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从起源的时间看,中华文明并不是最久远的。然与其他主要的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却更具有连续性和包容性,这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分析其原因,除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之外,中华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更为重要的依据。

从价值观的层面,中华文明主张仁爱,既肯定家庭和社群的重要性,也将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视为人类所追求的境界。在政治理念上,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都特别重视民众的利益。儒家坚持民为贵,道家主张以百姓心为心,虽然对秩序建构的理解有所不同,但终极价值却都是将百姓视为政治的目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提倡诚信和互助、尊长爱幼,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哲学。在社会秩序的原理中,主张公道和正义,并以此作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准则。因为将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追求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因为将他人看作是“同胞”,所以,天下一家,平等友爱,并设计了平等大同的社会理想。这些价值虽因社会发展程度的限制,并不可能完全实现,但千百年来一直作为我们祖祖辈辈坚守的信念。这些价值也是建基于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倾向于从整体和局部的统一、客观和主观的结合等方式来看待事物,肯定现世的生活秩序,在信仰生活中充满了美德和伦理的光辉。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文明有别于西方文明、印度文明的一些特点,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一百多年来的现代化运动和中西文化交流,特别是军事和经济上一度失败的影响,导致国人对于自身的文化传统以及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意义产生了怀疑,在20世纪出现了全盘西化和彻底否定中国文化的倾向。而白话文的普及和现代的教育体制也导致人们不再集中心力阅读儒家的经典和其他的传世作品,客观上造成了人们对于中国文化的隔膜。

进入21世纪以来,国人对于文化传统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认知,因此,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国学热。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阅读传统经典提升文化品位,并以此修身养性。但是,国学的熏染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掌握一些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是做到这些的第一步。因此,我们编写了这样一部以“常识”为名的中国文化简明读本。

本书从思想、制度、习俗、礼仪、文学、教育等方面介绍了对于了解中国文化所必须要知道的一些内容,并以比较轻松和活泼的文字加以介绍,具有通俗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特征。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已故的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在生前就十分关心,后来又得到了楼宇烈先生、方克立先生和沙莲香教授的指导,保证了这部常识不会因为其通俗性而失去其准确性。本书由我和南开大学的张晓芒教授共同主编,因为术业有专攻,邀请了其他院校的许多教师共同撰写,我想大家都是本着让中华文化浸润每一个读者的内心世界的态度来做这项工作的,因此在撰写过程中尽心尽力,以求满足读者的需要。

干春松
于北京海淀万柳
2016年9月 cfnlfNa6/7tAf41gUWLO/wwrqQ3BpeDwyIQsjqw/xVdoxDKPExiaWxKiPvzxK/U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