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诺贝尔奖获得者要汲取孔子的智慧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这一句话在中国的学界流传已久,也颇有争议。

不过,1988年1月24日,澳大利亚的《堪培拉时报》发表了一篇发自法国巴黎的题名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要汲取孔子的智慧》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是帕特里克·曼海姆。该文称,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一批国际著名学者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探讨了21世纪科学的发展与人类面临的问题。在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发表了一场非常精彩的演说。他在其等离子物理学研究领域的辉煌生涯即将结束的时候,得出了如下结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瑞典有着悠久的汉学研究的传统,阿尔文博士在其物理学研究生涯中曾读过关于孔子思想的著作,他被“孔子的智慧”所感动。并且,在晚年因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忧患意识而加深了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因而他认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汲取孔子的智慧”。加之,阿尔文博士深知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负面作用,痛切感受到科学技术给人类生存所带来的现实危险,因此,他所说的“孔子的智慧”,当指人类能够合理控制科学技术的应用,使人类能够和平、和谐地生存与发展下去的智慧。

孔子像

文章说,这次会议的与会者有75人,其中有52名科学家。在为期4天的会议中,与会者讨论了艾滋病、保护环境、人权等问题。会议得出了16个结论,结论之一就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些科学家显然是崇尚知识的,他们的结论还包括诸如“许多国家存在的政治权利和知识界之间的鸿沟应当缩小”;“教育应当在所有的国家预算中享有绝对的优先”;“应当鼓励促进医学进步的分子生物学”;“裁军可以让更多的资金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等。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了,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人类生存危机,更重要的是要对诺贝尔奖获得者所说的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有所理解。需要从孔子的智慧中汲取什么样的精华,怎样古为今用,这恐怕更有现实意义。

(赵海燕) mbC0iBTEw+ViNcWQ0aOaIQXdtz3IA9hYH/0v+FQAXMbwFkYIuSIBYfk+vwkOvJ/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