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讲
黄帝与“仙人坟”

还在很早的时候,我就知道有两句诗: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但三皇五帝是谁,却不知道。就是现在也说不准,说不全。只是从中感受到了中华历史的悠久绵长,认识到了伟大人物对历史文化和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现在要讲的是三皇之一,黄帝。所以讲他,一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二是因为他与庆阳有着密切的缠绕不清的关系:他和庆阳人岐伯共同研讨成就了《黄帝内经》这本伟大的医学名著,对此,我们下节要做专题讲说;他的陵墓真实的位置就在庆阳,但大家却都去陕西黄陵进行祭祀,对此,庆阳人颇多遗憾,却又无可奈何。

盘古:中国古代传说时期中开天辟地的神。《艺文类聚》引《五运历年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三皇: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有六种说法,分别为:①天皇、地皇、泰皇;②天皇、地皇、人皇;③伏羲、女娲、神农;④伏羲、神农、祝融;⑤伏羲、神农、共工;⑥遂人氏、伏羲、神农。实际都是象征性人物。

一般都以为,黄帝只不过是传说中的人物,未必真有其人,但近来却有人在网上撰文说黄帝确有其人,并引《周代溯源世系表》一书,说黄帝生于公元前2718年,驾崩于公元前2597年,活了121岁,在位100年。有四妃十嫔,二十五子。且四妃的名字都历历在目。一曰嫘祖,是正妃,专长养蚕缫丝,后世被称为先蚕或天蚕(蚕神)。四曰嫫母,不仅位居最后,而且容貌丑陋,尽管如此,却深得黄帝敬重,为什么呢?因为她有德。这样言之凿凿,我们看来也只能宁信其有了。

五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有三种说法:①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②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③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他们都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

据史书记载,黄帝是少典的儿子,母亲名字叫附宝,是有峤氏的女儿,姓姬,号轩辕氏,因为出生在轩辕丘;又号有熊氏,因为其父的封国在有熊。关于他的出生地,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在现在河南新郑的轩辕丘,一说在现在陕西省沮源关的降龙峡,另有一说是山东的曲阜市。三说中,为多数人所认同的是第一说,新郑还为此举办过庆典。近年来,又有学者认为在甘肃天水市清水县的轩辕谷。要我讲,还应该有一说,就是庆阳正宁,庆阳本土学者路笛先生就持此说。理由是正宁桥山既然是黄帝的陵寝所在,又因为有峤氏而得名,那么生于此葬于此不正是合情入理的事吗?况史书中也确有“归葬桥山”的记载。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关于黄帝出生的时间,有一种说法是农历二月初二,所以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但也有说是农历三月初三的,也引民谚说“三月三,生轩辕”。关于出生的情形,更有一些神奇的传说,说他的母亲,有一天晚上看见北极光照身,就怀了他,一怀怀了二十四个月,才生下他。生下来就带有灵异之象,(“日角龙额,有景之象”)有着太阳一样的光芒,龙一样的额头,而且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弱而能言”),少年时期思维敏捷(“幼而徇齐”),青年以后敦厚能干(“长而敦敏”),成年以后聪明坚毅(“成而聪明”)。

以上关于“生而灵异”的传说,都不足信,因为国人习惯,说一个人聪明,总是带点灵异的色彩,天赐神授的色彩,譬如李梦阳的母亲梦见太阳落入怀中,因此他的文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上官婉儿的母亲分娩前梦见一杆秤,因此断定她的女儿能称天下文章。不过,长大后的黄帝作为人文始祖,确实干了很多大事、好事。

王国维·《竹书纪年疏证·黄帝纪》:黄帝,轩辕氏。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弱而能言,龙颜,有圣德,劾百神朝而使之。

上官婉儿:(664—710)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

政治军事方面,说他历经三十五载,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了蚩尤,从而结束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他称帝后,建立了古国体制,划分疆野,把全国分成九州。实行田亩制,将全国土地划为“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部落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交公。设官司职,共设了120个官职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的禁令,重是“甚”、“过分”的意思,就是不能过分追求声、色、衣、室等物质享受。提出和实施“修德振兵”的主张,修养德行,加强军备。用九种德行来教育百姓,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义。在使用人才方面,主张选贤任能,因才使用。在倡导德治的同时,也兼用法治,用力墨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者或者判处流放,或者实施斩首。

在精神和物质方面,发明了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音律、乐器、医药等。还教民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禽畜,进行放牧。发明机杼,进行纺织,缝制衣物。制作陶器、铜器,建造宫室、庭堂,用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制作舟车(其中一种叫指南车,其作用如后来的指南针)、刀枪剑戟,以增强军事力量等等。

一个人一生有这么多的发明创造,可能吗?不可能,所以我们只能把这些看做是后世人民对黄帝的尊崇和爱戴,因为尊崇和爱戴,也就把他神化了,以至于我们最终不知道他到底是神呢还是人。到他去世时,更给了他一个完全的神话故事的结尾:说黄帝从首山采来铜,在荆山湖边铸了一口鼎。这时天龙下界,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可以返回天庭了,于是垂下胡须请黄帝上天。黄帝跨上龙背后,许多大臣和宫妃因为不舍得黄帝走,也跟着往上爬。有的爬上去了,有的爬不上去,紧抓住龙须不放,结果龙须被拔掉了,黄帝的鞋子也掉下来,还有弓。大家于是抱着弓和胡须号啕大哭。所以后世就把这个地方叫鼎湖,把弓叫乌号,把帝王谢世叫“龙去鼎湖”。(见《史记·封禅书》)

如此看来,黄帝是升了天了。黄帝升了天按说就不会再有陵墓,但史书记载却有,《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崩,葬桥山”。《史记·孝武本纪》说:“上曰:‘吾闻皇帝不死,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列仙传》说“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舃在。”舃:“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引申为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黄帝陵墓里葬的是衣冠,葬的地方在桥山。但桥山在哪里?却语焉不详,以至于大家都公认作了陕西黄陵的桥山。其实,真正的地方应该在庆阳正宁。因为《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一书,就明白写道:“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现存正宁县博物馆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所立的《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也说(正宁县)“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显然这里所说“轩丘”,即轩辕黄帝的陵丘,其具体位置就在罗河上游的桥山。到了后来所编修的《庆阳府志》和《正宁县志》就记述得更清楚:黄帝陵在罗川县城东子午山旁。黄帝陵在县东南湫头镇东北西头村的桥山,“当谷一峰耸起,树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黄帝葬衣冠处”。同时还有一种理论认为黄帝冢所在地的五顷原和二顷原实系“五姓原”和“二姓原”的转音,二姓或五姓,是陵户人数。而且引《万姓统谱》说,“黄帝葬桥山,子孙守冢,因为氏”。说五顷原北有乔家塬,乔即桥,后周文帝为相,命桥氏取木。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疑惑,且为之遗憾,不知为什么,黄帝陵却被放到了陕西。大约因了陕西黄陵的那一山苍松翠柏,那株所谓的“黄帝手植柏”,还有“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和“桥山龙驭”等古石刻。而这些,我们都没有。但据正宁群众讲,当年也是有柏树的,只不过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被砍伐了。也有石碑,不知被什么人毁于什么时候了。而且正宁人一直把这个地方叫先人坟或仙人坟。关于这些,庆阳的本土学者张耀民、路笛、曹焕荣等都写过文章,而且引了许多古诗文予以证实。我们相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我们只是已经没有办法改变现有的事实了(据说,有领导人说过,让别再争了,传出去会对中华民族的声誉产生不良影响)。

陕西“黄帝陵”

陕西“黄帝手植柏”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讲,黄帝陵在什么地方似乎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记住历史,不忘祖先,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关于黄帝陵有许多优美的诗文,我在这里引几段与大家共享。孙中山诗:“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主要是赞美和肯定黄帝对于中华文明的功绩。庆阳本土文人诗:“轩辕何事厌尘寰?自昔乘龙去未还。”“当年龙须攀无计,此日桥山景更清。”“桥山唯有灵湫在,万代穹碑焕典章。争知仙驾游何处?犹说衣冠葬此山。”则主要是抒发年事久远物换星移的人生感慨。

黄帝正妃嫘祖画像

附录一

黄帝冢原址考
——黄帝冢“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张耀民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曰:“黄帝崩,葬桥山。”《史记·孝武帝本纪第十二》曰:“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泽兵须如。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棺焉。”

对于黄帝冢究竟在何地,历来似无异议。现笔者以史料为线索,简述如下看法,供史家指正。

《尔雅》云:“山锐而高曰桥也。”可见“桥山”取山锐而高之义,绝非“沮水穿山而过,山乃如桥”。对《史记》“黄帝崩,葬桥山”,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注云:《皇览》曰“黄帝冢在上郡桥山”;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云:《地理志》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云:《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针对上列记载,《元和郡县图志》云:“子午山一曰桥山。”《明史》地理志也云:“桥山,即子午岭。”《读史方舆纪要》五十七卷载:“桥山,亦曰子午山,亦曰子午岭,宁州东百里,即子午岭之别阜,岭北即真宁,《汉书志》所云‘桥山在阳周南也。’”又云:“真宁县、宁州东百里,西北至府城(庆阳府)二百里,汉上郡阳周地。隋改为罗川县,属宁州;唐天宝初,获玉真人像于此,因改为真宁。”《正宁县志》云:“清乾隆初(编者注:应为清雍正初),因避世宗胤稹讳,更名正宁县。”可见,黄帝冢所在的桥山,汉武帝“还祭黄帝冢桥山”的桥山,即今之“锐而高”并雄踞庆阳地区正宁、宁县、合水东部和华池县西部之南北长约300公里的子午岭;即今之子午岭南部(古云:阳周县桥山南)的正宁县境内。这是毋庸置疑的。此其一。

据《史记》记载:子午岭上有“正南北相直”的秦直道。《读史方舆纪要》云:“雕岭,真宁县东五十里,绵延高耸,亦即子午山别阜矣,上有秦时驰道,今有雕岭巡司,在县东百里。”《庆阳府志》亦云:“秦直道在罗川县东九十里。”《元和郡县图志》云:“在襄乐县(今宁县襄乐镇)东八十里子午山,始皇自九原抵云阳,即此道也。县志在雕岭上,俗名圣人道,秦以天子为圣故名。”经1989年考察证实,此道在子午岭分水岭上,由南向北行进,经庆阳地区内达290公里,至今遗址尚在。“应该说,主峰上早就存在着一条小道,直道是在原有基础上修建的”(详见《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3期《甘肃庆阳地区秦直道考察报告》一文)。秦直道遗址证实,黄帝“西至于空桐,登鸡头”,秦始皇“巡陇西、北地(今宁县),出鸡头,过回中”以及汉武帝“北巡朔方”等,皆经此道。汉武帝绝不会拐道二百里(《中部县志》云:“子午岭在县西二百里。”)而去“还祭黄帝冢桥山”的。秦直道遗址更证实:《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桥山南有黄帝冢”以及《庆阳府志》云“秦直道在罗川县东九十里”等记载是完全属实的。秦直道遗址证实了黄帝冢确实在罗川县东八十里与罗川县东九十里秦直道西侧,也绝不会在子午岭主峰东侧,距秦直道约二百里之“桥山东麓”,这也是毋庸置疑的。此其二。

总而言之,阳周桥山南,秦直道西侧,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即黄帝冢之所在。笔者认为,今庆阳地区正宁县东部五顷塬一带,具备黄帝冢所在的条件,理由如下:

①其地在“罗川县(今正宁县罗川乡北)东八十里子午山,与子午岭秦直道西侧约十里之间”。

②其地东北高而西南低,介于四郎河与支当河上游之间,虽经千年水土流失,仍不失为该地区“大而高”的塬面之一;其地东为子午岭主峰,以雕岭关(或曰调令关)为子午岭最高峰,海拔1775米。

③相传黄帝乘龙仙游,至今其地与龙有关的地名尚有龙嘴子、龙头、龙凸村、龙湫等等。在五顷塬北,还有一地名乔家塬,据《万姓统谱》称“黄帝葬桥山,子孙守冢,因为氏”;《通志·氏族略》云“乔氏即桥氏也。后周文帝为相,命桥氏去木,义取高远”。此地与“桥”有关的地名尚有柴桥、南桥等。

④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此地湫头滩,历代帝王祈雨之处,立“显圣庙碑”一通。碑文不仅记述了此地之“灵气”与“天帝”之阴德,还说“自唐三百年间,或京师悯雨,或甸服告灾,则必命王人乘驿骑,持锦伞、洁净瓶,挹其灵液归于内殿。天子乃竭诚精祷,为民请福”。因屡经“灵验”,所以,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始封应圣侯”,唐昭宗光化二年(900年)“进封普济王”,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又“改封显圣王”,并重修庙貌,立碑,从而“使苍生受福,夐同轩昊之年;鸿祚无疆,远过商周之代”(碑文见《甘肃通志稿》)。又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在今正宁县罗川乡城西门外,立“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一通(现存正宁县博物馆),碑文在记述了“轩辕师广成于前,夏禹尊子高于后”等祈仙问道及唐玄宗幻梦与在此处获得石像27躯的故事,并建“宁州真宁县承天观”等胜迹后,指出“兹县据罗川之上游,实彭原(即宁州)之属邑,气象葱蔚,原隰隐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等等。其“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是确有其事,而“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想来不会是“专事修饰”之辞吧!这正与《括地志》指出的“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是相符合的。

⑤明代以来,正宁人景清、庆阳人李梦阳以及强晟等人,都有与“桥山”或“黄帝冢”有关的诗作传世,如景清《题真宁县境》诗中就有“桥山唯有灵湫在,万代穹碑焕典章”;强晟的《桥山》诗中更有“轩辕何事厌尘寰,自昔乘龙去未还”及“争知仙驾游何处,犹说衣冠葬此山”等诗句。说明北宋以前这一带是有过诸如冢、庙、祠或“穹碑”存在的。自北宋末以至南宋、金、元,正如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年)派员在陕西中部县(今黄县)“奠祀修陵”并“敢昭告于黄帝轩辕氏”的文中所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群雄大乱之秋”而已,故到明代,正宁县五顷塬一带,只“唯有灵湫在”了。此其三。

据1982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胜古迹概览》称,“轩辕庙在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东麓。相传始建于汉代,原在桥山西麓,宋代迁建于此”,此处的“桥山西麓”,是指何地?宋代为何迁建?其实细读一下《明史》与明太祖建祀黄帝陵碑文,便知端倪。《明史·本纪第二》曰:“洪武三年,庚午,遣使祭历代帝王陵寝,并加修葺。”《明史·志第二十六》载:“洪武三年,遣使访先代陵寝,仍命各行省具图以进,凡七十有九。礼官考其功德昭著者,曰伏羲、神农、黄帝、少昊……凡三十有六。各制衮冕,函香币,遣秘书监丞陶谊等往修祀礼,亲制祝文遣之。每陵以白金二十五两具祭物。陵寝发者掩之,坏者完之,庙敝者葺之,无庙者设坛以祭。仍令有司禁樵采。岁时祭祀,牲用太牢。四年,礼部定议,合祀帝王三十五。在河南者十;陈祀伏羲……在陕西者十五;中部祀黄帝。咸阳祀周文王……。岁祭用仲春、仲秋朔。于是遣使诣各陵致祭。陵置一碑,刊祭期及牲帛之数,俾所在有司守之。”“六年,帝以五帝、三王及汉、唐、宋创业之君,俱宜于京师立庙致祭,遂建历代帝王庙于钦天山之阳。”所以,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遣中书管勾甘,敢昭告于黄帝轩辕氏”的碑文曰:“朕兴百神之祀,考君陵墓于此,然相去年岁极远;观经典所载,虽切慕于心,奈禀生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神圣,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见《陕西通志·艺文十一》,现石碑存黄陵轩辕庙)这大概是今黄帝桥陵奠祀修陵之初,官家承认之始吧!此其四。

诚然,今之“古轩辕黄帝桥陵”碑,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立,1944年改中部县为黄陵县(见1979年版《辞海》)。黄帝祠、庙在河北、河南、山西、北京等地都曾有过,有的至今尚存。都据“黄帝崩,葬桥山”,但均未见力证。唯黄帝冢“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有根有据,特为之论。笔者亦非常崇敬传说中的中原各民族的共同祖先轩辕黄帝,也高度评价我中华民族尊祖的感情。无论在何时何地建祀轩辕黄帝祠、庙,都是崇高的,无可非议的,“祭如在”嘛。但轩辕黄帝冢究竟原在何处,弄清楚,还历史本来面目,也不是没有必要的。特撰此文,以正视听。

——本文选自《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5期(作者为原陇东学院教授)

附录二

黄帝冢原址实地考察记

张耀民

1993年5月25日至28日,笔者与庆阳地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乔旺堂记者、正宁县委报道组巩爱民同志、正宁县五顷塬回族自治乡政府徐秘书一起,在位于子午岭西麓、秦直道西侧的五顷塬乡,对轩辕黄帝冢原址进行了实地查访与考证。我们一行从西向东,依次对该地区的湫头(湫头乡政府所在地)、南邑(五顷塬乡政府所在地)、二顷塬村、五顷塬村、中湾林场,直至秦直道遗址,逐一进行了调查访问。在二顷塬村与五顷塬村的结合处,发现一东北指西南向的高大古冢(现为五顷塬乡林场),该冢南边有一东西故道,西、北、东三面皆为深谷,冢东、西两谷水皆流向东北谷而西去。现S303道(正宁至陕西铜川公路)绕冢西、北、东三面冢腰与冢南的东西向故道相接,经土岘子而东去。此冢三面临谷,一峰耸起,甚为壮观。如以现行公路为冢底,到冢顶部高40~60米。现绕冢周修水平梯田18阶,每阶高1~3米,阶面宽2~4米不等,上有已可结果的核桃树近千棵。冢顶部呈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0米的椭圆形状,面积1500~1800平方米(二亩半多)。从土层形成看,动土层至少在40米以上。从冢三面临谷、水土流失情况看,原冢是相当大的。冢南、西、西北为现二顷塬村、龙头村属地,冢东为五顷塬村属地。冢北、东北为龙嘴子村(系一东西向的长梁,形似龙)属地。东北向则与乔家塬村、党家塬村相望。据五顷塬村两位郭姓老人对笔者谈,此地传说原只有五户人家,且是五个姓氏,故称“五姓塬”,后来叫转音,成了“五顷塬”,“二姓塬”也叫成了“二顷塬”,使人误解我们这里地盘很小(笔者按:二姓或五姓,正应陵户之数。历代对守陵户都是有定制的)。问及“古冢”,老人说:这个古冢据上辈传下来叫“仙人坟”,又叫“仙人穴”,不知修于何年何月,也不知是谁的坟。原先坟上长满又高又大的松树,说有神灵,无人敢动。我们小时在上面放过羊,也不敢拾柴火。又据路过冢边的一位邻村的马姓老人说:“我们附近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坟,不是山。谁家的,谁也说不清。原先上面长满松树,都叫‘松树圪垯’。我们这周围再没有这么大、这么高、这么老的坟了。”当问及冢上的松树为什么不见了,几位老人都说这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这里住过游击队、伤病员和边区“荣誉军人学校”,砍的烧了柴了。前多年才在上面修了梯田,栽了核桃树。

为进一步证实,笔者又同正宁县委负责同志、宣传部负责同志、县文化馆负责人一起查阅了珍藏于正宁县档案馆的《正宁县志》。《正宁县志》现存三部:一部为1983年编修,上面未记载“黄帝陵”等正宁名胜古迹;一部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正宁知县折遇兰编纂,木刻本,六册十八卷;一部为中华民国15年(1926年),知事苏绍泉编纂,手抄本,今只存第二、三卷。木刻本与手抄本对正宁县的名胜古迹记载得较为详细。如秦故道(或驰道、直道),都记载为“罗川县东九十里”,这与清乾隆二十七年庆阳知府赵本植编纂的《庆阳府志》的记载完全一致。对“黄帝陵”的记载,木刻本与手抄本都与《庆阳府志》大体一致,即“黄帝陵在罗川县城东子午山旁”,三志都引证了《史记》汉武帝“还祭黄帝冢桥山”之事。《庆阳府志》有“今按:延安府中部县桥山有黄帝陵,未知孰是”的话,而木刻本、手抄本都没有。手抄本对黄帝陵记载的原文为“陵墓:黄帝葬衣冠处;在县东湫头镇东北西头村之桥山,当谷一峰耸起,草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曰:‘黄帝葬衣冠处。’考《史记》汉武帝北巡朔方,还祭黄帝冢于桥山,帝曰:吾闻黄帝不死而有冢,何也?或对曰:帝骑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于此。”读此志载,除村名似乎有异外,其描述与二顷塬村和五顷塬村之间的古冢完全一致。笔者对此“西头村”进行了查证。今五顷塬西头村附近确有一冢,俗称“老女子坟”,为清所建,冢虽大而无“当谷一峰耸起”之势。又考民国17年(1928年)以前,正宁县区划沿清制,四乡七里。今南邑、西头、二顷塬等村均属一里,故民国15年(1926年)所编县志载黄帝陵“在县东南湫头镇东北西头村之桥山”,就是指的今二顷塬村与五顷塬村之间的古冢,不是“村名误载”。唯“黄帝葬衣冠处”之碑,尚待进一步查询。

综观之,笔者认为:黄帝冢的原址就是今五顷塬乡二顷塬村与五顷塬村之间的“仙人坟”或“仙人穴”。它就是《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所说“黄帝崩,葬桥山”的黄帝冢;就是《史记·孝武帝本纪十二》所称汉武帝“还祭黄帝冢桥山”的黄帝冢;就是《列仙传》所记“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棺焉”的黄帝冢;也就是今存正宁县文化馆“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的碑文中所说的“轩丘”。总归一句话,“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的史载,终由其原冢遗址给我们作了无可争辩的结论。

——选自《正宁史论》
(作者为原陇东学院教授)

正宁“仙人坟”

“黄炎结盟”画像 POhuiMB+pNFGIIZkYcY36kFe/uZ6ytCM1EsugOtWZL/VI37JHj5YDRCWkyGmIF3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