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朱舜水和日本文化

朱舜水(1600~1682),原名朱之瑜,字鲁玙,浙江余姚人,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思想家,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他寓居日本后取号舜水,意为“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以示不忘故国故土之情。

朱舜水自幼天资聪颖,好学不倦。明崇祯十一年(1638),他以“文武全才第一”被推荐至礼部,又被礼部推举为“开国以来第一”人才。但鉴于“世道日坏、国是日非”,朝政紊乱,“官为钱得,政以贿成”,自己不能为流俗所容,决心放弃入仕晋升之路,专注于学问的研究。自崇祯末至南明永历末,曾先后多次力辞朝廷征召,拒绝任官。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北京城,明亡后,清兵长驱南下,朱舜水就投入反清复明的斗争中,与浙东抗清义师首领王翊相佐,打算以舟山为抗清根据地。失败后亡命日本,开始了自己的旅日讲学生涯。

作为明末清初的博学大儒,朱舜水对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做出了自己杰出的贡献。朱舜水寓居日本期间,正值日本已进入封建社会末期,处于社会改革的前夕。由于朱舜水传播了中国的儒学,促进了日本儒学的发展,德川幕府时代成为日本儒学隆盛的时代。朱舜水的文学观点和治史方法的传授,促成了《大日本文》一书的编纂。当时日本史馆第一位总裁就是朱舜水的学生安积觉。朱舜水不仅传播儒学、史学,还把中国的农艺知识、手工业、建筑业等技艺介绍给日本。德川光国修建邱第的林苑,朱舜水参与其事,其取名“后乐园”,也是朱舜水的建议。此外,朱舜水还把中国传统的日常器用和服饰的制作技术传授给日本工匠。

朱舜水在日本培养了大批学生,他们都精通儒学、礼仪,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尤其是安东守约,他是日本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德川光国是日本儒学“水户学派”的始祖,而“水户学派”在日本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地位。

在日本期间,朱舜水坚持儒家学说,他的学说以平实真切的根基,极力倡导“实学”、“致用”。他认为“圣贤之学,俱在践履”;主张“实理实学”、“平平常常做”。他非常重视教育对国家的作用,曾说道:“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他还经常引用先哲遗言:“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儒家的经典)。”朱舜水的“实学”学说不但对当时日本国的巩固统一发生作用,而且一直影响到一个半世纪之后日本的“明治维新”。朱舜水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崇高的爱国热情,也得到日本学者很高的评价,他在中日学术文化交流史上的功绩是不朽的。

(赵海燕) CAqMOut8eFC1XwmlBLDfZP+OaUkBSnswHwWappZC7idG9L1IkCEY7dy9/5x3kmY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