实现金流量中的借贷对应关系也就容易理解了。它跟“货币资金”的方向完全相同,现金流增加的就是“借”,现金流减少的就是“贷”。
3.利润项目与特殊项目的借贷
虽然“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但有时也会存在特殊情况。例如,一对出现的会是两个“借”而没有“贷”,或者会出现两个“贷”而没有“借”,这主要是根据科目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如果你是财务人员,就一定要搞清楚,这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我们还是用案例来解释。例如“财务费用”,这是一个费用类的科目,理论上应当是借增贷减(这里的增减是本科目的增减,如果换成对权益的影响就应当是借减贷增),如果是利息收入就应当计入“贷方”,但由于损益类科目的特点是“发生额”性质而非“余额”性质,所以当到月底损益结转到权益类的时候就需要在本科目发生额性质所在方向的对方记录结转,这便成为一个固定模式,而且不容打破。既然这样,那么有了利息收入,从实操上讲就计入“借方负数”,这样就完美解决了所有问题,这样就会出现这一笔分录中没有贷方,而是有两个借方(另外一个借方是银行存款的增加)。诸如此类的损益科目都存在这样的模式,否则在自动统计金额时往往就会出错。
这一段如果你没有看懂也没关系,对于财务工作者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对于领导者只要懂得原理即可,这些实操性的内容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
1.早期的收付实现制
从名称上就可以理解,这种规则就只在意现金是否有收支,凡是没有现金收支的都不记录在账面上。例如公司卖给客户一台价值100万元的设备,但是客户收到设备后并没有给钱。按照收付实现制的方法,公司账面上就不能记录这笔业务,原因是没有收到钱。这看起来就有些弊端了,公司账面上对此笔业务没有任何登记,万一忘记了收钱也不会在账面上体现。或者说,因为这种记账方法,那么很多能够扩大销售给予赊账的可能性就减少了,这并不利于越来越复杂的各种业务形式。
收付实现制仅适合比较早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场景下的记录方法。因为钱与货是同步的,所以不会有偏差。一旦钱与货不同步了,收付实现制就难以完整记录了。在收付实现制下不会存在所谓的“往来款”,也不会记录谁欠了多少钱、欠了谁多少钱。
2.被全球普遍接受的权责发生制
因为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业务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财务记录就逐渐从记录“钱”开始过渡到记录“事”,也就是记录业务。业务的特性之一就是“权利义务发生转移”,这也是法律层面上的物权转移理念。这种权利、义务发生转移的核心标志就不是是否付钱了,而是是否有各种证据表明其转移了,记录这种权利、义务转移为标志的方法就是权责发生制,这就解决了钱和货不同步的问题。
权责发生制也是目前全球各个国家普遍使用的规则,我还是举前面那个例子。例如公司卖给客户一台价值100万元的设备,但是客户收到设备后并没有付钱。按照权责发生制,只要客户签收了,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个设备的所有权没有转移,那么依据签收文件以及其他有效证据,公司就可以在财务账面上记录销售了一台100万元的设备,同时记录客户欠了公司100万元。这样财务账面上就记录了业务,而不仅仅是记录钱。当收到钱的时候,就记录一笔客户欠款减少了100万元,而公司的现金增加了100万元即可。
权责发生制使得公司的财务数据更加丰富,分析数据的角度也更加多元。只要掌握这种规则,通过数据本身就能分析出许多公司业务层面的状况,这也是了解公司经营运营实质的最佳渠道。
当然,权责发生制的记账原则也有其弊端。毕竟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远不止已经明确权利义务转移的部分,那些没有转移却每天都制约和影响公司发展的因素其实也是企业应当记录的。例如,互联网企业未来会成为公司收入来源的日活流量、访问量、回复量,影响销售复购的投诉量,产品满意度反馈等。只是由于难以衡量、难以量化,目前的手段、方法一旦使用不当,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反作用,所以这些直接影响销售收入的数据就只在企业内部管理上使用,并没有进入财务体系中。随着未来记账手段的不断创新和沿革,相信有一天财务反映业务实质的能力将会更加强大、更加完善。这样,我们就可以了解权责发生制的下边界和上边界,更容易让非财务人士了解这种方法的优缺点了。
3.权责与收付的核对关系
其实,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核对关系。在财务日常工作中,往往利用收付实现制的绝对金额来验证权责发生制的准确性。货币资金的增减就是基于收付实现制的,因为其本身就是现金。而借贷记账法的原则就是任何业务都是双轨平衡记录的,所以凡是涉及现金的都会在这个均衡体系里产生制衡作用。现金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企业通常都是将现金存放在第三方银行机构里,所以银行只要有足够的公立性,银行的余额就会成为公司数据记录的一个测量线索。当然,如果银行也不能给出一个正确数字的话,那么这种制衡作用就会被彻底打破。例如,前几年我国股市中被爆料称某上市公司的银行存款被证实并不存在。暂且不管是企业的错还是银行机构的错,单就这件事情就足以让所有相信财务报表的人不寒而栗了。因为在财务报表中,唯独货币资金的数字是有极其公立的银行机构为保证的,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也百分之百会发书面信函给银行机构询证企业的余额是否真实。所以,即便是存在个别企业财务造假现象,也绝对不应该出现现金余额的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